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君主(法語:monarque de France)自中世紀開始統(tǒng)治法國,其正式頭銜起先是“國王”(法語:Roi),拿破侖一世增加了“皇帝”(法語:Empereur)的稱號,一直到1870年法國的君主制被徹底推翻,法國歷代君主的統(tǒng)治才告終結。 關于“法國”或“法蘭西”作為國家的概念從何時開始算起,歷來存在著許多爭論。其中對于“法國”開始時間最早的說法是從公元486年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國王克洛維一世擊敗古羅馬在高盧的最后一位官員斯雅戈里烏斯算起。墨洛溫王朝的末代國王在8世紀時被廢黜,加洛林王朝取而代之,查理曼更加冕稱帝,將法蘭克王國變?yōu)榉ㄌm克帝國。然而在843年的《凡爾登條約》中,查理曼的三個孫子把帝國一分為三,禿頭查理獲得西部,建立起西法蘭克王國。許多歷史學家把西法蘭克王國看作近代法國的雛形,也就把843年西法蘭克的建國年作為法國建國年。另一個被認為是“法國”開始的日期是許多中世紀歷史學家所傾向的987年,那一年西法蘭克的末代國王路易五世駕崩,統(tǒng)治巴黎法蘭西島的法蘭西公爵于格·卡佩被選舉為國王,建立起法蘭西王國,開始了直系的卡佩王朝的統(tǒng)治。 然而,以上關于近代法國起源問題的傳統(tǒng)觀點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是有問題的。根據(jù)近來史學界的傾向,本列表從843年禿頭查理建立西法蘭克王國開始算起,因為西法蘭克直接發(fā)展成為了如今的法國。 除本表列出的君主之外,自1340年到1360年和1369年到1801年的英格蘭和大不列顛歷代君主也聲稱擁有“法國國王”的頭銜。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這種“聲稱”曾經(jīng)成為現(xiàn)實——根據(jù)1420年簽訂的《特魯瓦條約》的條款,法國國王查理六世確認他的女婿即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為攝政和法國王位繼承人。1422年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先后死去,仍在襁褓中的亨利六世繼承了父親的英格蘭王位和外祖父的法國王位,成為英、法兩國的共主。直到1435年,法國北部的大部分領土在英格蘭軍隊的占領下,但到了1453年,英國人失去了除加來港和海峽群島之外的所有法國領土,而1558年加來港也被法國人收復。盡管如此,以后的歷代英王仍然宣稱擁有“法國國王”的頭銜直到1801年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成立才放棄。從1337年到1422年的許多英國君主也聲稱擁有“法國國王”的頭銜,但只是斷斷續(xù)續(xù)的。 盡管西法蘭克王國在987年就已經(jīng)滅亡,但歷代法國國王仍任使用“法蘭克人的國王”(拉丁語:Rex Francorum)的頭銜直到腓力四世時代才改用“法國國王”(法語:Roi de France,或譯“法蘭西國王”)。在《法國1791年憲法》短暫生效的時期(1791年—1792年)和1830年七月革命以后,“法國(和那瓦爾)國王”(法語:Roi de France (et de Navarre))的頭銜形式被“法國人的國王”(法語:Roi des Francais)所取代。這是一項憲法上的創(chuàng)新,它把君主的頭銜和法國人民而不是法國領土聯(lián)系在一起,試圖使法國的君主制更受人民大眾歡迎。拿破侖稱帝后,也如法炮制,采用了“法國人的皇帝”(法語:Empereur des Francais)的形式。 |
加洛林王朝 | 843年8月簽訂的《凡爾登條約》將統(tǒng)一的法蘭克帝國一分為三,禿頭查理分得西部,稱西法蘭克王國,被視為近代法國的前身,從此開始加洛林王朝西法蘭克支系的統(tǒng)治。再次統(tǒng)一法蘭克帝國的胖子查理被廢后,西法蘭克王位輾轉于加洛林與卡佩兩大家族,直到加洛林末代國王路易五世駕崩,加洛林王朝最終被卡佩王朝取代,西法蘭克王國也隨之被法蘭西王國取代。 | 肖像 | 名稱(第二行是法文名稱) | 統(tǒng)治開始時間及原因 | 統(tǒng)治結束時間及原因 | 
| 查理二世(禿頭王) Charles II (le Chauve) | 843年8月 (西法蘭克建國) | 877年10月6日 (駕崩) | 
| 路易二世(口吃者) Louis II (le Bègue) | 877年10月6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879年4月10日 (駕崩) | 
| 路易三世 Louis III | 879年4月10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882年8月5日 (駕崩,無嗣) | 
| 卡洛曼二世 Carloman II | 879年4月10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884年12月6日 (駕崩,無嗣) | 
| 查理三世(胖子王) Charles III (le Gros) | 884年12月6日 (王侄卡洛曼二世駕崩無嗣而繼位) | 888年1月13日 (被廢) | 
| 厄德一世 Eudes Ier | 888年2月29日 (貴族推舉而繼位) | 898年1月1日 (駕崩,無嗣) | 
| 查理三世(糊涂王/單純王) Charles III (le Simple) | 898年1月1日 (先王路易二世幼子,厄德一世駕崩無嗣而繼位) | 922年6月30日 (被廢) | 
| 羅貝爾一世 Robert Ier | 922年6月30日 (先王厄德一世之弟,貴族推舉而繼位) | 923年6月15日 (駕崩,無嗣) | 
| 拉烏爾一世 Raoul Ier | 923年6月15日 (岳父羅貝爾一世駕崩無嗣而繼位) | 936年1月14日 (駕崩,無嗣) | 
| 路易四世(海外歸來者) Louis IV (d'Outremer) | 936年6月19日 (先王糊涂查理之子,拉烏爾一世駕崩無嗣而繼位) | 954年9月10日 (駕崩) | 
| 洛泰爾一世 Lothaire Ier | 954年9月10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986年3月2日 (駕崩) | 
| 路易五世(懶王) Louis V (le Fainéant) | 986年6月8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987年5月22日 (駕崩,無嗣) |
|
卡佩王朝 | 卡佩王朝的開國君主于格·卡佩(即于格一世)及其男系后代從987年開始統(tǒng)治法國直到1792年在法國大革命中被推翻,歷時800多年,而1814年至1848年更成功地復辟了兩次。1328年卡佩王朝的直系——卡佩王室絕嗣,之后其兩大支系瓦盧瓦王室和波旁王室相繼統(tǒng)治法國,但一般把它們與卡佩王朝的直系區(qū)別開來而分別叫做瓦盧瓦王朝和波旁王朝。本段僅列出卡佩王朝的直系——卡佩王室諸王。 | 肖像 | 名稱(第二行是法文名稱) | 統(tǒng)治開始時間及原因 | 統(tǒng)治結束時間及原因 | 
| 于格一世·卡佩 Hugues Ier Capet | 987年7月3日 (路易五世駕崩無嗣,貴族推舉而繼位) | 996年10月24日 (駕崩) | 
| 羅貝爾二世(虔誠者) Robert II (le Pieux) | 996年10月24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031年7月20日 (駕崩) | 
| 于格二世(大帝) Hugues II (le Grand) | 1017年6月19日 (被父王立為共治者) | 1025年9月17日 (駕崩) | 
| 亨利一世 Henri Ier | 1031年7月20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060年8月4日 (駕崩) | 
| 腓力一世 Philippe Ier | 1060年8月4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108年7月29日 (駕崩) | 
| 路易六世(胖子王) Louis VI (le Gros) | 1108年7月29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137年8月1日 (駕崩) | 
| 路易七世(年輕的) Louis VII (le Jeune) | 1137年8月1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180年9月18日 (駕崩) | 
| 腓力二世·奧古斯都 Philippe II Auguste | 1180年9月18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223年7月14日 (駕崩) | 
| 路易八世(獅子王) Louis VIII (le Lion) | 1223年7月14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226年11月8日 (駕崩) | 
| (圣王)路易九世 (Saint) Louis IX | 1226年11月8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270年8月25日 (駕崩) | 
| 腓力三世(勇敢者) Philippe III (le Hardi) | 1270年8月25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285年10月5日 (駕崩) | 
| 腓力四世(美男子/公正王) Philippe IV (le Bel) | 1285年10月5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314年11月29日 (駕崩) | 
| 路易十世(吵架王/頑固者) Louis X (le Hutin) | 1314年11月29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316年6月5日 (駕崩) | 
| 約翰一世(遺腹子)(未實際統(tǒng)治) Jean Ier (le Posthume) | 1316年11月15日 (父王駕崩,作為遺腹子一出生就繼位) | 1316年11月20日 (駕崩,無嗣) | 
| 腓力五世(高大的) Philippe V (le Long) | 1316年11月20日 (王侄約翰一世駕崩無嗣而繼位) | 1322年1月3日 (駕崩,無嗣) | 
| 查理四世(美男子/公正王) Charles IV (le Bel) | 1322年1月3日 (王兄駕崩無嗣而繼位) | 1328年2月1日 (駕崩,無嗣) |
|
瓦盧瓦王朝 | 由于卡佩王朝直系的末代國王查理四世死后無嗣,堂兄瓦盧瓦家族的安茹伯爵腓力繼位,是為腓力六世,開始了卡佩王朝瓦盧瓦支系的統(tǒng)治,又稱瓦盧瓦王朝,而該王朝又分為瓦盧瓦嫡系、奧爾良支系和昂古萊姆支系。 | 瓦盧瓦嫡系 | 瓦盧瓦王朝嫡系即瓦盧瓦王室,由腓力六世建立,至查理八世死后無嗣,王朝轉入奧爾良旁系。 | 肖像 | 名稱(第二行是法文名稱) | 統(tǒng)治開始時間及原因 | 統(tǒng)治結束時間及原因 | 
| 腓力六世(瓦盧瓦家的,幸運王) Philippe VI (de Valois,le roi trouvé) | 1328年2月1日 (堂弟查理四世駕崩無嗣而繼位) | 1350年8月22日 (駕崩) | 
| 約翰二世(好人) Jean II (le Bon) | 1350年8月22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364年4月8日 (駕崩) | 
| 查理五世(英明王) Charles V (le Sage) | 1364年4月8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380年9月16日 (駕崩) | 
| 查理六世(被喜愛者,瘋王) Charles VI (le Bien-Aimé, le Fol/le Fou) | 1380年9月16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422年10月21日 (駕崩) | 
| 查理七世(勝利王,忠于職守者) Charles VII (le Victorieux, le Bien-Servi) | 1422年10月21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461年7月22日 (駕崩) | 
| 路易十一(謹慎者,蜘蛛王) Louis XI (le Prudent, l'universelle aragne) | 1461年7月22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483年8月30日 (駕崩) | 
| 查理八世(和藹的) Charles VIII (l'Affable) | 1483年8月30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498年4月7日 (駕崩,無嗣) | 瓦盧瓦-奧爾良旁系 | 奧爾良旁系的誕生,源自瓦盧瓦嫡系末代國王查理八世死后無嗣,所以由其堂叔奧爾良公爵路易二世繼承王位,是為法王路易十二。 | 肖像 | 名稱(第二行是法文名稱) | 統(tǒng)治開始時間及原因 | 統(tǒng)治結束時間及原因 | 
| 路易十二(人民之父) Louis XII (le Père du Peuple) | 1498年4月7日 (先王查理八世駕崩無嗣而繼位) | 1515年1月1日 (駕崩,無嗣) | 瓦盧瓦-昂古萊姆旁系 | 法王路易十二死后無嗣,王位轉入他的堂侄兼女婿、昂古萊姆伯爵弗朗索瓦手中,是為弗朗索瓦一世,開始了卡佩王朝瓦盧瓦王室昂古萊姆旁系的統(tǒng)治。 | 肖像 | 名稱(第二行是法文名稱) | 統(tǒng)治開始時間及原因 | 統(tǒng)治結束時間及原因 | 
| 弗朗索瓦一世(昂古萊姆的,文藝之父和復興者) Francois Ier (de Angouléme, le Père et Restaurateur des Lettres) | 1515年1月1日 (岳父路易十二駕崩無嗣而繼位) | 1547年3月31日 (駕崩) | 
| 亨利二世 Henri II | 1547年3月31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559年7月10日 (駕崩) | 
| 弗朗索瓦二世 Francois II | 1559年7月10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560年12月5日 (駕崩) | 
| 查理九世 Charles IX | 1560年12月5日 (王兄駕崩無嗣而繼位) | 1574年5月30日 (駕崩,無嗣) | 
| 亨利三世 Henri III | 1574年5月30日 (王兄駕崩無嗣而繼位) | 1589年8月2日 (駕崩,無嗣) |
|
波旁王朝 | 法王亨利三世遇刺身亡后無嗣,王位由他的遠親,波旁家族的那瓦爾國王亨利三世繼承,是為法王亨利四世,從此開始了法蘭西王國卡佩王朝波旁支系的統(tǒng)治,又稱波旁王朝,法國大革命中被推翻,之后兩次復辟,最終被七月革命推翻,王位轉入奧爾良旁系。 | 肖像 | 名稱(第二行是法文名稱) | 統(tǒng)治開始時間及原因 | 統(tǒng)治結束時間及原因 | 
| 亨利四世(那瓦爾的,大帝) Henri IV (de Navarre, le Grand) | 1589年8月2日 (大舅子亨利三世駕崩無嗣而繼位) | 1610年5月14日 (駕崩) | 
| 路易十三(英明王) Louis XIII (le Juste) | 1610年5月14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643年5月14日 (駕崩) | 
| 路易十四(大帝,太陽王) Louis XIV (le Grand, le Roi Soleil) | 1643年5月14日 (父王駕崩而繼位) | 1715年9月1日 (駕崩) | 
| 路易十五(被喜愛者) Louis XV (le Bien-Aimé) | 1715年9月1日 (曾祖駕崩而繼位) | 1774年5月10日 (駕崩) | 
| 路易十六(殉教王) Louis XVI (le Roi-Martyr) | 1774年5月10日 (祖父駕崩而繼位) | 1792年8月10日 (被廢) | 
| 路易十七(未實際統(tǒng)治) Louis XVII | 1793年1月21日 (被廢的父王駕崩而被?;逝赏婆e繼位) | 1795年6月8日 (駕崩,無嗣) |
|
法蘭西第一帝國(波拿巴皇朝) |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執(zhí)政府的第一執(zhí)政、波拿巴家族的拿破侖·波拿巴稱“法國人的皇帝”,是為拿破侖一世,開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波拿巴皇朝的十年統(tǒng)治,后在萊比錫戰(zhàn)役中敗于第六次反法同盟聯(lián)軍,被迫退位,波旁王朝復辟。 | 肖像 | 名稱(第二行是法文名稱) | 統(tǒng)治開始時間及原因 | 統(tǒng)治結束時間及原因 | 
| 拿破侖一世(大帝) Napoléon Ier (le Grand) | 1804年5月18日 (稱帝) | 1814年4月11日 (退位) |
|
波旁王朝,首次復辟 | 拿破侖一世退位后,被處死的路易十六的弟弟、早已自稱為王的路易十八在反法同盟聯(lián)軍的護送下回到法國。此為法蘭西王國卡佩王朝波旁支系或波旁王朝第一次復辟,不久拿破侖回巴黎復位重建法蘭西第一帝國(即百日王朝),路易十八再次逃亡國外。 | 肖像 | 名稱(第二行是法文名稱) | 統(tǒng)治開始時間及原因 | 統(tǒng)治結束時間及原因 | 
| 路易十八 Louis XVIII | 1814年5月2日 (拿破侖一世退位,被波旁黨和反法同盟推舉繼位) | 1815年3月13日 (拿破侖一世復位) |
|
法蘭西第一帝國復辟(波拿巴皇朝首次復辟,百日王朝) | 百日王朝時期,被囚禁的前法皇拿破侖一世從厄爾巴島出逃,率軍登陸法國,入首都巴黎重建法蘭西第一帝國,趕走波旁王朝的法王路易十八,波拿巴皇朝和帝制首度復辟,開始了拿破侖的百日統(tǒng)治,故稱“百日王朝”,后在滑鐵盧戰(zhàn)役中被第七次反法同盟聯(lián)軍擊敗,被迫再次退位,使波旁王朝得以再度復辟。 | 肖像 | 名稱(第二行是法文名稱) | 統(tǒng)治開始時間及原因 | 統(tǒng)治結束時間及原因 | 
| 拿破侖一世(大帝) Napoléon Ier (le Grand) | 1815年3月20日 (復位) | 1815年6月22日 (退位) | 
| 拿破侖二世(小鷹)(未實際統(tǒng)治) Napoléon II (l'Aiglon) | 1815年6月22日 (父皇退位而繼位) | 1815年7月7日 (路易十八復位) |
|
波旁王朝,二次復辟 | 法皇拿破侖一世再度退位后,流亡海外的法王路易十八回國,波旁王朝第二次復辟,后在七月革命中被推翻,王位轉入奧爾良支系。 | 肖像 | 名稱(第二行是法文名稱) | 統(tǒng)治開始時間及原因 | 統(tǒng)治結束時間及原因 | 
| 路易十八 Louis XVIII | 1815年7月7日 (復位) | 1824年9月16日 (駕崩,無嗣) | 
| 查理十世 Charles X | 1824年9月16日 (王兄駕崩無嗣而繼位) | 1830年8月2日 (退位) | 
| 路易十九(未實際統(tǒng)治) Louis XIX | 1830年8月2日 (父王退位而繼位,同日退位) | 
| 亨利五世(未實際統(tǒng)治) Henri V | 1830年8月2日 (王伯退位而繼位) | 1830年8月9日 (被廢) | 請注意:波旁家族在法國的最后一位國王被普遍認為是查理十世,這意味著路易十九和亨利五世從未真正登上王位。他們是波旁王室的直系,理應在王政復辟后成為君主。然而,王位最后歸于路易-菲利普一世。 |
|
奧爾良王朝(七月王朝) | 七月革命后,波旁王朝再次被推翻,經(jīng)過共和派與保皇派的妥協(xié),王位由波旁王室的支系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繼承,開始了法蘭西王國卡佩王朝波旁-奧爾良支系或奧爾良王朝的統(tǒng)治,也稱七月王朝,后在法國二月革命中被推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 | 肖像 | 名稱(第二行是法文名稱) | 統(tǒng)治開始時間及原因 | 統(tǒng)治結束時間及原因 | 
| 路易-菲利普一世(平民國王) Louis-Philippe Ier (le Roi Citoyen) | 1830年8月9日 (被選舉為王) | 1848年2月24日 (退位) | 
| 腓力七世(未實際統(tǒng)治) Philippe VII | 1848年2月24日 (祖父退位而繼位) | 1848年11月4日 (第二共和國建立) |
|
法蘭西第二帝國(波拿巴皇朝二次復辟) |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第一任總統(tǒng)、拿破侖一世之侄、波拿巴家族的路易-拿破侖·波拿巴稱“法國人的皇帝”、“拿破侖三世”。他開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統(tǒng)治,波拿巴皇朝和帝制再度復辟。后在普法戰(zhàn)爭的色當戰(zhàn)役中敗于普魯士軍,拿破侖三世被俘,國內爆發(fā)革命,其帝位被廢,第二帝國和波拿巴皇朝被推翻。 | 肖像 | 名稱(第二行是法文名稱) | 統(tǒng)治開始時間及原因 | 統(tǒng)治結束時間及原因 | 
| 拿破侖三世 Napoléon III | 1852年12月2日 (稱帝) | 1870年9月4日 (被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