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家長最常犯的六個錯誤類型(上)/(中)、(下)

 4050szl 2012-02-20

關(guān)于孩子可能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謂千奇百怪,常常讓家長感到不可思議。我認識一個孩子的家長,他對孩子的教育很有想法,比如他要求孩子在每次考試之后都要對卷子做詳細的分析、總結(jié)。按說這樣做,對成績的提高應(yīng)該是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吧,可結(jié)果并非如此。孩子似乎是故意變著花樣的搞出新問題,今天是由于馬虎,大意失荊州;后天就變成理解上出了偏差,沒有看懂題目;再后來就成了緊張啊,一時疏忽啊等等,這些接連不斷的問題把家長搞的焦頭爛額,不知道如何應(yīng)付,覺得自己孩子學習上的問題簡直太多了,甚至因此對孩子的能力產(chǎn)生了懷疑……

其實問題遠不像您想象的那樣復雜,說到底孩子的問題不外乎分為兩種,一種是老問題,一種是新問題

老問題就是指老毛病,是指以前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還在不斷地重復。為什么孩子的錯誤會變成老問題?老問題為什么會一犯再犯?很簡單,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孩子沒有把它當回事,所以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錯。

每人每天都要喝熱水,沒有人不被開水燙過嘴唇的,但我也沒有聽說誰天天被開水燙!偶爾一次失誤是可以被原諒的,“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但如果天天在同一個地方沾濕鞋子,就不得不讓人對這個人的智商產(chǎn)生懷疑了。

其實出現(xiàn)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問題熟視無睹,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樣的錯誤就會讓人覺得不可原諒。當然,對同樣的問題涂抹掩飾,自欺欺人,就更不能被原諒。

就像我剛才提到的那位家長,孩子所犯的錯誤是面對自己的問題,“誠懇接受,堅決不改”。他所采用的方法看起來似乎沒有什么問題,但實際上,家長也沒有認真仔細地探究到底問題出在哪里,認為孩子在學習上真的是問題太多。事實上,不過是同樣的問題,被孩子冠之以不同的說法,所謂“舊瓶裝新酒”,老問題沒有改正,新問題又接踵而至,如此這般的學習,問題不越積累越多,成績不越來越低才讓人費解呢!

對于處在發(fā)展過程中的事物來說,遇到新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或者學習,甚至在每天每日的生活中,新問題的出現(xiàn)也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學習中尤其如此。正是因為對某些問題不甚了解,我們才需要學習,也只有在不斷遇到問題的同時,我們才能進步。沒有誰敢說他永遠不會遇到新問題,因此人們對于新問題的出現(xiàn),一般都表現(xiàn)得比較寬容,誰都不可能先知先覺,誰都有判斷失誤的時候,這很正常。

但在對新問題的出現(xiàn)表示寬容并報以十分理解的同時,我們常會犯兩個毛病,一種是對新問題缺乏本質(zhì)的認識。另一個就是過分夸大問題的負面作用。

對新問題缺乏本質(zhì)的認識,即不能敏銳地發(fā)現(xiàn)新問題是老問題的變種呢,還是真正屬于發(fā)展過程中新出現(xiàn)的問題。所以往往是撿了一路西瓜,回到家懷里還是抱著一顆瓜!剛才提到的那個家長犯的就是這個錯誤,他并沒有認識到那些所謂新問題不過是舊問題的變種。

正是因為舊問題沒有解決,才會出現(xiàn)種種千奇百怪的新問題。長期承受這樣的“打擊”,難免會對孩子產(chǎn)生懷疑——他真的是不是學習的料?為什么總是問題不斷?與這位家長有著同樣經(jīng)歷的人,您大可不必心急如焚了,不妨仔細琢磨一下新問題與老問題之間的關(guān)系,也許陰霾都會煙消云散,問題也都迎刃而解了。

面對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判斷它到底是老問題還是新問題,判斷之后的不同結(jié)果將影響改正的方法。如果是老問題,一定要指出并告訴孩子,希望他下次不要再重復同樣的錯誤,因為這樣做是十分愚蠢的;如果果真是新問題,那么一定要讓孩子把它搞明白,不要讓新問題遺留,變成老問題。

如果希望問題可以得到迅速判斷和及時解決,有一點十分重要,那就是不要忽視任何一個看起來極其微小的問題。因為這一點小問題很可能越積越多,越積越大,到最后小問題滾雪球似的變成大問題,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再想設(shè)法補救就會變得極為困難!

舉個簡單的例子,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的兩個孩子一起學習英語,老師定下的要求是每天背5個單詞。一個孩子乖乖地每天按照老師要求做,另一個孩子總想著偷懶,耍小聰明。有一天只背了4個單詞。他想,少背一個無所謂啦,反正老師也不會發(fā)現(xiàn),明天多背一個不就完了??墒堑搅说诙?,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又想,無所謂啦,我明天多背兩個。第一個孩子穩(wěn)扎穩(wěn)打,保證每天5個單詞量,而另一個孩子呢?看起來似乎也沒差多少,但一個月后呢?半年后呢?一年后呢?結(jié)果想必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

對待問題的另一個常犯的錯誤是過分夸大問題的負面作用。我不知道用“刻薄”這個詞來形容家長的某些反應(yīng)是否恰當。一些家長總是不能以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一些在所難免的問題。他們往往不去探究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雙眼總是緊緊盯著結(jié)果不放。面對孩子的低分,滿卷子的紅叉叉,他們就忍不住開始惡言惡語,似乎這樣才能一解“心頭之恨”,絲毫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面對這個結(jié)果,孩子的心里其實也并不好受,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把成績捧到父母面前已經(jīng)下了很大的決心,他們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和關(guān)心,而不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您的一句話,就可能讓孩子失去信心,對學習感到徹底的絕望,對考試更是感覺恐懼恐懼再恐懼。特別是有些家長,還保留著 “不打不成器”的錯誤觀念,在關(guān)鍵時刻,把孩子對學習殘存的一點點熱情全部打得煙消云散。

其實,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和效果么?它簡直就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啊。錯誤和問題真能說明全部么?一兩次考試上的失誤是不是就表明孩子沒有前途可言了?這道理其實大家都明白,許多家長也只是一時間憤怒難耐,但是,在面對孩子的問題錯誤的時候,如果您能耐下心來,把語氣放平和,與孩子一起分析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孩子會更用心地聽,也會對您的理解和寬容心存感激。家長的一通臭罵,往往并沒有讓孩子好好去想怎么避免錯誤,相反,他們想得更多的是,錯誤出現(xiàn)時怎么避免家長的責備!

有個孩子成績雖然一直一般,但是其他表現(xiàn)還是很乖的,從來也不知道說謊話。但有一天她母親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居然開始學會撒謊了,不無擔憂地向我傾訴,自己的孩子是如何讓她著急和傷心。實際情況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是不理想,這個母親平時總是不厭其煩地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她覺得自己的孩子太不懂事,不爭氣,根本不明白家長的用心良苦。只要考試成績不好,母親訓斥的話就脫口而出。以至到了后來,孩子的成績不但沒有什么提高,為了避免母親的啰嗦,他便開始琢磨怎么隱瞞成績,改記分冊,編造各種各樣的謊言。

這樣的情況有很多,這種過錯真的能算在孩子身上么?答案是否定的。最初孩子也許只是在學習方面存在一點小小的問題。小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越積越深,到最后成了無法逾越的障礙。在這種情況之下,家長沒有給予適當?shù)闹笇?,甚至連一些鼓勵和安慰的話都沒有,而只有訓斥和指責。長此以往,當孩子再次面對失敗的時候,想到的不是勇敢面對,設(shè)法逾越,而是千方百計的加以逃避、掩飾。

就像上面提到的那個孩子,難道他真的是因為怕自己考試成績不好才去隱瞞成績,才去涂改記分冊么?當然不是,是母親不恰當?shù)膽B(tài)度直接導致了他的錯誤做法,他不愿意聽到母親的訓斥,不愿意面對母親的白眼,為了避免他所恐懼的這一切,他只得出此下策。如此一來,孩子只會恐懼學習,恐懼考試,在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下,學習好、成績高便都成了無稽之談。

看著自己孩子糟糕透頂?shù)某煽?,作為家長的您也許真的是怒不可遏,不過看看孩子已經(jīng)一臉失落難過的表情,您還是先收起那些只圖一時痛快的訓斥吧!考試只是手段,成績也不代表全部,如果不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那么任何考試都失去了它原來的意義!

正因為太多家長都不由自主地對孩子采取了與這位母親相同的態(tài)度,導致孩子在出現(xiàn)錯誤面對問題的時候,想到最多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怎樣盡快讓家長發(fā)泄,這樣他們就能很快地從因犯錯誤而帶來的煩擾中解脫出來,這時候新問題逐漸就變成了老毛病!想想,孩子拿到一份糟糕的成績單時,首先想到的不是問題出在哪里,怎么做才能避免同樣的錯誤再次出現(xiàn),而是緊張地考慮如何面對父母的責備。這樣的狀況下,學習已然就是被動的,必定是痛苦的,處于這種心態(tài)之下,怎么可能考慮積極改正問題,怎么可能在以后取得好成績呢?!因為:讓孩子感到恐懼的是不是錯誤本身,是錯誤帶來的責備

我告訴這位傷心的母親,千萬不要再訓斥和逼迫孩子,即便發(fā)現(xiàn)他撒了謊。重要的是找到問題所在,也許他現(xiàn)在是學習上存在很多問題,那也不要緊,一步一步地來,一次解決一個問題,就會有相應(yīng)的提高,慢慢地他就會解決更多的問題,找回自信。

通過以上事例都只是充分說明了一個這樣的事實:我們家長在不知不覺中犯了太多的錯誤,讓孩子承受了許多不該承受的委屈,讓孩子在反方向上越走越遠的。

如此說來,如果教育認識和方法不當,家長在教育中所起到的破壞作用其實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象,如果您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原來存在著如此之多的問題,也許會大吃一驚,但事實的確如此。讓我們來看看家長常常犯的都有哪些錯誤吧,您也可以以此為參照,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犯過或正在犯同樣的錯誤。

呵呵,說了這么多,好象還是沒有進入正題,那就等看后續(xù)。先預報一下家長常犯的錯誤類型:

1、紅旗在手型: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錯

2、屢錯不改型:知道錯了還是重復錯誤

3、跟風吃PI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4、本末倒置型:只關(guān)注學習這個小事情

5、自我陶醉型:只看教育結(jié)果而非教育

6、語言障礙型:連話都不會跟孩子說

續(xù):家長最常犯的六個錯誤類型(上)

家長最容易犯的六個錯誤類型就是:

1、紅旗在手型: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錯

2、屢錯不改型:知道錯了還是重復錯誤

3、跟風吃PI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4、本末倒置型:只關(guān)注學習這個小事情

5、自我陶醉型:只看教育結(jié)果而非教育

6、語言障礙型:連話都不會跟孩子說

現(xiàn)分別論之。

 

1紅旗在手型: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錯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輝煌的事業(yè),能夠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獨占鰲頭,能夠擁有幸福完整的人生。孩子永遠是家長獨一無二的驕傲,沒有一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出成就。但就社會大范圍來說,功成名就的是少數(shù);就小范圍來說,在一個班里的前幾名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有一個時時處處讓人羨慕的孩子,是所有的家長的理想,但絕對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實現(xiàn)的。成就一番事業(yè),成為人人矚目的名人,需要方方面面因素的共同協(xié)作,我們姑且不論。即便是在同一個班級里,同樣的老師和教材,相差無幾的智商和學習環(huán)境,為什么有人總能拿第一,有人就總是考不好呢?

許多次在與家長朋友在一起座談,共同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我問家長:為什么孩子的表現(xiàn)不好?。客ǔ袃煞N經(jīng)典的回復,一是家長通常會說出孩子的一百個不是來;二是做母親的往往會指責當父親的如何不管孩子的教育,而父親則埋怨說他媽媽太嬌慣。

總之,能夠主動說出自己問題的家長基本上是沒有的。

很少有家長在給我介紹孩子情況的時候,能夠全面深刻地評價孩子的長處和優(yōu)點,即使說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孩子心眼還不錯等,除此之外就是長篇大論地、喋喋不休地、咬牙切齒地、恨鐵不成鋼地痛陳孩子的不是和缺點。很少有家長能夠說自己的行為到底有什么不足,通常不過是一語概括簡單掠過象征性地說一句自己脾氣不好等,即使如此也常會補上一句“我也是為孩子好??!”像這樣的認識和心態(tài)怎么可以讓孩子服氣,讓孩子聽話?真是異想天開。

許多母親談到子女的教育問題,往往是一肚子苦水。說什么很辛苦,又做飯又洗衣,孩子作業(yè)還要操心,結(jié)果還沒有人說好,孩子也不怕她等等??偸且浴靶量唷卑炎约旱膯栴}一言蔽之,雖然也承認自己有時候啰嗦,但又很振振有辭地說:說都這樣,不說還不知道怎么樣呢!但卻從來沒有用心想過自己到底有什么不當之處!

我要強烈指出的是:家長在孩子的問題上沒有足夠的自我批評意識是不可能做好家長的。如果認為自己沒有問題,把問題一股腦地推到孩子和愛人的身上是非常危險的。

家長缺乏自覺的反省意識,看起來是極其普遍的現(xiàn)象,反映了人的思維的局限性、惰性。所以本書強調(diào)的一點就是每個人從自己身上發(fā)現(xiàn)問題。把你的“放大鏡”從孩子身上拿走吧!

所以,作為家長的您一定要先學會自省。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適時的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十分重要的。不要用辛苦和用您的愛,作為掩飾您缺點與不足的借口,千萬不要讓您的愛變成孩子的負擔。

有的家長特別喜歡在孩子面前講自己的奮斗史,似乎要通過家史的闡釋,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到底有多重,一旦學習不好,就是對不起天,對不起地,總之就是罪不可恕。這樣的教育方式開始似乎還有點效果,到最后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無比。我以前看過一個笑話,一個母親為了讓孩子能有光明的未來,為了讓孩子刻苦努力地好好學習,終日在孩子面前講述自己以前的日子是多么多么的辛苦,如果孩子不努力學習以后就會和她以前一樣沒的吃,沒的喝。有一次孩子聽得實在厭煩了,就張口問她:“是不是因為你家太窮了,你才來我家的?”這盡管是個笑話,也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傊?,不要讓您的良苦用心輕易付之東流。

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要學會站在他的立場上為他想想,特別是拿著一紙糟糕的成績的時候。家長要時刻記得,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尊嚴。尊重是相互的,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不爭氣、不聽話、不懂事、不孝順、不理解家長的用心良苦。這樣的話也會讓孩子傷透了心,他可能因此真的厭倦學習而最終放棄努力。孩子沒考好,或者又沒有乖乖聽話的時候,您應(yīng)該先考慮一下,自己有沒有地方做得不夠好。得出結(jié)論之后,再在孩子身上找問題。記住,我們面對問題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解決它,而不是讓這問題變成孩子更深刻的痛苦。至于那些憶苦思甜的話題,不妨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一笑而過,不要讓它們統(tǒng)統(tǒng)變成孩子不愿面對的巨大壓力,讓孩子在學習考試中,卸下種種負擔,輕裝上陣。

父母對子女的愛的確是世間最無私最廣博的感情,這點誰都知道,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兒女好。只是注意千萬不要把這沉甸甸的愛變成沉甸甸的負擔,這會讓孩子舉步維艱的。

總之,要時刻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問題,及時改正,不要再推卸責任,因為這樣做毫無價值和意義。

 

2、屢錯不改型:知道錯了還是重復錯誤

許多家長有這樣的體會:一件簡單的事情,對孩子三令五申地提同樣的要求,孩子卻總是完成不好。久而久之,不僅孩子不耐煩,連自己都感到筋疲力盡。

比如讓孩子飯前洗手,而如果不檢查,孩子就會不洗手而上了餐桌;對孩子說做完作業(yè)一定要檢查,而孩子總是不能做到,即使是做了也是應(yīng)付差事,不了了之,等等。這些現(xiàn)象俯拾皆是!

有時候我實在納悶,有那么大的功夫和精力一遍又一遍地說,為什么就不能停下來琢磨一下孩子為什么沒有做到?為什么不愿意做?為什么說了不管用?怎么說才更有效果?我們的家長似乎有耐心要求、呵斥孩子,卻沒有耐心研究這個問題。且不說這種做法的低效,由于這樣的做法造成自己威信在孩子那里的喪失才是最糟糕的結(jié)果!

比如有個家長每天都要叫孩子起床,連叫帶拖。我告訴他,你和孩子說清楚,從明天開始以后每天就叫一次。家長問道:起不來,遲到怎么辦?我說:遲到是他自己的事,你別管他!就是因為你總想著別遲到,孩子自然不操心。結(jié)果后來有一天,孩子沒有及時起床,哭哭啼啼地上學了。但后來再也沒有聽說這個家長天天叫起床的事情。

所以在重復了成百上千次對孩子要求而又無用的現(xiàn)象的時候,您首先要做的就是放棄以前的那種做法。不做也比瞎做強。

我經(jīng)常對家長說的一句話是:把你最常說的那句話忘掉。有的家長告訴我這樣令他很痛苦,我說習慣就好了,說出來感覺是痛快,但沒有任何作用啊。你是要你的痛快還是要孩子的提高?

威嚴絕非是建立在翻來覆去的基礎(chǔ)上,即便用再嚴厲的語氣重復同一句話,其分量也會變輕變淡。“罵多不懼,打多不恐”。對孩子提的要求,說一句必須有一句的效果,就拿剛才的洗手為例子,每天早中晚都要重復三次,如果只說一次就能達到效果該有多好,家長的三令五申只會讓孩子覺得啰嗦、麻煩、不把要求當要求,反而養(yǎng)成一貫的散漫。

如果孩子對您的要求置之不理,那么就要引起您的足夠重視了。首先您要問問他為什么不聽話——“忘記了”并不能成為理由,也不應(yīng)該屢屢成為借口。其次,您需要告訴他這么做的意義和作用,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孩子就會把您的要求放在心上。

不要讓孩子對家長產(chǎn)生過分的依賴心理,做任何事情都必須經(jīng)由家長反反復復地說,才能做到。如果您的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這個不好的習慣,您不妨嘗試一下剛才我所提到的方法,可以叫它“置之不理”法,讓孩子自己體會做錯事所帶來的后果,他就會變得自覺,也省去了您很多翻來覆去的話!

 

3、跟風吃PI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孩子經(jīng)常會聽到家長這么說:“XX的孩子鋼琴都8級了你還不快點去學個小提琴”,“你瞧瞧人家XX,一考試就考第一第二,你怎么總給我考那么點分回來?”把孩子當成攀比對象的家長,就是這樣不經(jīng)意地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并因此把孩子搞得痛苦不堪。

看見別人家買了鋼琴,覺得自家的孩子至少也得拉個小提琴;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參加了奧數(shù)班,自己的孩子也得參加什么輔導班才感覺平衡;看見人家請了家庭教師,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也趕緊打聽什么老師更好。

很多家長也知道這樣的做法不太對頭,可是不這樣做,心里總是不放心,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我就見過許多孩子學過很多技藝,但沒有一樣拿得出來;也請過很多老師補課,但學習成績依然不佳;書包、文具及學習用品都是最好的,可是依然對學習沒有興趣。家長還感到很納悶,我為孩子創(chuàng)造的條件是最好的,怎么孩子的成績還是不行?其實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還是說明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家長也會花許多錢買許多教育類的書籍,可是看完了又沒有什么收獲??傁朐诮逃龝镎业綄Ω逗⒆拥霓k法,無疑是刻舟求劍。

給孩子什么,不該給什么?教育孩子什么?關(guān)心孩子什么?實在是我們家長應(yīng)該認真研究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考慮清楚,不知道該干什么,當然會出現(xiàn)別人干什么,自己盲從的做法。勞神費力不說,還貽害、耽誤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有每一個孩子的美麗,對每一個孩子的教育都不能按照別人的經(jīng)驗生搬硬套。

對于孩子,家長的思想盡管不能取代孩子的思想,但作為經(jīng)歷豐富的長輩,他會給予十分珍貴的建議;對于家長,了解孩子所想,是教育孩子的基礎(chǔ)。把自己的思想強加于孩子,只會讓孩子陷入痛苦的深淵,與成功越來越遠。

“不要讓達·芬奇去學小提琴”。孩子長大以后,都會或多或少地流露出自己的喜好。這時家長要給以適當?shù)闹С趾鸵龑?,而不是憑借著自己的喜惡加以限制甚至是殘忍的扼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您何必費勁心機讓他去學一項自己沒興趣的東西呢?了解孩子的想法,才可能在他們成功的道路上助一臂之力。

總之,就是不要盲目攀比,不要看到別人在哪些方面做出了成就,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樣是不現(xiàn)實的。

續(xù)家長最常犯的六個錯誤類型(中)

4、本末倒置型:只關(guān)注學習這個小事情

說到怎么提高成績,教育孩子什么和怎么教育孩子的問題,我提出一個公式、一個目標和一個方法供您參考!

一個公式:生活品質(zhì)>學習品質(zhì)

很多人對這個公式的理解是很欠缺的。試想,一個生活上馬馬虎虎的人怎么可能在學習上表現(xiàn)得一絲不茍?在雜亂無章的房間里人怎么可能在學習上有條有理?一個生活上毫無規(guī)律可言的人怎么可能在學習有較強的自制力?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怎么對待生活也會怎么對待學習。很多孩子在生活作風上表現(xiàn)的散漫、懶惰、冷漠,在學習上也是大忌?。∪绻钇焚|(zhì)的訓練達到一定的層次,學習能力的提高就會變得很容易!

因此,千萬不要以為生活與學習之間的關(guān)系是涇渭分明。事實上恰恰相反,兩者之間可以說是息息相關(guān)的。太多家長過分強調(diào)重視學習,把成績當成最重要的事情來抓,而忽視了孩子在生活上的種種表現(xiàn),把生活問題當成細枝末節(jié),把學習成績當成重中之重。如此不合理、不正確的傾向,會使孩子無法得到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其實,無論是在學校里的教育還是社會上的教育,對學生生活品質(zhì)的培養(yǎng)都應(yīng)該重于學習品質(zhì)。這同時衍生出另一個問題,一個與學習相關(guān),同樣為家長學生所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到底什么是人才?

長久以來,人們都把取得高學歷、好成績的人當作人才。殊不知這是對人才狹隘的理解,它在一定程度上非但無法培養(yǎng)出真正的人才,反而會扼殺人才。之所以產(chǎn)生這種結(jié)果,我認為,歸根結(jié)底還是觀念問題。既然是長久以來形成的觀念,就很難在一朝一夕改變。這很像前一段人們流行的說法“高分低能”,那些在學校里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面對實際問題可能手足無措。之所謂會產(chǎn)生高分低能,恰恰是因為人們將對學習品質(zhì)與生活品質(zhì)之間的重視程度本末倒置所致。

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教書是次要的,育人才是關(guān)鍵,是根本。也就是說生活品質(zhì)對一個人的意義要遠遠大于學習品質(zhì)。

有些家長一味地把孩子關(guān)在屋子里學習,不重視他們生活方面的品質(zhì),認為生活中的一點點小問題,家長都可以幫助解決,因此讓孩子的毛病被忽略和掩飾。時間久了,孩子在生活上的種種不良習慣,會變成性格中的一部分,而想要將生活與學習截然分開,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生活問題重重,學習勢必也是問題重重。

生活品質(zhì)的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學習成績的高低。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學習好的學生,都會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生活井然有序,做任何事情都認真仔細,善于觀察等等。正因為這些生活上的品質(zhì)深深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方式方法,如這些孩子在做作業(yè)的時候條理性非常好,知道應(yīng)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不是亂糟糟的、沒有頭緒;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觀察,一點點細微的小事也會記在心上,而這些事情就成了日后作文的素材……而那些生活上邋邋遢遢、隨隨便便、馬馬虎虎的孩子,怎么可能在學習的時候,考試的時候一下子變得仔細認真起來了呢?

為學習而學習是學習的大忌。學習是人類的本能,不是強迫來的。如果學習需要別人強迫來做,那么一定會策劃出許多有逃避學習的方法。比如有的孩子還會把字寫得大一點,寫滿一篇,這會看起來很多。有的孩子會打著與同學一起學習的幌子,其實是為了方便抄襲作業(yè)等。很多孩子把聰明勁用在了如何對家長隱瞞真實情況,如何逃避功課,如何減輕家長的處罰和責備,而不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這一切都是緣由家長對學習的過分專注,讓孩子從小以為學習是為家長而學習。

許多家長忽視對孩子生活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把全部心思與重點放在分數(shù)上,“唯分是從”,忽視道德和理想教育,從小就給學生施加壓力,把千斤枷鎖銬在學生身上,還不斷吆喝他們跳出最優(yōu)秀的舞蹈。其結(jié)果造成學生心理扭曲變形,心理素質(zhì)差得讓人難以想象。每年高等學府都有人從樓上“一躍而下”,自殺的學生呈現(xiàn)低齡化,被老師批評、被學生嘲笑,甚至被家長誤會就要以死解脫。這樣的結(jié)果讓各界人士痛心疾首。

一個目標: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

有愛心才會有責任心,有責任心才會有追求。給孩子以責任心和愛心,讓孩子學會愛!有很多家長說:只要孩子學習好,其他的都無所謂。家長即使對孩子別的方面也有所關(guān)注,通常也不過是敷衍了事。

從生活品質(zhì)入手,培養(yǎng)愛心,建立起強烈的責任心是走向成功人生的關(guān)鍵。

前段時間發(fā)生的沸沸揚揚的潑熊事件,以及某大學生把小狗放到微波爐里去烤……誰能想到這些事情就是那些我們認為的未來的人才干出來的?“劉海洋潑熊”事件發(fā)生后,還有人為他求情,覺得他是名校的學生,而且又考上了研究生,有著遠大的發(fā)展前途,應(yīng)該從輕處理,或者不處理。這樣的辯護儼然還把他當作人才,我很不理解,更加不贊同,像這樣心理不健康的人怎么能是人才?就因為他學歷高、分數(shù)高?我們常說教育以人為本,我想,很多人曲解了它的意思——這句話是在教我們怎么做人,怎么做一個有感情、有正義感、有良知的人。如果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出一群會考高分、拿高文憑但沒有“心”的人,那么人與牲畜何異,知識變成了魔鬼的利器,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便是無稽之談。

功名的獲得是良好教育質(zhì)量的衍生品之一。我們用良好的教育培養(yǎng)對人類有價值的人,用功名給他們的貢獻做獎勵和標注,但只知道片面追求功利的短視行為,就好比給鳥兒翅膀拴上了金塊,其結(jié)果就是將會讓鳥兒重重摔在地面。

說個最簡單的道理,如果孩子不懂得愛父母,他又怎么會關(guān)心和重視父母對他的期望呢?所以,從某種角度上說,不愛學習也是不愛父母的一種表現(xiàn)啊。但我們的父母因為忽視了對愛心的教育,以為只要學習好就什么都好了,實際不然。

一個方法: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方法是尊重孩子

在您對孩子大呼小叫的時候,您是否想過他的感受?您是否想到他也正因為沒有考好的成績而傷心自責?

在您對孩子絮絮叨叨、沒完沒了地叮囑的時候,你是否想過他已經(jīng)聽得極不耐煩,思想早就游離于身體之外,去想別的了?

在您埋怨孩子毫不理解自己,一點都不聽話的時候,是否想過自己是不是真的了解孩子?而孩子也正因此而同樣痛苦?

父母都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習慣性地幫他們設(shè)計人生。出于父母的愛,不愿意讓他們走一點彎路,為他們?nèi)〉玫囊稽c小成績而興奮,同時也為他們的一點小錯誤而憤懣、傷心??墒羌议L,您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那個講話傻里傻氣,走路都走不穩(wěn)的小寶寶什么時候就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不再對你言聽計從,不再相信你為了騙他而編造的話,甚至開始頂嘴反駁,有時候還講得頭頭是道、井井有條?面對這種情況您是否覺得束手無策,只好擺出家長的威嚴,聲色俱厲地呵斥?而孩子面對您的呵斥又變得乖巧起來,于是久而久之呵斥就變成了一種習慣?

了解孩子,就需要尊重孩子。不知道如何尊重孩子,孩子也不會尊重你的意見和教導。不敢想象兩個互不尊重的人在一起會有什么好結(jié)果!不尊重孩子,孩子也不愿意和您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家長對孩子的把握也容易失控,在不了解孩子的時候怎么能期望好的教育效果呢?

所以,作為家長要時刻記得,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他們也是有權(quán)利說“不”的,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他們身上,畢竟他們已經(jīng)長大了,前面的路,他們還是要自己去走,即便是不撞南墻不回頭,他們也愿意自己去嘗試。請尊重他們,相信他們,并鼓勵他們,畢竟,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成長。

前段時間在報紙上看到一個這樣的報道,有個女學生由于考試成績不理想,她父母竟然用讓人難以容忍的惡毒語言來形容女兒,那些話讓人聽起來已經(jīng)不是不尊重女兒的問題,簡直就是把女兒當成仇人,最后那個女兒一氣之下用菜刀和她媽媽表明了她的看法。是啊,大家都明白,那只是家長的一時氣話,說到底,也還是恨鐵不成鋼;說到底,也還是愛之深,恨之切,但您是否想過說這樣的話也于事無補啊,它只會讓孩子更傷心、更痛苦而已。難道這就是您想要的結(jié)果么?也許您是想讓孩子知恥而后勇,但一張考卷,一個分數(shù),真的能說明什么問題么?

尊重是雙方的。無論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先平靜心情,緩和語氣,坐下來慢慢談,給自己和給孩子一個機會,不要讓一條原本小小的溝渠,變成日后永難跨越的鴻溝。理智的談話,善意的詢問,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jié)經(jīng)驗,遠比惡聲惡氣的訓斥,毫不顧及后果的責罵有意義和有效得多。

既然一切都是源于愛,為什么不選擇一種更友好的方式呢

5、自我陶醉型:只看教育結(jié)果而非教育

隨便問家長一個這樣的問題,“你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嗎?”沒有一個家長會說自己不重視。提到這個問題,幾乎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一套長篇大論。如果再問他是如何重視的,孩子又是如何不讓人滿意的,他就會歷數(shù)自己多少年來辛苦小心地持家,關(guān)心孩子的學習,關(guān)心孩子的未來,關(guān)于孩子的一點點風吹草動他都會放心不下。而孩子卻總是不爭氣、不聽話,不管自己是怎么的苦口婆心或者是嚴厲批評,可孩子的成績始終上不去,而且也不聽話,總之就是讓自己有操不完的心。

如果聽眾有耐心,他還會很詳細地介紹他是如何辛苦,如何付出。他又是對孩子期望如何的高,而孩子又如何不盡如人意等。

面對家長們大同小異的說法,我認為與其說我們的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不如說是家長重視孩子達到什么樣的結(jié)果更符合自己的想象與期望,也就是家長更重視自己。

根本上來講,家長更關(guān)心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重視的是結(jié)果,而不是教育本身。說句不客氣的話,我們的許多家長根本不是在教育,說是在做買賣似乎更恰當點,只不過最后往往又賠錢又賠精力,破產(chǎn)都不知道為什么。

重視教育不是只看重教育的結(jié)果,或者只關(guān)注孩子的學習,或者只是自己的想法。應(yīng)該重視和了解的是自己是否有正確的教育思路,自己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和缺點,孩子有什么樣的個性特點等。

我認為,懷揣美好的愿望本無可厚非,家長盡可以想象把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成比爾·蓋茨或者莎士比亞,但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眼下不具備成為名人的可能而傷心難過,或者因此埋怨孩子。

家長要做的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學習習慣,鍛煉他們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從而讓他們可以從容面對未來無數(shù)的挑戰(zhàn);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而不是幫孩子去爭取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果。

許多家長的共同毛病是用自己的觀點去框定孩子的人生。他們的目標不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怎樣教育孩子,而是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并且窮盡一生都在為這一個目標身體力行,而最后的結(jié)果卻往往讓他們傷心失望。孩子總不愿意按照他們設(shè)計好的人生路線走,他們總是會別出心裁,總是要另辟蹊徑,而這對于家長來說簡直就是難以容忍。

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全部傾注在孩子身上是許多家長的做法。比如,家長年輕時候的理想是當畫家但未能如愿,因此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個畫家。畢竟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xù),父母常常把自己不能達成的愿望,寄希望于孩子,讓孩子幫助自己完成。

正是有這個信念的支持,讓家長過分關(guān)注結(jié)果,而忽視了教育的過程,忽視了與孩子溝通,甚而變成一個教育上的暴君,絲毫不聽不進孩子的意見,固執(zhí)地讓孩子走自己并不想走的路。這樣的做法,一方面讓孩子痛苦,百思不得其解;另一方面,只會讓孩子離成功的道路越來越遠,因為他走著的并不是自己想走的路,他的興趣也并不在此。

也許有些家長會說,我指給孩子的是條康莊大路,我熟悉里面的一切路障,在我的指點之下他既不會走彎路也不會摔跟頭。這樣,有什么不好?

“一帆風順”聽起來的確是很誘惑人,但您能保證孩子能永遠不會遇到任何狀況么?沒有經(jīng)歷挫折的人生是長不大的。您能保證在您的悉心呵護之下孩子有面對挫折的能力么?你能認為這樣就是成功的教育、好的教育了么?任何經(jīng)驗都是自己摸索而來,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間接經(jīng)驗固然重要,但總不如切膚之痛來得真切吧?!況且,梨子的味道總還是要親自嘗嘗才甘心吧?!一個看起來十分誘人的梨,別人咬了一口,告訴你酸,不好吃,你是不是就乖乖聽話不去嘗嘗了?所以,還是不要妄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什么樣子的人,先考慮一下兒讓他怎么做人,怎么健康快樂的生活吧!

不要再發(fā)牢騷,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吧!

6、語言障礙型:連話都不會跟孩子說

    我在另一本專著《學會跟孩子說話》里已經(jīng)很著重地談了這個問題。在這里,我想為所有的孩子說一句公道話。所有孩子所謂的不良個性和表現(xiàn)皆是源于父母。沒有天生的天才,也沒有天生的蠢材。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善人,也沒有人生下來就是惡者。

    但大多數(shù)的父母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表現(xiàn)的時候,通常的反應(yīng)是責備、批評、憤怒,難得給孩子一點犯錯誤的空間和時間,似乎孩子就不該犯錯誤,這是多么荒唐。誰不會犯錯呢?有誰不會犯了一次再犯的呢?但是我們的家長似乎不這樣想!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和父母難以交流也很容易理解了。小的時候,孩子可能懼怕父母,不敢吱聲;再大點的時候,敢怒不敢言;再大點,有了自己的想法,感覺實際情況不是那么回事,便開始頂頂嘴,更有甚者,和父母來個激烈的身體接觸也未可知。

    威信是家長自己樹立的。如果按照古訓“三歲看大” 來看,上帝給父母的威信其實超不過三年。

    如果不能很好地與孩子對話,不能很好地與孩子交流,就已經(jīng)意味著做父母的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明顯的問題。孩子也不是永遠幼稚的,他的大腦一天天地豐富,獨立的思索也越來越多。如果不能及時調(diào)整與孩子的交流方式和內(nèi)容,總是“老三篇”的話,孩子就愈發(fā)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也不愿意理解和接受父母的意見。所以,父母有責任和必要在家庭生活中創(chuàng)造一種雙方都感覺和諧的對話方式,應(yīng)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他的想法和做法,不僅允許孩子對自己提出看法和意見,而且應(yīng)該鼓勵和支持孩子勇敢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我接觸了許多孩子,發(fā)現(xiàn)存在這么一個現(xiàn)象。比如,孩子吃過飯后,眼睛一直看著電視,但心里想著:這一集看完了我就去做功課,或者看到八點整,就去做作業(yè)??墒沁@個時候,家長就會很不開心地說:不要看電視了,還不抓緊時間做作業(yè)?這個時候孩子倒是起身走了,可回到自己的房間,心里怎么想怎么不舒服,于是故意憋著勁,也不做作業(yè),心想,我到了這里也不做你能把我怎么著。這種做法看起來是很有幼稚和愚蠢,但實際情況就是這樣的。人人都需要一個好心情,都需要別人的理解和信任,孩子也是如此。這種干擾孩子、打擊孩子情緒的事情在家庭里很多,希望家長朋友能夠注意。其實這種情況在您身上也有體現(xiàn),在單位里,對于那些多余的,感覺對自己不信任的提醒和暗示,您是不是也覺得很煩?孩子也是一樣的!

    我曾經(jīng)問我的一個學生,你有心事的時候會和誰說。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是朋友。我又問他,為什么不和自己的父母說呢,他會給你很多成熟的意見啊。沒想到這個孩子笑了起來,和他們說?他們哪里懂啊。什么話還都沒說呢,他們就劈里啪啦地一通反對!

    家長與孩子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既是長輩與晚輩,又是朋友。有的家長覺得只有在孩子面前盡力保持威嚴,才能管得住孩子,如果“嬉皮笑臉”,孩子就會不知天高地厚。為了保持自己的威信,他們往往要在孩子面前板起臉孔,不與孩子平等對話,一般都像是上級對下級談話,而且還要拿腔拿調(diào)。孩子不能對自己的話有任何微詞,不能持反對意見,否則就是對自己威嚴的最大挑戰(zhàn)。面對如此冷冰冰的父母,想必孩子即便想交流,講些小秘密,最后也只會壓抑住,藏在心里,而父母自以為保住了威嚴,實際上卻失去了孩子對家長本該有的信任和依賴。

    與之相反,如果您放下架子與孩子真誠地用心交流,就會得到孩子的信任。

    家長的威嚴并不等于厲害,它應(yīng)該建立在孩子對家長尊重和敬佩的基礎(chǔ)上。

    我還認識一個學生,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不錯,他的精神狀態(tài)、眾多表現(xiàn)和氣質(zhì)都非常有別于其他孩子,總是很輕松很快樂的樣子。比如,考試前他絲毫不緊張,考完后無論考得好與不好,他都不會隱瞞家長,如實匯報。為什么許多學生都普遍存在“怕考試,恨學習”的心理,而這個學生可以如此輕松、自如,如果您與他的父母交流后就會找到答案。

    沒錯,這個孩子的家長從來不在孩子面前“故作威嚴”,他們給孩子留出一定的空間,同時耐心地和孩子進行各個方面的交流。正因為他們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孩子也同樣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不會想方設(shè)法地掩飾回避自己的問題;是直面自己的問題;家長不會因為孩子有某種問題而不由分說的大發(fā)雷霆。

    正是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讓孩子從心理上不再恐懼學習,這就是他與其他孩子的學習存在質(zhì)的不同。掌握孩子的心理動態(tài),全面、透徹地把握孩子的整體狀況,才能找到孩子學習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有一個上初中三年級的女兒,學習莫名其妙地開始下滑,家長問孩子為什么?孩子搖搖頭也不說什么。當用3A學習品質(zhì)考察進行測試分析得出結(jié)論沒有什么異常。所以為這個學生設(shè)計教學輔導的工作前期主要以觀察為主,課業(yè)指導為輔。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發(fā)現(xiàn),孩子父親為人非常謹慎,對自己的女兒要求特別嚴厲,甚至不許和男同學說話。孩子表現(xiàn)也很乖,放學后就早早地回了家,絲毫看不出有什么任何異常。家長向我反映孩子近來做作業(yè)時總是發(fā)呆,成績也很不好。到學校找老師了解,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異常,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非常擔心,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我問家長這個女孩和別的男同學是否有過密交往,家長斬釘截鐵地說:“沒有!她也不敢,再說學校老師和同學也沒有這方面的反映啊。”看得出來,女孩的家長很反感我對這個問題的顧慮。后來我便與這個已經(jīng)上了初三的女孩接觸了幾次,我雖然好像感覺到了什么,但也沒有任何實質(zhì)性的發(fā)現(xiàn)。因為性別差異,我感覺要想與這個女孩深入接觸不大方便,就又派了一個女老師與孩子接觸,經(jīng)過一番曲折,總算搞清楚了原因。

    孩子終于袒露了心聲。原來這個女孩的確沒有早戀,但她有個很要好的女同學,與班上的一位男同學“好”上了。既然是有了感情的交往,感情的波動也是不能避免的。不管感情出了什么樣的波動和不愉快,那個女同學都愿意一五一十地和這個女孩子述說,讓她幫著出主意。結(jié)果這個女孩雖然沒有膽量和異性交往,但卻踏踏實實地為朋友著想,為朋友的快樂而開心,為朋友的煩惱而憂慮。在這個過程中,仿佛體驗了早戀的酸甜苦辣。就這樣,她因終日考慮這個問題而導致神思恍惚,不能集中精力學習。只是老師不知道,家長不知道,就連她的好朋友甚至也不明就里。針對這一特殊情況,指導教師對她進行了思想上的引導。孩子很快從迷惘中走了出來,逐漸把精力專注到了學習中去,成績也自然提高了許多。

    其實每一個學習成績不佳的孩子背后幾乎都背負著一個沉重的故事,壓得他們喘不上氣來,所以我們的家長不能像以往那樣急功近利地要求孩子應(yīng)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而應(yīng)及時和孩子溝通,科學地、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

    你會和孩子說話么?最開始看到這樣的問題,也許您會覺得可笑,我天天都在和孩子說話,怎么就不會說話了呢?但您應(yīng)該明白,有些話是沒有實際作用的,只是單純的聊天而已,而有些話您是希望孩子記在心里的,但結(jié)果是不是如您所愿呢?如果您的大部分話都沒有起到應(yīng)有的作用,那您就該考慮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會和孩子講話了,在您面前孩子也許總是擺出一副謙恭的樣子,但是他心里的真正想法您是否知道呢?如果換一種說話方式,并且把講話的內(nèi)容稍加改動,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那就請您學會跟孩子說話吧!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