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多由痢疾桿菌引起,多發(fā)于夏秋季節(jié),傳染途徑為與痢疾病 人或帶菌者有密切的接觸史或有不潔飲食史。本病起病急,癥見高熱、腹痛、 腹瀉,每天排便十余次或數(shù)十次,里急后重(肛門有排便的感覺,但又排不 出)明顯。重者伴有惡心,嘔吐與脫水,排便初起水樣,后排出膿血樣便, 量少,粘稠,鮮紅或粉紅色。
1、芝麻120克,綠豆120克,兩藥搗碎沖服,紅白痢疾。1日3-5次,即愈。 2、山楂肉35克(炒黑研成細末)。 如紅痢,則調(diào)蜂蜜,米湯服。 若白痢,則調(diào)白糖,米湯服。 3、早晨起床后,空腹吃七個變蛋,每日一次,三日痊愈.或用拉拉秧頭七個,加紅白糖各一兩,煮開水1碗喝下痊愈. 4、每次用大蒜兩頭,連皮放火內(nèi)燒焦再煮一碗水空服湯,一日二次,連用3天可消炎解毒,治久瀉不愈特別有效。 5、將大米煮成粥,在粥將熟時加入大蒜數(shù)瓣,再用食鹽調(diào)味并趁熱食用。因大蒜辛辣性溫,有開胃醒脾、祛寒溫陽、辟穢解毒的作用,所以這種大蒜粥對治療腹瀉和痢疾有獨特療效。 6、鮮大蒜2-5克去皮搗爛,經(jīng)霜黃瓜藤15-20克燒烤存性研末,二者混合為餅狀。用酒精棉球或溫混淡鹽水擦洗干凈患者臍部,將藥餅包敷臍上,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次日再換。 7、每次用大蒜兩頭,連皮放火內(nèi)燒焦再煮一碗水空服湯,一日二次,連用3天可消炎解毒,治久瀉不愈特別有效?!?/SPAN> 9、大蒜去皮搗成泥狀,溫開水沖服??芍渭毙粤〖埠图毙阅c炎。 10、豆腐煮熟蘸醋吃,此方治久痢。 11、烏梅燒灰,每次服3~6克,米湯送下,每日服2次,可治血痢疾。 12、木耳10克,紅糖60克,將木耳泡發(fā)后,與紅糖一起攪拌,然后放半杯水蒸服。(蒸熟)治出血性下痢效果好。 13、蘿卜絞汁60克,姜汁15克,蜂蜜30克,濃茶一杯,將四種材料放一起攪拌,攪勻后放鍋中蒸煮,一次服完。 14、茶葉30克,生姜6克,水煎服,每日服4次,治阿米巴痢疾。 15、生雞蛋一個,打一小孔,往里加一點白礬面,封孔,放入鍋內(nèi)蒸熟吃,只吃2~3次可愈。 16、把山楂切片炒焦,加紅糖煎服,沒有鮮山楂,干山楂也可代替。 17、用無花果葉適量,干鮮都行,用開水沏開,趁熱放紅塘150克,稍降溫服下,一日見效。 18、患者醫(yī)院都不留時,自己做吃2—3頓韭菜餡餃子,根治。 19、用1個酸石榴搗碎,倒入溫開水中,再用紗布濾汁,放點白糖,喝2次即好。(患者10多年的腸炎,連吃6個上述驗方,根治。 20、用紫皮蒜3—4瓣,搗碎貼在肚臍上,用膠布固定好,1—2次見效,每個人體質(zhì)不同,需要自己掌握量,皮膚過敏墊一塊布。痢疾腸炎 21、慢性痢疾:藥店買42個銀杏,早晚各7個,研開后用水煎服,連仁吃掉,連服3天根治。(季節(jié)性腹瀉) 22、石榴皮、地榆各 50 克。水煎服,日 1 劑,分 3 次服。主治菌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