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鄭燮 蘭竹石圖 國家二級文物 高134.5厘米 寬72.5厘米 揚(yáng)州江都區(qū)博物館 鄭燮(1693—1765),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皳P(yáng)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詩、書、畫”三絕聞名于世的書畫家、文學(xué)家。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中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脫盡時(shí)習(xí),秀勁絕倫。書亦有別致,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 《蘭竹石》圖,以石為脈,蘭竹相間,蘭竹繁而不亂,濃淡相宜,書法用筆繪蘭竹,用筆勁健,題款于石上,構(gòu)圖獨(dú)具一格,為鄭燮蘭竹石中的精品。題詩云:“蘭花與竹本相間,總在青山綠水間。霜雪不凋春不艷,笑人紅紫作容顏。”這首題畫詩表達(dá)了作者對蘭竹二友生長在青山綠水之間,冬天霜雪不能使它們凋零變色,春天也不與眾花爭艷,贊仰了它們傲然生長,毫不媚俗。 《鄭燮題畫蘭竹石十三則》中說,“蓋竹之體,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jié)節(jié)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氣凌云,不為俗屈?!薄耙烙谑秽笥谑瞧涔?jié)也,落于色相而不滯于梗概,是其品也。凡吾畫蘭畫竹畫石,用以慰天下之勞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倍嵺埔蚕袼嬏m竹,錚錚氣節(jié),為百姓忤大吏而罷官。正是人與畫相稱,清廉而正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