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4日上午,故宮博物院將國家一級文物——宋代哥窯瓷器損壞,時隔近一個月后被人舉報,這才不得不出面承認。此事引發(fā)了人們對“瞞報”的熱議。其實,“瞞報”由來已久,清代乾隆時期就出了一起著名的“瞞報”事件,還由此引出了一樁意味深長的案中案?! ?/P>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夏秋之交,河南、山東、江蘇三省交界地區(qū)降下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這場暴雨持續(xù)了一個多月,導致整個華北平原哀鴻遍野、民不聊生。一貫標榜愛民如子的乾隆皇帝已經從一些大臣的奏報中得知了這場洪澇災害,他當即詔令當地官員務必做好災民的安撫賑濟工作,以確保社會穩(wěn)定。
次年(1757年)正月,乾隆皇帝開始了第二次南巡,想順便考察一下災情。各地官員的迎駕接待工作做得周密到位,雖是冰冷刺骨的季節(jié),一路上并沒有見到多少災民。乾隆的心情也算舒暢,還即興作了幾首詩。
但到了河南夏邑縣時,乾隆的好心情卻一掃而光。按照慣例,每到一地,皇帝都要和當地的名宿(有名望的人)、鄉(xiāng)紳代表座談。在座談會上,一個名叫彭家屏的休官員揭發(fā)說:河南的夏邑、永城、虞城、商丘四縣受災特別嚴重,卻沒有得到任何賑濟,原因是河南巡撫圖勒炳阿隱瞞災情不報。
乾隆隨即召來圖勒炳阿,詢問夏邑等地的災情。然而,圖勒炳阿卻極力否認,稱災情并不嚴重。乾隆命他再深入查訪。很快,圖勒炳阿就奏報了“核實”結果:雖然去年雨水較多,但夏邑等地的莊稼仍有七八成的收成,按規(guī)定,只有減產50%才算災害,應給予賑濟,但像夏邑這樣的小災,縣衙開倉放糧即可,不需賑濟。
與此同時,乾隆卻從另外一個渠道了解到,去年水災“惟夏邑最重”。由此,乾隆懷疑圖勒炳阿在撒謊,但因一向對他有好感,就只說了些“為官不能只報喜不報憂,下次注意”之類不痛不癢的話,然后詔令對四縣給予一個月的賑濟。
這樣,圖勒炳阿的瞞報事件似乎波瀾不驚地度過了。殊不知,事情才剛剛開始?! ?/P>
四月初,乾隆飽覽了江南陽春的美景后,開始返回。他似乎還惦記著夏邑一帶的災情,就令車駕從災區(qū)附近經過,同時下令隨行的步軍統(tǒng)領衙門員外郎觀音保秘密查訪。
四月七日這天,車駕眼看就要進入山東了,忽然有兩個面黃肌瘦的夏邑縣災民手擎呈詞,跪在行進的車駕前,攔駕告發(fā)夏邑縣令克扣賑災錢糧。乾隆便將此事交給圖勒炳阿審辦。原以為這個小插曲就此過去了,沒想到僅僅過了一天,又有一個災民攔駕告狀。此人叫劉元德,也是夏邑人,同樣控告夏邑縣令侵吞錢糧。
兩起上訪者都是夏邑人,又都控告縣令賑災不力,乾隆由此懷疑這不是巧合,而是一次有預謀、有組織的活動,背后應該有人指使。如果真是如此,那么這兩起攔駕事件可能就是利用百姓扳倒官員的派系之爭。
這么一想,乾隆感覺事關重大,便詔令圖勒炳阿盡快審理劉元德,務必揪出其背后主使人。經過一番嚴訊,劉元德果然供出其背后有人主使,此人便是夏邑縣的生員段昌緒。
四月十八日,當車駕抵達德州時,微服查訪的觀音?;貋黻愖啵f他查到的真實情況是:夏邑、永城等四縣一片汪洋,百姓苦不堪言。
乾隆聽后大發(fā)雷霆。他想:巡撫圖勒炳阿無視百姓疾苦,欺上瞞下,性質殊為惡劣,如此昏官不予懲處,怎能保證大清江山穩(wěn)固?然而,如果就此懲處圖勒炳阿等官員,就會讓百姓覺得攔駕告狀是可行的,會助長他們越級上告的風氣。怎么處理呢?乾隆思忖再三,于當天降下諭旨:將圖勒炳阿和夏邑、永城兩縣縣令革職;斥責彭家屏,以后不得以鄉(xiāng)紳身份干預公務;對劉元德、段昌緒等相關攔駕人員,照辦不誤。最后,他還詔令免去夏邑等四縣歷年拖欠的錢糧賦稅。
瞞報災情一案,至此似乎可以終結,但乾隆還不滿意,他要尋機發(fā)起一場更大的運動來整治混亂的秩序?! ?/P>
早在觀音保回來陳奏的前兩天,即四月十六日,圖勒炳阿就奉命再次審訊劉元德??蓚饔嵍尾w時,無論怎么曉以大義、明以利害,段昌緒就是不肯露面。負責拘拿段昌緒的夏邑縣令此時已經得知自己的烏紗帽即將被摘,自然想將功補過,就親自帶領衙役去查抄段家。這一查,還真是大有所獲:從段昌緒的書房里查出了吳三桂反清檄文的抄本!
這一意外“成果”讓乾隆意識到,攔駕告狀絕非孤立事件,而是因官員救災不力引起民憤,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想從中煽動內亂,借此點燃反清情緒??梢?,處理這次事件,應該調整方向和策略,從人民內部矛盾轉向敵我矛盾。
四月二十日,乾隆又發(fā)出了一道圣旨,收回之前的成命:巡撫圖勒炳阿和夏邑、永城兩縣縣令因搜緝逆書有功,不必革職,仍留原任;令直隸總督方承觀趕赴河南,會同圖勒炳阿徹查段昌緒“偽檄”一案。最后,乾隆還意味深長地補上一句:“段昌緒既有此書,傳抄何自?此外必尚有收存,即彭家屏恐亦不能保其必無?!敝?,乾隆令彭家屏即刻動身赴京,就本郡所發(fā)生之事作出解釋。
四月二十六日,乾隆結束南巡回到京師,不事休整,次日就召見九卿及科道大臣,并讓彭家屏列旁候問。他向眾大臣粗略地敘述了一下南巡經過,之后就把話題轉向了彭家屏。
乾隆厲聲質問彭家屏是否也藏有吳三桂的檄文。彭家屏思索半天,如實回奏說:家中有《潞河紀聞》《豫變紀略》《日本乞師記》等幾部明末野史,但自己并未看過。這下可讓乾隆抓住了把柄,他咄咄逼人地追問:“你既然沒看,怎么知道這些書是不該存留的悖逆之書?你既然知道是逆書,還故意藏匿而不銷毀,又是何居心?”隨即,乾隆當庭下旨:將彭家屏逮捕,待查明之后,再依律嚴懲。
自此,案情已經基本明朗。六月六日,軍機大臣、九卿、科道經過會審,作出判決:段昌緒凌遲處死,其妻妾給付功臣為奴;彭家屏父子斬立決。至此,這場大案終于落幕。
據《百家講壇》 如果石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