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洛夫運用的是「加法」的成功方程式,相對地,施振榮則是用「減法」做為企業(yè)再再造的運算符號; 張小燕以特有的「乘法」來開拓她的演藝事業(yè),而麥可? 喬登竟是運用「除法」來衡量自己的生命。 數學家運用加減乘除,串起了一個個的數字,寫下了一行行偉大的方程式,造就了人類的文明。 然而并非在數學界中才有加減乘除,在各個不同的領域,不同的成功人物也都各自擁有專屬的「人生方程式」,透過方程式的運算,讓他們明定方向,擁抱成功。 信息界有則很名的「摩爾定律」,意謂每隔大約十八個月,同樣大小的芯片上將會增加一倍晶體管數量,功能亦會大幅提升。 葛洛夫主持英特爾公司,便是依循摩爾定律來制定公司的開發(fā)速度。 簡單來說,葛洛夫相信唯有依靠持續(xù)提升的技術,才能維持技術領先地位,也才能保持進而擴大市場占有率優(yōu)勢。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施振榮的減法 葛洛夫運用的是「加法」的成功方程式,相對地,施振榮則是用「減法」做為企業(yè)再再造的運算符號。 一九九八年炎夏,施振榮為了讓宏碁走得更為順暢,一方面也為了完成世紀接班的布局,毅然將偌大的集團「減」成五個小集團,除了由自己站上前線擔任宏碁半導體集團總經理外,其余皆由二代甚至三代子弟兵獨當一面。 對施振榮而言,「減」不是力量的分散,而是力量的再生。 相較于其它的主持界大哥,張小燕主持節(jié)目是以人數眾多聞名的。 對她而言,一人握主持棒是「一」枝獨秀,兩人同臺則能「四」平「八」穩(wěn),三人齊列則會妙趣「百」生,若是像「超級星期天」的四人主持陣容的話,更會產生「千」變「萬」化的出奇效果。 由于她善于提攜后進,才會使不同的人湊在一起產生「相乘效應」,所得的效果遠大于個別的總和。 做為小燕家族的經紀人,張小燕也是同樣地運用「乘法」屢創(chuàng)奇跡。 她將一名好的歌手,搭配好的宣傳,上好的節(jié)目,接受好前輩的推薦,如此倍數又倍數的相乘結果,就是打造出張惠妹的天后傳奇,并復制而成一波又一波的流行風潮。 喬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曾有人建議美國中情局應吸收喬登作情報員,因為「一上場,他便是真正的殺手!」所有橫逆在眼前的對手都成了他必「除」之而后快的敵人。 雖然一開始他并非最頂尖的球員(選秀時僅列第三位),但是他硬是憑著掃「除」眼前目標的堅強意志,一步一步創(chuàng)造奇跡,終于成了人們口中「上帝派來教人類打球」的飛人喬登。 除了外在的挑戰(zhàn),喬登也勇于面對自我的挑戰(zhàn): 如年齡老化的問題、喪父之痛的哀傷、人生目標的迷惘乃至于病痛的侵襲,喬登總是排「除」萬難,完美地扮演球場上的殺手角色。 即使光榮退休,他的理由也是「己經完成目標」,去追求「籃球場外的挑戰(zhàn)」。 飛人之所以離開球場,竟是因為久缺目標可以清「除」! 這世間當然不存在著萬能型的成功方程式了,但是在擬定自己的成功方程式之前,何妨多觀摩成功人物的做法,「看看別人,做我自己」,相信會對加減乘除的運用更為駕輕就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