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寧波死因監(jiān)測報告》解讀一中年男性死亡率遠高于女性
編者按:去年寧波有35280個生命逝去,平均每天有97人離世。市疾控中心每年公布的死因監(jiān)測報告,從一個方面反映出寧波人的健康狀況。本組報道以20年為跨度,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數(shù)據(jù)和案例,描摹甬城市民疾病譜的變遷,以期找出背后的共性規(guī)律,給每位讀者以警示:健康就在您手中。
去年,我市居民期望壽命為80.37歲。20年來,市區(qū)居民期望壽命從74.7歲提升到81.36歲;女性比男性高出的期望壽命從5.2歲縮至4.3歲。眼下,寧波65歲以上人口占比為11.70%,正逐步接近“超老年化社會”。
45歲至64歲
男女生命的分水嶺
死因監(jiān)測報告顯示,各年齡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在45歲至64歲年齡組上相差最大,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2.19倍。在1990年時,這個比例是1.82倍;2000年時是1.86倍。
市疾控中心主任許國章說,男性在生命長度上一直居劣勢。男性惡性腫瘤、交通事故和自殺等的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從疾病分類來看:男性的腫瘤、消化系疾病的排位比女性高一個位次,泌尿生殖系疾病和先天性疾病比女性高兩個位次。其中,腫瘤死亡率的性別差距最大,男性是女性的2.06倍。
45歲至64歲,似乎成為男女生命的一道分水嶺。原因何在?心血管專家陳曉敏說,處于這個年齡段的男性通常上有老、下有小,又是單位的中堅力量,工作和生活壓力大,長期忽視身體的不適。另外,中青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臟疾病發(fā)病率近年明顯升高,還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基礎(chǔ)疾病。在身體“帶病”高速運作數(shù)十年后,就集中在這一年齡段暴發(fā)。“要奮斗,更要有健康!”心理專家阮列敏強調(diào),除了40歲以后每年一次體檢,男性要隨時調(diào)整身心狀態(tài),家人、社會要多關(guān)愛男性。
癌癥
青壯年首位死因
“每天沒空床位,來的人越來越年輕!”鄞州人民醫(yī)院放化療中心主任、從事腫瘤治療25年的專家郭建新說。
死因監(jiān)測報告顯示,惡性腫瘤位居青壯年死因首位,占四成多。而在1990年為三成多,2000年為近四成。肝癌、肺癌、胃癌、白血病和結(jié)腸、直腸、肛門癌居前五位。
癌癥對青壯年女性影響更大。男性青壯年死亡中,惡性腫瘤占34.65%,以肝癌最多,占四成;女性青壯年死亡中惡性腫瘤占五成,主要為肝癌、乳腺癌、肺癌、胃癌、白血病,占近六成。一位腫瘤專家說,癌癥的發(fā)生與內(nèi)外因、大環(huán)境均有關(guān)聯(lián)。致癌因素在10至20年甚至更漫長的時間內(nèi)累積,到某個時間點發(fā)威。在他看來,作為內(nèi)因的基因并不是主要因素,起主要作用的還是不良生活方式包括精神壓力大、飲食習(xí)慣等。另外,無法忽視的是大氣、水源、食品污染這些大環(huán)境問題。
市疾控中心慢性所所長應(yīng)焱燕說,英國控?zé)?0年后,肺癌發(fā)病率才開始下降。她建議,從長遠來看,無論是政府還是個體都應(yīng)從一級預(yù)防——倡導(dǎo)健康生活方式做起。
意外傷害
生命的“隱形殺手”
去年傷害死亡率為55.59/10萬,1990年為53.88/10萬。損傷、中毒是幼兒和少兒的首位死因,占54%。去年嬰兒死亡的15例中,其中吸入或咽下食物引起的呼吸道梗阻10例;床上意外被蓋蒙住口鼻引起窒息死亡的3例,以上兒童多發(fā)生在年齡6個月以內(nèi)。對于1至14歲的本地兒童,淹死又是最嚴重的傷害,交通事故次之。去年34例兒童意外淹死,因交通事故死亡29例。
另有兩點值得關(guān)注:外來兒童去年溺水死亡72例,是本地兒童的兩倍多;在交通事故死亡的兒童中,5歲以下兒童多半由于監(jiān)護人疏于照顧而致。
傷害位居青壯年死因第二位,占34.89%。傷害中有四成多是機動車輛交通事故造成。
此外,65歲以上老人跌倒等意外傷害死亡率也較高。
(責(zé)任編輯:徐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