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拾字

 水草堂 2012-03-22

拾字

    小時候在鄉(xiāng)下,經(jīng)常跟著大人拾莊稼,五黃六月拾麥穗,秋天拾紅薯和大豆。把大人干活時漏掉地上的莊稼撿拾起來,回收入倉,是個不小的收獲,可以彌補缺糧之虞。拾莊稼是鄉(xiāng)下孩子的本行,在物資短缺的時代,人們不愿意漏下一點可用之物,土里刨食,不遺一粒。小時候還常做的事情是拾字,也是因為短缺,短缺的是書、是精神食糧,讀書難,沒有辦法只好到處撿拾有點只言片語的字紙來看,和在地里拾莊稼差不多。

    鄉(xiāng)里沒有多少文化氣息,沒有圖書館、沒有電影院、幾萬人的公社只有一個兩間門面的小書店,沒有幾本像樣的書籍。鄉(xiāng)下沒有地方買書,也沒有錢買書,家家都是家徒四壁,想看書比吃飽飯還困難。中小學時候,識了幾個字,寫作文又受老師表揚,便愛上了讀書。于是像個獵犬樣的到處嗅聞,碰字拾字抓書,逮著一個機會就盯著那幾個字不放,很饑餓的樣子,看見字眼就發(fā)綠了。

    一次去趕集,在集市上一座小拱橋下玩兒,看到橋涵里有一個個小磚孔,很是好奇,便用手一個個孔摸去,一個、兩個、三個,一連摸出了四個雞蛋,估計是哪個搗蛋的孩子從家里偷出來想換錢的,不料被我無意中碰著了,便興沖沖地跑到食品店賣了,拿輕松得來的不義之財買了幾本一直想買的書。此后,每次趕集都要到橋下看看,期待著再來一個守株待兔,卻再也沒有機會逮到雞蛋買書了。

    家里墻上都是用報紙糊的,也有文革期間的各種傳單、小紙報,那些貼在墻上的字基本上都用眼剜下來吃到肚子里了,熟悉的不得了。有一回,在村里一棵大樹下玩兒,突然看到一張紙片飛來,落地后跑去一看,是一首鋼筆寫的自作詩:喜看今日一新星,光芒四射映太空。學校鄉(xiāng)下兩重天,說與學叔細心聽······”哦,原來是村里會計寫給我的,緣由是我看他做事不公,寫了一首詩批評他,他認為我少不更事,不懂鄉(xiāng)情,故回我一詩,沒有直接給我,可能是隨手扔了,豈料卻在多天后由風刮到了我的跟前,被我拾讀了,來了個現(xiàn)代版的鴻雁傳書。

    村里一個老爺子,是個飼養(yǎng)員,愛看書,會講故事。他的書破破爛爛的,卷成了紙筒還泛著黃,但他愛惜的很,掖掖藏藏的,不讓人知道放在哪里,可能是怕人偷吧,在飼養(yǎng)室里搞的神神秘秘、嚴嚴實實。我去觀察幾次,眼睛探照燈樣的掃描,終于發(fā)現(xiàn)了他的小秘密,哈哈,原來他把書藏到房梁上了。房梁落滿了灰塵,但有一片房梁干干凈凈,顯然是被人多次擦摸過留下的痕跡,隱隱露出個書角,不注意真的很難發(fā)現(xiàn)。于是,我就成為了他那個飼養(yǎng)室的??停鲜窃谥形缢丶页燥埖臅r候溜進去,把書從房梁上取下來,心驚膽顫地偷看一陣子,感覺他該回來了再把書原樣放好跑掉。就這樣,幾個月下來,把他的藏書看完了,他也沒有發(fā)覺,不由得暗自慶幸。

    村里有個富農(nóng),年紀不小了,為村里種菜園子,家里放不少書,見我喜歡書,就有意成全我的讀書癮。我上學每次路過他的菜園子,他都會笑瞇瞇地喊我過去玩兒,說有書給我看。但那時候受階級斗爭教育多,對階級敵人警惕性非常高,怕他用壞書腐蝕我,自覺地回避,竟一次也沒有進過他家,就這樣與他的書失之交臂了?,F(xiàn)在想想,還真有些后悔,真是把人家一片好心當作了驢肝肺,恐怕把老人的心也無意中給傷了呀!

假期里,父親把我?guī)У娇h城他的工廠里,廠里沒有書看,很是著急,就在他屋子里亂扒亂找,發(fā)現(xiàn)窗戶縫里塞了一本小冊子,是擋風用的,拿出來一看是文革中少見的漢代故事集,有大將霍光等等。從此,養(yǎng)成個習慣,到了別人房間就四下亂瞅,像小偷一樣目光逡巡,讓別人摸不著頭腦,老是疑問:這孩子想干什么呀?找什么呢?不是想偷東西吧?

大姐在縣城上班,二姐在公社街上上班,我有空了就喜歡跑去找她們,她倆一見我,就明白我的用意,就會給點錢讓我去買書,時間久了攢了一個小書箱,我的那間土屋也成了村里小朋友們共有的書房。一到陰天下雨或農(nóng)閑時,不少大人也來湊熱鬧,是個自發(fā)形成的村民文化活動點了。等到長大后,我在鄉(xiāng)里倡導建設(shè)農(nóng)村青年文化活動點,再被全省推廣,這一思路就是發(fā)源于這一經(jīng)歷。

    有一個同學和我關(guān)系好,說他有一本蘇聯(lián)小說,好看,但大人舍不得讓別人看,誘的我心里癢癢,放學后摸了十幾里夜路到他家,他瞞著大人把書偷出來給我,是五十年代出版的高爾基舊作,我躲在他家被窩里就著手電筒一口氣讀完,第二天再趕回學校上學,把眼熬得紅紅的,像個兔子。

    高中時,大嫂管的工廠倉庫里進了一批廢舊書刊,準備做包裝紙用。知道我愛看書,就讓我鉆進去看看,這一鉆就是一個星期,像是進入了糧倉,把書們飽讀了一場,算是解了無書之渴。

    現(xiàn)在的書泛濫了,大街上的字也是五花八門,奇形怪狀,無處不在,想不看都不可能,視覺都被污染了。字多了,霓虹字呀巨幅廣告版呀等等沖擊著眼球,填鴨式的灌輸過來,但卻沒有了讀的興趣,沒有了拾的樂趣。那種“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突然得到的驚喜沒有了,饑不擇食的貪婪和幸福感沒有了。

    拾字是勞動,是尋覓,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精神狂歡。拾而得之,就是一場精神盛宴。那種滋味,沒有饑餓過,是難以嘗得到的。那種美味,沒有對字的好感是不會品出來的。那種快感,沒有身臨其境是不容易獲得的。

    拾字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也不會再回來了。那是一個特殊時代的產(chǎn)物,是文化饑荒時期愛書愛字的青少年略帶荒唐的舉動,是一個時代的悲哀,一個民族的不幸。但是,在那樣的情況下,還有著那么一些人在貧瘠的土地上,向往文字,追求文化,保存著延續(xù)著文明的血脈,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