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明,這兩個周末怎么沒有來學琴呢?” “媽媽不讓我去了?!濒斆餍÷暤卣f。 “為什么不讓你來了呢?家里有什么事嗎?” “沒什么事,因為媽媽認為我學不好,再學下去也是耽誤時間。” “怎么會呢,你學得很努力,進步也很快,媽媽為什么會這么說?” “我每次學完琴回家,媽媽總讓我彈給她聽。每次彈完,她都說彈得不好,一點進步都沒有,就不讓我學了。” 掛上電話,小張為魯明的媽媽感到悲哀。 無視孩子的進步,僅僅因為孩子沒有達到“最佳”或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標準,就全盤抹煞孩子的成績,這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也許在無意中,會因為父母過高的期望而葬送掉一個科學家或藝術家。 孩子在學習或者生活中總會有一些讓父母不滿意的地方—成績沒有別人好,做事沒有別人快,腦筋沒有別人聰明,但是,孩子一直都在進步,這才是最重要的。 應該珍視孩子的進步。在孩子看來,只要自己取得一點點進步,父母就應該是高興的,就應該表揚自己??墒怯械母改覆粫驹诤⒆拥慕嵌瓤磫栴},總是用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因而孩子很多時候很難達到父母的要求。這樣一來,孩子就很難看見自己的進步,就會產生自己沒有用的想法,從而喪失了前進的動力。 因此,隨時都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尤其是在孩子表現不好或者成效不明顯的時候,不要打擊孩子的信心和積極性,而是應該善于發(fā)現孩子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對孩子的表現給予寬容,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賞識,這將會讓孩子建立或者重新建立做好事情的勇氣和信心。 期末考試的成績下來了,達達只考了第二十名,而他的同桌考了第一名。 回到家,他問媽媽:“我是不是比別人笨?我覺得我和同桌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地做作業(yè),可是,為什么我考第二十名,而她考第一名?” 媽媽撫摸著達達的頭,溫柔地說:“你已經比以前進步了,以后會越來越好的?!? 第二學期的期末考試,達達考了第十五名,而他的同桌還是第一名。達達還是想不通,又向媽媽問了同樣的問題。媽媽還是說:“你比上學期又進步了,以后會越來越好的!” 達達小學畢業(yè)了,雖然他還是沒有趕上他的同桌,但他的成績一直在提高,已經進入前十名了。 暑假里,媽媽帶達達到青島看大海。母子倆坐在海灘上,看那些在海邊爭食的海鳥。他們發(fā)現,越是體型比較小的鳥越能迅速地起飛;而那些體型比較大的鳥,如海鷗卻顯得非常笨拙,起飛很慢。這時,媽媽對達達說:“兒子,海鷗雖然起飛慢,但是真正能飛越大海、橫穿大洋的還是它們?!? 初中的時候,達達的成績已經名列前茅了。到了高中,他成了全校著名的尖子生,最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 這個故事是耐人尋味的。 發(fā)現并賞識孩子的進步,不僅影響到孩子學習和做事的效果,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對學習和做事的態(tài)度。我們發(fā)現,孩子喜歡某一門課程,很多時候是因為放學回家后有人愿意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并肯定他們的進步。有的孩子說:“我喜歡音樂課,因為回家后可以唱歌給爸爸媽媽聽,他們可喜歡聽了?!币灿械恼f:“我喜歡數學課,因為回家后算數經常得到媽媽的贊揚?!比绻覀儗⒆拥倪M步不聽、不看、不肯定、不贊揚,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肯定會受到打擊。 有這樣一段很精彩的話: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那就讓他做一棵默默無聞的小草吧,他一樣可以給你帶來春天的美麗;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為一片汪洋,那就讓他做一朵最小的浪花吧,他同樣可以帶給你跳動的喜悅;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為一位名人,那就讓他做一個平凡的人,無論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或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也無論是一名軍人還是一位商人,只要他誠實、正直、善良、上進,為父母者都應感到驕傲,因為他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足夠了。 當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進步,哪怕是很小的進步,作為父母,你都應該說:“孩子,你比以前進步多了,繼續(xù)努力,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當孩子做事的成效不明顯時,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要對他說:“你每天都在進步,別著急,會好起來的!” 讓孩子“走運”的20個秘訣1、寬容而溫暖的包容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