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三大冰川,分別在南極洲,格陵蘭島和阿根廷。而阿根廷的大冰川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由人類輕松接近的冰川,也是除了南極洲和格陵蘭島之外全球最大的終年積雪帶。
我們于到達卡拉法特小鎮(zhèn)的第二天清早,乘車行駛百余公里,沿著明凈的阿根廷湖向莫雷諾大冰川進發(fā)。在一個觀測點,導(dǎo)游建議我們下車拍一下阿根廷湖。

面積達560平方公里的阿根廷湖一角,遠方的雪山就是大冰川的方向

向著東方,來一個朝霞映襯下的湖景
到達目的地以后,先乘船從湖面上游覽,此刻的室外溫度是攝氏零上八度。

我們參觀大冰川乘坐的游船

一位阿根廷高橋人(白人血統(tǒng)),我們的臨時導(dǎo)游,他的裝扮和性格都頗似美國牛仔

阿根廷國旗:藍色象征正義,白色象征信念,而中間是五月的太陽

游船漸漸向冰山靠近

將一切神奇收進鏡頭,植入心窩

只有用長焦鏡頭才能拍出大冰川的細節(jié)

興奮的一家六口在大冰川前留影
由于地球自轉(zhuǎn)和大氣層氣旋的影響,南太平洋的大量濕氣從西向東猛列吹來。在遇到陡然拔起3000多米高的安第斯山脈時,冷濕氣團形成綿綿的雪絮,沉降在山坡下的峽谷里面,日積月累數(shù)百萬年,演化成了壯麗的大冰川。冰川在重力和壓力的共同作用下緩緩移動,所以稱之為“活”冰川。不過它的移動是非常緩慢并以百年、千年來計算的。

莫雷諾大冰川遠景(向前的縱深達34公里)

莫雷諾大冰川中景(平均高度達60米)

湖面不時有浮冰飄過

瞄見一大群冰塊即將飄來,我趕緊跑到游船的底層,將鏡頭盡量壓低,拍下這難得的景象

從冰的斷面可以看到它一層一層的積累過程

冰縫中深深的藍色,據(jù)說與光線的折射及所含的氣體有關(guān)
導(dǎo)游說,冰的顏色越藍,說明冰的年頭越久,我們眼前的這些冰塊最少要有上萬年的冰齡了。

足有6米高的游船在大冰川面前顯得很渺小

游船在距離大冰川較遠的水域徘徊,以保證應(yīng)有的安全距離

來一個寬畫面的冰山中景
自從發(fā)生了落冰砸人的事件以后,阿根廷當(dāng)局對游船加以嚴(yán)格的限制,要求保持300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所以想要觀察和拍攝大冰川的細節(jié),就需要借助多倍望遠鏡或長焦鏡頭。下面是幾幅用長焦鏡頭拍攝的大冰川細節(jié)的照片:

注意:眼前的那一小塊浮冰其實只是冰山的一角,大頭在水里呢

落冰跌入水中形成浮冰,隨水流向岸邊飄去

晶瑩剔透、美輪美奐

水的長期流動使冰山形成了錯節(jié)

像不像冰筍?

底下暗藍色的冰,顯示它的形成時間可能達到百萬年

每一個冰柱都有隨時倒塌的可能
用藍色夢幻來形容我們看到的一切,恐怕不會有人反對吧?

遠處有游人在冰面上攀爬,據(jù)說這種近距離的攀冰活動需要提前預(yù)約,限量參加

這塊巨冰是借助什么力量而登上岸邊的?要知道,這里是內(nèi)陸湖,并沒有潮起潮落啊
游船結(jié)束后,我們又前往陸地觀景棧道從另一面近距離觀賞大冰川:

設(shè)計精美的觀景棧道,鏤空的腳踏板既防滑又可以漏掉雨雪,非常實用

棧道兩邊的密林就是一道風(fēng)景,很值得觀賞和留影

茂密的山毛櫸樹

滄桑的老榆樹
由于有了高度和更近的距離,我們可以方便地觀賞到大冰川的壯麗場面。

從陸路欣賞大冰川,可以清晰地看到冰帽的頂部

密樹環(huán)抱中的大冰川

大冰川全景

冰山的一角

冰山的一角

冰塊塌方斷面,隨時能聽到冰裂和落冰產(chǎn)生的巨響

布滿浮冰的湖面

嶙峋的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