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補湯 【來源】李紹南,《中國中醫(yī)藥報》 【組成】熟地24克,山藥、白術(shù)、天冬各15克,半夏、紫菀各9克,百合12克,龍、牡各24克,五味子12克,棗仁15克,蓮子肉、補骨脂各12克,白芍、沙參、枸杞子各15克,川貝母6克,云苓12克,冬蟲草9克,胡桃肉30克,磁石、甘草、人參(單煎兌入)、鹿角膠(單煎兌入)各9克。 【用法】“三伏”天服用。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連服15~20劑。 【功用】止咳、化痰、平喘。 【方解】方中以天冬、半夏、紫菀、百合、沙參、冬蟲草、川貝母養(yǎng)肺化痰止咳;黨參、云苓、白術(shù)、山藥、砂仁健脾和胃,化飲祛痰;熟地、枸杞、補骨脂、鹿角膠、五味子、胡桃肉、磁石補腎納氣;白芍、龍牡、蓮子肉、棗仁、甘草助心陽而斂肝陰,潛納浮越之氣,使腎氣歸元,而不上浮以定喘也。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心病等。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頗著。 |
|
來自: 廖585 > 《名醫(yī)名方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