中華石鼓園(1)周文化墻
從古大散關景區(qū)游覽參觀出關門,已是11點半多,在散關門口攔了一輛回寶雞市內的長途汽車,在寶雞市區(qū)寶橋站下車,附近有一牌坊上書神農門,是通往寶雞炎帝陵及炎帝陵博物館的。按照計劃路線上雞峰山,詢問路人乘車路線,路人說得乘公交車再倒車前往,但說時間一下午不夠返城的。于是乘公交車前往,在中途在渭河南邊的石鼓山下車,再找前往雞峰山的汽車。當時下車時以為中華石鼓園景區(qū),只是一個園林休閑公園,看旅游標志指示才知道是寶雞市一個大型綜合旅游景區(qū),而且是因為出土石鼓才有此名。還有一個專業(yè)的青銅器博物院,周秦文化等,如果錯過此景區(qū),真是憾事呀??磥硪院笾谱鳌洱埿刑煜隆分改蠒鴷r一定要多查詢資料。
寶雞站

中華石鼓園坐落在被譽為 “中華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石鼓山上,北望渭河。本園以周秦文化為主題,融遺址保護、青銅器展覽、石鼓文化展示、園林觀光、考古研究及群從休閑為一體的文化生態(tài)公園。兩大標志性建筑陳倉石鼓閣和青銅博物院,分別代表了周秦兩大歷史文化主題。
渭河對面的中華石鼓園大門
遠望石鼓閣
渭河邊上寶雞城市徽標金寶雞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進入中華石鼓文化生態(tài)公園,沿著彎曲向上的道路向石鼓山上行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周文化墻》,該景點是以古銅色巨型浮雕展現在游者面前的,浮雕展現了周朝的歷史,從周人始祖姬后稷降生開始,古公姬亶父率眾遷岐,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此后稱周人。《詩經·大雅·綿》中:“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這一段記載遷岐山周原之事,古公亶父后來被其曾孫姬發(fā)尊謚為周太王,故古公亶父又有周太王之稱。
周太王姬亶父有三子,長子姬泰,字伯(又稱太伯);次子姬雍,字仲;三子姬歷,字季。中國古傳統(tǒng)兄弟行次為“伯、仲、叔、季”其中最小的為季或幼。所以在稱呼上加上行次,才有姬泰伯、姬仲雍、姬季歷之稱。

古銅色浮雕以圖記述周(西周)王朝十二位國王的重要歷史事件:
后稷降生,農神農桑;太王遷岐,周族興起;季歷秉仁,遇難殷商;姬昌囚羑,文王八卦;牧野之戰(zhàn),武王伐紂,滅商興周,分封諸侯;管蔡霍國,三叔監(jiān)殷;東征平叛,姬旦輔政;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剪桐封弟,玉成唐侯;魯齊燕衛(wèi),陳蔡曹晉,吳魏宋虞,成周之會;成康之治,昭王南征;穆王東征,穆王伐西,穆王西巡,瑤池相會;國人暴動,道路以目,厲王被逐,共和執(zhí)政;宣王中興,兵伐西戎,進軍淮夷,克平徐方;幽王黷武,褒姒封后,驪山烽火,兵戎之亂;王室衰微,平王東遷。
后稷降生,農神農桑;季歷秉仁,遇難殷商;
太王遷岐,周族興起;姬昌囚羑,文王八卦;
牧野之戰(zhàn),武王伐紂,滅商興周,分封諸侯;
管蔡霍國,三叔監(jiān)殷;東征平叛,姬旦輔政;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剪桐封弟,玉成唐侯;
魯齊燕衛(wèi),陳蔡曹晉,吳魏宋虞,成周之會;

成康之治,昭王南征;
穆王東征,穆王伐西,穆王西巡,瑤池相會;
國人暴動,道路以目,厲王被逐,共和執(zhí)政;
宣王中興,兵伐西戎,進軍淮夷,克平徐方;
幽王黷武,褒姒封后,驪山烽火,兵戎之亂;王室衰微,平王東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