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業(yè)領域常常涉及的專業(yè)攝像機不同,普通家用DV操作較為簡單,功能也不復雜。但要拍出好的素材也并非那么容易。即便對于家庭使用者使用來說,雖然技術要求和欣賞程度都不太嚴格。但由于平時工作學習和社交占用了較多的時間,對于DV拍攝技巧的學習仍然不夠全面。 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偶爾外出旅游所拍攝的DV影像資料似乎比DV機器本身更有價值。如果僅僅是針對DV本身去談論影像價值,倒有些“買櫝還珠”的意味了。DV是用來拍攝的,自然有一些拍攝技巧值得我們學習。 一、DV新手常犯錯誤及糾正辦法 有些DV新手喜歡像小學生寫日記一樣,以記流水帳的手法拍攝。從頭到尾,不論什么場景,是否具有欣賞或留念價值,統(tǒng)統(tǒng)攝錄下來。當然,這樣做自然是保持了較多的素材可供后期編輯,當同時也加大了后期編輯的工作量;或者細節(jié)重點沒一個突出,屬于那種為紀錄而紀錄的素材。實際上,如果是剛接觸DV的用戶,我們比較鼓勵這樣的手法,畢竟新手需要實際操作來理解和掌握DV的拍攝手法。 但這種比較隨意的拍攝手法所經歷的時間并非越長越好,在興趣被提升以后,就應該去學習和掌握正確的DV拍攝方法,盡管這些內容可能比較枯燥,但絕對可以提升拍攝水平。 首先,一定要牢記三字基本口訣“穩(wěn)、準、平”。怎樣保持穩(wěn)定?對于初學者并不難。首先是要盡可能避免邊走邊拍。正確的方法應當是雙手握住DV,機器重心應放在腕部,同時保持身體穩(wěn)定。如果拍攝的時間太長,在拍攝中就應該盡量尋找可以依靠的物體來幫助身體支撐,這樣就不會讓拍攝者感到壓力集中于手肘部。 三角架達到的穩(wěn)定效果是最好的,但對于大多數(shù)旅游者來說,使用三角架的機會并不多。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移動拍攝。針對這類情況,可以采用廣角鏡頭慢步來取得穩(wěn)定拍攝的畫面效果。DV拍攝視野擴大了,抖動的影響就相對要小一些。另外,拍攝鏡頭時間不能太短,否則圖像容易看不明白。反之,一個鏡頭的時間太長,則影響觀眾的觀看熱情,看起來比較煩。所以每個鏡頭的時間掌握就值得仔細體會。一個鏡頭即便不是特寫,以保持中近景鏡頭5-6秒為佳,全景鏡頭8-10秒,只要畫面穩(wěn)定,素材的不足可以用后期編輯解決。 在拍攝過程中,應確保取景中的水平線(比如地平線)及垂直線(如電線桿、大樓)和取景器或液晶屏的邊框平行。切忌以自我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角度和取景線來拍攝,要知道通過DV拍攝的影像和自己的實際視野所產生的效果可能會存在較大的構想差距,特別對于沒有經驗的DV拍攝者而言,水平拍攝十分重要。 DV動態(tài)成像的構圖規(guī)則跟DC靜態(tài)攝影的構圖類似,不但要注意主角的位置,而且還要研究整個畫面的構圖,保持畫面的平衡性和畫面中各物體要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一幅完美的構圖,起碼應該做到下面兩點:一是畫面整潔、流暢,避免雜亂的背景;二是色彩平衡性良好,畫面要有較強的層次感,確保主體能夠從全部背景中突顯出來。 二、按部就班的掌握DV拍攝技巧 剛接觸DV的朋友對DV興趣很大,這可以理解。但超越自身拍攝基礎去運用DV反而會帶來負面效果。最明顯的“超越”行為就是在拍攝過程中不停的變焦,以達到突出細節(jié)或變更畫面視角的效果。新手在這方面一定要注意,雖然變焦會給影片的拍攝帶來一定的場景縮放效果,但不能濫用。如果畫面總是在不停地放大和縮小,看上去會令人頭昏腦脹。曾經看到這樣的消息,某女士全家看了自己拍的DV錄像后竟然集體生病住院。最后的謎底揭曉,原來是在外出旅游拍攝時,某女士和其家人輪流使用DV拍攝,采用最多的手法就是胡亂變焦拍攝。結果導致觀看者身體不適。這絕非危言聳聽,大家可以快速變焦拍攝然后回放試試感受。 DV旅游拍攝中,搖鏡頭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當拍攝的場景過于宏大,如果用廣角附加鏡頭不能把整個畫面完全拍攝下來,那么就應該使用“搖攝”的方式。搖攝是指當DV機位不動,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攝者自身做支點,變動攝像機光學鏡頭軸線的拍攝方法。 但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搖鏡頭要有明確的目的性,搖攝鏡頭容易讓觀眾對后面搖進畫面的新空間或新景物產生某種期待和注意,如果搖攝的畫面沒有什么給受眾可看的,或是前后事物沒有任何的聯(lián)系,那就不要搖鏡頭;其次搖擺速度要適當,搖攝的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一般來說搖攝一組鏡頭約10秒左右為宜。追隨搖攝運動物體時,搖速要與畫面內運動物體的位移相對應,拍攝時應盡力將被攝主體穩(wěn)定地保持在畫框內的某一點上;第三運鏡要平穩(wěn),進行搖攝時最好使用三腳架,這樣有利于拍攝出穩(wěn)定的畫面。搖攝的起點和終點一定要把握得恰到好處,技巧運用得有分寸。搖攝過去就不要再搖攝回來,只能做一次左右或上下的全景拍攝。 新手最好在旅游前找某些場景試試,如果不適合或不能馬上掌握,那么旅游就不要用此類手法,或者作一個存儲備份。對于表現(xiàn)寬大場景或高大建筑物以及景點,搖攝的確有不少的幫助作用,但重點在于是否能較好的運用。 三、夜景拍攝注意事項 夏季夜晚,全國各大城市或旅游景點都會燈火輝煌,夜景也成為了人們拍攝的一個主要內容。但夜景不同于白晝,要注意的事項不少,否則拍出來影像就會很難看。 夜景拍攝注意光的應用 1、合理調整DV的參數(shù) 首先晚上拍攝需要將程序曝光設置為黃昏與月色。這種方式用于在拍攝黃昏、焰火、霓虹燈或一般夜景時保持氣氛。設置好后按撥盤返回即可。并且要調整白平衡,夜拍需要將白平衡設置為Outdoor,這表示拍攝的條件為在日落/日出、日落后、日出前、霓虹燈或焰火。如果沒有固定DV機位,最好不要采用慢速彩色快門功能。否則手部抖動產生的拖影會讓畫面無法看清。紅外線功能也一樣,單色調并不符合大多數(shù)觀眾的欣賞水平。 2、合適的拍攝位置 夜晚拍攝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也特別重要,選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時白天選好的角度到晚上去拍夜景時才發(fā)現(xiàn)情況有很大差異。對于隨機拍攝的旅游者來說,最好在燈光照射比較好的情況下拍攝,就能清楚的從取景器看到所拍攝對像?;蛘哌x擇明亮對比強烈的物體,比如被霓虹燈包圍的主體建筑。 3、盡量采用廣角和防抖功能 對于夜晚的拍攝過程中,鏡頭不宜作過多的變焦和推前動作。盡量保持在鏡頭廣角狀態(tài)。有必要時可以將UV鏡取下來,增加光線通透性。隨機所帶來攝像燈如果光亮不大的話,還是少使用。畢竟沒有什么效果,也浪費電源。防抖功能一定要打開,對于保持拍攝質量效果不錯。
四、旅游拍攝角度如何選取 也許因為照相機和攝像機的不同,對于外出旅游的DV拍攝,很多用戶都會誤認為是只要可以攝錄完整就可以了。因此常??吹铰糜稳巳褐校芏嗳四弥鳧V機,從頭到尾的在攝錄。而最后播放的內容,更多是節(jié)日中川流不惜的旅游人群。這類DV影像雖然有一定的紀念和收藏意義,但美學和內容結構上未必太過于流水。即便是后期通過剪接來彌補,但總體素材的不佳卻讓后期操作顯得困難,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對于人文類景點的拍攝,我們重要的是占位,如果景點基本平面架構,那么就借助一定的高處來平拍或俯拍,用意是增加效果,如果缺少條件,就盡量不要跟隨人群拍攝,盡可能避開人群,人流和景物沒有必然關系,除非你想將景物和想拍的人物主體更多的融合,否則不要采取跟隨拍攝。對于專業(yè)攝影者而言,在有客觀條件保障的前提下,采取跟隨人物主體拍攝方法倒是常用。 旅游拍攝注意一些重要事項還是很有必要的,如拍攝時每個鏡頭不要拍攝的時間過長,大約每5-10秒就切換一次鏡頭,這樣就能使觀看的人不厭倦。在拍攝時要拍攝一些明顯的標記,如果在所有拍下來的鏡頭中沒有明顯的標記,時間一長就容易忘記是在哪里拍的景象。 在旅游景點拍攝時,因為陽光常常從被拍攝對象的背后照射,很容易使高光部分過度曝光,而陰影部分看不清楚,結果細節(jié)全部丟失。有經驗的攝影者盡量會讓太陽在自己的背后。如果條件不允許,拍攝者或拍攝對象也可以盡量采取斜45度的被拍攝角度方式進行。有逆光補償功能的話,也盡量打開。 尋找獨特的拍攝角度。對廣為人知的風景區(qū)進行個性化處理。不求全貪大,而是發(fā)現(xiàn)被多數(shù)人所忽略的某些側身和背影。有節(jié)制地拍攝,除了訪談以外,每個鏡頭一般控制在60秒鐘之內。發(fā)現(xiàn)迷人的細節(jié)和局部,以點帶面地呈現(xiàn)一時一地最動人的風采。 在旅游時,人是穿行于景物之間邊走邊觀賞的。這時候,拍攝就要靈活機動,善于變化,既要拍景,又要攝入,由景物的空鏡頭搖向人物,讓人物走入空鏡頭畫面,由人物的欣賞視線或行走方向再搖出景物,或是由全景人物推向景物結束錄像,以使人、物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樣拍攝出來的錄像片比較符合觀看習慣。當然,在拍攝過程中,也可以有意識地穿插拍攝一些純景物的鏡頭??傊隓V畫面具有吸引力,就必須多動腦筋的拍攝,但一定要遵循拍攝手法,多多體驗,多多學習,記錄屬于自己的點滴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