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與人道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fā)乎神農(nóng),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將成為21世紀的飲料大王,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個國家種茶。中國是茶的發(fā)祥地,被譽為“茶的祖國”。 說起喝茶,前年和一同學一起去看望一位老師,剛進屋,老師就熱情地泡茶給我們喝,這茶葉入口有種淡淡的紅棗香,飲之十分醉香可口,不料老師卻說:“唷,我不好意思,我取錯茶葉了?!?/FONT> 繼而,老師從另外一只茶罐中取出茶葉,又為我們各泡了一杯。我正在納悶,不知何故?老師說:“剛才我拿的是去年的陳茶,現(xiàn)在的才是今年的新茶?!?/FONT> 我問:“這新老茶葉是如何辨別的?” 老師說:“我只需看茶葉的形狀便知,在水中像茶樹上一樣生長的必是新茶,而一旦浸入水中,雜亂無章的就是陳茶。” 我再觀杯中綠茶,茶葉在水中慢慢舒展開來的身姿果然像極了茶葉未采摘下來時的模樣,它的葉兒是直立的,在開水中漾啊漾的。 而陳茶則不然了,它在開水中翻滾,葉兒是漂浮著的,顯得沒有規(guī)則。 老師說:“茶葉其實也是有靈性的,它就像一個人,不管遭遇了什么,它總是保持著性格,輕易不會改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就會慢慢失去自己的品性,最后只是成為一種茶,它唯一的用途就是解渴了?!?/FONT> 老師的話讓我第一次知道茶葉也是有茶性的。而據(jù)我所知,茶葉在水中的形態(tài)與茶葉的制作水平、有著很大的關系。老師聽罷,微微一笑說:“沒錯,按我說茶葉就是一個人,人一出生時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但經(jīng)過歲月的打磨之后,就成了形形色色各種風格的人?!?/FONT> 聽到此處,我恍然。 茶道即人道。炒制好茶需要在溫鍋中慢慢的揉抄,長達數(shù)個小時,茶中大味慢慢集聚。而若要抄制粗茶,那就筒單了,把鍋加熱,半個小時足矣,但這樣的茶滿是焦火之味,飲之索然無味。 茶道的核心是“品”,茶道的終極追求是“真”。人的不同的人格修養(yǎng),必然產(chǎn)生不同的茶道、茶德。有人品茶,笑里藏刀,品出勾心斗角、爾虞我詐;有人品茶,風聲鶴唳,品出刀光劍影、金戈鐵馬;有人品茶,虛懷若谷,品出才思泉涌、神接宇宙;有人品茶,神定氣清,品出怡然自樂,天地大同,與世無爭…… 人的生命認識和人生目標不同,對茶道的真正高峰境界自然有不同的領悟。有人求名,卻名不符實;有人趨利,卻惟利是圖;有人一派真我,而名利雙收;也有人淡泊風骨,而知足常樂……中國茶道,就是人道。一個首先是真實誠實的人,才是一個為人正直善良、為民所喜所愛之人,也才是一個可以接納、可以交心、可成知己、可為事業(yè)共謀發(fā)展之人。這是人之為人的基本,是人道的精髓,是人性的原則。 茶里,沉積著生命況味,凝集著蕓蕓眾生,品茶,就品味人生、感念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品性為什么高低不同,有時候不是因為你自身的問題,而是看在生活的這口鍋里,你的靈魂被揉抄了多少回。 天地萬物,由道而生,遵循著千古不變的“自然、本我”的規(guī)律,“茶道”如此,“人道”也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