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 - 魂 - (養(yǎng)) - (勞作) - 震 - 雷 - 東 - 甲乙 - 木 - 青 - 角 - 酸 - 青龍 - 8 - 3 心 - 神 - (安) - (睡眠) - 離 - 火 - 南 - 丙丁 - 火 - 紅 - 徵 - 苦 - 朱雀 - 7 - 9 脾 - 氣 - (補(bǔ)) - (飲食) - 艮 - 山 - 中 - 戊己 - 土 - 黃 - 宮 - 甜 - 中央 - 5 - 5 肺 - 魄 - (清) - (呼吸) - 兌 - 澤 - 西 - 庚辛 - 金 - 白 - 商 - 辛 - 白虎 - 9 - 7 腎 - 精 - (藏) - (化育) - 坎 - 水 - 北 - 壬癸 - 水 - 黑 - 羽 - 咸 - 玄武 - 6 - 1 雷-起火,火-成山,山-應(yīng)澤,澤-生水,水-化雷 “肝、脾、肺”之所以取“震、艮、兌”,而非“巽、坤、乾”,因其后天所成。 肝(木) - 陰中之陽
心(9)上,腎(1)下,肝(3)左,肺(7)右,脾(5)中 木→火→土→金→水→木 [相生] 肝(木)宜疏,不疏,則病心。 后天返先天,天道化萬物。故安。
先天變后天,人道損不足。故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生二,陰陽分。 “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負(fù)陰而抱陽,故陰常有余,而陽常不足。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bǔ)不足。” - 逆 - 養(yǎng)生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順 - 致病 - “人皆損不足以奉有余”,故常宜“溫陽”,而非“滋陰”。 - “溫陽”以利“升水化氣”、“心腎相交”。 - “滋陰”則易致寒滯,阻塞“相交”氣路。 養(yǎng)生 - <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FONT> 潛龍勿用 - 藏精(勿搖) 見龍在田 - 養(yǎng)陰(勿瀉) 終日乾乾 - 升水(勿忘) 或躍在淵 - 行氣(勿助) 飛龍在天 - 運化(自化) 亢龍有悔 - 歸元(覆藏) 防病 - <坤> “履霜,堅冰至?!?- 防重于治。 <巽> “進(jìn)退” - 虛邪賊風(fēng),避之有時。 <即濟(jì)> “水火即濟(jì)” - 心腎相交,則不病病。 ... ... 治病 - <坤> - 玄者,天也。黃者,地也。 - 陰陽交戰(zhàn),法天象地,則百病皆愈。<坤>之功,盡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