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背包客窮游世界(組圖)2011-10-26 04:34:00 來源: 濟南時報
徐征 六十耳順。以中國的傳統(tǒng),這個年齡的老人,大多含飴弄孫,進入到頤養(yǎng)天年的夕陽生活了??墒窃诒本?,有這么兩位年逾六十的老人,卻把這些詞帶進了他們的生活中:徒步,背包、窮游、探險。這兩位不通英文的老爺爺和老奶奶,背著巨大的行囊,用雙腳一點點丈量地球,是不是比很多年輕人更酷? 很酷的花甲客 至今為止,張廣柱和王鐘津老人已經走了40個國家。 2008年之前,自稱“老驢”的張廣柱和王鐘津一直在國內背包行走。最初是因為王鐘津老人身體不好,想通過游歷鍛煉一下體魄,結果走來走去,病好了,他們的心卻越走越遠。與年輕的“驢友”一樣,每次出行前,他們在網上做功課,找攻略,梅里雪山、小五臺山、四姑娘山,都留下了他們徒步的足跡。 2007年春節(jié),張廣柱和王鐘津在云南虎跳峽旅游,在納西一家客棧中,老兩口遇到了一位一句中文也不會說的外國游客。年輕時學的是俄文的老兩口不覺動了心,人家一句中文不說,照樣敢跑到中國偏僻的地方游玩,我們?yōu)槭裁床荒苋饽兀?BR> 2008年3月28日,兩位老人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歐洲自助行。申請簽證、設計旅游線路、搭乘各種交通工具、尋找酒店住宿,全靠自助完成。 在愛琴海小島上,他們望著落日發(fā)呆;在阿爾卑斯山區(qū),他們徒步穿越;在北極圈內的小鎮(zhèn),他們留下身影;在萊茵河谷、盧瓦爾河谷、多瑙河谷,他們尋古訪幽。 看膩了大城市的教堂、博物館,他們憑借地圖、指南針和GPS,在歐洲的小街小巷中閑逛;在小鄉(xiāng)鎮(zhèn),他們數(shù)次應邀到居民家做客。盡管之前已經苦背了一年英語,兩位老人發(fā)現(xiàn),語言到用的時候還是“方恨少”。不過沒關系,他們發(fā)現(xiàn),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種,用身體語言,他們一樣可以與人溝通,甚至砍價。 很滿很滿的行囊 每次出行,張廣柱和王鐘津老人都要各背一個登山包。去歐洲時,張廣柱背著一個70升的包,王鐘津背了一個50升的包,外加一個35升的隨身包。這沉沉的行囊中,有他們準備的各種生活用品 相機、電腦、洗漱用品、GPS導航儀、地圖、攻略書、衣服、干糧、藥品……甚至有一口鍋。這個另類的行李為他們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以喝習慣喝的熱水,可以煮面條。在歐洲的3個多月里,他們甚至逛了幾趟超市,買來吃的,用自己的鍋西餐中做?!拔覀儧]有多少金錢,只是夠我們出門的,一切都在精打細算中,為了節(jié)省每一個銅板,我們住小旅館,自己做飯,坐長途汽車,在城市中暴走?!?BR> 即便是年輕人,也會在旅途中遭遇身體問題,何況是兩個年逾花甲的老人。王鐘津曾經病倒在路上,高燒40℃,加上語言不通,很難與醫(yī)生溝通。病愈后,一臉憔悴的王鐘津和張廣柱各自背著自己的背包留下了一張相濡以沫的照片。在澳大利亞,兩人肩并肩坐在廣袤的星空下與篝火為伴;在亞馬遜的船上,他們開心地睡了一路吊床。在旅途中,這兩位年輕時曾經因為工作而分居經年的老人,重拾溫暖和浪漫。 南極:最幸福的旅行地 老人說,他們的旅途心情,從最初的興奮、激動,漸變成平淡、疲勞、厭倦,后來又回歸了平和、冷靜,學會了理性享受旅行樂趣、平和接受旅途煩惱,用平常心和中庸眼光看待所見所聞。 即便是這樣,2011年2月12日,依然是他們很激動的一天。這一天,兩位老人在博客上宣布:“終于拿到澳大利亞、南非、阿根廷、美國、墨西哥5國簽證,環(huán)球路線圖的主要節(jié)點已經貫通,其余簽證擬在第三國申請或落地簽。規(guī)劃一年、久已夢想的環(huán)球之旅進入倒計時,就要付諸實施了?!边@一次,他們計劃用180天走完全程。 最終,這一次他們走了14個國家,見識了不同的風情。這一次,他們的行程中還有南極。 2011年3月8日,在結婚35年的紀念日后,兩位老人登上一條前蘇聯(lián)的破冰船改裝的旅游船“瑪麗娜號”,攜手開始11天的南極之旅 與各種企鵝近距離接觸,在南極大陸邊緣“露營”,沒有帳篷,每人一個防潮墊、一個睡袋、一個單子,外面是一個防水袋,躺在自己挖好的雪坑中,感覺了一夜企鵝的生活。在日志中他們寫道:千奇百怪造型各異的浮冰和雪山在海面上形成不同的景觀,大自然是如此的美麗,人是如此的渺小。 老人說,“游走在這個世界上,對個人的改變很大,當看得更多了解更多時,必將越走越深入,繼而無法停止下來?;蛟S,這便是旅行的奧妙所在了?!?BR> 在《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中,英國紳士福克為了一個賭注八十天環(huán)繞地球,在小說的結尾,作者提出疑問:這番長途跋涉他贏得了什么呢? 小說給出的答案是:在這次環(huán)游地球中什么也沒得到,除了幸福。而對于花甲的他們來說,旅行,就是這樣一件簡單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