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限·底限·極限
人的精神天地通常受制于三種狀態(tài):常限,底限,極限。 日常工作,生活起居,同事親朋之間,左鄰右舍相處,無非朝九晚五、一地雞毛;家長里短、滿天浮云??梢韵嗑慈缳e,也可以嬉戲調(diào)笑,甚或拌個嘴,嚼個舌,唧唧咕咕罵回娘,都算不上多大件事,溝通也在常限之內(nèi),只要情商正常,無人不可從容應(yīng)對。 底限的邊界稍寬,并且因人而異。性格涵養(yǎng)不同,性別年紀(jì)不等,閱歷境遇不一,底限的寬窄深淺勢必大相徑庭。一言不合,甲某點火即炸,乙某淺笑深納;突發(fā)事端,某丙手足無措,某丁措置裕如,都是可以不期而遇的尋常生態(tài)。 最不堪忍受的是極限。這個限度深邃超常,基本已在大多數(shù)人的底限以外,100個人當(dāng)中,99個受不了。譬如基督耶穌,信奉被人打過了左臉,不妨再送上右臉。這種忍讓,我肯定不在行,估計大多數(shù)人也不在行。 對人性的考量,常限往往可以忽略不計,最具參考價值的,一是底限,二是極限。遺憾的是,太平年頭,庸常歲月,觸摸底限尚且不易,窺探極限更是難上加難。常常連當(dāng)事者本人,也不知自己的極限在哪里。 但杰出人物,幾乎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可以把三限裝入肚腩,虛懷若谷之人。耐力特別持久,韌勁超乎尋常,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這種人物,在我們的歷史記憶中,倒是不難翻檢。 少年時代,讀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怎么辦》,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位名叫拉赫美托夫的空想社會主義者。為了錘煉意志,這位仁兄竟然磨礪以須,夜夜睡釘板。沒有哪個逼著他這么干,純粹自找苦吃,為的是突破底限,超越極限,考驗自己心理和生理的最大承受力。萬一哪天被沙皇的爪牙逮住,吃打不住豈不玩完! 這種人,讓我崇敬了一輩子,不管他信奉的主義是空想還是實干,作為人,無論橫躺豎站,都屬大寫。 時光回?fù)軒资辏^“五不怕”精神,曾經(jīng)備受推崇。不怕坐牢,不怕殺頭,不怕撤職,不拍開除,不怕離婚,等等之類。我不明白,為什么“不怕離婚”也算一條。離婚有什么好怕的,現(xiàn)如今有誰會怕這個?至少在紅塵滾滾的當(dāng)下,以此作為底限甚至極限的考量,期期不足為訓(xùn)也。但在當(dāng)時,很老派很本分的革命黨人,恐怕把婚姻都看得夠重,故此才會被納作鑒別信仰的分水嶺。 沒錯,信仰,就是這個我們忽略已久的字眼。歷史上所有的杰出人物,之所以守得住底限,經(jīng)得起極限,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他們都有信仰。 “信仰”兩字,光環(huán)照人,如此崇高,但又如此近稔的境界,卻曾被我們的前輩奉為靈魂的皈依、軀干的向?qū)?,叩之有黃鐘大呂之音,引領(lǐng)他們的言行,經(jīng)常突破底限,頻頻沖擊極限,庶幾趨近無限。 無論何時,人都是離不開信仰的。哪怕你懷里揣著的,是一顆破碎的心靈——破碎,那也是你的緣,萍飄梗泛、升沉無定而已。千萬別說,“神馬都是浮云”,恰恰在你張嘴忽 悠的那一瞬,虛無主義的幽魂,已悄然附體,站上了你心靈的神龕;隨緣任運,即成菩提。只不過你未必自明罷了。這個世界上,哪里還有一種精神現(xiàn)象,不能在包羅萬象的文明典籍中認(rèn)祖歸宗,刻畫出運行軌跡?! 所以,按邏輯之軌倒推,選擇信仰就是選擇底限,堅守信仰就必須承當(dāng)極限。那些隨風(fēng)倒的墻頭草,無論多么得計,都不配享有這個高貴的字眼。(姜龍飛) [責(zé)任編輯:竇國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