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 改琦繪畫作品欣賞(2)轉自:網易 - 李梨的日志 改琦(1773—1828),字伯蘊,號香白,又號七薌,別號玉壺外史。擅長畫仕女,亦能山水、花草。所畫仕女,形象纖細俊秀,用筆輕柔流暢,創(chuàng)造了清后期仕女畫的典型風貌。他繪制的《紅樓夢圖詠》木刻本,流傳廣泛。他的傳世代表作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玄機詩意圖》等。
改琦 讀書仕女 鏡框 尺寸:26×27cm 題識:橅新羅山人筆意,玉壺仙史。
![]() 改琦 對鏡簪花圖 鏡心 款識∶玉壺外史改琦寫。
![]() 改琦 海上添籌圖 立軸 鈐?。焊牟y氏、七薌詩畫、云陽(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改琦》62、70、73印,558-559頁)
![]() 改琦 人物 屏軸 題識(一):麻姑晉酒。玉壺外史改琦寫生。 ![]() 改琦 1807年作 桐陰覓句圖 立軸
![]() 改琦 仕女圖 立軸 改琦 天女圖 立軸 鈐?。撼肩接。▍⒁姟吨袊鴷嫾矣¤b款識·改琦》36印,558頁)
左圖: 改琦 (款) 1828年作 仕女圖 立軸 鈐?。焊溺?BR>款識:戊子春月以應桂忠仁兄大人雅正。玉壺山人改琦。
右圖: 改琦 1827年作 南枝芳訉 鏡心 款識:南枝芳訉。道光丁亥秋七月撫桃花盦十二幀于玉壺山房,泖東改琦七薌氏。
左圖: 改琦 1820年作 人物 立軸 款識:摹包山子本,庚辰仲秋三月,玉壺山人改琦畫于海上桃花仙館。 右圖: 改琦 仕女 說明:原裝舊裱 日本回流
改琦 1828年作 出浴圖 立軸 改琦(1773—1828)仕女
改琦 姝媛曼麗冊 冊頁(八開選六)
改琦 1826年作 冬日探梅 立軸 改琦 插梅圖 立軸
改琦 嫦娥獻壽 立軸
![]() 改琦 1808年作 人物 四屏
改琦 香君小影 立軸
![]() 改琦 戊子(1828年)作 仕女 立軸
改琦 戊子(1828年)作 母子圖 立軸
![]() 改琦 仕女圖 鏡心
![]() 改琦 1796年作 玉京小影圖 立軸
![]() 改琦 道光癸未(1823年)作 賞梅圖 立軸
![]() 改琦 麻姑獻壽圖 立軸
改琦 仕女 立軸
![]() 改琦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作 執(zhí)扇仕女圖 軸 一、本拍品曾經梅光遠舊藏。
![]() 改琦 仕女(八件) 屏條 (李梨根據網絡資料編輯收藏) ![]() 改琦遠祖為西域人,于元朝時入居中原,明清兩代世居宛平(今屬北京),祖父改光宗一度任松江(今屬上海)參將,遂入籍于此。明清以來,松江地區(qū)文人薈萃,書畫鼎盛,改琦從小耳濡目染,深受影響,青少年時就在藝術上取得一定成就。稍長,結交地方名人,如王芑孫、李廷敬、李筠嘉等,詩、書、畫上得到指點,開闊了眼界,名聲漸著,慕名索畫者接踵而至,作品不但在江浙一帶備受推崇,而且還得到京師的王公貴族、官僚文人的贊許。與之交往的有錢杜、蔣寶齡、陳文述、陳鴻壽等畫家、鑒賞家和文學家,相互唱和、切磋畫藝。先后到過上海、杭州、吳興、蘇州、常熟、無錫、金陵、宜興、溧陽、當涂、揚州、袁浦諸地。外游期間,與所到之處的文人、畫家均有書畫應酬、詩詞贈答,并游山玩水,領略江湖名勝,使其視野、胸襟得到了開拓和豐富,對其藝術創(chuàng)作有一定的影響。
代表作有《張夫人曉窗點黛圖》、《元機詩意圖》等。能詩詞,有《玉壺山房詞選》問世。其子改小薌、孫改再薌均能畫,畫風尚能相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