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比陶理:強烈抗議主持人侮辱我的學生劉莉莉?。?! 我是莉莉在新西蘭高中的老師,關于莉莉,我曾今寫過一篇散文,海上茉莉花。收集在我的散文集《新西蘭:未經(jīng)觸摸》里,寫她在新西蘭的高中生活,她是我最喜歡的學生。莉莉不僅英文好,中文也很好,她因為熱愛祖國回國讀大學,沒有想到主持人們如此不理解留學生 莉莉在新西蘭是非常受歡迎的女孩,根本不存在什么不融入的問題。目前看來,她在國內倒是有些不能被接受。她喜歡莎劇是因為在新西蘭高中受到良好的戲劇教育。主持人絲毫不去了解小留學生的生活和文化,卻用譏諷的語氣對待她,做為莉莉的老師,我為她鳴不平。莉莉的表情是比較活潑些,但是非常自然真實。 做為一個二十四歲的女孩,剛出校門不久,在職場上當然還有要磨練或者待完善的地方。但是一個求職節(jié)目的主持人和嘉賓應該對上場者鼓勵和扶持(即使你不想用人),但是整個節(jié)目表現(xiàn)出的挑刺,冷漠,肆意圍攻到了讓人覺得是媒體暴力的程度。即使不是海歸,難道每一個大學畢業(yè)生愿意面對這樣的求職環(huán)境嗎? 這期節(jié)目另外一個凸顯的問題(除了主持人在真人秀節(jié)目中失控,產生媒體暴力),還有就是一個隱含的文化不寬容問題。莉莉這樣的學生是比較特殊的類型,小留學生,小海歸,是屬于一種“亞文化”人吧,不是特別主流。主持人馬上顯示出不了解和反對了。也許這就是所謂“醬缸”效應吧。不能有不一樣的。 我在新西蘭讀的師范學院,當時是為了拍攝小留學生的片子,想要了解情況而去讀了那邊的教育,沒想到后來卻確實愛上了教育。這么多年我一直記得新西蘭教育和國內中學教育的區(qū)別,新西蘭中學教育是“學生中心”而國內中學教育是“老師中心”,因此在新西蘭當老師,永遠記得的是鼓勵,鼓勵,鼓勵學生。 因此任何一個了解海外中學教育的人,都能看出劉莉莉的個性確實是海外中學里成長出來的,當然我不想說這是完美無缺,但是可能比人云亦云,全無個性要好。這就是“學生中心”和“老師中心”培養(yǎng)出來的人的區(qū)別了。 回復@奮斗在加:我也是在莉莉身上看到了自己回國后的很多感覺很體驗,她年輕,不懂掩飾,偽裝,就會被赤裸裸圍困。此時此刻,做為老師,做為海歸,我只能挺身而出,將我了解的海外教育情況,莉莉成長背景介紹出來。讓這世界更清晰一些。新西蘭師范學院還學到過一句話:每天改變世界,一點點。共勉! |
|
來自: 昵稱535749 > 《企業(y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