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對于陳半丁的篆刻,筆者以前所見不多。前幾日到南京古籍書店購得一本《陳半丁印譜》,深夜燈下展讀,對于這位老人有了全面認識。這種感覺基于兩點,一是作為吳昌碩入室弟子,作品難免有一些烙印,吳門弟子中真正出類拔萃,“跳”出來的并不多,另開“虞山派”的僅趙古泥,陳半丁較之趙古泥來說,雖無開派風流,較之其他不越雷池者則稍勝一籌;二是像吳昌碩這樣的人物,詩書畫印成就全面,非常惹人注目,世所罕見,后繼者要么印名為畫名所掩,要么書名為印名所蓋,說到底還是在某方面有長短高下之別。對照印譜來看,陳半丁年過九十還能鐫印,已是吳昌碩所不及,可見功力極深。 對于吳昌碩印風,從陳師曾“染蒼室”可以領悟“蒼渾”之要旨。陳半丁為缶廬弟子,縱覽其畢生所作,對吳昌碩模擬直至暮年也無法回避,可見影響之深,如“哂翁九十后作”中之“翁”字便可見端倪,這是一種心靈濡染,影響到骨子里。藝術家對自己所喜愛的作品或風格有一種無法割舍的情愫。 陳半丁印風根基在吳昌碩,吳昌碩的根本在秦漢印,也就是說,取法吳昌碩是間接理解秦漢印,但學吳昌碩容易養(yǎng)成一些習氣,所以最終還要親近秦漢印。前文言及陳半丁之“變法”,不妨看“風蟬定后道心知”和“湘怨樓”兩印,若和秦漢印對照,氣息相近,與吳昌碩印風相對比,又有明顯不同。印面中適當穿插一些圓弧,十分跳躍,達到疏密強烈對比?!跋嬖箻恰笔且环N高密度的章法布局,上實下虛,幾乎將筆畫填滿,無一殘破,印面下半部分有零星留紅,這種通過筆畫排疊求得氣韻生動的手法,無意中應驗了一句話,“板到極處求活”?!吧疥幍郎先恕焙汀鞍攵⊥磕ā眱捎≌路ú季纸怒t,印文線條單刀刻就,紅面較多,并未專意于某種“∪”或“∩”構成,篆法與刀法有明顯調整,極為注意行刀方向變化,尤其是筆畫交接處,更好地傳達筆意,使人感受到自然天真的情趣。 我一直堅持認為,朱白文是兩個相對獨立的系統(tǒng),印章風格的統(tǒng)一在很多時候取決于對于朱白文差異的理解。其實朱文源于白文,封泥前身是漢銅印。從形式上來看,陳半丁朱文明顯不同于白文。“年年長自清”、“竹環(huán)齋”兩印就是通過篆法,甚至就是單個字來實現(xiàn)整體變化,印面顯得特別跳躍,這種布局方法并沒有職業(yè)篆刻家那種為人所詬病的習氣。在篆刻創(chuàng)作中,現(xiàn)代人無一例外注重章法,以求夸張對比醒目,但篆法也是形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有些“命題創(chuàng)作”,本身沒有什么毛病,但也沒有什么特別吸引人之處,很多作品平庸并不是構思平庸,因為精彩的作品并不是無時無刻都能出現(xiàn)。當代人的局限恰恰就是為了每一方印都能夠精彩,不惜變化字形,以至于怪異和錯訛,生造拼湊幾個詞句,目的就是為了達到一個章法效果,削足適履。 在陳半丁的朱文印創(chuàng)作中,尚有一些無邊欄印章,大多數(shù)篆刻家偶爾為之,在他的印譜中出現(xiàn)頻率非常高,估計是心有所系。在同時期的印人當中,很少有類似的情況存在,可見他的藝術感覺和意識獨具一格。筆者堅持認為,藝術的生命力或者說藝術本質在于一種思維的敏銳度,一種深厚積累,一種廣博的見聞。從陳半丁極少數(shù)印章來看,注重形式感構建——一個如今習以為常的話題,已區(qū)別于吳昌碩。吳昌碩藝名在晚清熾盛,陳半丁活到20世紀下半葉,已經(jīng)是兩個不同的時代。吳昌碩章法大多屬于“漢印模式”,特別是四字布局,呈平正狀分布,陳半丁的篆刻在整個印面已經(jīng)有相互穿插,形式更加多樣,或許是對缶廬有意識的突破?!坝枚蝗缬媚俊庇≈凶中嗡伎臻g相互穿插,疏密關系因此而改變?!坝过S”印借鑒漢印而有變化。印中有八條豎筆畫,不避雷同,錯落有致,筆畫粗壯,渾樸大氣,這種處理看似平正,實有巧妙變化。創(chuàng)作中對于章法形式不斷推敲,其實就是為了獲得一種最佳形式。 此外,尚有一些印作,從印文內容來看,皆九十歲以后所作,這在歷代印人當中非常罕見。九十歲能作書畫可以理解,而篆刻對于目力和腕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吳昌碩年事已高時因病臂不得已而找人代刀,時人甚至會因為應酬太多也找人代刀,連吳昌碩、齊白石這樣的大師都有力不從心之時,可見人的藝術生命極大地依賴于自然生命。這批印章與前期相比,可謂人印俱老,得古封泥蒼渾之境。如前所述,封泥屬朱文,本質上是漢銅印,最終歸結到三代吉金,充盈了攝人心魄的美。如果沒有技法上超人積累,斷難完成。有時可能會目力不濟,完全憑借一種藝術感覺來完成,這些常用印數(shù)量較多,暮年之時,對于形式感的塑造依然是那么敏感,見證了藝術需要一種深厚的積累和永無停息地探索精神。
來自: 臨泉書屋 > 《書法欣賞》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從“印內求印”到“印外求印”,從“印從書出”到“印從刀出”
從“印內求印”到“印外求印”,從“印從書出”到“印從刀出”總結出了用刀的“正入正刀法、單刀正入法、雙入正刀法、沖刀法、澀刀法、...
趙古泥篆刻取法與印學思想探析
趙古泥篆刻取法與印學思想探析。趙古泥篆刻的取法。在趙古泥所有刊刻有取法對象的邊款中,表明取法漢印為最多,且極有針對性。趙古泥早...
散談近代印壇集大成與創(chuàng)新者錢君匋
錢先生認為,“篆刻源于書法??逃∫し蛟谟⊥猓@個印外,主要是在書法上?!薄坝≌聻樽ā⒄路?、刀法三要素所組成,但篆刻為體現(xiàn)書...
印人|錢君匋
錢君匋有一方“午齋錢塘之璽”印即是仿戰(zhàn)國名印 “日庚車馬之璽”的作品,刻得形神俱佳,可見其所下功夫之深,而在錢君匋的不少印作邊款...
學篆刻必臨
學篆刻必臨。
實用的篆刻印章印模
實用的篆刻印章印模。本文把常見的篆刻印章印模分門別類,實用性強,很有參考價值。主要分為肖形印系列、古璽系列、漢印系列、元朱文系...
實用篆刻印章印模
實用篆刻印章印模 東籬雅集2019-06-20 02:02.本文把常見的篆刻印章印模分門別類,實用性強,很有參考價值。主要分為肖形印系列、古璽系...
「轉」實用的篆刻印章印模
「轉」實用的篆刻印章印模。本文把常見的篆刻印章印模分門別類,實用性強,很有參考價值。主要分為肖形印系列、古璽系列、漢印系列、元...
胡钁(胡匊鄰)篆刻印風刀法品析,簡靜挺秀清健渾穆
胡钁(胡匊鄰)篆刻印風刀法品析,簡靜挺秀清健渾穆。胡钁(胡匊鄰),是晚清著名的篆刻家,胡钁篆刻取法漢銅印、玉印、將軍印。1905年...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