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沒有具體形狀的,它不像我們可以描述的一件物體,或圓或方,或闊或窄,或簡單或復(fù)雜。時間是一個無法捉摸,無法具象的東西,所以,我們在時間中,常有被遺忘,被忽略,被玩弄,被拋棄的感覺。我們無法與時間融洽默契地合拍,每每,總是所有生物都隨了它,生老,即或病死,惶恐,局促,彷徨,失措。沒有誰,能拿時間做游戲,若手里的玩具那般,愛的時候捧在手心,不愛的時候拋在墻角,想它的時候拾撿起來,不牽掛的時候置于腦后。時間的面孔,成天都是冷冰冰的,像,陰天。 秋涼了后,雨水多起來,陰天連著陰天,壓的人郁悶。那輪秋陽,成了我們最奢侈的想象。便覺時間喘著氣很急促地把我們裹緊,不容你有片刻的猶豫,只隨了它的速度,飛奔。 曾幾何時,是不懂得時間的人。抓著大把大把的光陰,交付給河里的一川流水,腳下的一片空地,枝頭的一窩鳥巢,身下的一方土炕,或者交給一付傻傻的笑臉,淋了雨的,刮了土的,上了霜的,全然不知時間的迅忽。那時節(jié),生命初初綻放,無懼無怨,只一味地快樂著。因為不懂得,所有不擔(dān)心,不惦念,不吝惜,總覺得,未來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方天地里,自己才華橫溢,年輕漂亮,有的是機會,有的是時間??墒牵覀儏s無法走到未來,永遠都處在現(xiàn)在,處在此刻,曾經(jīng)的幻想,慢慢成為回憶,那些青春,才情,容顏,都一一被時間拖走,我們擁有的,只能是此刻,現(xiàn)在,這一剎那。 佛經(jīng)里說,一剎者,一佛濟度之境,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剎。如此,這一剎真有成了永恒的意味。我是不懂佛的人,也不研究前生因今世果,可是卻愛著那些禪語,愛著那一分無奈之后的清晰,若一些無解的因式有了最完美的答案。 讀一篇字,看到這樣的句子:坐在時間的深處懷舊。 這句話,在一剎那觸動了我,什么樣的境界,才可能在滾滾紅塵中端坐下來,若坐在樹蔭的深處,繁華的深處,或者是童年里堆積的谷秸深處,看著外面那些風(fēng)起云涌的前塵和今朝,看雨過天晴的欣然,也看陰霾蒙蔽的憂郁,所有的經(jīng)歷,就是我們穿過的那些支離出來的草根,劃傷我們的肉體,扎痛我們的骨頭,最終在陽光下顯出金黃的顏色,然后,在陰雨里漸漸腐爛。 卻原來,時間,也是有形狀的,它就隨著我們的人體成形,你幼小,它便幼小,你青春,它也青春,你蒼老,它更蒼老,它原來是你的影子,你無法帶走它,無法容納它,也無法支配它,你只能回頭,注視著它,一點點變短,變淡,變的你老眼昏花,變的成了旁人的時間。它是最忠實的記錄者,卻又是最善變的逃跑者,它可以與你如影形隨,也可以背叛拋棄你追趕更新的生命歷程。 有時候想,被時間拋棄是很失意的事吧。躑踉在生命的街頭,街景凄涼,左右無人,曾經(jīng)的誓言漸漸漫散,曾經(jīng)的熱愛漸漸消失,曾經(jīng)的痛苦,也不再驚心,時間漸行漸遠,我們擁有的,無非是越來越冰冷的肉身,風(fēng)流云散,原來的原來,也不過一剎那。那時,時間已不容我們端坐喘息,它的無情已教我們心生悔意,原來的原來,時間曾是無限寬容地待著我們,是我們不知道,不珍惜,不懂得,才生出無限量的悔。 我們的最終,也就如此了。 好在,此刻,我們還活在當(dāng)下,活在時間里,還能在偷閑的時候,玩玩捉迷藏的游戲,還能夠坐在時間的深處,看看昨天,想想明天,然后,正視今天的陰雨連綿。 時間,它就在我們的每一寸肌膚里,矜持地而又貪婪地吸收著我們的能量,它在我們微笑的面容里,在我們年輕的腸胃里,在我們豐美的肉身上,深刻下歲月的痕跡。 而我們在時間里,同樣也獲得了生命厚實的感悟,順應(yīng)了春暖秋涼的現(xiàn)實,并常常微笑著想念那些時間深處的秘密,關(guān)于落花的,關(guān)于流水的,還有關(guān)于我們自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