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家庭消毒和滅菌
消毒和滅菌是確保健康,防止疾病傳播和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家庭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有以下幾種:
1 、天然消毒法:利用日光等天然條件殺滅致病微生物,達到消毒目的,稱為天然消毒法。
日光曝曬法:日光由于其熱、干燥和紫外線的作用,而具有一定的殺菌力。日光殺菌作用的強弱受地區(qū)、季節(jié)、時間等因素影響,日光越強,照射時間越長,殺菌效果越好。日光中的紫外線由于通過大氣層時,因散熱和吸收而減弱,而且不能全部透過玻璃,因此,必須直接在陽光下曝曬,才能取得殺菌效力。日光曝曬法常用于書籍、床墊、被褥、毛毯及衣服等的消毒。曝曬時應(yīng)經(jīng)常將被曬物翻動,使物品各面都能與日光直接接觸,一般在日光曝曬下 4-6 小時可達到消毒目的。
通風(fēng):通風(fēng)雖然不能殺滅微生物,但可在短時間內(nèi)使室內(nèi)外空氣交換,減少室內(nèi)致病微生物。通風(fēng)的方法有多種,如通過門、窗或氣窗換氣,也可用換氣扇通風(fēng)。居室內(nèi)應(yīng)定時通風(fēng)換氣,通風(fēng)時間一般每次不少于 30 分鐘。
2 、物理滅菌法:利用熱力等物理作用,使微生物的蛋白質(zhì)及酶變性凝固,以達到消毒、滅菌目的,稱為物理滅菌法。
燃燒法:是一種簡單易行、迅速徹底有效的滅菌方法,但對物品的破壞性大。多用于耐高熱,或已帶致病菌而又無保留價值的物品,如被某些細菌或病毒污染的紙張、敷料,搪瓷類物品如坐浴盆;也可以用火焰燃燒消毒滅菌,如消毒坐浴盆時,應(yīng)先將盆洗凈擦干,再倒人少許 90% 酒精,點燃后慢慢轉(zhuǎn)動浴盆,使其內(nèi)面完全被火焰燒到。 . 應(yīng)用此法時,要注意安全,須遠離易燃或易爆物品,以免引起火災(zāi)。
煮沸法:是一種經(jīng)濟方便的滅菌法,一般等水開后計時,煮沸 10-15 分鐘可殺死無芽胞的細菌。可用于食具、毛巾、手絹、注射器、等不怕濕而耐高溫的物品的消毒滅菌。
高壓蒸汽滅菌法:利用高壓鍋內(nèi)的高壓和高熱進行滅菌,此法殺菌力強,是最有效的物理滅菌法。待高壓鍋上汽后,加閥再蒸 15 分鐘,適合消毒棉花、敷料等物品。
3 、化學(xué)消毒滅菌法:化學(xué)消毒滅菌法是利用化學(xué)藥物滲透細菌體內(nèi),破壞其生理功能,抑制細菌代謝生長,從而起到消毒的作用。家庭常用化學(xué)消毒滅菌方法有以下三種。
擦拭法:用化學(xué)藥液擦拭被污染的物體表面,常用于地面、家具、陳列物品的消毒。如用 0.5%-3% 漂白粉澄清液、 84 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劑(市場都出售,要看好有效期及使用方法),擦拭墻壁、床、桌椅地面及廁所。
浸泡法:將被消毒物品浸泡在消毒液中,常用于不能或不便蒸煮的生活用具。浸泡時間的長短因物品及溶液的性質(zhì)而有不同。如用 1%~3% 漂白粉澄清液浸泡餐具、便器需 1 小時;用 0.5% “ 84 ”消毒液浸泡需 15 分鐘,而用 0.02% 高效消毒片浸泡只需 5 分鐘,就可以達到目的。若浸泡嘔吐物及排泄物,不但消毒液濃度要加倍,而且浸泡時間也要加倍。
熏蒸法:是利用消毒藥品所產(chǎn)生的氣體進行消毒。常用于傳染病人居住過的房間空氣及室內(nèi)表面消毒。
福爾馬林(甲醛) + 高錳酸鉀:每立方米加入福爾馬林 25-40 毫升、高錳酸鉀 15-30 克,兩種藥放置在一起即產(chǎn)生氣體,可達到消毒目的。消毒時,必須將門窗緊閉 12-24 小時,消毒后再打開門窗進行通風(fēng),此法對各種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的室內(nèi)消毒均有效。
食醋:每立方米用 3-10 毫升食醋,加水 2-3 倍加熱熏蒸,用于室內(nèi)空氣消毒,對于預(yù)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