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是一種情緒,懷舊是一種時尚。比如,翻開老照片,一張照片、一段住事,所包涵的意義并非話語所能簡單描述的,而一些歷史的角落也正因為這些老照片的存在而變得逐漸清晰、變得逐漸鮮活起來!
透過發(fā)黃的老照片,回望這些細節(jié),也讓我們仿佛伸手便觸摸到了昨天經(jīng)歷過的種種痕跡,握在手心的是如此讓人動容的線索。
精致與奢華已經(jīng)是人們腦海中對上海不容辯駁的第一印象。從近代到21世紀,上海始終處于中心焦位置。十里洋場,上海曾經(jīng)硝煙彌漫,曾經(jīng)歷盡豪門情仇,曾經(jīng)充滿傷感曖昧……
現(xiàn)今的上海,依然豪華大氣,依然高貴時尚。歷史的塵煙,都化在一幢幢有記憶的老房子里。昔日的恩怨情仇已經(jīng)隨風而逝,成為一道道食色大餐供今天的吃客們茶余飯后談笑風生……
百老匯(Broadway)大廈(現(xiàn)上海大廈)1934年為英商所建。1951年5月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改名為“上海大廈”,現(xiàn)為掛牌五星級涉外飯店。
禮查飯店(早期)
1860年,一幢兩層樓的西式旅館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它就是禮查飯店(Richards Hotel)。這是上海第一家近代化的旅館。
禮查飯店(1910年,今黃浦路15號,浦江飯店)
1860年,一幢兩層樓的西式旅館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它就是禮查飯店(Richards Hotel)。這是上海第一家近代化的旅館。1907年,禮查飯店原來的二層小樓被拆除,在原址建造起一幢6層高的鋼筋混凝土與磚木混合結(jié)構(gòu)的樓房。1910年竣工。它的外觀采用英國新古典主義建筑形式,占地面積4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0平方米,立面豎三段。位于黃浦路的大樓南面大門上裝有鐵架大雨篷,二層以上均挑出陽臺,當時在其南面還建有俄羅斯駐滬領(lǐng)事館大樓。
禮查飯店頂層大餐廳(今黃浦路15號,浦江飯店)
禮查飯店始建于1846年。1906年重建,1910年竣工。1959年改名為浦江飯店。
蘇聯(lián)總領(lǐng)事館,1916年竣工,黃浦路1號(今黃浦路20號)
德國總領(lǐng)事館(1910年,黃浦路9-10號,今黃浦路60號)
德國總領(lǐng)事館建于1884-1885年間,由徳籍建筑師貝克·培迪克設計(1907年修繕過一次),建筑坐西朝東,面向黃浦江畔,磚混結(jié)構(gòu),高三層。由一幢住宅樓和一幢辦公樓相組合,在樓的南立面有通風遮蔭的券拱外廊。
日本總領(lǐng)事館,1911年竣工,黃浦路25A號(今黃浦路l06號)
1908年地亞士洋行
1937新利洋行(東方皮毛公司)
1917年飛星公司
二十世紀初華比銀行大樓
建于1875年的匯克司公司
1908年捷成洋行
麥克司·豐塔格商行(1908)
1908年美昌洋行
二十世紀初美商花旗銀行發(fā)行的貨幣
二十世紀初美商友華銀行發(fā)行的貨幣
1909年摩爾公司
1908年仁記洋行
1908年禪臣洋行
1908年榮華洋行
1917年三菱洋行
1908年順發(fā)洋行
1908年天祥洋行
二十世紀初位于馬路轉(zhuǎn)角處的錢莊
二十世紀初祥茂洋行
1908年新大昌公司
1937年新利洋行
1908年新瑞和洋行
二十世紀初怡和洋行的冷藏公司
1908年義記洋行
1854年始建的虹口美國禮拜堂(在百老匯路,今東大名路)
二十世紀初百老匯大戲院(百老匯路,今東大名路)
二十世紀初百老匯路德僑開設的牛肉莊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