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人怎么補 氣虛的主要癥狀是少氣懶言、乏力自汗、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無力。 中草藥里邊人參、黃芪是最主要的補氣藥。 人參性溫,味甘微苦,是眾所周知的補氣食物,也是中醫(yī)最常用的有力的補氣中藥。醫(yī)書中說它“補五臟氣不足”,可見人參能大補元氣,氣虛的人食用人參補氣效果很好。黨參和太子參也有與人參相同的作用,但功效較緩較弱,適合亞健康氣虛體質的人食用。 黃芪性微溫,味甘,醫(yī)書上稱“黃芪補一身之氣”。黃芪與黨參、太子參或人參同服,補氣的作用更佳,更適合氣虛體質的人食用。黃芪煨老母雞也有溫中、益氣、養(yǎng)血的功效。 ◆黃芪煨老母雞 老母雞1只,黨參50克,黃芪50克,紅棗l0克。 將母雞下沸水鍋中焯去血水、洗凈;將紅棗洗凈、去核;將黨參、黃芪用清水洗凈、切段。把雞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放入黨參、黃芪、紅棗、料酒、鹽、姜片,煨至雞肉熟爛入味即成。 有益氣補血、提高人體免疫力、延年益壽等作用。 補氣時最好根據(jù)情況來組方,有個常用的中成藥,叫香砂六君子丸。原來有四君子湯,黨參、茯苓、白術、甘草四樣,加上木香、砂仁,就是香砂六君子丸。 ◆香砂六君子丸 中成藥 黨參、茯苓、白術、甘草、木香、砂仁。 為什么建議老年人吃這個藥呢?中醫(yī)里講究補的時候不能讓藥太滯在胃里,讓胃能消化得了。四君子湯容易停在胃里,不運化。加上木香、砂仁之后,這兩味是行氣的藥,能夠增強消化力,促進補藥的運化。 氣虛最主要的癥狀是氣短。如果氣都虛了,人體就處于一種非常疲勞的狀態(tài),成天老是沒精神。氣虛的人,宜常食用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性平味甘的食物或甘溫之物,以及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物。比如大米、牛肉、花生、山藥、大棗、葡萄等。 大米性平,昧甘,補中益氣。濃米湯營養(yǎng)豐富,有很好的補氣作用,因此大米粥又叫做“窮人的參湯”?!侗静菥V目拾遺》中稱“米油滋陰長力,肥五臟百竅”,因此老年人、婦女產(chǎn)后和病后體弱之人尤其適合食用大米粥。 牛肉性平,味甘,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牛肉的補氣作用尤為顯著,古代醫(yī)家就將牛肉的功效等同于中藥黃芪。用牛肉燉湯,或用牛肉加紅棗燉湯服,都能補中益氣,去除虛弱,增進健康。 大棗性溫,味甘,可益氣補血,也是常用的補氣食物。氣虛的人可將大棗煨爛食用,補益效果更好。 ◆紅棗燉牛肉 牛肉500克,紅棗300克,各種調料適量。 紅棗洗凈去核后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將牛肉切成塊,投入沸水鍋內汆去血沫,撈出放入砂鍋內,加入蔥段、姜塊、少量鹽和醬油煮約40分鐘。加入紅棗繼續(xù)燉25分鐘至熟透入味,撒入胡椒粉和味精,淋上香油即可。 能補中益氣,強身健體。 葡萄性平,味甘酸,是一種補氣血的果品。葡萄除了有益氣的作用外,古代醫(yī)書還記載葡萄具有健脾胃、益肝腎、強筋骨的作用。因此,氣虛伴有腎虛、肺虛和脾虛的人都適合吃葡萄來補氣。 花生性平,味甘,不僅能補中益氣,還有補脾、補肺的作用,更適合氣虛兼有肺虛或脾虛的人食用。水煮花生最好。 山藥色白入肺、味甘歸脾、液濃滋腎,故可以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凡是肺氣虛或脾氣虛或腎氣虛的方劑中都常用到山藥。山藥為補氣佳品,最適合氣虛體質或久病氣虛的人經(jīng)常食用。用山藥煮湯喝效果更好,但不可高溫久煮,以免功效喪失。 另外,氣虛的人要少吃或不吃耗氣破氣的食物,比如山楂、蘿卜纓、香菜、大蒜、胡椒、荷葉等。這些食物多有行氣散氣的作用,氣虛的人應當禁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