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茵陳蒿為菊科蒿屬。學(xué)名:Artemisia capillaries (《本經(jīng)》) 屬菊科植物。別名:白蒿、茵陳、綿茵陳絨蒿、細葉青蒿等。多年生草本,或基部質(zhì)而成半灌木狀?,F(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野菜茵陳蒿的功效及食用價值。 >> 野菜繁縷藥用價值 《本革綱目》中記載有“茵陳,昔人多蒔為蔬”。幼嫩葉可食。3-4月采嫩苗,人沸水中焯透,清水漂洗后可涼拌,炒食,也可炸食,做粥及菜米團、炒茶等。 (l)炒制茵陳蒿茶料:3-4月采集嫩苗全草,摘其鮮葉,用清水洗去表面灰塵,瀝凈水分。 做法:①萎凋。洗凈、瀝凈后的葉片,,攤放在通風條件良好的地方,防止鮮葉發(fā)熱,同時讓鮮葉失去部分水分(25%~30%),葉質(zhì)變軟,促其內(nèi)含物轉(zhuǎn)化,回甜,味醇,注意時常翻動,使其均勻萎凋。②殺青。殺青鍋溫度應(yīng)控制在130℃~150℃。③揉捻。;。將茵陳葉片進行揉捻,使細胞破裂,直到汁液黏附于表面,手摸有滑潤粘手感時為止。④炒制。炒炒鍋溫度控制在75℃一~80℃。⑤烘習(xí).在烘箱中控制溫度so℃,,進一步使茵陳蒿失水,使其含水量降到5%—6%。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養(yǎng)肝,利膽。此茶口感滋味醇爽,苦中回甘,夏季可與綠茶一起沖泡,湯色清亮,呈黃綠色,適用于預(yù)防肝炎、腸炎、流感等疾病,并能降血壓,降血壓,,降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延年益壽,別具風味。 (2)茵陳蒿袋泡茶用料:茵陳蒿、干紅棗、綠茶。 做法:將茵陳蒿洗凈,瀝凈水分,放入烘箱中(65℃左右)烘干;將紅棗洗凈,去核,用同樣溫度烘干;將茵陳蒿、紅棗、綠茶分別粉碎,并過20目篩,按1: 2:1的比例混勻,裝袋封口,每袋重約2克。 功效:將具有利膽保肝和抗病毒功能的茵陳蒿,配以養(yǎng)心補血、健脾益胃的紅棗及防癌抗癌的綠茶,成為多功能飲品,經(jīng)常飲用,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預(yù)防肝炎、癌癥、心血管病等多種疾病。 (3)茵陳蒿粥用料:茵陳蒿100克,粳米2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茵陳蒿洗凈,煎汁,去渣,投入粳米,加水適量煮粥,欲熟時加白糖煮至粥即成。 功效:健脾胃,利膽退黃。適用于慢性肝炎恢復(fù)期,對疾病根除有很大幫助。茵陳蒿的吃法多種多樣,可將洗凈的茵陳蒿嫩苗裹上面糊,用油炸食或用紅棗、干姜、紅糖煎煮成湯飲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