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陳錄繪畫作品欣賞轉(zhuǎn)自:網(wǎng)易 - 李梨的日志 陳錄,明代畫家。生卒年不詳,字憲章,以字行,號如隱居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善墨梅、松、竹、蘭蕙,筆意儒雅,與王謙齊名。評者以二家雖格意不同,錄筆力實過王謙。正統(tǒng)十一年(一四四六)嘗作墨梅圖。
陳錄 梅花圖 【名稱】明 陳錄 梅花圖 這幅梅花圖與畫家的《萬玉圖》有異曲同二之妙,但在氣勢上更覺恢宏。此圖梅干自左出,倒垂而下,分為二枝,一枝彎曲直下,一直平伸出畫面,但細枝側(cè)條全取披垂之勢,與 總的動勢保持一致。畫面上繁花密蕊、瓔珞紛呈,千條萬玉,撲面而來。構圖上將主干分散從而強調(diào)密如萬玉的花朵本身的美感,有一種喜氣洋洋的氛圍,體現(xiàn)了畫家躬逢明王朝“盛世”,而“借花獻佛”,以寫“梅花得意羨群芳”的心情,從而少了王冕畫梅之中的那種孤傲和清雅之氣。
陳錄 萬玉圖 【名稱】明 陳錄 萬玉圖 此圖寫倒垂梅一株,枝由右上角出,主干弧形彎曲,構成梅枝總的動勢。小枝則有穿插、變化,形成枝蕊參差交錯、俯仰顧盼,梅花爛漫怒放的景象,圖中以沒骨寫干,雙鉤圈花,淡墨渲染背景,突出千條萬玉、花團錦簇的視覺的效果。
陳錄 煙籠玉樹圖 【名稱】明 陳錄 煙籠玉樹圖
陳錄 梅花推篷圖 【名稱】明 陳錄 梅花推篷圖 《梅花推篷圖》的布局,是用橫截式取景法表現(xiàn)的一株大梅樹的局部。畫面中心部位以兩枝粗壯蒼勁的主干為主體,其間穿插交錯著長滿花朵的梅枝。梅枝挺秀,富有韌性。尤其是畫面兩側(cè)的梅枝,似在微風中擺動,寓動于靜,使畫面增添了活力。畫作以淡墨為主,其間點染些濃墨,巧妙地處置好干、枝、花的有序穿插,俯仰顧盼,予人以繁而不亂、清新挺健、生機勃勃之感,極富新意。陳憲章傳世之作甚少,這樣的精品尤為珍貴。
梅花推篷圖(李梨截圖)
陳錄 玉兔爭清圖 【名稱】明 陳錄 玉兔爭清圖 畫皓月當空,月下老梅勁挺,繁斡競爭凌代,狀如捧月,頗有氣勢;繁花如雪,暗透清香。斡枝的粗細、疏密交織,梅花與斡枝的黑白襯托,旋律韻味俱生。用筆挺秀,墨色幽雅,巧得清輝。左方自題:“會稽如隱居士陳章寫玉兔爭清。”鈐印三方,一方“靜齊”,另兩方文不清。
陳錄 推篷春意圖 【名稱】明 陳錄 推篷春意圖 此畫為水墨白梅長卷,粗干勁枝,梅花繁茂,一花一蕊,各盡其態(tài),春意盎然,景色誘人。 畫卷引首有明代正統(tǒng)年間任南京大常卿程南云題字:“推篷春意,太常卿兼經(jīng)筵待書程南云?!辈⑩j有“清軒”朱文方印。卷尾有陳錄自題“推篷春意圖會稽陳憲章為玉峰項繡衣寫于古汴柏臺書院”,旁有陳憲章“如隱居士”、“孤山月色”兩方朱文方印。開首又鈐有陳憲章“以文會友”的朱文方印和“云山”的白文長方印。 此圖經(jīng)四人收藏:即項玉峰、寄庵、周右、徐世昌,有收藏印、審定印、鑒定題跋、拖尾題字、重裱題簽。流傳有緒,歷歷可見。
陳錄 書室清影圖 【名稱】明 陳錄 書室清影圖 作叢竹與大樹下垂,不拘一格,畫竹頗有行草筆意,得濃粗淡細之且,靜中見動,如風中之竹。自識“陳憲章寫景容書室中清影”,鈐朱文“如隱居士”一印。陳憲章向以畫梅著名,墨竹此為畫史敘述的不足,為研究陳氏畫法提供了實物資料。 (李梨根據(jù)網(wǎng)絡資料編輯收藏) 陳錄傳世作品有《萬玉圖》、《煙籠玉樹圖》、《梅花圖》等。《圖繪寶鑒續(xù)纂》、《畫史會要》、《紹興府志》、《明畫錄》、《無聲詩史》、《越畫見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