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紀律,操盤紀律主要是來避免我們交易中的風險,設定了一些比較嚴格的規(guī)定,操盤紀律也是我們交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它控制系統(tǒng)運作中發(fā)生的一些問題。 首先就是資金管理。做交易目的是賺錢,想賺錢就需要有一定的資本金,這是最基本的先決條件,所以資金對交易者來說很寶貴,資金管理非常重要。很多交易新手往往就在資金管理上出問題,前面賺很多,但后來一夜就爆倉,被打回原形,這種教訓非常多。所以一開始我們就需要對資金管理有個規(guī)定。那么到底怎么去管理?其實沒有一個標準模式,每個人的方法都是不一樣的,要根據(jù)各人的交易策略來決定。 這里介紹的方法通常只適合小賬戶,適合初學交易的人使用。而大賬戶和有交易經驗的人不必拘泥于這一種方法。這里10%,10%,20%是什么意思呢?這是我制定的1+1+2的資金管理法則,就是每一次交易第一單進去的時候,最多不能超過資金賬戶的10%,帶有點試探性和保護性,不能超過,只能少不能多。如果做的順手,要加倉了,那么可以在上面再加一倍。舉例說,開始買了一手,如果盈利了,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再加一手變成兩手;如果運氣很好,它還在盈利,那么找機會再加20%,這時基本上就到了極限。當然在加倉的時候,止損也要跟上去,至少這時本金已經是安全的。 一定要有計劃,最多時只能占40%的資金。對于小賬戶,我們要盡量把資金用足,要不贏利的能力就比較低,雖然風險低,但贏利也少。當確實找到機會的情況下,我最多允許動用原有資金的40%來做交易,但這是極限。這是一個交易策略性的問題,每個人思考的都不一樣,每次9%行不行?15%+15%行不行?我說都行。只要你把基本原則定下來,然后按照去做。你們可以把這個資金管理法則作為參考,按這個試一試。因為投機交易通常是保證金交易賬戶,10%也很厲害了。 第二條和第三條大家可能認為次序不對,我是故意這樣做的。我通常是把每一單的風險止損和總的止損底線分開的,我沒有在它們之間建立邏輯關系,比如把止損積累起來是多少。從表面上看這里面好像有矛盾,沒有嚴格執(zhí)行止損,但實際上在做交易的過程中,止損通常是被嚴格執(zhí)行。6%是底線,但是在平時交易的過程中,不能拿這個底線作為交易的止損原則,如果這樣,幾次觸及底線,你就完了。6%是一個極端的情況,是保護性的,我們通常不允許它出現(xiàn),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話,我在第三和第四條就講了,一個是每天最大的虧損,如果這一天特別倒霉,如果在做交易的過程中,風險失控了,比如當發(fā)現(xiàn)一個大的機會,感覺特別好的時候,有的時候可以打破一點原則,但是要有一個前提,要勇于承擔這個風險,這個風險你能承擔嗎?如果愿意承擔,你就可以突破。這個風險的承擔。我給自己劃條底線,就是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超過6%。如果超過這個底線,哪怕心里再郁悶,也不做了。其次,非但一天虧損6%就不做了,如果幾天下來虧損累積達到9%,一個月都不要再做交易了,好好想一想這9%是怎么虧掉的?在沒有想明白之前,不要再做了。9%?。∧阋呀浱澚撕芏嗪芏嗔?!所以這是一個紅色底線。 針對每一單的可能造成的虧損我們制定了三六九原則,最重要的就是每手最大虧損不能超過9‰,這也是能做到的,這樣你就可以倒過來推算你的頭寸有多大,我有多少錢,能做幾手?當然也不是一定非要9‰,在實際交易中,不同的交易對象,不同的交易環(huán)境,不同的交易方案,控制風險,設立止損的尺度也不一樣,可能是3‰或6‰。 總之,根據(jù)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以上比例可以調整。比如說有的人資金很小,每次只能做一手到二手,這時的風險止損可以適當調整的稍微大一點,1%、1.2%、1.5%、1.8%、2%都可以,但是不要超過2%。如果保護性止損設得很小的話,那么就會老是被止損,慢慢地資金就會被侵蝕掉了。保護性止損不要超過2%,資金越大、越是專業(yè)的人這個比率越小,通常接近于1%左右,像我就是控制在0.9%,甚至我0.3%、0.6%也在做。 第五條,如果這天交易連虧三單,必須中止交易。說明運氣不好,就別做了。我們的指導思想是見幾而作,但是連續(xù)三單都判斷失誤,至少說明今天的交易狀態(tài)、思維能力,以及運氣都太差了,這種情況下就沒有必要繼續(xù)去做。 我們對自己要有一個要求,任何時候都不要抱僥幸心理,要學會放棄,學會觀望,學會等待。我們講過,人的精神狀態(tài)、情緒都和交易有很大關系。精神狀態(tài)好、精神飽滿,思維就敏捷、判斷就準確,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節(jié)奏會踏得很準,做起交易來很順暢,很舒服。但如果處在人生的低潮,情緒低落,思維混亂,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出錯率就會很高,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單都不順利。哪怕你有很高水平,但還是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自己也有這方面的體會,因為人不可能總是處在那種精神很旺盛的狀態(tài),人體生理機能是有周期性的,總有低潮的時刻。連續(xù)虧損實際上就是給你一個信號,告訴你現(xiàn)在的狀態(tài)不行,那么你就要注意了,你要休息、調整了。 第六條,也是大家經常會碰到的,就是報復下單,一個人的脾氣上來了,往往控制不住,很多重大虧損都是報復下單的結果。尤其是在虧了一個大單以后,很不服氣,接著下一單又沖進去。所以我給自己定了個硬性的規(guī)定,如果是大單虧損,或是止損位被觸發(fā)了,那么后一個單子與前一個單子至少要間隔一小時。你問為什么是一小時?我也不知道。反正不能馬上接著做,所以給自己定了個一小時的規(guī)定。如果單子被強迫止損,那么我就暫時不做,因為事實證明我前面那個判斷是完全錯誤的。如果是交易時間周期到了,你主動出來了,那倒沒問題,可以接著做。如果你是被止損位打掉,那么我建議你休息一下。過一、兩個小時以后,你研究了以后,你的感覺找回來了再做,不要接著馬上就進去。 第七條,環(huán)境判斷錯誤,立刻離場。這是離場操盤紀律,當你看錯的時候,當你趨勢看反的時候,當你感覺到不對的時候,你唯一的選擇就是出場。當然你開始決斷肯定是覺得對的,但有時突然間你會有一個想法,你感覺到實際上是自己錯了,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的話,你懷疑了,你吃不準了,那么這個時候毫無疑問地先平倉再說。雖然你會損失一點頭寸,但那只是一點點小損失,不要看得太重,如果你待在里面的話,那么你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大?,F(xiàn)在社會上流行一句話:“如果感覺一件事會出問題,它就一定會出問題;如果你感覺這件事情很嚴重,你想象當中有多嚴重,它就會多嚴重”。當感覺不對的時候,這個感覺、直覺往往會得到驗證的。好事情不一定會,但壞事情它很靈驗的。就像金融危機一樣,你有多大擔心,它就會發(fā)生多嚴重的事情。但是你很樂觀,說股市要上一萬點了,那倒未必。尤其是在交易市場中,在我們做交易中也是這樣,所以你發(fā)現(xiàn)一旦感覺不對的情況下,不要猶豫,不要抱任何僥幸心理,立刻平倉。 后面那句話,“計劃交易,交易計劃”。意思是要制定交易計劃,不要隨意更改交易計劃。不要隨意更改你的單子,在交易之前就想好怎么做,一旦做了,就要執(zhí)行這個計劃。 第八條,又有人不理解了,問我:你不是說順勢做足,逆勢平倉嗎?你怎么又說做到贏利9-10%就不做了呢?為什么又是9%?我告訴你,沒有道理,這只是我個人的體會和經驗。我覺得一天能賺到9%的話,已經非常好了。這天會很開心,可以喝點酒慶祝一下。每個人想法不一樣,你改成10%或12%也可以。這里面的含義實際上是指一天連續(xù)交易,單子累積起來賺了9%以上。如果今天做得很順利,每一單都是贏利的,沒有虧損,那么這個紀律可以暫時調整一下,你可以繼續(xù)下單。但這里要補充一條,我沒有寫:只要贏利超過9%的賬戶資金,如果出現(xiàn)了虧損,只要有一單做虧了,我就立馬就平倉走人,哪怕只虧了一點點,我今天就不做了,因為我今天已經很好了,已經達到9%了。往往那虧一點點的苗頭就會造成后面的連續(xù)虧損。就像我們說交易行情中K線圖中出現(xiàn)的那個小陽線或小陰線,你一定要小心! “連續(xù)交易除外”是指如果有頭寸在里面,還在繼續(xù)贏利時,當然不要出來,繼續(xù)做下去。別說贏利9%,就是19%、29%……也應該一口氣做下去。 第九條,當身體不舒服、心情不好、或有其它什么事情煩你的時候,絕對不要做交易。比如搬家,或那天和老婆、女朋友吵架了,不開心,那么這一天就不要做交易。第二句,有事離開必須平倉。這一點也有很多人不以為然:我反正設好止損了,我怕什么?或者說:交易系統(tǒng)不是有時間框架嗎?有交易時間周期嗎?到時我來檢查一下不就行了嗎?如果你的資金量很大,交易時間周期選擇在8小時以上,當然不必24小時坐在電腦屏幕前。我指的是做日內交易,資本金少的投機者,我建議你們還是要盯盤,有事離開的時候把頭寸平掉。通常情況下,不做隔夜單,除非你的交易策略需要你隔夜持單,但是必須預設止贏和止損。 贏利的頭寸盡量持有,虧損的頭寸盡快了結。千言萬語最后就總結成這么兩句話。贏利說明交易方向正確,虧損說明交易方向錯誤。這是市場對我們選擇的交易時機和交易方向的對于錯作出的最客觀、清晰的評判,我們除了執(zhí)行,還能做什么呢? 我們制定了這樣一個《操盤守則》,從道理上講是必須嚴格遵守的,但是作為投機交易者你們一定還要同時具有另外一種思維意識:一方面要嚴格遵守交易原則和操盤紀律,另一方面要也要意識到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千萬不要死板地把自己套進自己編織的條條框框里去。所謂投機者,他一定是具有靈活性的人。《操盤守則》中所有內容都是用來控制我們的交易,而不是用來控制我們的思維和智慧。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shù)刈鲆恍┱{整和處理,不是一成不變地拿來就用。 |
|
來自: 犇煌牛 > 《交易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