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香港點點滴 父兼母職 單親家庭組合可分4類,父 – 子,父 – 女,母 – 子,母 – 女。4類當中尤 以父 – 女這個組合,出現矛盾爭拗,至為常見。作為這個組合的女兒,出現未婚產子的機會亦最為常見。翠芬自10歲母親去世后,與爸相依為命關系激化日深,感情日淡。 陳父是典型勞動階層,小學文化水平,搭棚工作,嗜好賭馬、抽煙、飲啤酒;父兼母職對他來說,他只能做到在女兒生日當天,給她買件時下最流行的名牌來 逗女兒高興。 翠芬是時下典型問題少女,她常把自己裝扮成小仙女見人,但小仙女的家,卻像堆填區(qū)般臟亂;她可以在電話跟朋友談上十個小時,但卻不會跟爸爸談上十分 鐘。 未婚產子發(fā)生在翠芬十七歲生日的第三天,產后她患上中度抑郁癥,向來老粗的陳父,眼看女兒半死不活照顧孫女,心里很氣,氣的是孫女生父,女兒自己也不清楚,返回現實問題,未來生活這根擔子,女兒肯定擔不起來。 自老婆離去,陳父從未花過半點心思去想女兒的未來,平日他與女兒相處模式,是老粗對橫蠻,大家對著干;可是如今看著女兒哺育女兒的神態(tài),老粗的心軟了,老粗把喝啤酒的錢用來買奶粉,抽煙的錢用來買紙尿片,至于賭馬,他規(guī)限了賭注,沒有工開的日子,他安排了些一日游,帶女兒和孫女散散悶氣。 以往翠芬生日收到陳父生日禮物,用不上一個星期,便毫不珍惜地轉售套現拿去花費,現在陳父每周都給孫女買些價值不到百元的毛公仔,翠芬反而珍而重之,刻意清理了幾年未曾拉開過的組合柜,把它們放得整整齊齊,還給每個安上名字,在女兒睡前講述毛公仔的故事。 感言 草根文化中的慈父,疼愛子女的表達只在行動,而不善于語言。反過來說,子女們也不要把父母視作電影中的演員,要求他們每個表情都很溫馨細膩。 |
|
來自: 昵稱10346945 > 《生活小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