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棘盆景 盆景資料
名 稱: 火棘盆景
風格流派: 嶺南派盆景
類 別: 樹木盆景
簡 介
火棘,亦名“火把果”、“救命糧”、“秦嶺海棠”。屬薔薇科常綠灌木。株高一至三米,葉倒卵形,亮綠色,復傘房花序,花白色。梨果圓形,熟果鮮紅色,經(jīng)霜不凋,紅果掛枝直至來年春季落去。夏天烈日炎炎,雪白色的花朵怒放。在庭院或居室,如雪似玉的火棘花平添一份涼意;冬季白雪皚皚,而火棘青枝綠葉,果紅如火,大地頓覺溫暖可愛??梢哉f,它的根、干、枝、花、果都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火棘的根,生長彎曲易活,是制作盆景的優(yōu)良品種,又是庭院風景樹、綠籬的良材?;鸺晨墒?,也可磨粉、釀酒。開發(fā)火棘資源,是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治窮致富的好門路。它是陜南商洛地區(qū)秦嶺山中的特產(chǎn),具有耐旱、耐寒、耐瘠的特點。不論庭院栽植或作盆景素材都易成活。
用開花結(jié)果枝扦插火棘小苗,翌年即可開花結(jié)果,用以制作盆景,一、二年即可成型觀賞。現(xiàn)將培養(yǎng)制作盆景的過程簡介如下:
一、扦插時間:經(jīng)筆者實踐觀察,火棘于7—8月份花芽分化,9
觀賞應用
5月份白花滿樹,如雪壓枝頭,花后結(jié)果,10—12月成熟,燦若紅霞,久綴枝頭,經(jīng)冬不凋?;鸺坏捎^果,還可觀葉、觀花、觀形,四季均可欣賞,為優(yōu)良的盆景樹材。
養(yǎng) 護
上盆栽種養(yǎng)護:火棘扦插苗越冬后至3月份,氣溫回暖,即可選樹形好的移栽上盆。開始宜用小盆,瓦盆最好。培養(yǎng)土宜用細煤渣、腐殖土、菜園土混合而成,并適當添加有機肥末,使之生長茁壯。每10天左右施一次有機肥液,5—6月現(xiàn)蕾開花,加強肥水養(yǎng)護管理,使枝條加粗加長,盡量保護長枝條,以利蟠扎造型。8—9月份即可造型制作盆景。
寒冬臘月,百花凋零,萬物枯寂,唯有火棘盆景生機盎然,葉色青綠,紅果滿枝頭。
一、火棘的形態(tài)與個性
火棘在我國分布很廣,多生長在丘陵地區(qū),它屬薔薇科,常綠灌木,3至4月開花,盛花期一簇簇好似片片雪花?;鸺墓麨閳A球形,成熟的果實直徑約5mm—6mm,光澤度強,為極佳的觀果盆景素材。
二、火棘盆景的裁樁和定植
火棘的適應性強,成活率高,可用保水性強、吸肥力大、排水性好、酸堿適中的肥沃土壤直接上盆。才下山的樹樁,不管自然形態(tài)有多美,必須經(jīng)過養(yǎng)坯階段。如果樁頭保留枝葉太多,一開始就植于工藝盆中,又是綁扎,又是懸根露爪,總想一次成型,結(jié)果欲速則不達。因工藝盆淺、土滿,雖經(jīng)常噴水,表面濕潤,但盆里的土卻是干的,這樣,樹樁在盆里就會漸漸失水而枯死。因而初上盆的火棘樹樁,應選用較深的土瓦盆和紫砂盆,因為土瓦盆和紫砂盆透氣性好,利于排水,有利樹樁成活。
定植后的樹樁根據(jù)樹勢作初步設計,再次修剪摘葉,保留少量供光合作用的樹葉,以減少營養(yǎng)消耗。用木工使用的白乳膠將露在盆土以上的傷口進行兩次涂抹以減少水分蒸發(fā),避免傷口開裂,發(fā)芽不到位。把定植好的樹樁擺放在光照時間長、通風條件好的地方,澆足定根水,進行日常管理。
三、火棘盆景的日常管理
1.澆水:初上盆的火棘樹樁,每天早晨8點,下午6點各澆一次水,每次澆水要把所有枝干噴濕。新芽長出5cm~6cm后,可一天澆一次水,注意盆土不要太濕,以免影響新根正常生長。新芽長出8cm~10cm后,此時新根已基本形成,可視盆面土不干不澆,澆就澆足,直到盆底流水為止。
2.施肥:由于盆的空間有限,土少、養(yǎng)分不足,要使盆栽火棘長勢旺盛,沒有肥料是不行的,但必須把握好施肥的時間及數(shù)量。為了充分發(fā)揮肥料功效,滿足火棘樹樁生長的需要,一般新樁3—4月不施肥,5—6月每10天用0.2%的尿素液進行盆土和葉面噴施一次,7—9月,用菜籽餅水每10天施肥一次,10--12月,用雞糞10%稀釋后15天施肥一次,次年的1--2月停止施肥。
用以上施肥方法,當年新枝可長粗1cm—1.5cm,已成型的火棘盆景,也會年年開花結(jié)果,而且果多、果大、果亮,能充分體現(xiàn)其觀賞效果。
3.防病治蟲:由于環(huán)境因素,火棘易得白粉病,危害葉片、嫩枝、花果。這是因為光照不足,通風條件差,遮蔭時間長而導致。可采用噴灑波爾多液、石硫合劑或多菌靈進行防治。危害火棘生長的害蟲主要有兩種:一是刺吸性介殼蟲,可使樹樁長勢衰退,甚至整株死亡,介殼蟲的體面有蠟質(zhì)層,藥物難以進入蟲體。防治方法:要經(jīng)常觀察,如發(fā)現(xiàn)介殼蟲要立即用鐵絲、木棍或小刀將介殼蟲除掉。藥物可用0.1%的機油浮劑,噴灑樹體,按盆土的1‰埋呋喃丹,通過內(nèi)吸收殺死蟲體。二是蚜蟲,一般春、秋兩季易發(fā)生。蚜蟲危害樹樁,會使新梢、嫩葉扭曲變形,蚜蟲排泄的糞便落在葉、果上面形成小黑點,影響火棘盆景的觀賞效果。采用40%的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用80%的敵敵畏800~1000倍液連續(xù)噴兩次,可殺死全部蚜蟲。
4.換盆:火棘盆景年年掛果,對養(yǎng)分消耗很快,一般大而深的盆兩年換土一次,小而淺的盆一年就要換土一次。換盆時間最好在二月的下旬到清明前進行。在新芽還沒有萌發(fā)前,摘掉樹葉和果實,用帶有磷鉀肥的營養(yǎng)土進行換盆。換盆時,將植株從盆中取出,然后用小鐵鏟或竹片將四周和底部老根、老土剔除三分之一,再上盆時,先在盆內(nèi)水孔上面填放紗網(wǎng)或碎瓦片,以利通氣和排水。鋪一層營養(yǎng)土,然后將植株放人,一面填土,一面用小木棒或竹片將泥土搗實。土一定要比盆口低lcm~2cm,以利于平時澆水。換土后的第一次水要澆足,以后就正常管理。換過盆的火.棘盆景,不要頻繁搬動,以免傷害新根的生長和改變植株的方位,影響觀賞效果。
四、火棘盆景的造型方法
年初上盆的火棘樹樁,如果養(yǎng)護得法,土肥、水、治蟲跟得上,7~8月新枝可長到60cm~80cm,這時要開始進行第一次造型、修剪。根據(jù)樹樁形態(tài),因材立意進行設計構(gòu)思,本著統(tǒng)觀全局、因材施藝、順乎自然的造型原則,不要只留3—5枝而把其它枝條全部剪掉。除應剪掉平行枝、重疊枝、交叉枝、切干枝外,其它枝條盡量不剪。以后如有多余,邊養(yǎng)邊剪,不會影響整個樹形。對保留的粗、主枝使用較粗的鋁線強扭到位,一次定型。對主枝上的小枝,用細鋁線扎枝定位,先扎頂部后扎下部,先扎大枝,后扎小枝,從基部到梢部。繞時,將鋁線的一頭環(huán)抱主干一圈,使其固定,鋁線要貼緊樹皮,與樹干直徑成45°角均勻地上繞,直到頂端。根據(jù)造型的需要,樹枝向右下彎,鋁線應朝順時針方向繞;如果樹枝向左下彎,鋁線要朝逆時針方向繞。火棘的生命力極強,枝條的柔韌性也特別好,造型時,即使扭轉(zhuǎn)處斷裂,只要還有一層皮未斷,仍不影響其正常生長。用鋁線蟠扎一般60天后拆除。
第二次造型修剪在9~10月進行。經(jīng)過第一次的蟠扎修剪,樹冠的輪廓線條已基本成型,這時要看盆景的根、干、枝、葉是否自然流暢、疏密得當,剪去多余枝條,保留短枝,在養(yǎng)護過程中要勤觀察,多思考,需要反復進行蟠扎、修剪、造型、摘心、抹芽,才能保持優(yōu)美的樹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