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的功效及作用
【性味與功效】 味辛,性熱。有毒。功效:溫腎壯陽,祛寒除濕。 【傳統(tǒng)應用】 主治腎陽虛寒,命門火衰之陽痿精冷、腰膝酸軟、筋骨痿弱及寒濕痹痛等病癥。 本藥常用于以下方劑:①二仙湯(《方劑學》):仙茅、仙靈脾、巴戟天、當歸、知母、黃柏,治療婦女更年期高血壓;②仙茅丸(《圣濟總錄》):仙茅、蒼術(shù)、枸杞子、車前子、生地、熟地、柏子仁、茯苓、茴香,用于壯筋骨、益精神、明目。 【主要成分】 1.仙茅主要含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 2.仙茅還含仙茅素A、石蒜堿、絲蘭皂苷元、β一谷甾醇等。 【藥理作用】 (一)增強免疫功能 能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對正常小鼠的T細胞系統(tǒng)無影響,對環(huán)磷酰胺免疫抑制的小鼠T細胞有明顯的升高作用。仙茅、仙靈脾組成的二仙膠囊可增加血清中IgG含量和補體總量,提示該藥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有一定的增強作用。 (二)雄激素樣作用和抗炎 能使去勢大鼠精囊腺的重量明顯增加,提示具有雄性激素樣作用。 對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廓腫脹性炎癥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三)對小鼠有明顯的抗缺氧作用和抗高溫作用。有鎮(zhèn)靜、抗驚作用。 二仙膠囊可使動物生存期延長,心、腦、肝中的脂褐質(zhì)降低;還可抑制血栓形成。 【臨床應用】 1.治療陽痿,男性性功能減退癥。 2.治療更年期綜合征和抑郁癥。
3.治療寒濕痹證。 【劑量與用法】 藥典劑量:3~9g。 臨床常用劑量:3~9g。 大劑量:不宜大劑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浸酒服。 【臨床體會】 (一)關于仙茅的適應證 仙茅是溫腎壯陽藥,藥性較淫羊藿更熱。臨床治療男性不育癥(主要由陽痿和死精所致者),以及中老年人男性功能衰退癥,辨證為腎陽不足者。藥理研究表明該藥能提高雄性激素。常與淫羊藿同用,能增效。 對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者也可使用。 更年期婦女內(nèi)分泌功能紊亂,體內(nèi)雌雄性激素比例失調(diào),二仙湯可能具有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功能的作用。仙茅、淫羊藿與巴戟天、知母等同用,既能改善癥狀,并使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同時得到提高,延緩了內(nèi)分泌功能的衰退。二仙湯藥性溫熱,可依據(jù)病情加入滋陰清火藥以平衡之,以選用生地、麥冬、生石膏、知母最為相宜。 (二)治療關節(jié)炎 類風濕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老年人骨關節(jié)炎,病程長,逐漸由熱證轉(zhuǎn)化為寒證,由實證轉(zhuǎn)化為虛證。寒證、寒熱夾雜證者,陽虛腎虛者,常用溫陽散寒的方法,可選用仙茅、淫羊藿。二藥既能提高體內(nèi)激素水平,又能消炎、抗風濕。 (三)仙茅的劑量 仙茅的劑量必須掌握在常規(guī)范圍內(nèi),不可大劑量使用,以免中毒。藥性很熱,對有內(nèi)熱的病人,不論虛實都不宜使用。仙茅的藥性藥力比淫羊藿、巴戟天更熱更猛,副作用更大。在許多情況下,宜選用淫羊藿、巴戟天,而對仙茅謹慎為宜。 【副作用】 (一)傳統(tǒng)文獻 《本草綱目》:有毒。 《開寶本草》:有毒。 《海藥本草》小毒。 《本草經(jīng)疏》上列舉了許多本藥禁忌證,包括一切發(fā)熱陰虛內(nèi)熱的病人,有出血的病人,以及某些性功能障礙的病人,這些都屬禁用之列。其所云“……遺精白濁,夢交,腎虛腰痛,失志陽痿,水涸精竭,不能孕育,老人孤陽無陰,遺溺失精QI Ol e 0等癥,法當禁用”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性功能障礙的病人不能濫用仙茅,必須辨證,不符合腎陽虛寒的病人不能使用。 (二)臨床觀察 仙茅有毒。仙茅的有毒成分現(xiàn)知是石蒜堿。其他成分是否有毒,尚不清楚。 石蒜堿可引起嚴重的嘔吐、腹瀉、出血,紅細胞、白細胞減少,使人衰竭而死亡。仙茅的石蒜堿含量比較少,仙茅劑量過大也會引起明顯的消化道反應。若是小量長期使用,是否會引起血液細胞減少和胃腸道病變,沒有看到報道。對血液細胞減少的病人則不宜使用。臨床上每次使用9g左右,病人感到內(nèi)熱是普遍的,有的有惡心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