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街行
范仲淹
紛紛墮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jì)相回避。
1.御街行:又名《孤雁兒》。柳永創(chuàng)調(diào)。2.香砌(qì):指花壇。3.寒聲:飄落的樹葉在秋風(fēng)中發(fā)出的聲音。4.碎:細(xì)碎,微弱,時(shí)斷時(shí)續(xù)。5.真珠簾:即珠簾。6.練:白色的絲織品。7.明滅:燈光搖曳,忽明忽暗。8.敧:斜靠。9.諳盡:嘗盡。10.都來:算來。
夜深人靜,四野寂寂。秋葉紛紛飄墜,落在臺階之上,那聲音凄涼而有瑣碎。珍珠的簾幕高高卷起,玉樓空空無人跡。夜色清淡,爍爍閃光的銀河直垂大地。年年月月卻如今日的夜晚,月光如潔白的素練,而人卻相隔千里,受著相思的煎熬而滿懷愁緒。
愁到深處,已無法靠喝酒來麻醉。酒尚未到唇邊,已先化著了眼淚。一盞如豆的青燈忽明忽暗,獨(dú)自憑欄斜倚,嘗盡這孤眠的滋味。這種苦苦相思的滋味,看來無論如何也無法回避。不是在心里隱隱作痛,就是把眉頭緊緊皺起。
紛紛凋零的樹葉飄上香階,寒夜一片靜寂,只聽見風(fēng)吹落葉細(xì)碎的聲息。珠簾高卷,人去樓空,天色清明,銀河斜垂到地。年年今夜,月色都如白綢一般皓潔,人卻常常遠(yuǎn)隔千里。
我如何能用沉醉來忘卻,酒到不了已斷的愁腸,先就變成淚水。深夜里殘燈忽明忽暗,斜靠枕頭,我嘗盡孤眠的滋味。你看這離愁別怨,不是來在眉間,便是潛入心底,我簡直無法將它回避。
夜深人靜,玉樓空空。紛紛雜雜的樹葉飄落在透著清香的石階上,傳來細(xì)碎而又清晰的沙沙聲,更顯得秋夜的寂靜,更覺得秋夜的寒意。輕輕地卷起珍珠穿起的錦簾,好一輪明月,映得天宇空曠,夜色淡淡,星光閃閃。年年歲歲,春去秋來,同樣的明月,同樣的秋夜。月光依舊如絲絹般潔白,人兒依舊在千里之外。看那銀河垂地,急盼鵲鳥快來,怎地一個也不見?
縱然是借酒能澆愁,怎奈是思念太久,牽掛太久,愁腸寸斷。那酒還未到唇邊,卻先已化作了辛酸的眼淚,想求得一時(shí)的忘卻,竟也無望了。夜已深,燈已殘,和衣斜靠,望著那忽明忽暗的燈花,更令人煩躁不安。這無休無止的孤棲,真讓人嘗盡了孤獨(dú)相思的滋味。算來這苦苦的等待尚遙遙無期,雖說是終日眉頭緊鎖,心緒萬千,也沒有一點(diǎn)辦法可以解脫回避。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蘇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jìn)士,仁宗朝累遷吏部員外郎,因上《百官圖》忤呂夷簡罷知饒州??刀ㄔ?1040)與韓琦并為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慶歷三年(1043)召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針對北宋積弱積貧局面,與富弼、歐陽修等推行"慶歷新政"。因上精貢舉、均公田、減徭役等十事,為權(quán)貴不容,謗毀漫起,出為河?xùn)|陜西宣撫使,歷知鄧州、杭州、青州?;实v四年(1052),徙知潁州,同年卒于徐州行次。謚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等。詞作大半散佚,僅存五首。其詞既有大筆振迅之處,在宋初詞壇可謂異軍突起,直啟后來蘇、辛豪曠詞風(fēng);又能妙入情語,不失詞的傳統(tǒng)風(fēng)格。
這是一首寫秋夜離人相思的詞。全詞柔詞麗句,立意高遠(yuǎn),融景入情,情景交融,字字句句洋溢著詞人的縷縷愁思。
上闋描繪秋夜寒寂的景象,抒發(fā)了良辰美景卻無人與共的孤愁: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鄙钜挂黄澎o,只有紛紛雜雜的樹葉飄落在透著清香的石階上,那悉悉索索的落葉聲,讓人感到了秋天的陣陣涼意。
“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痹诳湛帐幨幍母邩侵希渲榈暮熌桓吒呔砥?,極目遠(yuǎn)眺,天色清淡如洗,星光閃爍的銀河與大地連接在一起。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蹦昴暝略?,皆如今日的夜晚,皎潔的月光如同白色的綢絹,而相思之人卻遠(yuǎn)在千里之外。
下闋抒寫主人公長夜無眠,無法排遣自己孤苦愁思的情懷: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背畹缴钐帲橐嗟缴钐?,此時(shí)已是肝腸寸斷,想要借酒澆愁,也難以使自己沉醉。酒尚未飲下,已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淚。
“殘燈明滅枕頭攲,諳盡孤眠滋味?!笔彝庠旅魅鐣?,室內(nèi)一盞小小的青燈忽明忽暗,獨(dú)自斜倚在枕頭上,真讓人嘗盡了這孤獨(dú)相思的滋味。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jì)相回避?!彼銇磉@懷舊之事,還有這種苦苦相思的滋味,從來都是無法回避的。不是在心頭縈繞,就是終日眉頭緊鎖。
如果仔細(xì)閱讀宋代詞人的離愁之詞,你可以發(fā)現(xiàn)它是萬千姿態(tài),獨(dú)有境天的。自古離愁這個主題有人寫得斷腸淚下,有人獨(dú)辟蹊徑,抵達(dá)松風(fēng)明月的閑情之景,也有人悟得蟲雨黃窗的幽境,將人生寫得落落寡合。千種風(fēng)情,仔細(xì)思悟,你就會明白,其實(shí)每一個詞人內(nèi)心之愁,都構(gòu)成了宋詞百媚千紅的藝術(shù)景象。
只是范仲淹筆下的這種愁緒,有一種孤清的味道。這種氣息與現(xiàn)代都市里的世俗歌謠所描述的內(nèi)心情感不同,它蘊(yùn)含的是天地之間作為獨(dú)立個體的人的迷失和困頓。
這首詞名為御街行,又名《孤雁兒》,一般以范仲淹詞為正格。范仲淹寫離愁,是秋色滿地,蕭瑟的氛圍,凋零的殘花,是酒未飲盡,淚水卻下。一旦打開內(nèi)心的憂慮之情,心底就變得柔軟、敏銳??绰淙~在秋天墜落臺階,黃花殘香,彌留在空氣中,夜深人靜的時(shí)候,可以聽到細(xì)碎的聲音。當(dāng)你的心安靜得能聽到花瓣滑落的聲音,那就進(jìn)入了澄清明凈的狀態(tài)。
在一個世俗的世界里,人的感覺是會混沌,渾濁,不清晰的。情感的絲絲縷縷是糾纏在一起的。而它的清醒,是需要那落花之音,天宇的水音,玲瓏清脆的杯盞碰撞的聲音來拯救。詞篇開頭的“靜”,聽落花墮地,輕輕地拂過臺階,就是一種寂靜。它不是澄明,但卻在接近它的邊界。
用“碎”來形容落花之聲,前后對照,靜中是有輕靈的聲音的?!昂曀椤?,三個字,就點(diǎn)名了這個景象中的時(shí)節(jié),以及詩意的一面。因?yàn)椤八椤边@個字,是能夠讓人心軟的。花落在手,或者散落石階,街道,不喧鬧,不爭吵,它是能夠穿透心靈的。這種寫法是“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你只要聽聽這細(xì)碎的落花聲,就知道詞人內(nèi)心的故事。
如果你閑來讀詞,在夜晚飲酒,聽落花的聲音,想著前朝的舊事,月光從空宇飛灑過來,這片刻是難掩寂寞的。細(xì)看故事的景象,也就是詞中的意景,極具開闊感。詞中的離愁之人,將珠簾卷起,整個樓宇的空間似乎被無限地放大了?!翱铡边@個字有在場感的,就像穿過山谷之后,漫長的棧道走完,到了開闊的原野,視野便打開了。但是與此不同的是這種視線是高遠(yuǎn),直入天空的。“天淡銀河垂地”,非是五代十國的婉約詞人眼界所及。也許是范仲淹的性情如此,心中風(fēng)云萬千,自然要比扭捏的脂粉茶客筆下有更多的意蘊(yùn)。它的內(nèi)在力度,剛?cè)峁矟?jì),在情景交融的基礎(chǔ)上,將作者的情感無限延伸到更遠(yuǎn)的時(shí)空。它的空曠之感,它的大氣,都是有骨力和厚實(shí)的氣韻做支撐的。它的精神氣度都為婉約之詞作出了新的開拓和注解?!澳昴杲褚?,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這心酸是一年年的累積,月到中天,衣袖遮寒,這是詞的深情之美。
這深情是杯盞在手,花香在衣,月光下,滴滴是悲愴難禁的淚水。在月光清如水的夜晚,年年今夜,落花滿衣,這是無言的凝眸。月華如練,分外的明亮,人在高樓,看銀河垂地,天淡云遠(yuǎn),哽咽的心情都隱藏在詞句的背后。范仲淹這句詞,是佳句,是月光深處最美的故事。落花依舊有殘香,只是人在千里之外,愁緒到了深處,人便不知不覺醉倒了。
范仲淹開宋詞邊塞豪放詩風(fēng),筆力悲愴有力,寫愁緒,亦有大家風(fēng)范。這樣的詞句是不可模仿的。因愁而醉,珠簾,明月,銀河,玉樓,殘花,都是無可回避的情思。這首詞,“酒未到,先成淚”,集全篇深情,頗能催人熱淚。因?yàn)樗切乃岬?,亦是無可奈何的,只能往自己內(nèi)心去責(zé)問,去追求,去解憂。在宋詞中大約只有易安居士的“欲語淚雙流”和這個意思表現(xiàn)的內(nèi)在情感相媲美。剛剛舉起杯盞,在無人處卻先落了淚水,想必易安了解這種深情,才寫得出“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婉約美詞。
想一想,花香滿衣的爛漫,安寧。愁腸百結(jié),眉頭不能舒展,心事不能遂愿,古人的愁苦如此,只是不肯輕易罷休,“酒未到,先成淚”,無數(shù)詞人借酒寫愁,范仲淹的這一句當(dāng)屬經(jīng)典之作了。
“酒未到,先成淚”,孤冷的心靈,借著愁的滋味,想忘卻此中的別離之憾。寒風(fēng)吹動落葉,殘花,清冷的燈火之下,只剩下一個人的孤單。這個描寫尚未成飲,淚水奪眶而出,心傷難于平抑的情景并不難理解?!皻垷裘鳒缯眍^欹,諳盡孤眠滋味”,酒和月光在杯子里靜靜的等待傷心人的歸來,殘燈明滅,孤眠不能入睡,這是一種苦澀。
花落滿衣,千里凄涼。世事難以預(yù)料,夜深人靜的時(shí)候,欲飲酒,杯盞在手,人已經(jīng)泣不成聲,輾轉(zhuǎn)不能入睡,只怕驚夢醒來,再看此篇,只會欲哭無淚。生命就像孤燈一盞,明滅之處,恨斷月明。
夜,深了。窗外沒有月光的纏繞,天空沒有星子的喧鬧,耳邊沒有了風(fēng)聲的嗚咽。這是個安靜寂寞的夜,這樣的夜,已經(jīng)死去很久了。一窗之隔,兩重天地,一邊那么黯淡寒冷,無聲無息,驀然回首,痛徹心扉。一窗之隔,兩個世界,一邊如此明亮溫暖,紅燭搖曳,燃燒將盡,艷若鬼魅。
呆呆地看了她半晌,輕語相問:你,也懂得生命將盡時(shí),縱使再傷心地哭泣也無力回天了嗎?因此,在生命最后的辰光里,你選擇了堅(jiān)強(qiáng)面對,勇敢微笑,盡情地展現(xiàn)你絕世的妖嬈嗎?燭火不語,淚流成行,輕輕一碰,好燙,像極了離別時(shí)心底的痛!原來,你的淚也能灼傷我、我的心...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jì)相回避。
燈光還未隱去,影子飄忽在身前身后,誰的眼睛,目光和今晚的夜色一樣寂寞。春寒,指尖心上,寫不盡的涼意,無法挽留的往事已經(jīng)泛黃枯槁。那個熟悉到骨髓的名字,那個無時(shí)或忘的容顏,依然深烙在腦海,無法抹去。無論熱烈與悲涼,早已刻骨!
自你走后,心,漂泊在紅塵里,一直在期待,期待一個完美的季節(jié)與你在另外的渡口重逢。相看淚眼兩執(zhí)手“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jì)相回避?!碧一?,燦爛。春色,無邊。
窗外那輪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月夜思?xì)w是人類共通的情感,延續(xù)在我們的血液里,因那份情而厚重,因那份思而真切,將鄉(xiāng)情注入永恒的時(shí)間之流,讓月夜懷人歸于程式化的生活方式。靜謐秋夜,獨(dú)自漫步,望月懷想,心事浩茫。每到中秋,我總吟誦范仲淹的“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眸望一江秋水倒映的清輝圓月,讓我有了一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人生感觸。記得無數(shù)有月的夜里,我在千里之外看它,覺不到孤獨(dú),感不出幽怨。于是,即使有了再多的無奈,再多的惆悵,再多的委屈,再多的苦楚,我都依舊會把月光的陪伴當(dāng)作美好的記憶。
人們常說,月亮是夜色里的聚結(jié)精華,月亮是文學(xué)中的典型意象。我想,大概因?yàn)楸M管流星美麗,可它只能剎那之間劃過蒼穹。月輝無語,卻能永照朗朗乾坤。我不是歌者,也非詩人,沒有“青天明月來幾時(shí),我今停杯一問之”的奇思,沒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妙想,沒有“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感悟……在我眼中,只是覺得月亮就像母親一樣,慈祥、和藹、平易、溫馨而已。在此不禁撫心祈禱,請你給我這個千里之外游子一縷故鄉(xiāng)月色……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此時(shí),我靜靜佇立,默默守侯,明年此刻,你能陪我留下一曲清美絕唱……
此詞是一首懷人之作,其間洋溢著一片柔情。上片描繪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寫孤眠愁思的情懷,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寫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聲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一葉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樹葉大都變黃飄落。樹葉紛紛飄墜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夜,是秋夜。夜寂靜,并非說一片闃寂,聲還是有的,但是寒聲,即秋聲。這聲音不樹間,卻來自樹間,原來是樹上飄來的黃葉墜階上,沙沙作響。
這里寫“紛紛墜葉”,主要是訴諸聽覺,借耳朵所聽到的沙沙聲響,感知到葉墜香階的?!昂曀椤边@三個字,不僅明說這細(xì)碎的聲響就是墜葉的聲音,而且點(diǎn)出這聲響是帶著寒意的秋聲。由沙沙響而感知落葉聲,由落葉而感知秋時(shí)之聲,由秋聲而感知寒意。這個“寒”字下得極妙,既是秋寒節(jié)候的感受,又是孤寒處境的感受,兼寫物境與心境。
“真珠簾卷玉樓空”,空寂的高樓之上,卷起珠簾,觀看夜色。這段玉樓觀月的描寫,感情細(xì)膩,色澤綺麗,有花間詞人的遺風(fēng),更有一股清剛之氣。
這里寫玉樓之上,將珠簾高高卷起,環(huán)視天宇,顯得奔放。“天淡銀河垂地”,評點(diǎn)家視為佳句,皆因這六個字勾畫出秋夜空曠的天宇,實(shí)不減杜甫“星垂平野闊”之氣勢。因?yàn)榍Ю锕苍?,最易引起相思之情,以月寫相思便成為古詩詞常用之意境?!澳昴杲褚梗氯A如練,長是人千里”,寫的也是這種意境,其聲情頓挫,骨力遒勁。珠簾、銀河、月色都寫得奔放雄壯,深沉激越。
下片以一個“愁”字寫酌酒垂淚的愁意,挑燈倚枕的愁態(tài),攢眉揪心的愁容,形態(tài)畢肖。古來借酒解憂解愁成了詩詞中常詠的題材。范仲淹寫酒化為淚,不僅反用其意,而且翻進(jìn)一層,別出心裁,自出新意。他《蘇幕遮》中就說:“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边@首詞里說:“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蹦c已愁斷,酒無由入,雖未到愁腸,已先化淚。比起入腸化淚,又添一折,又進(jìn)一層,愁更難堪,情更凄切。
自《詩經(jīng)·關(guān)雎》“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出,古詩詞便多以臥不安席來表現(xiàn)愁態(tài)。范仲淹這里說“殘燈明滅枕頭欹”,室外月明如晝,室內(nèi)昏燈如滅,兩相映照,自有一種凄然的氣氛。枕頭欹斜,寫出了愁人倚枕對燈寂然凝思神態(tài),這神態(tài)比起輾轉(zhuǎn)反側(cè),更加形象,更加生動?!爸O盡孤眠滋味?!庇捎谟星熬滗亯|,這句獨(dú)白也十分入情,很富于感人力量?!岸紒泶耸隆?,算來這懷舊之事,是無法回避的,不是心頭縈繞,就是眉頭攢聚。愁,內(nèi)為愁腸愁心,外為愁眉愁臉。古人寫愁情,設(shè)想愁象人體中的“氣”,氣能行于體內(nèi)體外,故或?qū)懗钣尚拈g轉(zhuǎn)移到眉上,或?qū)懹擅奸g轉(zhuǎn)移到心上。范仲淹這首詞則說“眉間心上,無計(jì)相回避。”兩者兼而有之,比較全面,不失為入情入理的佳句。
作者在題下自注“秋日懷舊”。這位被稱為“胸中有數(shù)萬甲兵”,有著“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的地位和作用的北宋名臣,在這首詞中表現(xiàn)了他的另一側(cè)面,豐富了他個人形象。這首詞上片寫景。開頭三句寫落葉紛紛飄落在散發(fā)著花香的臺階上,在寂靜的夜里,發(fā)出細(xì)碎的聲響,這景色好美,但令人憂郁、令人心碎,讓人覺得一縷憂郁,一絲愁緒正從作者那敏感的心中溢出,寒氣悄然襲來?!罢嬷楹熅碛駱强眨斓y河垂地”,也許是要拂去憂思,作者高卷珠簾,便看到清冷如水的夜空里銀河斜垂大地,那滿月的光令天地一色,涌進(jìn)這華美的樓閣,但令人遺憾的是,這樓閣空空,只有孤寂的作者,寒氣包圍了他,相思之情愈來愈濃。更令作者遺憾與不安的是:“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這美好的夜色總是不能與伊人共享,因?yàn)樗h(yuǎn)在千里之外,加上分別多年,離情一年比一年濃重,累到今日已令人不堪重負(fù),悲愴難禁。詞的下片抒情?!俺钅c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庇捎诰脛e的煎熬,柔腸已經(jīng)寸斷,多少酒也接不上愁腸,喝多少杯也不能醉,也沒辦法入睡,所以想用借醉酒消愁的辦法已是不可能,更何況此夜、此景,此情,如果飲酒的話,酒尚未入口卻已化成相思的淚水,比他的《蘇幕遮》:“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顯得更為凄切哀怨。“殘燈明滅枕頭攲,諳盡孤眠滋味?!币股铍y以入眠,只好對著半明半滅的殘燈,斜靠在枕頭上,飽嘗孤單寂寞之情,這一句又和上面“年年”“長是”相照應(yīng),意味年年如此,孤眠滋味嘗盡,這愁情滲透到人的一切感覺和思維的領(lǐng)域,所以“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jì)相回避”。這相思太深太濃太重,要擺脫掉它毫無辦法,它要把人折磨得形銷心碎才肯罷休,這最后三句,被李清照《一剪梅》所用:“此情無計(jì)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首《御街行》,將離別相思之情表達(dá)得纏綿悱惻,深摯動人,被李攀龍譽(yù)為“情景兩到”的佳作,對婉約詞風(fēng)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BR> 總之,無論是范仲淹的勒石燕然之志,還是他的千回百轉(zhuǎn)之情,都令后人讀之回腸蕩氣、余味雋永。
中秋的夜晚月兒格外分明,不由得使我又想起了那句“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這句詞大約是說每年的今夜,月光都象白色的絲帶一樣,可是人卻常常分別在千里之外的意思;對我來說,這個“人卻常常分別在千里之外”并非空間距離的千里之外而是心理上的千里之外、人都不知道在哪里,於是乎,到江邊走走吧,感受下節(jié)日的氣氛、看看熱戀中的人們,我堅(jiān)信,中秋節(jié)之於我們,并非只剩下了吃月餅。
中秋后的靜夜,月色依然皎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shí)的中秋節(jié)已過,天上那一輪清輝的圓月還在散發(fā)著清麗的光芒。遠(yuǎn)離了節(jié)日的喧囂,靜自站在窗前,看著天上那輪清輝的皓月,悄悄地自天角露出笑臉,如靦腆純美的少女,羞澀而又嫵媚。如水的華光鋪陳開來,一切豁然明亮起來,萬物剎時(shí)泛起一股溫柔
喜歡有月的靜夜,尤其是秋天的月夜。喜歡月光的柔媚,仰望天邊的月,思緒里,無邊蔓延。天邊,一輪圓月,溫柔明媚的映照。明亮的月光灑向黑暗的大地,皎潔的月光如同白色的綢絹,是那般的靜謐與美麗。似水流年催得秋至,時(shí)序竟自輪換到月圓中秋后的這個夜晚。夜幕下,獨(dú)自漫步,周圍的一切處于靜默,仿佛在深思、在歷數(shù)光陰給它帶來的種種美好、種種疼痛、種種傷感而又甜蜜的印痕。我仰頭,望到天際那圓圓的月,月色依然,月舞依舊。當(dāng)月光再次灑在我的臉上,我已經(jīng)變了模樣,在月色清輝斑斕里,讓人感覺到了物是人非的凄清。
靜靜的秋夜,獨(dú)自漫步,望月懷想。若干年以前,每到中秋,總有一個人與我一起吟誦范仲淹的“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倍衽c我一起吟誦詩詞的人已是如《天涯共此時(shí)》那首歌中所唱的“我在這邊,你在那邊,我們相隔很遙遠(yuǎn)”一樣,不是人千里,而是陰陽兩不通。今天的月夜,我一個人站在清輝的月光下,凝望著深邃的天空,心靈深處,有那么一絲思緒蔓延無邊。初秋的輕風(fēng)擁攬著今夜如練的圓月和滿天繁星,攜帶著思絮一縷,悄然無聲地倒映在在我那沒有溫度的酒杯里,靜靜的將你祭奠。這,是你走之后的第幾個中秋了?我總是這樣傻傻的問自己。你走了11個春秋了,11個海上生明月的日子,有多少個夜里,我守著燈光,守著自己的影子,輾轉(zhuǎn)難眠。其實(shí),入眠唯一的理由是追尋夢中你的身影……
秋夜就著如水的月光,情思難斷。眸望一江秋水倒映的清輝圓月,讓我有了一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人生感觸。歲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膚,曾經(jīng)多少過往,歷經(jīng)歲月的雕琢,早已銘刻于記憶,固化于心扉。不惑之期的人生感受,并沒有妙音的二胡曲《月夜》下的浪漫與美好,更多的是對曾經(jīng)過往的深深回憶。夜幕下明月繁星,順著蒼穹悄悄的滑落,于輕風(fēng)中攜帶著思絮一縷,悄然無聲地倒映在波光粼粼的一江綠水之中。天上月色清清,江中光影溶溶,獨(dú)佇于夜的一偶,在這樣的夜色中,我是夜的精靈,我的腳步輕輕的在夜的時(shí)光深處徘徊,依靠在那維護(hù)生命的長廊,一遍又一遍默念著行走在遠(yuǎn)方的你的名字。
來瓊音繞清河,月華如練天如水。閑窗漏永,夜?jié)u行漸深,窗外的天空,圓月漫天。靜立窗前,天空中一片空曠銀白,一輪圓月懸掛夜空,高傲而圣潔,孤獨(dú)而清冷。那月華,皓白,溫柔,生動,我襲一身如水的月色等你來!遠(yuǎn)處飄來的琴音,淡澀,幽怨。幽藍(lán)的月空,隨意都可找尋唐詩中的夢幻,宋詞里的婉約。秋思縷縷,在心底滋長蔓延。寧和的心境不覺平添了幾許惆悵,幾許悲涼。何處使人愁?離人心上秋。抬頭,看窗外滿天繁星。遠(yuǎn)遠(yuǎn)的,遠(yuǎn)遠(yuǎn)的那道銀河似乎與大地相接。看似,是那樣的接近。可是,卻是那樣的遙不可及,一如我與你陰陽之間的距離。
夜繾綣,空蕩、冷清中浮動著久違的暗香風(fēng)塵。初秋的月,顯得格外的低而大,一泓秋水里,朦朧中蕩漾著千重月影,似含羞,給人無限遐想,滿月的夜晚伴著秋風(fēng)的涼爽,所有的煩愁,被淡忘。夜色清冷,繁星閃爍,靜望著如洗的夜空,輾轉(zhuǎn)卻難入夢。此刻的夜是靜美的,美的讓人陶醉,靜的讓人幻想。打開電腦上的音箱,音箱里播放出《掬水》古箏曲專集。從清麗如水的《云水禪心》,再到清心靈動的《深山禪林》,古箏的音色,飄然若云,總給人一種清透心扉的淡雅之美。在這清透心扉的淡雅之中,所有的心思都沉浸在清悠的禪音中。一曲清幽琴音,唱響了中秋月圓后的企盼,也霧鎖著馥郁的思念。在回想曾經(jīng)想說的話語,早已在記憶中暗淡;曾經(jīng)想做的事情,亦是舉棋不定;曾經(jīng)想念的人,卻在水一方!
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這素絹一般的月光,行走在時(shí)間的深處,從窗外安撫夢里人流失滿地的憂傷。中秋已過,今夜月華如練,清音若水。在這樣的夜空下,人也變得澄澈。月亮悄悄的升起,夜風(fēng)搖曳著窗外的一樹清輝。你聽,初秋靜夜的月光下,又傳來了那首詞的輕吟聲:“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長大的過程,原來,竟是一個放棄的過程。一頭扎進(jìn)城市的燈紅酒綠,為升學(xué),為工作,努力拼搏。什么時(shí)候,竟淡忘了心底的白月光?城市不需要月光,它有燈光璀璨,霓虹閃爍??墒窃勹驳臒艄?,再閃爍的霓虹,如何能與天上的皎皎明月相比?我透過城市迷蒙的天空,看到一輪灰黃的月。而我的影子,在城市的燈光下,拉長,變形。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不敢說淺恨輕愁。我用一重重的現(xiàn)實(shí),編織成繭,逃避其中。
看不到澄澈的月光,也好。不可觸及的憂傷。
八月十五,錢塘江畔。錢塘江,就在這里,拐了一個大大的彎;對岸,是雄壯如鐘的六和塔。
長久以來,不敢抬頭望月。終于,在他溫潤的眼里,冰冷的堅(jiān)持化作輕柔的順從。抬頭,重逢,恍如隔世。一樣的皎皎明月,一樣的柔和清輝。暌別這么久,是我固執(zhí)著不愿意回首。而回首處,一寸相思一寸灰。
圓圓的圓圓的月亮的臉,扁扁的扁扁的歲月的書簽。
江畔,有人在放孔明燈,帶著期待與祝福,穩(wěn)穩(wěn)升空,可與圓月爭輝的一點(diǎn),終是飄遠(yuǎn)不見。
城市的燈光再強(qiáng)烈,再多變,終究,抵不過唐詩宋詞里,眉眼盈盈里的白月光。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浸透了相思的一地碎銀,更是浸到了人骨子里,避無可避。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我不問了。我只要眼前的相守。伸出手去,可觸及的溫暖;仰起頭來,可凝視的清明。
月光,正如水般瀉下。
今夜的我,是為一個音樂而共鳴的聽者。我聽見心被幸福溫潤的聲音,我感到你貼近的氣息,我看見我為一個勇敢而堅(jiān)強(qiáng)的靈魂流下的熱淚,正如我為你寫下的詩句。
今夜的我,思念像沙一樣,在時(shí)間的縫隙里流走,不可阻止。我知道,既使花落花謝,即使花魂飄零,即使我長眠于地,化為一堆沉積的黃土,化為一縷輕柔的清風(fēng),化為一朵飄逸的白云,化為一滴晶瑩的淚水,也永遠(yuǎn)不會停止對你的思念……
夜露滴滴如清淚,秋風(fēng)瑟瑟送微寒,不想言愛情永在,朝朝暮暮皆思念。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歲歲今宵,相思無盡,心是憔悴影。寂靜的夜里,此時(shí),想你的心淚如雨滴……
皓月當(dāng)空,萬家燈火,一覽無遺。清輝的月光下,雖與八月中秋還有一天的時(shí)間,但天上的明月已經(jīng)忍耐不住自己的柔情,在夜空中散發(fā)出了溫柔可人的皎潔之光。
廣袤的月夜下,我這寂靜的房間里,雖然只有我一人獨(dú)處,但我并不孤凄,也不寂寞。遠(yuǎn)望廣寒,“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當(dāng)頭的月色,是那么驕傲地照到了豪邁高山,照到了溫柔綠水,照到了長城內(nèi)外,照到了大江南北,照到了我寂靜的小屋,也照到了你們……
明天是中秋,明天是我們的節(jié)日。我沒有為你們準(zhǔn)備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只是手持一杯淡酒,靜靜的坐著,靜靜的望著天上那一輪皎潔的圓月,在青天上散發(fā)著特有的清輝。我無言無語,但心卻與你們在無聲中深深的交流著。我說:“萬事不如杯在手,人生幾見月當(dāng)頭。”這時(shí),我笑了。
如今,已經(jīng)遠(yuǎn)離了范仲俺那“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的懷人之嘆.在滿月照射的我這寂靜房間里,我靜視著那藍(lán)色天空。雖然此時(shí)我心靜如水,但心緒卻有些波動地隨著那自由飛翔的蝴蝶,飛來蕩去。你們,一直是我情感的依賴,是我放飛心情的天堂。當(dāng)我那些塵封的記憶隨風(fēng)而逝的時(shí)候,你那飄飛靈透的世界,和那個美麗的身影,讓我與你們在紅塵中相遇……
一陣涼風(fēng)拂起柳絲,月兒升高了些。溶溶月色,將我的房間,映射得格外寧靜與安祥。秋至半酣,銀光浦瀉的月夜,月華盡情流瀉,天空明凈,沒有一絲云色。風(fēng)過荼蘼,樹綻梨花,美侖美煥。如此美景,是那樣的靜謐和愜意。在這份愜意中,我感悟到人生的有些際遇,只能獨(dú)領(lǐng),而有些故事,或可有相契。此刻,我所獨(dú)領(lǐng)的是靜室中與你們的獨(dú)處,傾聽著所有朋友的故事,有一懷愁緒,也有笑語歡顏。
金秋的時(shí)節(jié),陰陰晴晴。昨日才汗?jié)竦囊?,今宵已寒涼成厚枕薄被,而轉(zhuǎn)眼間,又是一季物華。我望了望天上的明月,再低頭看看那杯淡酒,我曲指輕彈,將一弘淡綠的酒漿,緩緩傾入淡藍(lán)色的酒杯里,也瀉入我的心海,更傾入對你們祝福中。
如果仔細(xì)閱讀宋代詞人的離愁之詞,你可以發(fā)現(xiàn)它是萬千姿態(tài),獨(dú)有境天的。自古離愁這個主題有人寫得斷腸淚下,有人獨(dú)辟蹊徑,抵達(dá)松風(fēng)明月的閑情之景,也有人悟得蟲雨黃窗的幽境,將人生寫得落落寡合。千種風(fēng)情,仔細(xì)思悟,你就會明白,其實(shí)每一個詞人內(nèi)心之愁,都構(gòu)成了宋詞百媚千紅的藝術(shù)景象。
只是范仲淹筆下的這種愁緒,有一種孤清的味道。這種氣息與現(xiàn)代都市里的世俗歌謠所描述的內(nèi)心情感不同,它蘊(yùn)含的是天地之間作為獨(dú)立個體的人的迷失和困頓。
這首詞名為御街行,又名《孤雁兒》,一般以范仲淹詞為正格。范仲淹寫離愁,是秋色滿地,蕭瑟的氛圍,凋零的殘花,是酒未飲盡,淚水卻下。一旦打開內(nèi)心的憂慮之情,心底就變得柔軟、敏銳??绰淙~在秋天墜落臺階,黃花殘香,彌留在空氣中,夜深人靜的時(shí)候,可以聽到細(xì)碎的聲音。當(dāng)你的心安靜得能聽到花瓣滑落的聲音,那就進(jìn)入了澄清明凈的狀態(tài)。
在一個世俗的世界里,人的感覺是會混沌,渾濁,不清晰的。情感的絲絲縷縷是糾纏在一起的。而它的清醒,是需要那落花之音,天宇的水音,玲瓏清脆的杯盞碰撞的聲音來拯救。詞篇開頭的“靜”,聽落花墮地,輕輕地拂過臺階,就是一種寂靜。它不是澄明,但卻在接近它的邊界。
用“碎”來形容落花之聲,前后對照,靜中是有輕靈的聲音的。“寒聲碎”,三個字,就點(diǎn)名了這個景象中的時(shí)節(jié),以及詩意的一面。因?yàn)椤八椤边@個字,是能夠讓人心軟的。花落在手,或者散落石階,街道,不喧鬧,不爭吵,它是能夠穿透心靈的。這種寫法是“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你只要聽聽這細(xì)碎的落花聲,就知道詞人內(nèi)心的故事。
如果你閑來讀詞,在夜晚飲酒,聽落花的聲音,想著前朝的舊事,月光從空宇飛灑過來,這片刻是難掩寂寞的。細(xì)看故事的景象,也就是詞中的意景,極具開闊感。詞中的離愁之人,將珠簾卷起,整個樓宇的空間似乎被無限地放大了?!翱铡边@個字有在場感的,就像穿過山谷之后,漫長的棧道走完,到了開闊的原野,視野便打開了。但是與此不同的是這種視線是高遠(yuǎn),直入天空的?!疤斓y河垂地”,非是五代十國的婉約詞人眼界所及。也許是范仲淹的性情如此,心中風(fēng)云萬千,自然要比扭捏的脂粉茶客筆下有更多的意蘊(yùn)。它的內(nèi)在力度,剛?cè)峁矟?jì),在情景交融的基礎(chǔ)上,將作者的情感無限延伸到更遠(yuǎn)的時(shí)空。它的空曠之感,它的大氣,都是有骨力和厚實(shí)的氣韻做支撐的。它的精神氣度都為婉約之詞作出了新的開拓和注解。“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這心酸是一年年的累積,月到中天,衣袖遮寒,這是詞的深情之美。
這深情是杯盞在手,花香在衣,月光下,滴滴是悲愴難禁的淚水。在月光清如水的夜晚,年年今夜,落花滿衣,這是無言的凝眸。月華如練,分外的明亮,人在高樓,看銀河垂地,天淡云遠(yuǎn),哽咽的心情都隱藏在詞句的背后。范仲淹這句詞,是佳句,是月光深處最美的故事。落花依舊有殘香,只是人在千里之外,愁緒到了深處,人便不知不覺醉倒了。
范仲淹開宋詞邊塞豪放詩風(fēng),筆力悲愴有力,寫愁緒,亦有大家風(fēng)范。這樣的詞句是不可模仿的。因愁而醉,珠簾,明月,銀河,玉樓,殘花,都是無可回避的情思。這首詞,“酒未到,先成淚”,集全篇深情,頗能催人熱淚。因?yàn)樗切乃岬?,亦是無可奈何的,只能往自己內(nèi)心去責(zé)問,去追求,去解憂。在宋詞中大約只有易安居士的“欲語淚雙流”和這個意思表現(xiàn)的內(nèi)在情感相媲美。剛剛舉起杯盞,在無人處卻先落了淚水,想必易安了解這種深情,才寫得出“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婉約美詞。
想一想,花香滿衣的爛漫,安寧。愁腸百結(jié),眉頭不能舒展,心事不能遂愿,古人的愁苦如此,只是不肯輕易罷休,“酒未到,先成淚”,無數(shù)詞人借酒寫愁,范仲淹的這一句當(dāng)屬經(jīng)典之作了。
“酒未到,先成淚”,孤冷的心靈,借著愁的滋味,想忘卻此中的別離之憾。寒風(fēng)吹動落葉,殘花,清冷的燈火之下,只剩下一個人的孤單。這個描寫尚未成飲,淚水奪眶而出,心傷難于平抑的情景并不難理解?!皻垷裘鳒缯眍^欹,諳盡孤眠滋味”,酒和月光在杯子里靜靜的等待傷心人的歸來,殘燈明滅,孤眠不能入睡,這是一種苦澀。
花落滿衣,千里凄涼。世事難以預(yù)料,夜深人靜的時(shí)候,欲飲酒,杯盞在手,人已經(jīng)泣不成聲,輾轉(zhuǎn)不能入睡,只怕驚夢醒來,再看此篇,只會欲哭無淚。生命就像孤燈一盞,明滅之處,恨斷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