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是我們飲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特別是在春天。很多人喜歡在家煲湯,但往往不得要領(lǐng)。好燙都是熬出來的,想要喝湯喝出健康身體,怎樣才能熬出完美的高湯?湯的制作細(xì)節(jié)要注意科學(xué)。
熬湯不宜先放鹽,因?yàn)辂}有滲透作用,會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質(zhì)凝固,鮮味不足。熬湯時溫度長時間維持在85——100攝氏度,如果在湯中加蔬菜應(yīng)隨放隨吃,以免維生素C被破壞。湯中可適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蔥、蒜等調(diào)味品,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響湯本來的鮮味。

熬鮮湯用陳年瓦罐效果最佳。瓦罐是經(jīng)過高溫?zé)贫?,具有通氣性、吸附性?qiáng)、傳熱均勻、散熱緩慢等特點(diǎn)。熬湯時,瓦罐能持久地把外界熱能傳遞給里面的原料,而相對平衡的環(huán)境溫度,又有利于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鮮香成分溢出越多,熬出的湯的味道就越醇,原料的質(zhì)地越酥爛。
熬湯要選用鮮味足、無膻腥味的原料。新鮮并不是歷來所講究的“肉吃鮮殺魚吃跳”的“時鮮”,是指魚、禽死后3——5個小時,此時魚或禽肉的各種酶蛋白質(zhì)、脂肪等分解為氨基酸、脂肪酸等人體易于吸收的物質(zhì),不但營養(yǎng)最豐富,味道也最好。選料是熬湯的關(guān)鍵。要熬好湯,必須選鮮味足、異味少、血污少、新鮮的動物原料,如雞肉、鴨肉、豬瘦肉、豬肘子、豬骨、火腿、板鴨、魚類等。這類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琥珀酸、氨基酸、肽、核苷酸等,它們也是湯的主要原料。

熬湯的要訣是:旺火燒沸,小火慢煨。這樣才能把食品內(nèi)的蛋白質(zhì)浸出物等鮮香物質(zhì)盡可能地溶解出來,使熬出來的湯更加香濃味美。只有文火才能使?fàn)I養(yǎng)物質(zhì)溶出得更多,而且湯色清澈,味道濃醇。有些食物之間有固定的搭配模式,營養(yǎng)素有互補(bǔ)作用。最值得一提的是海帶燉肉湯,酸性食品豬肉與堿性食品海帶的營養(yǎng)正好能互相配合,有“長壽食品”之稱。為了使湯的口味比較純正,一般不宜用太多品種的動物食品一起熬。

熬湯秘訣:
湯變鮮:熬湯最好用冷水。如果一開鍋就往鍋里倒熱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zhì)就會馬上凝固,使得里外層蛋白質(zhì)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里。
湯變清:要想清湯、不渾濁,必須用微火燒,使湯只開鍋、不沸騰。因?yàn)榇鬂L大開,會使湯里的蛋白質(zhì)分子凝結(jié)成許多白色顆粒,湯汁自然就渾濁不清了。
湯變濃:在沒有鮮湯情況下,要使湯汁變濃,一是在湯汁中勾上薄芡,使湯汁增加稠厚感:二是加油,令油與湯汁混合成乳濁液。方法是先將油燒熱,沖下湯汁,蓋嚴(yán)鍋蓋用旺火燒,一會湯就變濃了。
湯變淡:只要把面粉或大米縫在小布袋里,放進(jìn)湯中一起煮,鹽分就會被吸收進(jìn)去,湯自然就變淡了。亦可放入一個洗凈的生土豆,煮5分鐘,湯也可變淡。
湯變爽:有些油脂過多的原料燒出的湯特別油膩,遇到這種情況,可將少量紫菜置于火上烤一下,然后撒如湯中,可去除油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