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紫檀(印度小葉紫檀)與非洲小葉紫檀(科檀)的鑒別
科檀就是科特迪瓦紫檀的簡稱,其中包括科特迪瓦攬仁木、雙雄蘇木、鐵木豆、光亮雜色豆木等。在國內(nèi)市場上,也有人將近似的漆膠樹也稱為科檀。
科檀的主要定義,由起初的雙雄蘇木,到后來的科特迪瓦攬仁木、漆膠樹、紅鐵木豆等,現(xiàn)在我們大家經(jīng)常見到的科檀,多數(shù)為光亮雜色豆木,很多商家習慣稱之為“非洲小葉紫檀”??铺淳团c印度小葉紫檀“檀香紫檀”的關(guān)系更加曖昧。
一些文玩市場中問到某件商品的材質(zhì)時被商家先是告知為“紫檀”,細問之后又告知為“小葉紫檀”,再細問,則很不耐煩的告訴你“非洲小葉紫檀”,這多了一個地名,材質(zhì)卻截然不同。所以,人們一直都很注重起名,這是個大學問。
非洲小葉紫檀采自非洲的原始森林,木材經(jīng)打磨后有光澤,結(jié)構(gòu)甚細,木材沉水,心材新切面為富貴紅,隨日久氧化后為紫黑色,鋸末可做染料,開花為白色蝶形花,蕊為淡黃色。和印度同等緯度上生長的印度小葉紫檀的色澤、氣味、特性、精度、硬度、紋理都非常相似,唯有其油性比印度小葉紫檀稍差,是目前市場上除“小大葉”之外最容易冒充印度小葉紫檀的木材。
非洲小葉紫檀,又名科檀,切割時無任何香氣;其鋸末為淺紅色,木材表面,特別是接近原木中心地方多呈黃色、金黃色,接近原木外表顏色逐漸猩紅色;木材表面細膩平滑,不見棕眼或棕線,更不見牛毛(S)紋。這三點,與印度小葉紫檀區(qū)別甚大。
印度小葉紫檀,又名檀香紫檀,切割時有酸香氣;其鋸末為橘黃色;心材新切面為橘黃色,個別老建筑拆房料為橘紅色,空氣氧化后為紅色,久則深紫;木材表面可見棕眼或棕線,多見牛毛(S)紋。
用感覺來形容,非洲小葉紫檀干凈、粉嫩,缺少印度小葉紫檀的滄桑感。好比我說越黃紋理輕浮散淡,海黃紋理蒼勁有力,很多東西不是用文字好描述清楚的,這些就需要大家對以下的圖片自己去感悟。

非洲小葉紫檀原木

非洲小葉紫檀原木橫截面

非洲小葉紫檀打磨后弦切面
 印度小葉紫檀打磨后弦切面

非洲小葉紫檀制作的二胡(多見當做印度小葉紫檀出售)

遠一點看很像印度小葉紫檀
 印度小葉紫檀制作的二胡

非洲小葉紫檀手串(多見冒充印度小葉紫檀手串)

氧化后的非洲小葉紫檀手珠(很像印度小葉紫檀)
 印度小葉紫檀手串(在印度小葉紫檀中,越細膩的料質(zhì)則越像非洲小葉紫檀......)

一般料質(zhì)的印度小葉紫檀手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