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與創(chuàng)意 共譜理想課堂 作者:劉婷婷 更新時間:
[內(nèi)容提要] 如何構(gòu)建理想的語文課堂?如何讓語文課堂呈現(xiàn)生命活力?這一直是每一位教師執(zhí)著的追求。本著“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自我”的教學理念,我們學校的語文教師們用各自獨特的方式詮釋了不同的語文課堂。她們選用不同題材的課文,用不同的方式處理教材,通過迥異風格的演繹,理想課堂的種種常態(tài)呈現(xiàn)在語文課堂里:人文與情感和諧共振;自主與互動在課堂相得益彰;生活與課堂相映成趣,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最美麗的心靈家園。 《語文課程標準》的制定,引發(fā)了我們對理想課堂的反思和探索:什么是理想的語文課堂?什么樣的課堂能夠使教師體驗挑戰(zhàn),使學生享受學習?這一連串的問題很多教師一直都在苦苦追尋?;蛟S,一千個語文教師會有一千種解讀;或許,昨天、今天和明天,我們都會有不同的詮釋方式。但是,我們一直試圖構(gòu)建一種富有生命力的課堂。 在“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自我”的基礎(chǔ)上,本次的崗位練兵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每一位老師都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理想課堂,她們或激情發(fā)揚,或柔情似水,或深情并茂……課堂中每一個鮮活的瞬間都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弦。 一、激情演繹——人文與情感和諧共振 課堂是飽含“人文與情感”的課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闭Z文課堂遠離了“情感”只能是“一潭死水”。 課堂教學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放飛靈性翅膀的機會,只有洋溢著人性之美的課堂,才能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人文價值取向。語文教學實際上就是師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碰撞。 作為學生語文學習引領(lǐng)人的老師,只有充滿激情,富有詩意,才能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體驗語文學習的愉悅,給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安插快樂的翅膀,也只有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才會永遠充滿生命的活力,才會永遠受到學生的青睞。在課堂上,一個好的教師應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調(diào)動起學生的情感,使師生的情感與文章蘊涵的情感相吻合,當喜則喜,該怒則怒,師生一道激動、平靜、愉快、悲哀、得意、緊張、悠閑,讓整個課堂“情意”濃濃,充滿著和諧的氛圍。 1、深情并茂,愛在心間流淌 語文教學中許多典范的文本給教師的再創(chuàng)造留下了無限的空間,足以讓我們激情奔放,游目騁懷。愛是人世間永恒的話題,此次的崗位練兵很多老師都不約而同地選擇關(guān)于愛的主題揮灑自己的激情。如《媽媽的葡萄》用童話故事詮釋出最無私最偉大的母愛;《花瓣飄香》成功塑造了一個孝順母親的女孩;波蘭兒童文學《檢閱》教育學生學會尊重和關(guān)愛。每一份愛都是一片最甜最美的花瓣,為學生的心靈注入一股最清最亮的甘泉,撒下愛的火種。課堂上,教師要發(fā)揮獨特的人格魅力,用自身的人文蘊涵去滋養(yǎng)、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使學生感受到文本蘊涵的人性美,受到“潤物細無聲”的人文熏染。 愛在讀中感悟,愛在心間流淌。母親對孩子的愛、孩子對母親的感恩……體現(xiàn)在每一句樸實的話語,每一個不起眼的細節(jié),教師要融入文本,在學生和文本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讓愛在孩子心間永駐?! ?/SPAN> 2、激情飛揚,美在湖光山色 法國藝術(shù)師羅丹曾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闭Z文教學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與教師集中的藝術(shù)體現(xiàn),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美。作為教師,要充分發(fā)現(xiàn)文本的語言美、藝術(shù)美,引導學生去盡情品賞。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天堂人間,人間天堂?!瘪雎犃烁?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余華">余華老師執(zhí)教的《西湖》一課,西湖的湖光山色便在聽課者的腦海中久久回蕩。課堂初始,付老師便動情地吟誦了這樣的詩句“很想念西湖,尤其想念細雨中蒙蒙的西湖;喜歡將自己浸潤在西湖的凄清之中,感悟蘇小小的鑼袖輕舞,腳步飄遙……西湖的美,西湖的奇,令我留戀,令我難忘?!睂W生在如詩如畫的意境里久久不能自拔。付老師的課結(jié)束之時也將西湖情懷寄情詩中“有一群山,層層疊疊,有一面湖,平靜如水,有一種山,秀美典雅,有三個島,映在綠樹從中,這就是一幅畫,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夜幕初垂,明月東升,輕風徐來,湖水蕩漾……杭州---人間天堂,天堂人間……西湖---一顆明珠,一顆璀璨的明珠……” 西湖美,美在那山那水那景; 二、和諧對話——自主與互動相得益彰 教學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語文教學應該是一個學生在閱讀和感悟中表達、充實和提升自己靈性的過程。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獨特的觀察視角、綺麗的想像能力為語文課堂帶著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同時,也為語文課留下了許多無法預約的精彩。課堂上,學生通過互動享受到的是彼此思維火花的碰撞和靈感的相互啟迪。涓涓的思維小溪輕輕地流淌,靈性浸潤下的語文課堂創(chuàng)意無限、詩意無限。這樣,語文教學才會涌動著生命的靈性,生成一種動態(tài)的美。 1.互動中求感悟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因?qū)W而教,為學而教,給學生自讀自悟的權(quán)利,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親近”文本,在平和的、無權(quán)威的交流中,生成一個個新的視角。 師:“欲”是什么意思? 生:想。 師:“翠色欲流”到底流了沒有? 生:沒有。 師: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例如:含苞—— 生:含苞欲放。 師:這和后面的“輕輕流入云際”有沒有矛盾?說說你的理解…… 案例中,教師敏銳地抓住文中的巧妙用詞“翠色欲流”,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體味、揣摩和感悟作者用詞的準確精妙,課堂真正成了師生智慧飛揚的天地,成了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理想舞臺。 2.互動中求靈動 “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苯處煹娜蝿詹皇歉嬷獙W生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停留在理解課文的層面,而是激發(fā)學生深入文本去感覺,去體驗,進而超越文本,使語文教學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彰顯個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如 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學生在這里煥發(fā)著生命賦予他們的迷人光彩;這才是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在預設(shè)的的目標下有了學生“放肆”的暢想,有了學生們的個性張揚;這才是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在這里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學生思維拔節(jié)的聲音,經(jīng)常會聽到學生靈性被擦燃的聲音,那是一種美妙的聲音。 三、情景交融——生活與課堂相映成趣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的時空較為狹小、封閉,學生在課堂上幾乎沒有自主的主動發(fā)揮空間,致使課堂氣氛如一潭死水,壓抑沉悶。這種封閉的教學時空使學生過早地打上成人的學習“烙印”,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欠緊密,沒有充分考慮未來社會的需求。 語文教學要讓“生活”走進課堂,讓課堂走進“生活”,把課堂教學本身應該具有的創(chuàng)造空間和拓展世界還給學生。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在課堂教學開放的實踐中去培養(yǎng)。在實踐的教學中,應大膽嘗試開放的語文課堂教學,把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創(chuàng)造,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教學中去實踐,在“真情流露”中表現(xiàn)自己,體驗成功,從而讓學生貼近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1、課堂貼近生活,聚焦社會焦點 我們很多語文課文都是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是引導學生感悟生活,了解社會的最佳途徑。課堂教學應走出課堂,走進社會,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生活的苦與樂,感受生活的悲與喜,從中獲得生活的間接經(jīng)驗和直接經(jīng)驗。從一定意義上說,學生的生活體驗越豐富,他能感悟到的語文內(nèi)涵也就越豐富。我們應當推開窗戶,讓語文課堂蕩漾著生活的氣息。 在《特殊的葬禮》一課中,聚焦了當前社會的焦點問題——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課堂上 在這樣的課堂里,沒有了老師一本正經(jīng)的說教,沒有了學生正襟危坐的沉悶,生活融入了課堂,課堂貼近了生活。我們感受著孩子們張揚的個性和鮮活的思維,收獲著孩子們多彩的想象和靈動的語言,這樣的情感教育自然會水到渠成。 2、課堂走進生活,啟發(fā)學生思維 生活是課堂的延續(xù)。語文課堂相對于孩子豐富的生活世界,是渺小的。我們應該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學以致用,讀好生活這本“大書”。如《春的消息》一課的教學中 百花爭艷、百家爭鳴,這次的教研活動就像一本最經(jīng)典的語文課堂實錄,記載了每位教師艱辛的汗水,詮釋了每位教師最前沿的教學理念。它時而似一首淡雅清麗的小詩,時而會像一首澎湃激昂的壯歌,時而又像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令人回味無窮。 打開這本課堂實錄,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