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球技巧(圖解)Skills of billiard
低桿(手橋放低 后手放低 盡量使球桿與臺面平行 擊打點位于母球擊打面底部)

中高桿(手橋架高 后手架高 盡量使球桿與臺面平行 擊打點位于母球擊打面中上部)

低桿左塞(手橋放低 后手放低 盡量使球桿與臺面平行 擊打點位于母球擊打面左下角 使母球接觸目標球后產(chǎn)生后旋的力量 觸碰到庫邊后會向右位移)

高桿(手橋架高 后手架高 盡量使球桿與臺面平行 擊打點位于母球擊打面上部)

高桿左塞(手橋架高 后手架高 盡量使球桿與臺面平行 擊打點位于母球擊打面左上部)

跳桿(奕稱扎桿 SNK里的扎桿和普爾球的扎桿有所區(qū)別 SNK里的扎桿是一種弧線桿法 母球并不離開臺面 詳細技巧參考下文)


母球擊打點分布圖及臺球走位技巧
母球擊打點分布圖

(圖1)
1.左上擊點:扎桿左彎弧線球和左上旋球的擊球點
2.正上擊點:扎桿跳球和上旋跟隨球[推桿或高桿]的擊球點
3.右上擊點:扎桿右彎弧線球和右上旋球的擊球點
4.正左擊球點:左旋球的擊球點
5.正中擊點:無旋推球和定球的擊球點
6.正右擊球點:右旋球的擊球點
7.左下?lián)酎c:左下旋球的擊球點
8.正下?lián)酎c:挑桿跳球和下旋拉球[拉桿或低桿]的擊球點
9.右下?lián)酎c:右下旋球的擊球點
臺球走位技巧
1 、 最好的出桿法為:當(dāng)你已準備好要出桿時,先暫停 1 、 5 秒,此時如感覺一切都很好時,再出桿。但如感覺不對勁時,則應(yīng)站起,再重新作好瞄準程序。千萬不要在你已擺好站姿后才調(diào)來調(diào)去。
2 、 你也許需做一些逆塞 ( 內(nèi)塞 ) 練習(xí):理由很多。當(dāng)你學(xué)會了使用逆塞,對你的做球?qū)心蟮膸椭?。試著去?xí)慣它,即使在薄球時也不例外。
3 、 ( 適合所有撞球, 9球除外 ) 當(dāng)僅有一顆球留在頂顆星附近時,它可能是一顆很有用的球。別動它,一直到所有的球都已散開且可進袋為止。 ( 但如有一顆以上的球在頂顆星附近時,將該數(shù)目降至一顆 )
4 、 一般中級選手最容易犯的錯誤是:當(dāng)打球順起來時,速度馬上加快,而后失控 ( 失誤 ) 則緊接而來。 最安全的保障是:在每次打擊前,先集中精神去輕輕的、慢慢的放下巧克,然后才抬起頭來看桌面。
5 、 在薄球時,當(dāng)子球很接近母球且沒與顆星凍結(jié)時,注意應(yīng)瞄準較靠顆星一點。
6 、 執(zhí)著于入射角等于出射角是一個很爛的學(xué)習(xí)灌球方法。較聰明的說法是:當(dāng)你用力時,其折射角度將較短。 ( 即顆星橡膠向內(nèi)凹,而后將球吐回。正如羅勃門內(nèi) Robert Byrne 所提醒我們的: 當(dāng)子球用力打向顆星時,它將滑著出來,而非滾著回來。 而這也是新球臺布常常會以較小的角度彈射回來的原因。 ) 這觀念對打一袋球 (one-pocket) 小角度灌球時很有幫助。
7 、 即使在最推的球時,你的瞄準球點仍應(yīng)在母球的中點與其最頂點的中間部位。往上一點對你并無幫助,但卻可能使你滑桿。而在最拉的球時則正好相反。你應(yīng)盡可能的打最低點,但應(yīng)記得讓桿子成水平,且降低架桿之手。
8 、 做球的藝術(shù)在簡化過程。一般而言,在每次出桿時移動的球越少、越近,就越好。同理,母球跑的顆星越少則越好。但這并非鐵則。因有時現(xiàn)況并不常容許你如是做。而這也是為何撞球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無限。
9 、 直球時如母球與子球相距一呎以上,則別指望打中桿能將母球定死在原地。當(dāng)距離越遠時,你應(yīng)打母球的越低點。
10 、 當(dāng)打出母球后你應(yīng)保持你的站姿多久? 請由以下數(shù)種來選擇你覺得最舒服的方法: a) 直到子球進洞。 b) 子球已進洞,且母球也停止了。 c) 直到母球已停止了,或者你已確定母球的新位置即將在那。我們應(yīng)認知這些技巧并不能對移動中的球做任何影響,但對你的建立韻律與自信卻有莫大的幫助。
11 、 如果你打球的場所對保持球的干凈工作做的并不怎么樣時,瞄準球比你普通時候所瞄準的稍薄些。
12 、 許多老師建議你在打直球之練習(xí)時,將子球擺在母球與球袋中央以養(yǎng)成你的出桿動作。 保持此種比例,即使你加長距離。這些老師強調(diào) " 一半距離 " 的觀念是打球之鑰。
13 、 羅勃門內(nèi)建議用一條膠帶來測量你出桿的直與否,此建議非常的好。 但你可在練習(xí)直球時將母球放在球點上即能達到同等效果。如你的出桿不直時,該球點便會有話對你說。 但如果你出桿夠直的話,則子球應(yīng)會進洞。
14 、 許多優(yōu)秀打者認為第一個進入瞄準動作的身體部位為下巴 ( 其次為后腿 ) 。你也許可以試試看。
15 、 在籃球罰球時有所謂的三段律: a 、 例行公事 b 、 放松 c 、 投出。這三段律亦完全吻合于撞球,即是說你得揮桿超過你正常的次數(shù)而消耗你的生命時,它一定是一個錯誤的打擊,或者是你邁向它時動作錯誤。 C 、 J 、 威利 C 、 J 、 Wiley ( 注 : 美國一職業(yè)選手,曾在日本公開賽打敗楊清順拿冠 ) 在不管打多困難球的情形下,每次他僅揮三次即出桿。假使你需多揮幾次,無所謂,但你應(yīng)努力去建立那種揮桿的一致性。
16 、 撇開美觀性不談。 你選擇球桿應(yīng)配合你的打球方法。假使你慣于用擦塞來做球,則當(dāng)你用較硬的球桿及象牙接頭時,你可能需要重新學(xué)習(xí)如何瞄準,因為你可能得到比你所需還多的偏折角度。 ( 至于美東與世界其它各地打賭是否要用塞來打球則姑且置之一旁。但不同的人打不同的打法已是不爭的事實。 ) 選擇你能打出最佳狀況的球桿,而非別人最贊羨的球桿。
17 、 小角度灌球的額外點子: 當(dāng)母球的目標點是在第一鉆石點內(nèi)時,傳統(tǒng)的二分法可能幫不上你忙了。 將你的目標分成三等份,而非二等份。
18 、 當(dāng)母球與子球相距僅 1/4 英吋內(nèi)時,此時子球與袋口距離有幾呎? 一般而言,那即指需用最塞的球飄子球離開其原有軌道:通常一英吋的塞可飄一呎的球。如你不需用最塞的飄球時,用稍小點的塞。 但別忘了速度會降低飄的程度。
19 、 當(dāng)要削最薄的球時,記的常用中桿。 ( 因該球已夠困難了,更甭談偏折與曲球的調(diào)整補償了。)
20 、 艱難球的克星:輕觸你的上齒與下齒。
21 、 不管你打那種球賽,你的賽前熱身應(yīng)包括 30 分鐘的練球。
22 、 一個用心打球的最佳點子:你應(yīng)學(xué)習(xí)去感覺球與你的球桿相接觸那剎那的感覺。單單這能力便能使你瞬間改進你做球的能力。正如你所知,不同的桿子會有不同的感觸。而這更是你應(yīng)選用適合你的球桿,而非時髦的產(chǎn)品之證明。這種能感覺球的能力將導(dǎo)引你去感覺球的速度與它所走的距離,甚至包括球的旋轉(zhuǎn),你的架桿的穩(wěn)定,你的握桿的輕松,以及你站姿的沉穩(wěn)。 -- 但是這些因素并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 而后萬無一失便不遠了。
23 、 不要負面練習(xí)。所有為了修正失誤球而重頭開始的練習(xí)存在潛在的反效果的。 練習(xí)的目地是激勵你,而非 ( 惹煩 ) 激怒你。 一直練習(xí)打你所失誤的球直到你成功為止。千萬別重頭開始。
24 、 二合一的點子:做球的模式常與由外而內(nèi)的理論相吻合。即是說你由該模式的外圍一個一個的解決而后緊縮至最佳的幾個球來做下一盤的沖球。在執(zhí)行此種模式時,記得提防那些會讓你由對角線切過的球 ( 注:應(yīng)指小心洗袋 ) 。
25 、 再怎么說都無法足夠強調(diào)的點子:每回上球桌打球,且 ( 或 ) 任何時候比賽的壓力迫使你慢下來時: 出桿前,先繞球臺一圈,并檢視任何可能的最佳布局。這是一最理想的對抗壓力的方法,且能實際的增進你的做球觀念,即使是從沒想過的。
26 、 在打球時,特別當(dāng)你沖球時,別讓你的眼睛樂的暴出而忘了你的母球的行進位置及下一球的布局。將一盤球擊散的七零八落,母球卻困在中間而無球可打的情況,常常顛覆太多的球局了。
27 、 當(dāng)瞄準時,別點你的球桿于球桌上。這種做法對某些打者而言非常的花俏,但你不可能打到那兒,更何況你很可能根本是在瞄準別的地方。
28 、 談到鐵球,不要馬上決定那是你要打的球。在很多場合里,鐵球應(yīng)被忽視以讓位給更佳控制及分散球的茦略。當(dāng)你很高興的將桿子往后拉,而后以不會失誤的一球?qū)⒄P球狠狠的破壞之同時,太多的球因而四處分散且無法控制他們。
29 、 在分離小集團時,你的計劃應(yīng)包括你想將它們驅(qū)離多遠。根據(jù)每一集團,有時輕輕的碰開球即能達到應(yīng)有的效果。但有時輕碰反會制造新的問題而應(yīng)將球分開更遠。千萬別讓你的母球跑進集團球中間而出不來。試著看你是否能夠量出那些球?qū)⑼抢锱堋?/p>
30 、 當(dāng)你想用另一支球桿來狠狠的開球時,記得許多頂尖的高手實際上偏好用較輕的球桿來沖球。雖然你也許不以為然;但他們喜歡一較輕的球桿能提供更佳的手的沖速遠超過一較重的球桿所能產(chǎn)生和增加的爆發(fā)力。
31 、 當(dāng)你在拉桿時,如母球停頓了一下再往后跑時,那代表你的桿子并沒能拿水平。
32 、 關(guān)于回答 " 架桿時應(yīng)站 ( 蹲 ) 多低 "的正確回答為: " 你需要站 ( 蹲 ) 多低 " 。 有人曾嚴肅的考慮過張三的站姿應(yīng)蹲低一點嗎? 事實上,站稍高點有其絕對優(yōu)勢 -- 讓你更能看清楚母球跑的角度 -- ,但你決不可犧牲你的準度。再說,這是一種個人的偏好。別因太懶而站的太高,也別因你認為應(yīng)站低一點而折了腰。實驗看看甚么樣的姿勢適合你及你的球賽。
33 、 別忘了那種籃球選手用于罰球或高爾夫選手用于推桿時之想象技術(shù)。在你打球前先想象一成功的擊球。 -- 同時在你面對你的球時,也私下先假想第二顆以外的子球所跑的位置。如你假想你會失誤某球時,千萬別出桿打擊,因你幾乎會如你自己所假想般來失誤。如果你的心態(tài)不是正面的,則顯示你實際上并未準備好來打球。
34 、 如果你想改進你的贏球成功率,則你應(yīng)在此時下決定:在打 8 號球時應(yīng)比你所想象的做更多茦略性及防守性。 95% 的人持續(xù)的有勇無謀的去試一桿吃完,而實際上卻幫助對手獲勝。如果你在打 8 號球或其它種類的花球時能開始想象你是在 " 進行一種比賽 " ,而非單純的 " 打撞球 " 而已,對你的智力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35 、 當(dāng)切球拉桿時,即使那些很小角度的,也別認為這些目標球僅是固定在那里,因為那些目標球?qū)⒁虼驌舳w就你,而拉桿的效果將由一非接觸點產(chǎn)生 -- 特別是當(dāng)你用外塞拉桿時 -- 而這開啟了很多絕佳的做球機會,特別是當(dāng)桌子的一角很顯然的相當(dāng)擁擠的時候。 而這些機會是你除此之外所看不到的。 ( 注 : 你也可試試內(nèi)塞拉桿,相信亦有相當(dāng)獨特的效果。 )
36 、 實務(wù)上所有頂級的教師都同意你并沒必要用滑桿打球 ( 即暫時松開握把,直到要擊中母球之前才再握住它 ) 。 如果你沒辦法讓球桿在掌心中滑動則別理會它。 ( 滑桿的功能為智力上的,而非功能上的 ) 美國撞球名人堂人物牛仔,詹米摩爾 Cowboy Jimmy Moore ,是滑桿的特異高手。 他能打出與任何高手一樣漂亮的母球。而在他的一生中,他從沒為他的出桿準備動作做過超過 30 秒的考慮。
37 、 一難得一見的高級做球訓(xùn)練: 將 15 顆球擺在球桌的中央,每顆等距而排列成一直線。 首先將中心那顆球打入一底袋,而后拉桿做球?qū)⑾乱活w球打入另一邊的底袋,如是往復(fù)左右的打擊。當(dāng)你在進行時,母球與子球的距離及所做下一顆球的距離會慢慢的增加。 ( 一個頂尖的高手才能完成這條線 ) 此種練習(xí)也可將球與球之間距加大或縮小。
38 、 當(dāng)打雖偏角但仍可進的組合球時,千萬別忽視你母球所接觸的第一顆子球的最終停留位置。因為當(dāng)你專心的將那第二顆子球打進袋時,你往往會很容易的被第一顆球封住,而在母球停留后,桌面上無任何球接近你適合你打擊。 尤其是當(dāng)你輕擊組合球時,你的擊球茦略絕對應(yīng)包含母球與該第一顆子球的最終關(guān)連位置,除非是你很用力的將該子球擊出相鄰區(qū)域。
39 、 門內(nèi) Robert Byrne 提供在俱樂部打球時常用較大母球時兩個點子:當(dāng)時將子球沿著臺邊送底帶是相當(dāng)困難的,因為兩個不同尺寸的球的中心點并非如你所慣于瞄準的。你需擊打臺邊重一點且打向比正常所用球具的球稍前方一點。同時,記得稍稍的超薄的削過你所有的薄球,特別是當(dāng)你用的是 " 幽靈球 " 瞄球法時 ( 注:即是一種假想球瞄球法 ) 。 同時球的中心線也不一樣,因較大尺寸的母球會比一同樣尺寸的球較早到達。
40 、 也許我們可以說撞球游戲的最高機密就是母球,而非子球。 就字面上及比喻上而言,子球應(yīng)視同理所當(dāng)然的。 但對一個中級程度或好的打者,你雖已成功的打進許多球了,然而撞球的要求是當(dāng)你已打進某球進某袋后,你如想繼續(xù)打擊,則你的實際目標便在將你的母球放置于有利于你打下一顆球的位置。如果你能將你的精神集中且敏銳的擁抱此一觀念,你的用腦打球?qū)泻芡怀龅倪M步。 -- 只要你能自我訓(xùn)練來追蹤母球在接觸子球后的跑位,而非苦于無法控制的子球的飛跑。你只要假設(shè)子球?qū)⑷缢媱澃愕倪M袋。實際上哪,那也往往是必然的結(jié)果。
臺球的擊球桿法是指臺球擊球時,使球得分或落袋所使用的正確撞擊方法。
具體桿法圖解
一、跟球桿法
用撞點為中上部的桿法擊球。本球碰撞目標球后,目標球被撞走,本球隨之向前行進,如圖2-9所示。

二、縮球桿法
用撞點為中下部的桿法擊球。本球碰撞目標球后,目標球被撞走,本球隨之向后行進,如圖2-10所示。

三、反彈球桿法
反彈球桿法是利用磁岸后反彈使球落袋。它是落袋臺球比賽的基本技術(shù)之一。因為落袋臺球要求打指定球的時候多, 所以使用反彈球的機會也較多。
反彈球的原理,與前面講過的碰岸打法一樣,應(yīng)用人射角與反射角的原理,如圖2-11所示。

四、薄球桿法
打薄球是比較難的技術(shù),若打的不正確,碰撞得太厚,本球就不能沿著正確路線行進。
瞄準方法是將本球與靠近目標球邊緣連成線,以目標球側(cè)面不到一個球的地方為瞄準點,然后對著本球撞擊。這時可 采用中下桿打法,這種桿法可避免亂出桿,它比逆族打法更能 防止碰撞目標球太厚。薄球杯法如圖2-12所示。

五、空岸球桿法
本球先碰岸一次,然后再碰撞目標球。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撞擊本球的中心,使人射角等于反射角,如圖2-13所示。
六、貼岸球杯法
當(dāng)球貼岸時,應(yīng)離開球的半徑瞄準,使主球在撞擊目標球時也撞岸邊,即可送球落袋,如圖2-14所示。

七、綜合撞擊桿法
本球瞄準目標球撞擊,被撞擊的目標球又撞擊另外的目標球,并使其落袋,叫綜合撞擊,也稱組合球。
基本瞄準方法是將袋口前的球,與本球先碰撞的目標球, 通過兩球中心結(jié)連成的延長線,用本球碰撞即可落袋。綜合撞擊桿法如圖2-15所示。

八、札桿桿法
扎桿是使球杯立起來撞擊本球的一種擊法,屬臺球的一項高級技術(shù)。札桿桿法的姿勢如圖2-16所示。

扎桿前先靠近球臺,兩腳稍微分開,上體略前傾,臉部比桿 稍向前些,面頰內(nèi)收,將球桿立起約70度,擊球時從球的上方給球以逆旋的力,使本球沿著弧線運動的同時,還向前移動。
扎桿的撞點范圍應(yīng)在球的6/10同心圓內(nèi)撞擊。如圖2-17 所示。
 用球桿撞擊本球時所對的瞄準點叫撞點(見圖2-18),本球的撞點一般分9個點(A點為正中,B點為中上,C點為中下,D點為右側(cè),E點為左側(cè),F(xiàn)點為右上,H點為右下,G點為左上,互點為左下)。球的撞點以正中為中心,按球的直徑的6/10為半徑畫圓,對著這個圓圈之內(nèi)撞擊本球,就可避免因打滑而造成撞擊失誤的現(xiàn)象發(fā)生。
球的擊法和撞點如圖2-19所示。 
跟球:撞擊中上部。
定球:撞擊正中部。
縮球:撞擊中下部。
球的撞擊厚度如圖2-20所示。
 撞擊厚度是指本球與目標球碰撞時所接觸球體比例的多少。撞擊厚度可分六類: ?。╨)正面撞擊; (2)3/4厚度; (3)2/3厚度; ?。?)1/2厚度; ?。?)1/3厚度; ?。?)1/4厚度。 球的撞擊厚度不同,本球行進的方向也隨之變化。如圖2-21和圖2-22所示。  |
|
一、站位
正確站位有助于完成正確擊球動作。右手握桿,以右腳為軸,左腳略向側(cè)前方邁出一步,兩腳分開不宜過大,身體保持平衡。身**置與球杯的關(guān)系保持上體前傾,臉的中心保持在球杯之上,架桿的手臂肘關(guān)節(jié)充分伸展。架桿手的位置應(yīng)與本球保持約15厘米距離。圖2-6所示為站位姿勢。

站位要點提示:
(1)兩腳略前后分開,處在合理位置;
?。?)身體保持平衡。
二、擊球動作
以肘部作為支點,像鐘擺一樣前后幌動,球桿向前移動時要平穩(wěn),直線前移,不宜上、下、左、右幌動。肘的動作要像一條鏈,前臂像一個鐘。
擊球時以肘部作為支點,像鐘擺一樣前后幌動。擊球時球桿要平穩(wěn)直線前后移動,如圖2-7所示。


擊球動作要點提示:
?。╨)以肘關(guān)節(jié)為支點,前臂自然地前后擺動;
?。?)球桿平穩(wěn)地直線前移;
?。?)出桿擊球時不能上、下、左、右擺動。
三、出桿擊球
架桿的手臂肘關(guān)節(jié)充分伸展,架桿手的位置應(yīng)與本球保持約15~20厘米距離。出桿擊球的姿勢如圖2-8所示


出桿擊球要點提示:
?。╨)出桿擊球前,球桿略有停頓;
?。?)瞄準時全神貫注在目標球;
?。?)出桿擊球要有自信心;
?。?)頭部保持向下。
|
|
A、握桿方法
先用左手測試出球桿的重心點,然后在重心點后約8厘米處握桿。握桿時拇指和食指自然分開,虎口鉗住桿身,其它三指并攏,自然彎曲,輕輕握住球桿。握桿的手臂和手指不要附加用力,握桿的上臂應(yīng)與身體的腋下略離開一些。 球桿的正確握法如圖2-3所示。
 B、架桿(手橋) 臺球擊球前,為了架穩(wěn)球桿,在瞄準時用非持桿手作支撐,把球桿放在其上的一個動作。目前流行的基本架桿方法,掌心向下,先將四指伸開,使指肚按在臺面上,手掌略呈拱形,拇指翹起,靠緊食指跟部之間形成“V”形,然后將球桿架在V形槽內(nèi),擊球時使球桿在槽內(nèi)作直線滑動,如圖2-4所示。  
C、環(huán)形架桿
左手手指張開,指尖略向內(nèi)彎,置于臺面上,小指、無名指和中指向內(nèi)彎曲,使其起到支撐作用。拇指和食指扣成一個指環(huán),將球杯穿過該指環(huán),支撐好球桿,在桿與環(huán)接縫處,不能留有幌動的余地,如圖2-5所示。
環(huán)形架桿要點提示:
?。?)手指充分伸展;
(2)手指貼緊臺呢,手掌拱起;
(3)大拇指翹起呈V形;
?。?)前臂自然扶在桌面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