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書法家《心經(jīng)》墨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簡稱心經(jīng)。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jīng)典。僅以二百六十個字,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jīng)的要義;攝盡了釋尊二十二年般若談的精華。既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同時顯示般若真空妙理的體用與功能;實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本經(jīng)不但文簡義豐,易于誦念;還破色顯空,令人開發(fā)智慧,揭開諸法虛偽的現(xiàn)象,照見諸法空性的本體??梢哉f:是建筑人類精神堡壘的上好原料,是發(fā)掘人生真諦的利器;亦是度生死海,登涅槃岸的導(dǎo)航。經(jīng)言:'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欲想度一切苦厄,出三界,了生死,固然要受持讀誦此經(jīng);欲想成就佛果菩提,證究竟涅槃,更要研究受持此經(jīng). 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覺,非從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只依這二百六十個字,已經(jīng)夠了。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難徹了。這個經(jīng),最主要是說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說的空,那是斷滅空,他們誤解佛法是消極自了的。
《心經(jīng)》非常殊勝,經(jīng)常地念誦、抄寫可以積集非常大的功德! 故歷史上書法大家書寫心經(jīng)墨跡傳世頗多,王羲之、張旭、唐人寫經(jīng)、歐陽詢、趙孟頫、吳鎮(zhèn)、蘇軾、董其昌、文征明、鄧石如、劉墉、傅山、乾隆、康熙、弘一大師、啟功、沈鵬等。楷行隸篆草,樣樣灑灑,一人一風,一家一貌,美倫美渙,嘆為觀止。
 懷仁集王羲之書 《心經(jīng)》
 晉 王羲之 行書《心經(jīng)》
 唐張旭草書《心經(jīng)》

唐 歐陽詢 楷書《心經(jīng)》

元 吳鎮(zhèn) 草書《心經(jīng)》卷
 元 趙孟頫 行書《心經(jīng)》

明文徵明 行書《心經(jīng)》
 明 董其昌 行書《心經(jīng)》

明 傅山 小楷《心經(jīng)》
 明張瑞圖行書《心經(jīng)》 乾隆御筆大士像并《心經(jīng)》圖
 清 成親王 小楷《心經(jīng)》
 清 鄧石如 篆書《心經(jīng)》
 清 弘一法師 楷書《心經(jīng)》

清于右任草書《心經(jīng)》

近代 沈尹默楷書《心經(jīng)》
 佚名《心經(jīng)》
 現(xiàn)代溥儒小楷《心經(jīng)》
 [日本]準三宮真覺 草書《心經(jīng)》
 啟功 小楷《心經(jīng)》
 沈鵬 草書《心經(jīng)》

張哲 篆刻《心經(jīng)》
 篆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楊廣泰 隸書《心經(j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