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所著《紅樓夢》,流傳至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歷史,但是,對它的主題解讀,人們始終眾說紛紜。有說它是作者懺悔錄的;有說它是"吊明之亡、揭清之失"的;也有說它是寶黛釵愛情婚姻悲劇的;揭示賈府由盛變衰的;反映殘酷的階級斗爭的......;如此等等,真可謂五花八門。只是,以上所有這些主題說,我認為都游離曹雪芹本懷,至少沒有一針見血地、準確無誤地傳達出曹雪芹本意。我們看紅樓夢一開頭,曹雪芹明確說:"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推了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須眉,誠不若彼一干裙釵?實愧則有余、悔則無益之大無可奈何之日也。當此時則自欲將已往所賴上賴天恩、下承祖德,錦衣紈绔之時、飫甘饜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負師兄規(guī)訓之德,已至今日一事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記,以告普天下人。雖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不肖,則一并使其泯滅也。"——以上這段話極清楚地表明《紅樓夢》一書是為普天下冰清玉潔的女兒們揚眉吐氣、樹碑立傳,而與之反襯的恰是所謂"堂堂之須眉"。
在我國四大名著中,無論《水滸》,還是《三國》、《西游》,都是把女兒當紅顏禍水來作踐、來批判的,唯有《紅樓夢》,是把女兒高高托舉在"須眉濁物"之上來加以熱烈歌頌的,此對于綿延2000余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的紅顏禍水論無疑是一個強有力的反叛和批判。
或有紅迷朋友要說,曹雪芹的以上那段話,不過是"假語村言",并非曹雪芹本懷,我們不能完全相信。那么我們看看《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在太虛幻境所聞幽香乃"群芳髓"(諧音群芳碎),喝的茶是"千紅一窟"(千紅一哭),飲的酒是"萬艷同杯"(萬艷同悲)。這其實很清楚了,暗示的就是那些冰清玉潔的女兒們,——即"金陵十二釵",其最終結局,乃紅顏薄命。我曾用七個字來高度概括紅樓夢主題,謂"千紅一哭悼紅樓"。
那我的觀點是否正確?我們不妨驗證一下。
《紅樓夢》第五回:[第一支 紅樓夢引子]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上面,明說《紅樓夢》主題乃"懷金悼玉"。
我們知道,"懷金"是懷念薛寶釵;"悼玉"是悼念林黛玉。薛寶釵是程朱理學順民;而林黛玉是叛逆。二人合二為一乃秦可卿,是為天下薄命女兒。這就是說,林、薛代表了"金陵十二釵"。而秦可卿是"兼美","其鮮艷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裊娜,則又如黛玉。"所以,秦可卿代表了寶釵、黛玉。秦可卿死,意味著寶釵、黛玉的"死",當然更意味著普天下薄命女兒的"死"。
秦可卿在紅樓夢里,肩負著諸多隱射任務。她還隱射元春日后當中華皇后,并隱射元春如楊貴妃般暴死荒郊野外。
有許多紅迷對秦可卿身上所承載的藝術職能搞不清楚。他們不明白秦可卿怎么隱射了賈元春日后當中華皇后?其實,曹雪芹藝術構思很明確,因為我們只要把賈府當賈府國來看待,這"賈府國"皇后非秦可卿莫屬。秦可卿與賈珍通奸,而賈珍是"賈府國"族長。我們再看秦可卿閨房布置,那真是天上神仙方能住得,不是皇后能行?秦可卿死后,享受的是國葬,連四王八公都前往賈府吊唁。秦可卿在死前托夢給王熙鳳,那一番"臨終遺言",可真是充滿著政治家的英明、遠見,連赫赫有名的女強人王熙鳳都不得不敬畏三分。還有,就是賈府最高領導的賈母,對秦可卿的好評,實乃超過所有女兒,其中包括寶釵、黛玉!所有這一切,當然明確無誤地暗示出秦可卿乃"賈府國"皇后,她毫無疑問隱射賈元春日后當中華皇后。至于說她隱射賈元春日后如楊貴妃般死去,源于紅樓夢里多次把秦可卿比喻為楊貴妃,——在此,我特地要點明秦可卿閨房中所掛的《海棠春睡圖》。
根據(jù)秦可卿判詞、曲子,我們可見致賈府滅亡的導火索是賈珍與秦可卿通奸之事的爆發(fā),而賈珍卻把"亡國"罪責推到了秦可卿身上??墒聦嵣锨厥侨跖?,她當初面對"賈府國"皇上賈珍逼奸時能有什么辦法?唯有聽命而已。所以賈府滅亡罪不在秦而在賈珍。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怒斥了綿延中國2000年的紅顏禍水論!
根據(jù)我的《紅樓夢探佚》,我們知道秦可卿之死隱射賈元春之死,而那時的賈元春已是中華皇后。可是,地位的顯赫并不能給女性帶來絲毫幸福,紅樓夢里各種跡象各種線索表明,元春最終還是猶如楊貴妃,成了封建皇上"丟卒保車"的犧牲品。賈元春之死與楊貴妃、秦可卿一樣,都是"紅顏禍水"陰影下的冤死鬼。
下面我們繼續(xù)談林黛玉、薛寶釵。
在紅樓夢里,林黛玉是總花神,最明顯的證據(jù)是她的生日,正是民間迎接花神之日,即農(nóng)歷二月十二。而寶釵,也絕不遜色,她貴為牡丹,雖俗氣,比不上芙蓉,卻在民間,乃是公認的花王?;ㄍ跖c花神,旗鼓相當。所以,有些紅迷朋友擁林貶薛或者擁薛貶林,其實都不符合曹雪芹本意。當然,作為曹雪芹思想傾向,明顯是站在林黛玉一邊,這毫無疑義的。問題是作為個人人品,曹雪芹對薛寶釵并無貶意,相反,曹雪芹明確宣稱薛寶釵乃"山中高士晶瑩雪"。無論在紅樓夢引子里、曲子里,曹雪芹都把林、薛相提并論,并表示"懷金悼玉"。
紅樓夢里的林黛玉、薛寶釵,猶如雙峰對峙、兩水分流。說起做詩論文,知識淵博,兩者各有千秋,難分伯仲。曹雪芹本意,是林黛玉、薛寶釵分別代表普天下兩大類美女,一類乃程朱理學叛逆,一類乃程朱理學順民,然而最終結果都成了程朱理學犧牲品。換句話說,全都是紅顏薄命!
二十七回,有黛玉《葬花詞》。這《葬花詞》分量極重,凄楚感人,在紅樓夢里占有著獨特的重要的地位。事實上,此《葬花詞》不僅葬花,也葬黛玉,還葬普天下所有薄命女兒。——道理很簡單,因為黛玉是總花神。她在芒種節(jié)葬花,實意味著兩年后的芒種節(jié)"花神退位",即黛玉死亡。黛玉死后,諸艷皆散。
總說一句,黛玉《葬花詞》,明顯關聯(lián)著紅樓夢主題,即千紅一哭悼紅樓!
我們再來看甲戌本"凡例詩":謾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紅袖"典出白居易詩《偶題五絕句》。白詩中,"紅袖"指楊貴妃。而用在紅樓夢里,"紅袖"指寶釵?!@應該說唯有作者本人清楚。根據(jù)這一點,加上其他有關證據(jù),我們可以斷定甲戌本凡例乃曹雪芹親筆。
凡例詩中"紅袖"、"情癡"并舉,說明寶釵、黛玉正代表著普天下兩大類美女。當然也證明紅樓夢主題確是"千紅一哭悼紅樓"。明確說,曹雪芹的《紅樓夢》,是為冰清玉潔的薄命女兒鳴冤叫屈、伸張正義。批判的鋒芒所向是綿延中國2000余年的紅顏禍水論!
現(xiàn)在我們說"又副冊"。一個是晴雯,一個是襲人。晴雯是黛玉之影;襲人是寶釵之影。換句話說,晴雯、襲人還是代表著普天下兩大類美女。她們與黛玉、寶釵不同之處僅在于社會地位的不同。寶黛是上層,晴襲是下層,那中間一層是誰?是甄英蓮。而她,正是普天下薄命女兒的典型。在紅樓夢里,香菱命最苦、最不幸,所以叫"真應憐"。——事實上,在曹雪芹深意下,天下薄命女兒都是"真應憐"。
有些紅迷誤讀脂批,認為紅樓夢結尾處當有"情榜"三十六人、六十人、甚至一百零八人。這怎么可能?須知"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共十五人。但這十五人,已囊括普天下所有上、中、下層薄命女兒。"情榜"上加上護花使者賈寶玉應該十六人。我說此話的另一個證據(jù)就是確認紅樓夢存在著對稱。"情榜"理應與紅樓夢第五回"金陵十二釵"作呼應、作對稱,不然,小說還有沒有藝術規(guī)律可循?
下面,我們當要說到賈寶玉了。
賈寶玉是小說中人物,他口中所含補天石,乃曹雪芹化身。紅樓夢第一回,寫空空道人看完《石頭記》之后,"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上面這段話,實寫出了賈寶玉在紅樓夢一書中所走過的全部生命歷程。有一點很明確,就是賈寶玉最終結局乃回歸天庭,是為情僧,——意即有情的僧人??墒聦嵣希榕c僧是無法捏合到一起的。作為僧人,首先就要斷情絕義,六根清凈。很顯然,"情僧"是曹雪芹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偉大發(fā)明。
我曾撰文說明,賈寶玉最終結局,其思想境界實超越佛主釋迦牟尼。賈寶玉所奉行的,乃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是鼓勵人們積極入世救度眾生的。
我們看紅樓夢中賈寶玉,不僅對有情人、無情人、甚至對花鳥魚蟲都充滿仁慈,表達愛心。
確實,賈寶玉是普天下薄命女兒的閨閣良友、護花使者。紅樓夢里女兒是花,寶玉是青帝,即春神。這一點,我們看牽扯到香菱的一首詩便能明白。
六十三回,香菱所抽之簽,題詩曰:連理枝頭花正開。此詩出宋代朱淑真《落花》詩: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摧。愿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詩里,青帝正好移花接木,可以用來指寶玉。
須知,香菱是"真應憐",在紅樓夢里命最苦,她是薄命女兒之典型。所以,詩中青帝指寶玉,實在是太恰當不過了。寶玉對香菱,充滿愛憐,其中深意就是說寶玉對普天下薄命女兒深表同情深表關愛。然而遺憾的是香菱誤解寶玉愛心,對寶玉疏遠、冷漠。而世上特多庸俗之輩,把寶玉看作是色魔、淫棍。寫到此,我耳邊又響起了曹雪芹傷心而無奈的嘆息聲: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是的,曹雪芹,你多么地渴望世上所有讀者、所有紅迷都能讀懂你理解你。作為我,也是盡量接近和觸摸你偉大的靈魂。你那獨特的人間大愛,無私的博大胸懷,集中體現(xiàn)在你筆下塑造的英雄人物賈寶玉身上。賈寶玉,根據(jù)脂批透露,最終結局乃是"情不情"的情僧。"情不情",正是賈寶玉性格特點、人格魅力。
我們應該怎樣理解"情不情"呢?賈寶玉身體力行給我們作了表率。賈寶玉以情之心態(tài)以情之胸懷以情之眼光去看待和對待一切人與物,哪怕這人與物既無情無義又無生命特征。而黛玉不同,黛玉是"情情"。她付出的愛具有針對性選擇性。在紅樓夢里,她深愛寶玉一人,并愿意為寶玉而獻身,終身不悔?!槺阏f一句,當前在市面上流通的程高本紅樓夢,寫黛玉臨死之前深恨寶玉痛罵寶玉,此無疑是對曹雪芹的紅樓夢進行了徹底的顛覆,乃可惡之極。程高本結尾還寫了賈府重整旗鼓,"蘭桂齊芳",簡直令人憤慨,我不提也罷。
以上,我大概談了談紅樓夢主題,"金陵十二釵"、青帝賈寶玉。最后,我還想談一談妙玉這個人物。
紅迷對妙玉誤解特多。事實上,妙玉是曹雪芹從李商隱筆下"偷"來的。不信,我們可以看一下李商隱《嫦娥》詩: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我們看了李商隱《嫦娥》詩,對照妙玉,感覺怎么樣?你不覺得妙玉乃紅樓夢里嫦娥么?
我說妙玉是紅樓夢里嫦娥,證據(jù)特多,但在此處不可能展開談,紅迷朋友如有興趣可參閱我有關論文。我在此只能就妙玉說如下幾句:妙玉曾當面批評黛玉俗;妙玉在紅樓夢里詩才比湘林高;妙玉精通茶藝堪稱茶神;還有妙玉擁有許多千年古董世間珍寶。所有這些,我們不能按常人思維、"生活真實"去解讀,否則,你是解讀不通妙玉的。我們只有把妙玉看作是李商隱筆下嫦娥飛進了紅樓夢里才能一通百通。據(jù)我"探佚",妙玉最終還成了寶湘姻緣的紅娘之一!
與妙玉情況相似的還有秦可卿。對秦可卿的解讀,我們也應該突破常規(guī)思維、"生活真實",事實上,曹雪芹筆下的秦可卿乃賈府里的警幻仙姑,是個半人半仙的角色。她在紅樓夢里的藝術職能主要是擔負全面的隱射。她隱射天下美女、隱射林薛、隱射元春、隱射賈府滅亡。有人正因為對秦可卿身上諸多謎團、對秦可卿出身之類解讀不了,理解不了,才會去胡言亂語猜測秦可卿是什么胤礽的女兒。
好了,今天我講紅樓夢,東拉西扯,老調(diào)重彈,并沒有什么新意,請紅迷朋友見諒。
王根福 來源:紅樓藝苑
20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