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禪宗公案大全 4

 yiyidaodao 2012-07-07

禪宗公案大全 4

(2012-06-04 09:34:01)
標(biāo)簽:

禪宗公案

文化

分類: 道禪/Taoism

91. 十方圣賢都進入
  

    學(xué)人:"十方圣賢都進入此宗,什么是此宗?"

    文益:"十方圣賢都進入。"
  

 

92. 問指答月
  

    僧人問:"手指就不問了,什么是月亮?"

    文益反問:"哪個是你不問的手指?"

    那僧又問:"月亮就不問了,只問什么是手指?"

    法眼文益說:"月亮。"

    僧人不解地問:"學(xué)生問手指,和尚為什么回答月亮?"

    禪師解釋說:"因為你問手指。"
  

 

93. 第一義
  

    有人問:"什么是第一義?"

    文益說:"我如果告訴你,就是第二義。"

 

94. 毫厘有差,天地懸隔
  

    文益禪師問修山主:"毫厘有差,天地懸隔。老兄你怎么理解?"

    修山主說:"毫厘有差,天地懸隔。"

    文益禪師:"這樣領(lǐng)會,又怎么能行呢?"

    修山主問:"那么,和尚你又是怎么領(lǐng)會的呢?"

    文益禪師:"毫厘有差,天地懸隔。"

    修山主便禮拜。
  

 

95. 隨順時令節(jié)氣


  一次,法眼文益上堂說:"出家人要依隨時令而行,冷即冷,熱即熱。 欲知佛性之義,當(dāng)觀時節(jié)因緣。"
  

 

96. 門上寫門字
  

    從前,有一個老禪僧住在庵內(nèi),在門上寫心字, 在窗上也寫心字,在墻上還是寫上心字。

    文益禪師對此事評論說:"門上應(yīng)該寫門字, 窗上應(yīng)該寫窗字,墻上應(yīng)該寫墻字。"
  

 

97. 道眼不通被眼堵
  

    因為開挖水進,被沙塞住泉眼,文益禪師見機問道:"泉眼不通被沙堵,道眼不通被什么堵?"

    眾僧無話可答,禪師自答道:"被眼堵。"
  

 

98. 一得一失
  

    僧人前來參見,文益用手指指簾子,馬上有兩個僧人一齊去卷簾子。

    禪師說:"一個正確,一個錯誤。"
  

 

99. 何須待零落
  

    一次,法眼文益與一位王公談佛論道,還一邊觀賞牡丹花。
  

    王公讓文益禪師當(dāng)場作偈,文益立刻口占一偈:
    

擁絨對芳叢,由來趣不同。
發(fā)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
艷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fēng)。
何須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這一首飽蘊禪理,又兼得詩趣的禪詩,使王公頓悟玄旨。

  

100. 臨濟義玄


  

    臨濟義玄,山東人,少時出家,壯游四方, 參黃檗希運禪師面得法,后住河北臨濟院。 他法席鼎盛,門徒濟濟,聲振海內(nèi), 是中國禪宗五大宗派最著名的臨濟宗開山鼻祖。
  

    臨濟在黃檗禪師門下,行為精純專一。睦州首座問他:"你到這里多少時間了?" 臨濟回答:"三年了。" 睦州又問:"你參問過老師嗎?"臨濟回答:"沒有。" 睦州告訴他:"你去問問住持和尚,什么是佛法的大義。" 臨濟就去問了,話音未落,黃檗就打他。義玄回來后,睦州問他:"你問得怎樣?" 臨濟答道:"我話還沒有說完,和尚就打我,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睦州說:"你還沒弄清楚,再去問問吧。" 臨濟又去,黃檗又打。就這樣三度發(fā)問,三度遭打。 臨濟心灰意冷,對首座說:"承蒙您慈悲為懷,鼓勵我去問佛法。也感謝住持和尚不吝賜教, 只恨我太愚鈍,不能領(lǐng)會深義。我只好離開這里了。"首座說:"你就是要走,也應(yīng)該去向和尚告辭。" 于是,睦州首座先到黃檗那里為臨濟說好話: "三次向你問法的那個和尚,非同常人,如果他來告辭,你要指引他一條路。 往后雕琢成一顆大樹,天下人都可以享受到蔭涼。" 義玄去向黃檗告辭時,黃檗告訴他:"你今后別的什么地方也別去。只要去大愚和尚那里就行了。他一定會指點你。" 于是,臨濟直接去找大愚。
  

    大愚問:"你從哪里來?" 臨濟答:"從黃檗那里來。" 大愚問:"黃檗有什么話語?"臨濟答:"我三次去問佛法大意,三次都被師父打了。不知道我有沒有過錯?"大愚說:"黃檗是老婆心切,這么婆婆媽媽的,為了幫助你悟法,弄得自己都累死了。 可是你還到我這里來問錯沒有錯。"臨濟一聽,豁然大悟道:"原來黃檗的佛法也不多?。。?大愚一聽,一把揪住臨濟道:"你這尿床鬼,剛才你問有錯沒錯,現(xiàn)在又說黃檗佛法沒多少,你明白了個什么道理?快說!快說?。?臨濟卻不答話,直朝大愚的肋部打了三拳頭。大愚推開他說:"你的老師是黃檗,悟不悟不關(guān)我的事。"
  

    臨濟回來,把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地告訴了黃檗,黃檗聽完便說:"大愚這老鬼真饒舌,等將來我一定要痛打他一頓。"臨濟便說:"等什么,要打現(xiàn)在就打。"說完,便揮拳朝黃檗打去。黃檗大喝道:"你這個癲和尚,竟敢在虎口拔牙?。⑴R濟便大喝一聲。
  

    一天,剛開始干活,臨濟走在黃檗身后,黃檗發(fā)現(xiàn)他沒帶工具,便問:"你的鋤頭哪兒去了?"臨濟說:"給一個人拿走了。"黃檗說:"你過來,我跟你商量個事兒。"臨濟走到黃檗身邊,黃檗提起鋤頭說:"這東西天下人都提不起來。"臨濟馬上伸過手來奪過鋤頭,提起來說:"為什么在我手里。"黃檗輕松地笑道:"好啦,今天有人干活了。"黃檗安心地回到寺中,因為他知道有人接他的班了。
  

    一次,臨濟正在栽松樹,黃檗便對他說:"深山里面栽這么多樹干什么?"臨濟回答:"一來給山門添景致,二來給后人做標(biāo)志。"說完,臨濟用鋤頭在地上搗了三下。黃檗說:"就是這樣,你也已經(jīng)挨了我三十大棒。"臨濟又搗了三下,噓了一噓。黃檗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嘆道:"我宗法門到你手上,將大興于世。"
  

    一次,臨濟來到達摩塔前,塔主問他:"先拜釋迦牟尼,還是先拜達摩?"臨濟回答說:"佛和祖都不拜。""他們跟你有仇嗎?"臨濟不加理會,指袖而去。
  

    有一天,臨濟對門徒說:"你們聽著,如果你們想求得佛法,就要不惜喪身舍命。當(dāng)年,我在先師黃檗門下三次問法,三度被打,如今也還想挨一頓打,誰來下手?"一個門徒說:"我來打。"臨濟把手中的拐杖遞給他,門徒剛想接,臨濟劈頭便打。
  

    喝是臨濟宗的一大特色。臨濟禪師有一次問一個僧人:"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金毛獅子,有時一喝如同竹竿影草,有時一聲吆喝不當(dāng)作一聲吆喝用,你對此怎么領(lǐng)會?"僧人正在遲疑,禪師便對他一喝。
  

    臨濟上堂道:"三乘教法的十二部經(jīng)典,是給人擦拭污濁的舊紙,佛是虛幻之身,祖師達摩是老比丘。你是娘生娘養(yǎng)的不是?你想成佛,就被佛魔抓?。荒阆肭笞?,就被祖魔抓住。如果有所求,都是苦事,不如無事。如果說佛是終極真理,為什么他八十歲還死在拘尸那枷的雙村林間,佛如今在哪里?顯然他跟我們一樣有生也有死。"

    "各位道人,你如果想得到真理一般的見解,就不要受人拘惑。向里向外,當(dāng)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遇到羅漢就殺羅漢,遇到父母就殺父母,這樣才能真正解脫,不再拘泥于物相,面超脫自在。"

    "各位道人,佛法沒有什么好用功的。只要平常無心,屙屎拉尿,穿衣吃飯,困了就睡。愚人會譏笑我,智者會理解我。古人說得好:'向外花工夫,都是疾頑人。'"
  

    有一次,臨濟義玄禪師和王常侍來到僧堂。王常侍問臨濟禪師:"這一堂人還看經(jīng)嗎?"臨濟回答:"不看經(jīng)。"王常侍問:"還學(xué)禪嗎?"臨濟回答:"不學(xué)禪。"王常侍問:"既不看經(jīng),也不學(xué)禪,他們到底在干什么?"臨濟回答:"都教他們成佛作祖去。"王常侍笑道:"金屑雖貴,在眼成翳啊。"臨濟義玄道:"你俗人,你不懂這里面的道理。"王常侍啞口無言。
  

    義玄禪師臨逝世時說:"我死后,不要斷了我的佛法香火。"高徒三圣走出來說:"我們怎敢斷滅和尚的正法眼藏呢?"臨濟說:"今后有人問你,你怎么向他說?"三圣慧然便大喝一聲。臨濟義玄道:"誰知道我的正法眼藏,就在你這瞎驢手上斷滅了。"說完,端坐而逝。
  

 

101. 南陽慧忠  

 

 

    南陽慧忠在慧能處印證后,即到南陽的白崖山上度過了四十余年,從未離過山。
  

    公元761年肅宗邀請他到京城,尊為國師。
  

    在一次法會上,肅宗向他問了許多問題,他卻不看肅宗一眼。肅宗大怒道:"無論怎樣,我是大唐的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慧忠:"皇上可曾看到虛空?"肅宗:"看到了。"慧忠:"那么請問虛空可曾對你眨過眼?"
  

 

102. 爐中靈火
  

 

    溈山靈佑百丈懷海的入室弟子,后來住湖南大溈山,法席極盛,并與其弟子仰山一起共創(chuàng)溈仰宗。成為中國禪宗五大宗的開山鼻祖之一。
  

  一次,靈佑在百丈懷海禪師的身邊,懷海問:"是誰?"靈佑答:"是我。"百丈懷海就對他說:"你撥撥看,爐子里有火么?"靈佑撥撥爐子說:"沒火。"于是,百丈懷海親自起來,在爐子深處撥出幾?;鹛?,夾起來對靈佑說:"瞧,這是什么?"靈佑當(dāng)下大悟。
  

 

103. 水乳交融
  

 

    靈佑住持溈山后,收了兩位高足,即仰山與香嚴(yán)。在禪堂內(nèi),溈山對他倆說:"無論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佛理都是一樣,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解脫之道。"

 

    仰山就問:"什么是人人解脫之道?"

 

    溈山靈佑回頭看看香嚴(yán)說:"寂子提問,你為什么不回答他?"

 

    香嚴(yán)說:"如果說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我倒是有個說法。"

 

    溈山問:"你有個什么說法?"香嚴(yán)打了一聲招呼就走出去了。

 

    靈佑又問仰山:"他這樣回答,合你的意嗎?"仰山回答:"不合。"

 

    靈佑又問:"那你的意思是什么?"仰山也告別一聲就出去了。

 

    溈山靈佑呵呵大笑,嘆道:"真是水乳交融?。。?BR>  

 

104. 心即是佛
  

 

    有個和尚問溈山:"什么是道?"

    溈山:"無心是道。"

    這僧:"我不懂?。?/P>

    溈山:"要想明白,還是去問那個不明白的好。"

    這僧:"誰是那個不明白的人?"

    溈山:"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接著,溈山又說:"現(xiàn)在的人只要當(dāng)場體會不領(lǐng)會的,正是你的心,正是你的佛。如果向外求得一知半解,當(dāng)作禪道,卻不相干。并且,還污染了你的心田,所以說向外求道,是背道而馳。
  

    (注:內(nèi)觀自省,除私節(jié)欲,凈化心靈,自然就能很清楚地見到真實的自我。)

 

 

105. 火燒密籍

 


  仰山慧寂,廣東人,九歲時出家為僧,后與老師溈山一起共創(chuàng)溈仰宗。以善于接機利物著稱于世。
    

    他初參耽源禪師,深得禪師賞識,耽源便把慧忠國師傳給他自己的一本法門秘籍傳給他:"這是祖上代代相傳下來的,你要好好保存。"

 

    慧寂拿過來看了一遍,就一把火把它燒掉了,耽源十分不解:"我這法門,誰都不會,你怎么把它燒了呢?"

 

    慧寂回答說:"我一看就知道意思了,還留著它干什么?"
  

 

106. 有主沙彌
  

 

    仰山慧寂去見溈山的時候,溈山問他: "你是有主沙彌,還是無主沙彌?" 慧寂回答:"有主沙彌。" 溈山就問:"主在何處?"慧寂就從西邊走到東邊站著。溈山一見,大為歡喜。 從此,他便隨侍在溈山身邊,一住就是十五年。
  

 

107. 有物均分
  

 

    一次,慧寂跟溈山在山中漫游。溈山走累了,就坐在一塊石頭上,慧寂在一旁站著。 這時,一只大鳥從他們頭上經(jīng)過,它嘴里叼著一只柿子掉下來,正好落在他們面前,溈山伸手撿起來遞給慧寂。 慧寂拿去洗干凈,又遞給靈佑。 靈佑就問:"這東西你從哪里弄來的?"慧寂說:"這東西受師父道德的感召,自己來的。" 靈佑說:"你也不能沒份。" 于是他把柿子掰開,分給慧寂一半。
  

 

108. 今夏沒白過
  

 

    仰山慧寂在夏末,度完暑假,來看望溈山。

    溈山:"你整個夏天沒見上山,不知在山下干了什么?"

    仰山:"我在山下耕了一塊地,播了一籮筐種子。"

    溈山:"你這暑假真沒有白過。"

    仰山:"師父,您這暑假,做了些什么?"

    溈山:"白天吃飯,晚上睡覺。"

    仰山聽后說道:"那么,老師您這個暑假,也沒有白過。"
  

 

109. 東平鏡與溈山鏡
  

 

    仰山住在東平的時候,溈山派人送來一封信和一面鏡子給仰山。仰山借題發(fā)揮,舉起鏡子出示給人僧后,說道:"你們說說看,這面鏡子是溈山鏡,還是東平鏡?如果說是東平鏡,又是人溈山送來的,如果說是溈山鏡,又握在我東平手里。你們說得出,就留下鏡子,說不出就打破算了。"眾僧們無話可說,仰山于是打在鏡子,走下禪坐。
  

 

110. 師徒牧牛
  

 

    一次,慧寂跟靈佑在一起牧牛。

    靈佑問他:"你說這里面有菩薩嗎?"

    慧寂說:"有。"

    靈佑問:"你看哪個是菩薩,給我指出來。"

    靈佑這才罷休。
  

 

111. 文字魔
  

 

    仰山是溈山的學(xué)生,溈山見到仰山:"孩子,你要快點開悟哦,不要執(zhí)著于文字和概念。"

    仰山:"我連信仰都不要呢?。?/P>

    溈山:"你是信了才不要呢,還是不相信才不要呢?"

    仰山:"除了我自己之外,不能信個什么?"

    溈山:"這樣的話,你只能算是個小乘佛法之徒罷了。"

    仰山:"我連佛都不要見。"

    溈山:"經(jīng)書中有多少是佛說的?多少是魔說的?"

    仰山:"統(tǒng)統(tǒng)是魔說的?。?/P>

    溈山:"好好好!此后,沒有什么可以難倒你的了。"

    后來,仰山承續(xù)了溈山的衣缽,繼續(xù)開創(chuàng)溈仰宗的禪風(fēng)。
  

    基本的觀念本來就是簡單清楚的,但是用以表達的文字,卻是通往禪境的一道魔障。溈山本想幫仰山打破這道魔障的,不期,仰山早已悟了。要不然,仰山如何會燒耽源密。
  

    慧寂去世時,誦寫了兩首偈:
    

一二三四子, 平目復(fù)仰視。
兩口無一舌, 即是吾宗旨。
年滿七十七, 無常在今日。
日輪正當(dāng)午, 兩手攀屈膝。

  

 

 

112. 蚊子叮鐵?!?/STRONG> 

 

    馬祖道一石頭希遷當(dāng)時平分禪家天下,共同接引天下的學(xué)生。藥山本來是石頭希遷的學(xué)生,一天,藥山問石頭希遷:"三乘十二分教義,我還粗略領(lǐng)會一點。禪門宗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說我實在沒有弄明白,請師父為我指點。"

 

    石頭希遷:"這樣不對,不這樣也不對,這樣不這樣總是不對,你怎么辦?"藥山不知所措。

 

    石頭希遷:"你的因緣不在這里,還是到馬大師那兒去吧。"

 

    藥山惟嚴(yán)稟受師命,恭敬地去禮拜馬祖道一禪師。還是那些提問。

 

    馬祖道一:"我有時教它揚眉眨眼,有時不教它揚眉眨眼,有時揚眉眨眼的是它,有時揚眉眨眼的不是它。你究竟要怎么理解它?"

 

    藥山聽了恍然大悟,便向馬祖禮拜。

 

    馬祖道一:"你見到了什么道理,就行禮拜謝?"

 

    藥山惟嚴(yán):"我在石頭希遷老師那里,就好比蚊子叮鐵牛,不得其門。"

 

    馬祖道一:"既然這樣領(lǐng)悟了,就得好好護持。"
  

   

113. 千圣不識

 

    有一天,藥山惟嚴(yán)在禪坐,石頭禪師見后便問:"你在這里干什么?"

 

    惟嚴(yán)答到"什么也不干。"

 

    石頭說:"這樣就是閑坐了。"

 

    惟嚴(yán)說:"如果是閑坐,就有所作為了。"

 

    石頭又問:"你說什么都不干,到底不干什么呢?"

 

    惟嚴(yán)答道:"千圣不識。"
  

 

114. 非思量

 

    一次,惟嚴(yán)禪師在坐禪,僧人問他:"師父,你坐著呆呆地思量什么?"

    禪師回答:"思量這個不思量。"

    僧人不解地問:"不思量的怎么思量?"

    惟嚴(yán)說:"非思量。"
  

 

115. 月下披云嘯一聲

 

 

    有一天傍晚,惟嚴(yán)禪師登山散步,忽然云霧散開,月亮露出了身影,禪師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了起來。笑聲,傳到了周圍十幾里外還聽得到。第二天早晨有人來問,僧徒們說:"昨夜和尚在山頂大笑。"
  

    刺史李翱聽說此事,為藥山惟嚴(yán)賦詩一首: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云嘯一聲。

  

 

116. 云門悟道

 

  云門文偃禪師(864-909年),俗姓張,浙江嘉興人。他天資敏捷,博通佛經(jīng),曾參謁睦州道明禪師而得悟。后參拜雪峰義存禪師而契合玄旨。日后住持廣東云門山,創(chuàng)建了赫赫有名的云門宗。
  

    云門文偃初次參謁睦州禪師時,睦州禪師一看見文偃來了,就關(guān)上門。云門文偃敲門,睦州問:"誰?"答:"文偃。"問:"干什么?"答:"我還沒有悟見自性,請老師指示。"睦州打開門,看了他一眼,就又馬上把門關(guān)上了。文偃就這樣連敲了三天門。到了第三天,睦州才打開門,文偃就趕緊擠了進去。睦州一把揪住他說:"快說!快說?。⑽馁纫贿t疑,睦州便一把把他推了出去,狠狠地關(guān)上門。門夾住了文偃的一只腳,在疼痛難忍的一剎那,文偃悟道了。
  

 

117. 首座弟子

 

    參見過雪峰之后,云門遍謁諸方,聲名大振。他拜訪靈樹山時,山上住著一位知圣禪師,二十年來人來不立首座弟子。人家問他為什么,知圣禪師總是說:"我的首座出生了。"過了一陣子又說:"我的首座在牧牛。"時而又說:"我的首座行腳去了。"一天知圣禪師命人敲鐘,并到三門外去歡迎,眾僧都跟著他出門,正好文偃來到寺中,文偃被迎請為首座。
  

 

118. 一棒子打死

 

    一次有人對云門說:"世尊剛出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云門文偃就說:"我當(dāng)時若是看見,便把他一棒子打死喂狗,好使天下太平些。"
  

 

119. 圖人一粒米, 失掉半年糧

 

   

    云門對上堂的眾人說法:"我說一句話,教你們直下承當(dāng),早已經(jīng)是把屎拉在你頭上。即使拈一毫面頓悟山河大地,也不過是剜肉作瘡。別去抓撈那些空洞的東西,要在自己腳下尋找,不作絲毫的理會,也不帶絲毫的遲疑。大丈夫做事應(yīng)當(dāng)獨自承當(dāng),不可受人欺慢。"
  

    他又說:"你們不要只知道吃別人的口水,記住一大堆廢話,擔(dān)著無數(shù)老掉牙的古董到處行腳,而且不管驢唇馬嘴,四處夸耀自己什么都懂。就是你能從早說到晚又怎么樣?死后閻王面前他可不會聽你說。你們都是舍離父母、師長而出家,踏破草鞋,千里迢迢,在外面經(jīng)冬歷夏的人。你們要小心,不要因為圖人一粒米而失掉半年糧。"
 

 

120. 日日是好日

 


  云門問僧徒:"我不問你們十五月圓以前如何,我只問十五日以后如何?"

    僧徒:"不知道。"

    云門:"日日是好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待續(xù))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