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鵬 柳展虎 陜西省渭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渭南714000 關鍵詞:低血糖,臨床分析 低血糖是急診科的常見病,如不及時發(fā)現、診斷、治療,患者將遺留癡呆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應引起足夠的重視?,F將我院2005-2010年12月62例低血糖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利于提高對低血糖的認識。 1.臨床資料 1.1本組62例,男45例,女17例,年齡17-78歲。其中非糖尿病患者6例,1型糖尿病5例,2型糖尿病51例,其中合并腎病18例,高血壓21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9例,冠心病32例,糖尿病足9例,肺部感染7例,腦梗死5例,發(fā)病到就診時間為10min-20h。服用過引起低血糖的藥物:18例口服磺脲類藥物,其中與格列齊特有關12例,格列本脲6例。29例胰島素應用不當;9例為胰島素與磺脲類藥物同時應用所致。 1.2 臨床表現 低血糖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先兆癥狀常為交感神經興奮,其次為中樞神經功能障礙,亦有表現為心臟病變者。無癥狀9例,出汗、乏力、心悸、饑餓、手抖等交感神經興奮者42例,煩躁不安者5例,嗜睡2例,行為異常3例,昏迷16例,抽搐1例,胸悶10例,心絞痛2例,心電圖檢查52例,竇性心動過速23例,竇性心動過緩3例,房性期前收縮9例,房性心動過速6例,室性期前收縮4例。 1.3 診斷標準:參照whipple三聯(lián)征確定,發(fā)作時血糖<2.8mol/l低血糖癥狀,供糖后低血糖癥狀迅速緩解。 1.4 治療與結果 神志清醒者經口服糖水,餅干面包饅頭等即可緩解。神志不清者給予50%葡萄糖100ml靜脈注射,繼而10%葡萄糖液點滴48h,使血糖濃度波動于10mol/l左右。1~2小時監(jiān)測指尖血糖并調整輸液速度。必要時重復用50%葡萄糖靜脈注射,直至病情穩(wěn)定。反復發(fā)作低血糖或血糖恢復正常,但昏迷時間較長者應給予20%甘露醇快速輸注。46例患者癥狀迅速緩解,10例患者低血糖反復發(fā)作,2例遺留認知功能障礙,3例并發(fā)腦梗死,1例因心肌梗死致心源性休克死亡。 2 討論 本組資料低血糖的主要原因為熱量攝入不足未進早餐、糖尿病患者應用磺脲類藥物和胰島素。非糖尿患者多見于青年女性,節(jié)食、未進早餐,劇烈運動者,糖尿病患者應用磺脲類藥物發(fā)生低血糖,可能與它們的半衰期較長有關,胰島素治療中發(fā)生低血糖與飲食運動,胰島素用藥等因素有關?!?】 磺脲類藥物可以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而且可以改善胰島素受體,增強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故用藥不當或過量易發(fā)低血糖,肝腎功損害時可延緩和減少藥物的代謝和排泄,延長藥物作用時間形成蓄積而導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長,年齡大,肝腎功能損害越嚴重,低血糖反應的發(fā)生率越高。本組病例同時顯示低血糖癥時心電圖異常,心肌損害相當常見,表現形式多樣,且無特異性。其中大部分為老年人,與李賢卓等【2】報道一致??紤]老年人胰島素拮抗激素分泌減弱,低血糖時不能及時分泌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質醇等升髙血糖的激素,使低血糖易于反復發(fā)生,故老年人,肝腎功能障礙的糖尿病患者慎用此類藥物。 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中發(fā)生的低血糖,常見原因有(1)飲食 飲食減量,延遲進餐時間,因胃腸疾病不能近食,未停用胰島素者。(2)運動不當 空腹進行長時間或劇烈運動。(3)胰島素用法、用量不當 糖尿病患者初用胰島素或治療中調整胰島素劑量或加用口服降糖藥物,胰島素計算或抽取胰島素方法不當,當感染,創(chuàng)傷等應激因素去除后未及時減少胰島素用量,均是低血糖發(fā)生的危險因素。(4)合并肝腎疾病 糖尿病合并肝功能障礙時,胰島素在肝臟滅活降解減少,同時肝糖原儲備減少,易導致低血糖;糖尿病合并腎功能不全時,可延緩或減少藥物的代謝與排泄,易造成體內蓄積,當未及時撤減胰島素易致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正確掌握胰島素用法,及時調整用量、用法. 參考文獻: 【1】葉任高,陸再 內科學【M】第6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 2005 【2】李賢卓 趙董 盧水煥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誘發(fā)異常心電圖分析,中國糖尿病雜志,2008,16:107 |
|
來自: 妙手如金 > 《醫(yī)學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