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指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因為精神情緒、環(huán)境影響、藥物作用、疾病等造成皮層中樞的功能紊亂,使興奮和抑制的平衡失去協(xié)調所致。失眠是以臥床后主觀想睡而不能自然入睡,或睡眠時間不足或睡眠不深沉為其特征。常見者為就寢后難以入睡而不得眠,或少寐多夢、夢而易醒,醒后不易再睡,甚至徹夜不得眠。失眠癥是較為常見的癥狀,長時間的失眠會危害身體的健康,因此要注意調養(yǎng)和治療失眠癥。失眠,中醫(yī)稱“不寐”,針對當今社會失眠患者越來越多,老軍醫(yī)臨床對《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中百合知母湯及百合地黃湯治療失眠癥的認識。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篇有治療百合病的百合知母湯、百合地黃湯等類方。雖然原文并未言及治療失眠癥,但歷代醫(yī)家用于治療失眠癥者不乏其例。其因有二,一是百合病的一種癥狀就有“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的“躁不得臥”癥(成無己語);二是百合味甘性平,本是一味清心潤肺,益氣安神良藥。這樣,藥證合拍,用于失眠癥的治療,自然順理成章。老軍醫(yī)認為“余遇患熱性病之后階段,有口苦,尿黃或赤,并有某些神經系統(tǒng)見證者,往往先考慮分析其是否符合本病?!保ā墩繄@醫(yī)話》)筆者曾治一產婦,32歲,由于出血過多,產后體質虛弱,低熱半月,熱退后,遺患口苦咽干,五心煩熱,入夜難眠,并有手足汗出。舌質嫩紅,舌尖赤,苔少,脈細數(shù)。脈證合參,顯系心肺陰虛,熱伏陰分所致。擬方:生百合30g,知母10g,生地15g,青蒿30g,地骨皮30g。初投3劑,汗出已止;又服1周,夜眠5~6小時,且口苦咽干已無,舌上布津??制渌幬镞^涼傷氣,遂去青蒿、地骨皮,加入生山藥30g,繼服10劑而安。 ? 祁縣中醫(yī)疑難病特色療法研究所 |
|
來自: 老軍醫(yī)專家 > 《中醫(yī)疑難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