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初三語文總復(fù)習·詩詞賞析(六)

 智慧園211 2012-04-12

初三語文總復(fù)習·詩詞賞析(六)


發(fā)表時間:2005-11-15 18:28:36  點擊 4060 次

 

初三語文總復(fù)習·詩詞賞析(六)

夢 江 南(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這首詞寫一女子登樓遠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xiàn)了她失望和和悵惘的情懷?!笆嵯戳T”,才“獨倚望江樓,表明她精心打扮,是為了時刻準備心上人的歸來,一個“獨”字,寫出了多少孤寂落寞之情!“過盡千帆皆不是”,只令人望眼欲穿。失望是難以忍受的,可又揮之不去,為之奈何!眼前所見,只是“斜暈脈脈水悠悠”“斜暈脈脈水悠悠”表面上是在寫水,實際上也是暗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夕陽西下了,又一天的守望沒有結(jié)果,“斷腸人在天涯”,怎能不令人感嘆悲傷。

這首小詞的濃艷風格,寫得清新淡雅,空靈秀麗,而又樸實自然。寥寥數(shù)句,有觀有感,有情有景,有抑有揚,無一字虛發(fā)。惟其真切。故能動人。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 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首詩是陸游晚年賦閑在家時寫的,當時他已68歲高齡,猶日夜不忘恢復(fù)國土,報效國家。

明明是風雨大作觸動了詩人,但詩的前兩句卻不提風雨。而是直接寫出自己的情思。“僵臥”道出了老邁境況,“孤村”表明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一“僵”一“孤”凄涼之極,為什么還“不自哀”呢?原來詩人的愛國熱忱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經(jīng)不把個人的身體健康和居住環(huán)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戍輪臺”,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氣概。但是,他所何嘗不知道現(xiàn)實是殘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為轉(zhuǎn)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既然“思”不出一個結(jié)果來,只好去“想”。深夜的暴雨,也許會成為別人夢中的催眠曲,而對陸游來說,卻給他帶來了奇妙的幻景:風雨作響,好像是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在飛踏北方的的冰河。這空間是夢還是現(xiàn)實呢?恐怕連詩人自己一時也說不清楚。但愿詩人就此入夢,真的夢見馳騁沙場,殺敵立功。這不是毫無根據(jù)的祝愿,在陸游的詩集中,夢赴戰(zhàn)場、山河復(fù)歸的記載比比皆是?!?SPAN lang=EN-US>

已 亥 雜 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寫詩人離京的感受?!昂剖庪x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切從實際出發(fā)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xiàn)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窒息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詩的后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的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多次給駐防上海的江西巡撫梁章鉅寫信,商討國事,并希望參加他的幕府,獻計獻策??上г娙瞬痪镁退涝诘り枙海陜H50歲),無從實現(xiàn)他的社會理想了,令人嘆惋。

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jié)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fù)雜的情感。

 

飲    酒(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是一組五言古詩,共二十首,大都表達醉中的樂趣和對人生的感慨。這一篇寫在欣賞自然景物中所領(lǐng)會到的一種特有的生活情趣與美的享受。詩開頭四句說的是:居住在喧囂的塵世,為什么生活是如此安靜、心靈是如此安寧呢?原來是自己保留著一顆遠離俗世的心。這幾句語言樸實,卻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諦。接下來四句具體描寫了自己的這種心境或心態(tài):自己在東籬下采菊,不經(jīng)意間看見了南山。不經(jīng)意,即“悠然”,就好像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為一體了。能達到這種境界,正是心靈自由而平靜的美好結(jié)局。在這樣的心態(tài)中,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飛鳥,都顯得那么美妙,那么富有人情,都能讓人忘記周圍的一切,讓人體會到生活的真諦。但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往往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只能用心靈去感受它,因而作者只好“忘言”了。當然“忘言”并非無言,一切已經(jīng)盡在不言中了。

這首詩的思想內(nèi)容關(guān)鍵在“心遠”二字,它表明一切自然樂趣都是由于自已的心靈超脫世俗才能感受到的。全詩語言平淡,不加雕飾,似乎無意為詩,毫不費力,而詩情自然流出,韻味雋永。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這是詩人孟浩然游歷長安時贈給當時的丞相張九齡的一首詩。表達了希望有人引薦、積極出仕的愿望。其中前半部分寫景,描寫洞庭湖周圍的景色,寫出了水天相接,浩瀚無涯的氣勢。這景是為下邊的抒情做準備的,目的是引出下文的“欲濟”“羨魚”的比喻,委婉地表達自己希望得到丞相引薦的愿望。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面對浩渺無涯、波濤震蕩的洞庭湖,抒發(fā)出“欲濟無舟楫”“徒有羨魚情”的慨嘆,表達雖不露痕跡,但希望援引之心昭然可見?!坝麧鸁o舟楫,端居恥圣明”說明自己雖然是在野之身,但并不是初衷,還是愿意出來做官的,只是沒有找到適當?shù)拈T路而已。最后兩句作者巧妙引用“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的古語,寫出自己欲“釣”不能,白白地羨慕他人釣魚的心情,表現(xiàn)自己寄希望于執(zhí)政者的心情。

這首詩從大處落墨,把洞庭湖秋色描繪得氣勢磅礴,雄渾壯美;又同洞庭湖之景,借用古代的典故,寫出自己的感慨和渴望,含而不露卻又用意分明。   

 

行路難(其一)(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前四句寫酒宴時的情緒。李白就要走了,出于對他的一片深情厚誼,朋友們設(shè)下盛宴為他送行。如果在平日,號稱“酒仙”的李白一定會豪飲而醉的,但“?!?、“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表現(xiàn)出詩人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和感情的激蕩變化?!靶拿H弧闭鎸憽靶新冯y”。一個身懷遠大政治抱負的人,受詔入京有可能實現(xiàn)自己抱負之時,卻又被“賜金還山”,不得不離開長安。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會在離宴上表現(xiàn)出自己的消沉和氣餒,“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本褪撬龅淖顝娨?。

這首詩跳蕩縱橫,一波三折,強烈地表達了詩人苦悶徬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變化的思想歷程,讓人們強烈地感受到詩人的倔強、自信、執(zhí)著地追求理想的強大精神力量?! ?SPAN lang=EN-US>

 

觀   刈   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勢,但惜夏日長。

夏有貧婦人,抑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wù)邽榉莻?SPAN lang=EN-US>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這是一首敘事詩,帶有強烈的諷諭色彩。表達了自己對農(nóng)民的深切同情,也希望能引起當政者的注意。

這首詩雖然著墨不多,但卻把割麥者和拾麥者夏收時那種辛勤勞碌而又萬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內(nèi)心感受,描繪得真切生動,歷歷如畫。

 

漁   家   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這首詞是范仲淹在西北軍中所作,表現(xiàn)了他決心守邊御敵的英雄氣概,同時也反映了守邊戰(zhàn)士的思鄉(xiāng)之情。

作者先點明季節(jié),然后用“異”字統(tǒng)領(lǐng)下文,渲染出西北邊地的荒漠,也暗示出將士們的思鄉(xiāng)之情。在這樣的背景中,下邊著重寫邊關(guān)將士生活的艱苦以及思鄉(xiāng)報國的感情?!皩④姲装l(fā)征夫淚”,抒情發(fā)了他們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思鄉(xiāng)憂國的情懷。詞的上片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副塞外邊關(guān)圖,這幅圖雄渾沉郁,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主題。下片采用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結(jié)合的手法,使得作者的思鄉(xiāng)報國之情交織互現(xiàn),蒼涼悲壯,慷慨生哀。

 

漢 江 臨 眺(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從詩中所寫景物來看不應(yīng)是逍舟時所見,故應(yīng)以“漢江臨眺”為準。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人寫在漢江邊登臨遠眺之所見所感。開頭第一、二句是總寫漢江的形勢。漢江處于古代楚國境內(nèi),既與三湘之水匯合,又與來自荊門的眾多河流接連,所以水勢浩瀚。中間兩聯(lián)寫作者縱目所見。其中第三、四句寫漢江水流洶涌,似向天地之外奔流而去,遠山由于被江面蒸騰的水氣所籠罩,所以若有若無,時隱時現(xiàn);第五、第六寫襄陽一帶的城郭樓閣,遠遠望去似乎飄浮在前面的江面上,翻滾起伏的波瀾好像撼動遠處的天空也忽上忽下的。這兩聯(lián)突出的描繪了漢江水勢的雄偉壯觀。詩人緊緊扣住臨眺之所見,即總是在寫自已的視覺感受。他運用想像和夸張的手法,又通過人的錯覺來寫水勢之大,流速之快。從江流到山色,從郡邑到遠空,視野極其開闊,境界極其廣遠。王維不只是詩人,還是一名畫家。最后結(jié)尾兩句“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中的“山翁”原指晉朝人山簡。此詩中的山翁借指的誰?有兩種說法;一是指襄陽地方長官,一是詩人自指,解作詩人自喻較能貼切地表達詩人對漢江風景的贊美。

全詩集中筆力在寫水,寫漢水所處的地勢是接三湘,連九派;寫漢江水域遼闊,波瀾起伏,江流直下??梢哉f是句句不離水。所以,水的形象使這首詩構(gòu)成了一個完美有整體。不但每一聯(lián)的對仗都十分工整,而且詩人還非常重視煉字,像“接”與“通”,“外”與“中”“浮”與“動”,都對自然景物物動感起了重要的作用。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調(diào)清新、意境優(yōu)美的水墨山水畫。畫面布局,遠近相映,疏密相間,加之以簡馭繁,以形寫意,輕筆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緒樂觀,這就給人以美的享受。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李 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在天寶十二載(753)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他的一位官為校書郎的族叔李云將要離去,為餞別行人而寫成此詩。詩中并不直言離別,而是重筆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牢騷、憤懣。

詩的開頭兩句起得突兀,開門見山地展示了這首詩的基調(diào)。下面六句是第二層,詩人筆鋒一轉(zhuǎn)展現(xiàn)出另一番天地。三、四句寫秋季天高氣爽,萬里長風中雁群高飛,面對著這樣開闊的景致,正可以在高樓上把盞痛飲。五、六句寫酣飲后的思想情緒。酒酣之后,李白思路大開,他想到了漢代宏偉的文章,建安詩的剛健風骨,身在謝眺樓,當然更想到在漢、唐之間出現(xiàn)的小謝的詩歌了。所以自負地用漢文、魏詩和小謝的成就來比并、稱許李云和自己。詩人的情感越發(fā)激動、高昂,于是就發(fā)出了七八句“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呼喊。他都胸懷壯志豪情,要高飛遠翥到天上去摘取明月。作者筆鋒一轉(zhuǎn),進入了第三層。第九、十句用了一個比喻,說就好比用刀切斷水流一樣,水反而流得更急了,用飲酒取醉的辦法去解除憂愁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酒醉后更引發(fā)了內(nèi)心的愁苦、憤懣結(jié)尾兩句是說在這個社會里理想不能實現(xiàn),就只有等待有一天夠抽簪散發(fā)駕著一葉小舟駛向遠方了。詩人將解除煩憂、獲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這雖然也還是一個渺茫的幻想,但卻表現(xiàn)了他那不甘沉淪的、豁達樂觀的精神。

這是一首七言古詩,并不囿于齊言,其語句之長短可以隨抒情的需要而伸縮。像開頭兩句就是用散文句法表達內(nèi)心濃重的煩憂。詩的中間部分從“多煩憂”一轉(zhuǎn)而“酣高樓”“攬明月”,再轉(zhuǎn)到“愁更愁”,又轉(zhuǎn)到結(jié)句的“弄扁舟”,起伏跌宕,開闔變化,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有無法解開的煩憂之結(jié)。 

 

浣 溪 沙(晏 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其《珠玉詞》被視為婉約詞派的正宗。

《浣溪沙》詞分上下兩片,每片三句,主要寫作者在春天黃昏時的生活和心情,直接真實地抒發(fā)了個人的生活感受。上片寫作者在唱一曲新詞、飲一杯醇酒時,竟感到這樣的生活已經(jīng)無數(shù)次地重復(fù),因為春天的天氣同去年一樣,亭臺景物也都依舊。作者看見“夕陽西下”想到了歲月在不斷地流逝。作者向我們傾訴的是他感到生活的空虛、無聊,同時也有一種對時光流逝的惋惜之情。下片進一步寫這種生活感受。時間永不停滯,春花紛紛凋謝,燕子又回來尋找舊巢。對花落地感到無可奈何,燕子年年歸來也不覺新奇。這一切取決于自然規(guī)律,而人只能在花開花落、燕去燕來中逐漸衰老,想到此他只有獨自一人在小園花徑間不斷地徘徊。在詞中作者對生活的體驗,對人生的思考,借助曲、酒、夕陽、落花、燕子并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感受表現(xiàn)出來,所以做到了景與情自然結(jié)合,渾然一體?!盁o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晏殊頗為自得的奇偶佳聯(lián),也深受后人的贊賞。

這首詞重在理解歲月的愛惜和對生命的珍視。 

 

江 城 子(蘇 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在這首詞是熙寧七年(1071)冬與同僚出城打獵時所作。

詞年片記敘此次出獵的情況。蘇軾此時40歲便自稱“老夫”,頗有悱惻意味。開頭說老夫本不該狂,而自己卻聊且要發(fā)發(fā)少年人的豪情狂態(tài)。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架著蒼鷹,戴上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領(lǐng)眾多的隨從,縱馬狂奔,飛快地越過小山岡。說明這是一次裝備齊全、人數(shù)眾多的熱熱鬧鬧的狩獵。“卷平岡”極言行走之快,可見獵者情緒高昂,精神抖擻。下面一層寫作者為回報人們傾城而出來觀看太守狩獵的盛情,他要像當年的孫權(quán)那樣親自挽弓馬前射虎。這就在大幅度地描繪出獵的群眾場面后,又特別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少年狂氣。

下片以抒情為主,寫作者酒酣之后胸寬膽壯,兩鬢出現(xiàn)了一點白發(fā)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夠重用他,給他機會去建立功業(yè)。這里作者用了一個典故,以魏尚自喻,說什么時候朝廷能像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呢?最后作者表述了自己企望為國御敵立功的壯志,說到那時我一定會把雕弓拉得滿滿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過去。蘇軾在結(jié)句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關(guān)懷國家命運的愛國精神。

這首詞從題材、情感到藝術(shù)形象、語言風格都是粗獷、豪放的?!          ?SPAN lang=EN-US>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這首詞是“壯詞”即內(nèi)容、情感、形象、語言諸方面都豪放、壯美的作品。

上片描述軍旅生活。一、二句寫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燈芯觀看寶劍;早晨醒來時聽了眾多軍營里傳來的號角聲。開頭兩句便把鏡頭定在了軍營之中,這正是作者曾經(jīng)歷過而今已失去的生活情景。三至五句每句寫一事:在軍營里與部下分食八百里灸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戰(zhàn)場上檢閱軍隊,指揮戰(zhàn)斗。都是極雄豪、壯美的行事,這都是作者熱愛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記憶,它說明已被削去官職退居山林的作者仍十分企羨軍中生活,渴望再有機會從軍殺敵,建立功業(yè)。

下片前四句描寫戰(zhàn)斗場面。作者騎著飛快奔馳的盧馬,猛力拉滿霹靂作響的雕弓。馬快弦急說明戰(zhàn)斗的激烈和順利。他要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心復(fù)失地的大業(yè),以贏得生前的功勛,身后的美名。率師北伐,統(tǒng)一南北,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寫到這里已達到這首詞的最強音,它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激情和雄心壯志。但結(jié)語卻只有五個字“可憐白發(fā)生”。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輕時的經(jīng)歷現(xiàn)在只是一種追憶。自己已年近半百,兩鬢染霜,還能有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嗎?最后一句也是壯語,只是它已變雄壯為悲壯,充滿了作者壯志未酬的抑郁、憤慨。

這首詞上下兩片共十句,前九句每句詠一事,節(jié)奏緊湊,寫聲繪色,形象鮮麗、生動。最后結(jié)句戛然而止,但卻遺音繚繞,余味無窮。作者有意地作“壯詞”,“壯”正是這首詞的風格特色?! ?SPAN lang=EN-US>

練習:

1、《漢江臨眺》描寫的是怎樣的自然景象?蘇軾評價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試著運用中富的

想像,在胸海中把這首詩轉(zhuǎn)換成一幅山水畫。 

2、讀過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一詩,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些詩句?說說喜歡的理由。

3、你是理解“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想識燕歸來”這兩句的?

4、蘇軾《江城子》中“遣馮唐”“射天狼”兩個典故分別表達什么意思?

5、辛棄疾說自己寫《破陣子》是“賦壯詞”,試結(jié)合作品加以解釋。

設(shè)計本題的目的是,通過對課文中五首詩詞的欣賞,幫助學(xué)生初步掌握一些欣賞古詩詞的方法。

1、《漢江臨眺》描寫了漢江的地理位置和浩瀚的水勢,為我們展示了江水波瀾起伏、高山為霧氣籠罩而時隱時現(xiàn)的自然景象。

2、可以由學(xué)生根據(jù)個人喜好舉例解說。

3、花開花落是自然規(guī)律,所以人是無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來尋舊巢,所以說似曾相   識。這是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慨嘆。

4、“遣馮唐”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皇帝任用的愿望;“射天狼”表達了作者要竭盡全力抵御入侵者、為國立功的決心。

5、“賦壯詞,從題材上看是寫軍營中的生活情景,看劍,聽角聲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灸,沙場點兵,騎快馬,挽強弓,這種種情境都極勇猛、??;從思想感情上看表達的是為國立功的雄心壯志;從語言風格上看壯麗而不“纖巧”,所以叫做“賦壯詞”。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