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高考的美國是怎樣選拔人才的 不是一錘子買賣(1)








(哈佛大學)
一提高考,我馬上想起了自己不堪回首的高中歲月,想起了那一年沒完沒了的題海,想起了父母每天變著花樣辛辛苦苦做出的好吃的,想起了考上清華時父母的激動和狂喜......
一個高考,考的不僅是考生一個人,它牽動的是一家人的心。
這些年在美國大學任職,越來越多地接觸到一些放棄國內高考而來美國讀大學的孩子們,他們多經(jīng)歷了美國大學入學的標準測驗,提交了入學要求的全部申請材料,依靠爭取到獎學金或者得到家里的資助來美國讀書。雖然整個過程也十分不易,但是和中國高考相比,卻是有著很多不同的。
你會問,美國有高考嗎?
不嚴格地講,答案是有的。申請美國大學入學的時候,常常需要提供一個標準考試的成績,這個簡稱SAT的考試,是由美國四千多所大學組成的美國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委托教育測試服務機構(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簡稱ETS)來定期舉辦的。

但是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美國是沒有高考的,這主要是體現(xiàn)在以下的兩個方面。
一.SAT考試不是一錘子買賣
國內的高考,一年一次,好與不好,一次定終生;如果考得不好,或者屈就差一些的學校,或者來年再考。美國的SAT考試,一年會舉行幾次,比如說申請2013年秋季入學的話,可以選擇2012年5月、6月、10月、11月、12月和2013年的1月、3月的日期來參加考試,如果參考一次對自己的分數(shù)不滿意的話,還可以接著考下去。依據(jù)所要申請大學的不同,對SAT的要求也不一樣,有的學校要求提供所有的SAT分數(shù)來全面評估,有的學校只要求提供最好的分數(shù),所以考試的壓力相對降低。但若短時間內兩次考試分數(shù)差別巨大,有時會引起考試委員對考生的疑問,這算是題外話。
二. SAT成績不是錄取的唯一標準
由于美國的聯(lián)邦制,每一個州和郡縣有自主決定其教育的權利,因此不僅不同州的高中之間有差別,就是同一州的不同高中也會有所不同,這便造成了學生起點上的差異,但這并不能代表學生潛在能力上有差異,因此絕大多數(shù)美國大學只把SAT成績作為錄取時參考因素的一部分,另外還要參看學生高中在校的平均成績、老師的評語、課外活動(包括體育和文藝專長)、社區(qū)活動和志愿者等經(jīng)歷,雖然很多學校仍將SAT作為粗略篩選的起始標準,但是近年來圍繞著SAT的重要性、準確性、尤其是必要性,爭議很大,有的學校甚至取消了SAT成績的要求。

美國教育學家對SAT的指責主要集中在它對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不公平性上,下面這張圖是1995年SAT成績和家長受教育的程度的關聯(lián),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家長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SAT成績越高,同時也看出白人(紅線)、亞洲和太平洋島國(藍線)人成績遠遠高于黑人(紫線),中間綠線是墨西哥裔。

而下面這張圖是1995年SAT成績和家庭收入的關系,家庭收入越高,SAT成績越高,而種族背景的影響是一致的。

所以,批評家們指責SAT的出題偏向于白人和富人,甚至還挑出考題的實例證實這是只有富人才有機會見識的文字和經(jīng)歷,從而造成了對其他群體的不公平,而沒有真正測試出一個學生潛在的能力。鑒于此,近些年來,一些文科學校開始呼吁在入學申請時不再要求SAT成績,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加州大學校長Richard Atkinson在2001年的呼吁,它直接導致了美國大學委員會2005年對考試的再次改革。
全文(編輯:dq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