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你要學(xué)會承受
欲望,含嗜好意,乃人之本性。對有的人而言,饑餓時思溫飽,飽暖時思淫欲,窮困時思錢財,富裕時思名位,表演者企盼掌聲如潮,筆耕者希望佳作名世,從政者渴求威鎮(zhèn)朝野,經(jīng)商者總想財源廣進……欲望的滿足永遠是暫時的,“欲壑難填”指的正是這些內(nèi)容。 有一個老人在自家門口的一塊空地,豎起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此地送給一無所缺,全然滿足的人?!?/SPAN> 一名富有的商人,騎馬經(jīng)過此處看到這個告示牌:“心想此人要放棄這塊土地,我最好是捷足先登把它要下來。我是個富有的人,擁有一切,完全符合他的條件?!?/SPAN> 于是,他叩門說明來意。“你真的全然滿足了嗎?”老人問他?!澳钱斎?/SPAN>,我擁有我所需的一切?!?/SPAN> “如果如此,那你還要這塊地做什么?” 得隴望蜀,人的欲望沒有滿足的時候,越是富有的人,其占有欲也越強烈。人世間的痛苦大多都是來自于欲望的不滿足——通過物質(zhì)的快樂企圖來滿足精神的快樂是不可能的。 三國時著名戰(zhàn)將呂布,可謂英雄蓋世,卻經(jīng)不起欲望的誘惑,為一匹千里赤免馬,便殺戮了義父丁建陽;為了一個美女貂嬋,便戟刺了義父董卓。兩次弒父,先貪于財,后迷于色最后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當今社會,一些人為了滿足私欲,絞盡腦汁地或以權(quán)謀私,吃喝嫖賭、貪污受賄;或偷竊搶劫、走私販毒、豪奪巧??;或拐賣婦童、殺人越貨、胡作非為……這些人最終都墮落成不齒于人類的狗屎堆。 人心不足蛇吞象,欲望豈有滿足時?人的一生就像那列行進在鐵軌上的列車,循軌得安全,越軌就翻車。經(jīng)常需要我們在欲望與理智間作出某種抉擇,而這種抉擇不僅反映出個人品質(zhì)的高下和人格的尊卑,而且決定著個人的榮辱得失和前途命運。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其實,一個人再富再貴,也同常人一樣,人生幾十年,餐食四兩米,夜宿三尺床。苦短人生,權(quán)再大,錢再多,皆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正如清朝乾隆時,權(quán)傾朝野,富可敵國的和坤被皇帝賜死時留下的絕命詩一樣:“五十年前往命真,今朝撒手撇紅塵。他日睢口安瀾日,記取香煙是后身?!闭媸俏羧諛s華富貴,轉(zhuǎn)眼便成過眼云煙。時時牢記知足常樂,深深明白欲壑難填。 生命永遠不會沿著你希望的方向前進。 中國歷史上,明永歷帝——朱由榔的命運剛好可以用來佐證。他是王,卻未一統(tǒng)江山;他去友邦,卻被出賣;他有忠誠的屬下,給他一隅安身,卻被以前家中的臣子逼死;他享有了帝王的名號,卻沒有得到帝王的地位,即使在史書中,也被一筆帶過,因為在他的故都有一個皇帝的功績遠遠超過了他,而在他去世的地方一個梟雄的故事占據(jù)了正史和野史。唯一被人銘記的就是他的死是一個朝代滅亡的標志。以死被人銘記,卻偏偏不是英雄,死與生同樣尷尬。一生無奈,這就是歷史對他的全部概括。 央視專為春晚30年,最常說的一句話是, “我們對春晚不滿意,其實是對我們自己不滿意。春晚只是這個時代面貌的反映,如果你覺得春晚浮躁,那也是因為這個社會的浮躁?!?/SPAN> 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盡管中外先人們創(chuàng)造了祈禱、祝福一類的吉祥詞匯,但災(zāi)難和痛苦還是免不了打擾人類。想撫平心靈的創(chuàng)傷,穩(wěn)步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目標,每一個活著的人都必須學(xué)會承受痛苦。 要懂得人生就是爬大山的道理,要從潛意識里相信自己擺脫困境的能力,要在心理上強硬起來,一切向前看。 “前面的開闊地總要走過去∕沒有綠茵遮陽已成為事實∕要么跌入海底永伴沉船∕要么聳起身軀化為山脈∕唱著歌也好∕流著淚也好∕沖過去就是壯舉∕屬于每個人的路就是這么長∕何必蜷縮起身去爬行。 一位著名哲學(xué)家說,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絕對公平的理想國,只有幻想公平的烏托邦。 人的一生,許多不公平的經(jīng)歷是無法逃避的,也是無法選擇的。 我們都知道,北風(fēng)和太陽較量的故事。北風(fēng)和太陽為了證明誰的本領(lǐng)大決定進行一次比賽。這時來了一個趕路的人。他們比試看誰先把趕路人的外套剝下來。凜烈的北風(fēng)呼呼地刮起來,他想用大風(fēng)將趕路人的外套掀掉,誰知那人卻將外套裹得更緊了。 北風(fēng)敗下陣來,太陽把溫暖的光芒灑在路人身上,趕路人越走越熱,后來終于熱得受不了了,脫掉了外套。 這個故事,規(guī)則的不公平注定了北風(fēng)沒開始比賽就必遭敗局,如果換成南風(fēng)或是東風(fēng)與太陽比賽呢? 再比如,東施效顰。人常說,笑比哭好,東施為什么不懂“效笑”來增一分美感,而單單要則其“短”處來仿呢? 想深點,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世界的不公允處處皆是。 請聽動物們的憤怒傾訴。 狗拿耗子:他們寧愿看著成堆的老鼠囂張也不讓我捉,倒來呵斥我多管閑事。等到老鼠占據(jù)了整個地球,于是他們“喊打”了,且自我表彰“消滅了多少老鼠”云云,以彰顯戰(zhàn)績的輝煌。 狡兔三窟:純粹是栽贓,我哪里有那么多洞?只是多留了幾個出口罷了,那也是為了活命。倒是他們?nèi)祟愖约航ㄒ粋€窩還嫌不夠,還要建第二個第三個以至第N個窩好讓自己“家里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 鼠目寸光:呵,說我眼光不夠長遠?看看我家里藏的“糧食”就知道了。我看說這句話的人才只有“寸光”呢。 沐猴而冠:嘿,不錯,我們的確再戴帽子也永遠是只猴子不是人;但是別看某些人衣冠楚楚,卻是徒有人形而未“進化”成人。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我貓頭鷹這樣做是為了“決不放過一個壞人”;而人類這樣做則是為了“能放掉一個壞人就放掉一個壞人”。 殺雞儆猴:有罪的罪大的在一旁看熱鬧,沒罪的罪小的倒成了案板上的“雞”,這就是人常干的勾當。 井底之蛙:是的,井底的我一直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但這是客觀的局限造成的啊。那些拿自己的“有知”來嘲笑別人的“無知”的人才是最“無知”的。 黔驢技窮:弱小的我窮盡了辦法想保住自己的一條小命,結(jié)果還是被兇殘的老虎吃掉了。人類不僅不同情,反而冷血無情地嘲笑我,“拍馬”強者,嘲諷弱者,這便是人的真面目。 鵲巢鳩占:我是占了鵲巢,但我不會干掀了人家的窩自己搭一個再以天價賣給人家那樣的事。 緣木求魚:這個人無疑是個天才,只可惜出生的太早了。水里現(xiàn)在是呆不下去了,我們正考慮怎樣在樹上生存呢,怕只怕等我們進化到樹上時,人類連樹也不給我們留一棵了。 狼子野心:我們“野心”再大,也就是人所說的“吃掉個把人”;而人類的野心則是要“吃掉”整個地球,他們一直在這么干,而且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西班牙斗牛運動一周受到媒體的質(zhì)疑,大家認為這項運動違反了“游戲規(guī)則”。那原因很簡單,在斗牛場上,牛和人的搏斗是不公平的,牛在和斗牛士決斗前,首先被逗引、用長矛刺背、再用花鏢刺其頸部,牛的體力、肉體已被摧殘,此時再和斗牛士展開搏斗,最終倒下的肯定是牛?,F(xiàn)代人是不“人道”的,當角斗場上的牛轟然倒地時,人性其實也墜落塵埃。 而在斗牛運動發(fā)起時,奴隸與牛是平等的,牛沒有被傷殘,牛與奴隸的勝負比率各為50%,這樣的比賽才是公平的,如果許多人認為這樣人是無法斗過一頭牛的,那么選擇放棄,應(yīng)該是最明智的。 對于斗牛運動,民國時上海曾希望引進但質(zhì)疑聲不斷。不少人認為這項運動太過于殘忍。 “殘忍”兩字是用得極好的,當一項運動失去公平時,那就只剩下殘忍了。在這個世界上,公平才會產(chǎn)生美,公平才會產(chǎn)生和諧。 我們只能接受已經(jīng)存在的事實并進行自我調(diào)整,抗拒不但可能毀了自己的生活,并且可能會使自己精神崩潰。因此,人在無法改變不公和不幸的厄運時,要學(xué)會接受它、適應(yīng)它,把不公平的現(xiàn)狀甩在身后,就會創(chuàng)造不一樣的生活,從而獲得成功。 世界是競爭的矛盾體,公平是相對的,不公平才是真理。因此,我們要學(xué)會承受,承受不公平的折磨,這樣我們才能夠感到平衡。 適應(yīng)是主動性的。生活不會因為我們的意愿發(fā)生改變。生存和競爭永遠是生活的真正主題,生活不可能時時處處都去適應(yīng)你,也不可能為了適應(yīng)你而發(fā)生改變。既然無法讓生活適應(yīng)自己,那么你就必須學(xué)會去適應(yīng)生活。這樣,才能持續(xù)保持先進,才能生存下去,才能不斷地發(fā)展創(chuàng)造,從而陶醉其中,幸??鞓菲渲校?/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