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古陶瓷考古界前輩葉麟趾先生根據(jù)實地調(diào)查,率先發(fā)現(xiàn)定窯窯址在今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并于1934年發(fā)表了《古今中外陶瓷匯編》。五十年代,經(jīng)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工作隊實地調(diào)查,也予以確認。澗磁村宋代屬定州,故名定窯。
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定窯創(chuàng)燒于唐代。從西安、杭州出土的定窯瓷器來看,至少在晚唐,定窯就燒制出了胎質(zhì)白皙、釉色硬亮、薄如脫胎的上等素白瓷。并且出現(xiàn)了刻有“官”字款的貢瓷;五代時期,有別于唐代的“官”字款,使用“新官”款;北宋以后,恢復使用“官”字款,作為貢瓷的標識。
北宋定窯以白瓷為主,裝飾技法豐富多彩,有堆塑、刻花、劃花、剔花、印花等,其剔花、刻花、印花技法對同時期其他窯場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北宋定窯燒制的龍首大凈瓶、孩兒枕舉世聞名,藝術(shù)成就無可匹敵。北宋中期以后,定窯工匠發(fā)明了覆燒法,大幅度節(jié)省了窯爐空間,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為中國陶瓷批量生產(chǎn),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
宋代定窯工匠還燒制成了色黑如漆的黑定、爛紫如熟葡萄的紫定等名貴品種。宋人邵伯溫《聞見錄》中記載:“仁宗一日幸會張貴妃閣,見定州紅瓷,帝堅問曰安得此物?妃以王拱宸所獻為對。帝怒曰,嘗戒汝勿通臣僚饋送,不聽,何也?因以所持柱斧碎之。妃愧謝,久之乃已”。蘇東坡在《詠定瓷》中也有“定州花瓷琢紅玉”之句。定州紅瓷,傳世品罕見,至今有待解密。宋人周密《志雅堂雜鈔》載:“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調(diào)金描畫,然再入窯燒,永不得脫”。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兩件紫定金彩盞,存世罕見,極為珍貴!
下面上貼的照片,以年代為序:
一。晚唐
1. 西安博物院四件定窯官字款白瓷
官字款盞

官字款花口折腰盤

官字款五葉形盞

官字款三葉形盞

官字款三葉形盞、官字款花口折腰盤

2. 大威德基金會一件晚唐定窯三葉形盞

3. 定州博物館官字款折沿洗

4. 上海博物館印花海棠洗

二。五代
杭州歷史博物館的官字款花口盞、海棠杯


三。北宋
1. 刻花、劃花
定州博物館龍首大凈瓶


北京故宮刻劃花大梅瓶




吉美博物館剔刻花葫蘆形白瓷執(zhí)壺



吉美博物館白釉刻花牡丹紋水注

日本某美術(shù)館嬰戲荷葉枕

定州博物館刻劃花大法螺


2. 貼塑、印花
臺北故宮孩兒枕


北京故宮孩兒枕



定州博物館四人抬轎




定州博物館白釉圓托五獸足熏爐




上海博物館印花龍紋盤



臺北故宮定窯印花龍紋盤



3。剔花
美國佛利爾沙克樂博物館剔花矮腹瓶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館剔花矮腹瓶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剔花梅瓶


北京故宮剔花枕


4. 顏色釉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紫定金花茶盞
a 柿釉金彩蝶牡丹紋碗(紫定描金彩)


b.柿釉金銀彩牡丹紋碗(紫定描金銀彩)


c 柿釉碗(紫定盞)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紫定梅瓶


日本宋瓷展紫定每瓶

臺北故宮紫定蓋罐



明斯頓博物館紫定蓋罐



上海博物館紫定盞托

MOA美術(shù)館黑定金銀彩茶盞

日本某美術(shù)館黑定金彩碗

大威德基金會黑定茶盞

上海博物館有一件定窯白瓷刻花“長壽酒”文字盞。作為館藏定窯彩瓷,僅此一件,年代應(yīng)為宋金,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