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購買單反相機的新建議: 我一直認為,相機要輕便隨身,除非迫不得已(商業(yè)需要和專業(yè)鏡頭需要),輕便可以帶來很多攝影的快樂。所以萬元以下建議考慮GF1這樣的小相機,加上不同鏡頭就接近萬元。一萬五至兩萬左右輕便隨身的單反也有(單反功能多、更快速、成像一般也更好)。確實應(yīng)大家需求,目前市場上機身小一些的單反越來越多,比如佳能550D、尼康D90、索尼的低檔單反,但是鏡頭太大,拖累整體尺寸和分量。 而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還有那么一個“靜靜的品牌”叫做“賓得”,這是香港人起的名字,原名在我國大陸叫做“潘泰克斯”Pentax。它幾十年生產(chǎn)相機的最大特點是:品質(zhì)很好+體積很小。目前賓得粉絲真是不少,可惜大多數(shù)還是“收藏相機”愛好者(一天到晚糾結(jié)于大公主啊小公主),真正用到賓得特點的人不占大多數(shù)。它特點既然是“體積小”,那么,首先表現(xiàn)在非常高端的機身也很小,不像其他品牌,都是低端相機才做到體積小。同時,就是鏡頭很小。有非常小巧的定焦鏡頭,超級輕薄而被影人愛稱為“餅干頭”;變焦鏡頭體積也很都不大。體積小了,品質(zhì)卻仍然很好,這就是賓得!可惜是,很多買賓得的人還是跑不了“很俗的選擇”方式,配上了大大的、長長的變焦鏡頭。 選擇相機涉及到5個方面: 1、成像如何? 2、操控如何? 3、體積與重量如何? 4、鏡頭和配件是否豐富,購買是否容易? 5、總體價格怎么樣? 我這里簡單說說,以后用更多實例來詳細說說。 1、成像怎么樣?前兩天我剛剛看到了世界著名相機測試網(wǎng)站DxO測試了所有市場上流行的相機,從五十萬元的中畫幅到一兩千元的卡片機,大混合做了畫質(zhì)的對比測試。我就不說其他畫幅的了,在APS-C非全畫幅單反相機里面,畫質(zhì)獲得最高分的是賓得K-5。其中一個重要指標(biāo)“動態(tài)范圍”,K-5在所有相機里面(包括中畫幅),“動態(tài)范圍”最大,排名第一。這一點我真是深有體會,我的學(xué)生和我在晚上聚會一起拍攝合影,用不同相機使用了ISO1600在室內(nèi)拍攝,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它相機的畫面總有高光溢出和暗部溢出的區(qū)域(吊燈和深色服裝),而同樣場景(幾臺相機一起拍),賓得K-5卻完全沒有溢出,畫面層次豐富、細節(jié)異常細膩!這就是動態(tài)范圍大不大的標(biāo)志。 英文網(wǎng)站鏈接: http://www./index.php/en/Camera-Sensor/Sensor-rankings 2、操控如何?相機各個按鈕的位置和功能設(shè)計、菜單設(shè)計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更人性化、更便捷?是不是更符合攝影人的需求?這是相機非常重要的方面。比如索尼NEX系列設(shè)計不合理,那么就不適合攝影人使用;GF1很合理,就很適合攝影人使用。說起賓得K5,各項設(shè)計非常豐富,操控很便捷,菜單非常容易理解和翻閱(佳能菜單也比較容易閱讀和操作,尼康相機的菜單是所有相機里最繁瑣的)。我在對比佳能和賓得的時候,會有這樣感覺:賓得所有的優(yōu)點,包括那些比佳能更合理的按鈕位置、更方便的菜單設(shè)計,感覺上是理所當(dāng)然的,十幾個佳能沒有而賓得有的優(yōu)點,哈哈感覺理所當(dāng)然!而遇到賓得不如佳能的地方,哪怕僅僅一兩個,就讓我很生氣!比如有一點讓我生氣:在實時取景并做手動對焦時,賓得可以做放大畫面顯示,但是顯示效果并不是很清楚!遠遠不像佳能5D2的效果那樣清晰奪目的顯示,讓你很快就知道到底是不是對焦清晰了。也就是說,手動對焦,賓得K5不方便!錄像過程也不能自動對焦,5D2可以,但是慢;7D可以,比較快;60D可以,非常好用!賓得的對焦速度,長鏡頭一般都不如佳能更快。這是操控方面的問題。比起佳7D,K5的總分比較高,但是操控方面,可能我更喜歡佳能。 K-5和佳能7D都是每秒七八張,然而實際拍起來真是很有趣,佳能尼康連拍的時候聲音很大,而賓得的連拍就像夜行者,刷刷刷,輕柔細潤,非常不引人注意,凡是這幾天聽我拍照的學(xué)生們,都大大的驚訝于賓得K5的快門聲音,都感覺是那么的輕柔,那么的含蓄。我拍攝街頭攤販,一米距離,他根本不知道。 3、體積重量:那還用說么,世界上只有賓得有四款超小的定焦鏡頭(奧林巴斯單反只有一款),這四款餅干鏡頭成像優(yōu)異,對焦快捷。到網(wǎng)上去搜搜“賓得餅干鏡頭”,你會看到無數(shù)夸獎!我認為,這四款中,40mm的視角沒什么用(等效焦距60mm),所以我買全了另外三款:15mm21mm70mm,系數(shù)1.5,就是:22.5mm31.5mm105mm,你看看這三個鏡頭是多么好的焦距段!風(fēng)光、人文、肖像全照顧到了,體積小得把仨放在一起還沒有機身大,換鏡頭時一只手就可做,非常容易簡單,不會因為換大大的鏡頭時拿不住鏡頭而手忙腳亂。K-5機身和佳能550D差不多,可是相機檔次完全不同!賓得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積小、分量輕,賓得機身加上餅干鏡頭,把這一特點發(fā)揮到淋漓盡致!當(dāng)然了,體積大有體積大的需要,比如大光圈恒定變焦頭。但是賓得的16-50/2.8恒定光圈變焦頭,體積也很?。慌渖?0-135/2.8恒定光圈變焦,體積也不大。因為這兩支鏡頭都是專門為了非全畫幅數(shù)碼單反而設(shè)計的,所以體積可以小型化。 4、鏡頭和配件豐富嗎?好多人說:“賓得雖好,但是鏡頭不全”。我看這觀點基本屬于閉眼胡說!你要什么鏡頭,說說吧,賓得在常用鏡頭方面要什么有什么。常用的鏡頭你還嫌不夠嗎?又有多少人在使用特殊鏡頭?沒錯,我本人喜歡使用特殊鏡頭,每每出遠門,我總是帶上我的佳能5D2和17mm移軸鏡頭(這是全世界佳能獨有的鏡頭)。至于攝影人最多使用的佳能鏡頭:高端變焦比如16-35、24-105(或70)、70-200(小小白或者小白)、100-400(大白)、300定焦,低端變焦比如18-55、55-200、18-200mm等等等,這些鏡頭,相應(yīng)的焦距段,賓得全有!而且非常全、非常多。比如高端廣角變焦:10-17mm3.5-4.512-24mm4.016-45mm4.016-50mm2.817-70mm4.0恒定光圈的變焦鏡頭很多!又比如50-135這個焦距段更適合非全畫幅相機,全畫幅相機的70-200是非常多用的鏡頭,那么70-200放到7D上面就有一點太長了!所以,50-135等效焦距正相當(dāng)于全畫幅70-200這個焦距段。賓得這支鏡頭是超聲波對焦鏡頭,配合K-5速度還算快(但是比佳能的小小白慢),關(guān)鍵是體積不大,只是佳能小小白的一半體積。長焦和低端大變焦這里就省略說了。特別有意思的是,賓得低端低價變焦鏡頭居然還有防塵防水能力(新鏡頭,WR標(biāo)志),這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品牌。當(dāng)然嘍,賓得鏡頭在世界上一向的品質(zhì)優(yōu)越,我這里就不用多說了。想當(dāng)初,底片時代,佳能尼康鏡頭要拜在賓得鏡頭身下的!今天的賓得數(shù)碼鏡頭,也是最有德國味道的日本鏡頭,焦外虛化柔潤,用賓粉們的說法,叫做賓得鏡頭拍攝的畫面有“空氣感”。 餅干鏡頭賓得獨有,佳能尼康最小的鏡頭也要比賓得餅干頭大上一倍,比如佳能35mmF2尼康35mmF1.8,體積大,焦距段對于非全畫幅也沒什么用! 快門線、遙控器、閃光燈無所不全,國產(chǎn)的也生產(chǎn)很多賓得配件。 當(dāng)然,賓得沒有數(shù)碼時代的移軸鏡頭。底片時代的移軸鏡頭也搞不到了,其它移軸通過轉(zhuǎn)接環(huán),做手動對焦很難。 5、賓得價格如何?我感覺和其他品牌差不多,因為賓得是機身防抖,K5號稱能達到4級防抖,所有鏡頭都能防抖了,所以沒有佳能尼康防抖鏡頭更貴這一說,這樣,賓得鏡頭就顯得不貴。機身,我看也是和佳能持平。賓得K-5和佳能7D相仿,所以和7D同價;賓得K-r和550D相仿,價格卻低幾百。我的K-5加上三個餅干頭,也到了一萬九千,一機三頭,輕松遠足沒負擔(dān)。如果換做佳能7D,加上三個鏡頭(定焦也罷),那會體積碩大,分量不輕,成像居然還和K5有不少差距?。―xO測試結(jié)論:在色彩深度、動態(tài)范圍、噪點控制,K-5全面超越7D。K5總排行第6名,超過很多全畫幅相機;7D第36名。這三項測試,才叫做真正的畫質(zhì)評價?。?BR> 好啦,非全畫幅賓得K5確實不錯,體積和重量如果你很關(guān)心,那就不考慮佳能7D、60D,更不考慮尼康D7000和D300s(尼康體積更大)。成像,正如本文開始所說,K-5在所有APS-C里面成像最好。我看了測試,加上這么多年對不同相機的使用體會,加上最近又對比了幾臺相機,總的感覺我很認可DxO的測試結(jié)果! 第一批K5上市,感光芯片有污點不可去除,我買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了,有問題的產(chǎn)品已經(jīng)下架了,那畢竟是2010年的事了。 link:http://www./viewthread.php?tid=216&extra=page%3D1 二、賓得, 新手, 配鏡, 建議 看到很多想入手或者剛?cè)胧仲e得的新朋友經(jīng)常就如何配置鏡頭提出疑問,借著兩年來瘋狂研究及燒頭的熱情,我來說幾句,不當(dāng)之處請批評補充。 首先聲明,我是數(shù)碼+膠片都玩的,所以,在推薦里面,大部分都是FA頭,少量是DA。另外,對于新同志而言,我的推薦是首選原廠自動頭,因手動頭成功率低,使用相對困難。至于副廠頭……呵呵,等你有一天真正懂得P家的魅力后,就會知道為啥老鳥都不選擇副廠,答案就是“不能完全發(fā)揮賓得在色彩方面的優(yōu)勢”。 先問自己三個問題:1、我打算花多少錢?2、我拿相機來拍什么?3、我是否有折騰的精力和耐心? 第一個答案,最為關(guān)鍵。和所有的單反品牌一樣,P家的頭從狗到牛,銀子的區(qū)別也是從幾倍到十幾倍不等。別和我說你愿意花錢還買不到星星和LE,那是因為你還不愿意花足夠多的錢。 第二個答案,決定你在各個焦段的花費分攤。有錢是好事,但除非你想成為一個全才(MS我是這樣的),是沒有必要在每個方向都進行大筆投資的。 第三個答案,決定你購置鏡頭的進度和次序。 三、各焦段鏡頭的組合體系做些簡單的建議。 1、如果你決定花大錢了,那么你在以下的鏡頭里面(市面上相對較為好找)做選擇吧,根據(jù)你的第二個答案,來決定選擇哪一些。 FA20/2.8、FA20-35/4、FA*24/2、FA31/1.8 LE【小公主】、FA43/1.9LE【長公主】、FA*28-70/2.8【小小金】、FA77/1.8 LE【二公主】、FA*85/1.4、F(FA)100/2.8 Micro、FA*80-200/2.8【小金】、FA*200/2.8、DA*16-50/2.8、DA*50-135/2.8??赐炅嗣??恭喜你,你差不多認識完賓得最常見的牛頭了,^_^。 如果你喜歡拍風(fēng)景,那么,擁有一只FA20-35/4,將是你的幸運,這個頭在P家的頭子里面素有暗星之稱,也是目前廣角變焦牛頭的唯一選擇?;兛刂坪茫视蜐?,絕對是出片銳器(媽呀,評價優(yōu)點好難,算了,我放棄,只列頭子不評論,至于評論就麻煩大家自己按圖索驥去各大網(wǎng)站找找吧)。另外,在廣角的定焦段,有這么兩個選擇,F(xiàn)A20/2.8、FA*24/2,其實把這兩只放在一起,嚴格說來我是犯錯的,既然愿意花錢了,你就絕對毫不猶豫選24吧,星星的魅力(至于變焦和定焦的區(qū)別,也請自行學(xué)習(xí));如果只玩數(shù)碼且不考慮以后升級全幅機身,那么DA*16-50/2.8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標(biāo)頭段。31LE/43LE,你選一個就好了,反正要是我,135數(shù)碼APS-C上我就選31LE,全幅或者膠片上我就用43LE,50的自動頭沒有特別好的(含F(xiàn)50/1.4在內(nèi),雖然這個頭的解像度驚人,但色彩稍顯干澀),手動頭不在我本篇的討論范圍內(nèi)(知識點:APS-C、全幅的區(qū)別,請自行學(xué)習(xí)。貼士:P家目前的數(shù)碼單反機身,都屬于135 APS-C 相機,你得把鏡頭焦段×1.5,才是全幅焦段)。別和我說你用同樣的器材,也要同時擁有31和43,還說什么各有味道,這點我雖然表示贊同,但是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這兩個頭,你是絕對不會經(jīng)常同時帶著去掃街,并且換來換去的。因此兩者選其一即可,我個人推薦31LE。 其實,在沒有特殊拍攝需求或者不是為了搜集鏡頭的情況下,31和43這兩個頭子都可以放到后面去選購,為啥?是因為P家擁有一個標(biāo)準(zhǔn)焦段的變焦好頭:FA*28-70/2.8。從上面我的列表中,你可以看到這顆鏡頭外號叫做“小小金”,由此在P家的地位可見一斑。最常用的焦段這里基本涵蓋完了,中變焦頭的不二也是唯一的選擇。如果說硬要挑刺的話,么有內(nèi)對焦,^_^,不過當(dāng)你此頭掛機橫掃天下,這個也能叫缺陷么? 人像頭,兩個選擇,77LE和85杯子。我不多說了,說的人已經(jīng)太多,有錢的話一起買吧,絕對不后悔。 下來就是百微,除了兩個手動微距頭(A100/2.8 Marco、A200/4 Macro[俗稱“離別鉤”])外,微距頭的最好選擇。也許有人會提到DFA100/2.8 Macro,在我看來那只是個雞肋。 高素質(zhì)長變焦的唯一選擇,小金。小小金的哥哥,也不多說了,除了貴和重,它沒有缺點。 FA*200/2.8,其實在我看來,即使你要成為全才,這也不是必須的頭子。當(dāng)然如果你拿不動小金,就拿它吧。呵呵。 另外,還有些難得一見使用率不高的好家伙,比如FA*300/2.8、FA*200/4 Macro……對于一般人而言,是不需要去購置的。O(∩_∩)O,如果你自認要買這兩個頭了,那我這篇文章完全不用看。 2、如果你決定不花大錢了,那么你可以在上面的鏡頭里面選擇1-2個,并在以下的鏡頭里面(市面上相對較為好找)做其他選擇,根據(jù)你的第二個答案,來決定選擇哪一些。 DA16-45/4、FA24-90/3.5-4.5、FA28-105/3.2-4.5(IF)、FA35/2、DA35/2.8 Macro、FA(F)50/1.4、F(FA)50/2.8 Macro、FA135/2.8、F70-210/4-5.6、FA80-320/4.5-5.6。 這里我列出來的定焦頭在標(biāo)準(zhǔn)段有四款,選擇其中一款即可。FA35/2也有暗星之稱,但個體差異較大;標(biāo)頭不一定要選F1.4,其實F1.7的也不錯。另外兩個微距頭,解像度一流,可以兼顧人像和靜物、微距。FA135/2.8通常用來拍半身人像。變焦頭的人像表現(xiàn)力,尤其是這里面包含的鏡頭,是指望不上的。 廣角變焦,就16-45/4吧。焦段覆蓋蠻廣,成像色彩油潤。除了因變焦范圍太大,畸變控制不太好以及光圈還不夠大全開會比較肉以外,性價比還是蠻高的。對了,還有,它是DA頭。 在中變焦的范圍內(nèi),其實有很多頭子可選,但最佳的推薦是FA24-90/3.5-4.5、FA28-105/3.2-4.5(IF),前者優(yōu)先。 長變焦,列出一個不是太好買但是成像素質(zhì)一流的頭子,我實在舍不得把它剔除在外,F(xiàn) 70-210/4-5.6,如果你有機會買到這個鏡頭,毫不猶豫下手吧。另外,相對比較好弄的是FA80-320/4.5-5.6,從80-200段全程光圈4.5,80端成像優(yōu)秀,也是個蠻不錯的選擇。當(dāng)然了,賓得在這個系列里面除了小金外,沒有太好的選擇。 對了,帶J的FA頭別做太多考慮,光圈環(huán)雖然不是必要的,但總有種被閹割的感覺…… 3、如果你決定大大的不花錢,那么你可以在上面的鏡頭里面選擇1個,在以下的鏡頭里面(市面上相對較為好找)做選擇吧,根據(jù)你的第二個答案,來決定選擇哪一些。 DA18-55/3.5-5.6、FA28-70/4、FA 28-105/4-5.6、FA28-200/3.8-5.6(IF)、DA50-200/4-5.6、F(FA)100-300/4.5-5.6(PZ) 沒什么好說的了,這么列出來只是為了滿足焦段需求,都是能用的頭,而且素質(zhì)不算特別差,需要特別指出的是,DA18-55/3.5-5.6、FA100-300/4.5-5.6 PZ這兩個頭子的性價比是超值的,作為新手,通常喜歡從風(fēng)景照入門,那么這兩個頭千萬別錯過,收到F8-F13,畫質(zhì)一流。 四、從超廣角到超長焦 賓得定焦鏡頭挨個看 都說玩賓得就得玩定焦,一方面賓得的鏡頭群中定焦鏡頭的數(shù)量的確占了相當(dāng)大的比例,而另一方面,賓得的定焦鏡頭有別于其他各家,無論在外觀設(shè)計還是焦段上都非常有特色。由于目前賓得并沒有全畫幅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所以今天就著重為大家介紹一下賓得專為數(shù)碼單反所設(shè)計的一般定焦鏡頭(微距除外),它們涵蓋了從超廣角到超長焦幾乎所有我們所能夠涉及的焦段。 賓得 DA 14mm F2.8 ED DA14是目前賓得數(shù)碼單反鏡頭中最廣大一支定焦鏡頭,比較適合風(fēng)光攝影用。雖然這支鏡頭被人詬病解析力稍弱,不過主要用于風(fēng)光攝影的話對于解析力和銳度的要求并不像人像那么高,更何況這支鏡頭還有F2.8的大光圈以及頗為厚道的價格。 賓得 DA 15mm F4 ED AL Limited DA15同樣是一支超廣角鏡頭,其擁有小巧的身材并且是一支Limited鏡頭。從參數(shù)上看DA15在參數(shù)上相對DA14無任何優(yōu)勢,但其實這支鏡頭在銳度和解析力方面要更優(yōu)于后者,雖然是超廣角鏡頭,但同樣可以出色地完成人像拍攝,所以其價格也更高于DA14。 賓得 DA 21mm F3.2 AL Limited DA21是賓得有名的“三餅干”之一,造型小巧且做工十分出色。有很多用戶在三餅干中最先選擇它,因為21mm的焦段相對于其他兩支餅干頭來說在拍攝的題材上可以發(fā)揮的自由度更大。 賓得 DA 35mm F2.4 AL 雖然賓得的定焦頭很多,但其中卻沒有一支真正非常便宜(如佳能的50mmF1.8)。不過DA35問世之后賓友們也有了自己的廉價定焦鏡頭,拋開鏡頭素質(zhì)不說,至少讓一些沒有充足預(yù)算的賓友也能體驗上自家的定焦鏡頭了。 賓得 DA 40mm F2.8 Limited DA40是“三餅干”中的第一支鏡頭,除此之外其還是世界上最薄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自動鏡頭,鏡身只有15mm的厚度。同樣作為一支限量版的鏡頭,它的外觀和做工都是非常出色的。 賓得 DA*55mm F1.4 SDM 由于目前賓得只有ASP-C的數(shù)碼單反機身,所以DA*55折算后的82.25mm焦距成了一支人像標(biāo)頭,儼然是大名鼎鼎的“杯子”(賓得85mm/1.4)的數(shù)碼復(fù)刻版。作為賓得高端星頭家族中的一員,DA55/1.4加入了SDM超聲波馬達,能夠更為寧靜迅速地對焦。 賓得 DA 70mm F2.4 Limited 雖然是“三餅干”中登場最晚的,但DA70的成像素質(zhì)卻是最讓用戶滿意的一支。這支鏡頭雖然最大光圈為F2.4,但在光圈全開下的表現(xiàn)銳度非常之高,不過由于焦段的限制,這支鏡頭還是主要以拍攝半身人像為主。 賓得 DA 200mm F2.8 ED [IF] SDM 賓得DA鏡頭中的200mm及以上定焦鏡頭只有兩支,DA200和DA300,DA200最大的優(yōu)勢是F2.8的大光圈。不過200mm定焦在ASP-C畫幅機器上相當(dāng)于300mm的焦段,適合的題材比較局限。 賓得 DA 300mm ED F4 [IF] SDM 雖然相比于DA200,最大光圈為F4的DA300在光圈上比前者小了一檔,不過更長的焦距(APS-C畫幅上等效為450mm)讓其能夠勝任“大鳥”等超遠距離的拍攝,另外這支鏡頭即使在光圈全開的情況下依然有著非常出色的成像,所以其相比于DA200更受賓得用戶的喜愛。 攝影是一門技術(shù),同樣也是經(jīng)驗的積累。下面是無數(shù)攝影師的經(jīng)驗匯聚而成的12條最經(jīng)典、實用的攝影技巧Tips,將其熟記于心,將幫助你應(yīng)對很多難以掌控的拍攝場景。推薦收藏。 1.Sunny 16 Rule (陽光十六法則) “Sunny 16 Rule”是在沒有測光表時,正確估算日光下曝光數(shù)值的方法,所以這條法則只有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適合使用。將光圈設(shè)為F/16,快門與ISO同步,或者略快。如,ISO設(shè)為100時,快門應(yīng)該設(shè)為1/100秒(1/125秒)。所以,根據(jù)這個法則,在海灘上攝影時,應(yīng)該使用F/22光圈,在多云時應(yīng)使用F/11光圈。 2.Moony 11,8, and 5.6 Rules (月光11,8和5.6法則) 如果你想拍攝月亮,那么這里有一條很好的法則??扉T與ISO同步的時候,拍攝滿月用F/11光圈,弦月的時候用F/8光圈,新月則使用F/5.6光圈。 3.Camera Shake Rule (相機抖動法則) 當(dāng)你手持相機拍攝時,快門的速度不能小于鏡頭焦距的倒數(shù)。如果快門速度越慢,那么拍攝抖動時就越可能降低銳度。如果用50mm焦距的話,快門就要達到1/60秒以上為宜,只有當(dāng)環(huán)境實在昏暗時,用閃光燈、腳架或者把相機放在硬物上防止抖動。 4.Anatomical Gray Card (灰板法則) 隨身攜帶18%的中灰度板是拍攝的利器。可是如果身上沒有灰度板怎么辦呢?可以將手掌攤開面向陽光,對手掌進行測光,然后加一檔曝光。 5.Depth of Field Rules (景深法則) 當(dāng)被攝無題比較深的時候,應(yīng)該對焦點選擇在景深的前1/3處,因為這樣,對焦點后的景深是之前的2倍。各種光圈和焦段組合都可以使用這個法則。記住,光圈越小,焦距越短,距離被攝物體越遠,景深就越大。 6.Largest Digital Print Rule (數(shù)碼沖印尺寸法則) 如果你想把你的作品打印成大尺寸的照片時,照片的尺寸不能大于數(shù)碼圖片的長寬像素各除以200.如果你對作品要求很高,那么至少得除以250。 7.Exposure Rules (曝光法則) 在處理數(shù)碼照片時,最普遍的法則是保證高光區(qū)曝光準(zhǔn)確,低光區(qū)隨他去??墒钱?dāng)處理負片,特別是彩色負片的時候,你最好增曝一檔。 8.Quick Flash-fill Rule (快速閃光輸出法則) 當(dāng)你的相機不能自動輸出控制的閃光燈時,將閃光燈的感光度設(shè)為膠卷的二被。如果對主體測光,機身選擇光圈整檔,閃光燈設(shè)為同樣的光圈。這樣,照片的陰影區(qū)會比主體的亮度低一檔。 9.Flash Range Rule (閃光距離法則) 這個法則很簡單:距離乘以2,感光度乘以4。例如,你的閃光燈在ISO 100時,有效距離為20英尺。如果你想使閃光燈的距離達到40英尺時,則需要ISO 400。 10.Megapixel Multiplier Rule (像素翻倍法則) 如果你想使數(shù)碼相機的分辨率增倍,那么很簡單,就是要像素翻兩番。 11.Action-stopping Rule (捕捉動態(tài)法則) 這條法則是根據(jù)角度與速度的經(jīng)驗公式而來的。如果物體沿著鏡頭的軸線運動你能夠用1/125的快門捕捉下,那么它追至于鏡頭軸線的運動能用1/500捕捉下來。也就是說,如果物體沿鏡頭軸線稱45度運動,只需要1/250的快門速度。 12.Sunset Rule (日落法則) 拍攝落日時,要對落日上部測光,但是不能讓太陽出現(xiàn)在你的取景器中。如果想讓日落看上去比實際晚一小時,可以在曝光補償中減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