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家:埃利亞的芝諾 埃利亞的芝諾(Zeno of Elea)約公元前490年生于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埃利亞;約卒于公元前425年.數(shù)學家、哲學家。 生平:芝諾生活在古代希臘的埃利亞城邦.他是埃利亞學派的著名哲學家巴門尼德(Parmenides)的學生和朋友。關于他的生平,缺少可靠的文字記載.柏拉圖在他的對話《巴門尼德》篇中,記敘了芝諾和巴門尼德于公元前5世紀中葉去雅典的一次訪問.其中說:“巴門尼德年事已高,約65歲;頭發(fā)很白,但儀表堂堂.那時芝諾約40歲,身材魁梧而美觀,人家說他已變成巴門尼德所鐘愛的了。”按照以后的希臘著作家們的意見,這次訪問乃是柏拉圖的虛構(gòu)。然而柏拉圖在書中記述的芝諾的觀點,卻被普遍認為是相當準確的。據(jù)信芝諾為巴門尼德的“存在論”辯護.但是不象他的老師那樣企圖從正面去證明存在是“一”不是“多”,是“靜”不是“動”,他常常用歸謬法從反面去證明:“如果事物是多數(shù)的,將要比是'一’的假設得出更可笑的結(jié)果。”他用同樣的方法,巧妙地構(gòu)想出一些關于運動的論點。他的這些議論,就是所謂“芝諾悖論”。芝諾有一本著作《論自然》。在柏拉圖的《巴門尼德》篇中,當芝諾談到自己的著作時說:“由于青年時的好勝著成此篇,著成后,人即將它竊去,以致我不能決斷,是否應當讓它問世.”公元5世紀的評論家普羅克洛斯(Proclus)在給這段話寫的評注中說,芝諾從“多”和運動的假設出發(fā),一共推出了40個各不相同的悖論。芝諾的著作久已失傳,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和辛普里西奧斯(Simplici-us)為《物理學》作的注釋是了解芝諾悖論的主要依據(jù),此外還有少量零星殘篇可提供佐證.現(xiàn)存的芝諾悖論至少有 8個,其中關于運動的4個悖論尤為著名。 關于芝諾之死,有一則廣為流傳但情節(jié)說法不一的故事說,芝諾因蓄謀反對埃利亞(另一說為敘拉古)的僭主,而被拘捕、拷打,直至處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