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食有的重在散風去熱、甘潤降火、消煩解燥;有的重在養(yǎng)胃健脾、益肺寧心、滋陰潤燥;有的重在潤肺養(yǎng)肝、益精生血、壯腎強筋,都不失為保健佳品。經(jīng)常服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對中老年人尤為適宜。 1.黑芝麻粥 黑芝麻淘凈曬干,炒熟研細,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將熟的粥內(nèi),加蜂蜜1匙,熬至粥稠食用。 黑芝麻具有潤腸通便、益五臟、壯筋骨的作用。此粥能滋養(yǎng)五臟,潤燥通便,適用于肝腎不足、虛風眩暈、風痹、癱瘓、大便煤結(jié)、病后虛贏、須發(fā)早白、婦女產(chǎn)后乳少等。 2.白木耳粥 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白木耳是秋季滋陰、潤肺、生津的滋補佳品。白木耳粥具有潤肺止咳、益氣補腎的作用。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燥咳、氣陰兩虛等。 3.蘋果粥 蘋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蘋果粥具有生津、潤肺、除煩、解暑、健胃等作用,適用于氣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大便干結(jié)、高血壓等。 4.菊花粥 菊花3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取汁加米煮成粥。菊花粥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適用于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病癥,對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5.胡蘿卜粥 胡蘿卜150克,去皮,清洗干凈,切成碎末,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中醫(yī)認為,胡蘿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氣利胸膈、補中安五臟的作用,此粥適用于便秘、腸胃不適、飽悶氣脹、消化不良等。 6.枸杞粥 枸杞30克,粳米100克,加水適量。同煮成粥。枸杞粥具有滋補肝腎、明目補虛等作用,適用于中老年人肝腎陰虧、視物模糊、腰酸腿軟等。 7.土豆粥 土豆100克,去皮,清洗干凈,切成小塊,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養(yǎng)生堂認為,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氣調(diào)中的功效,此粥適用于胃燥、胃痛、便秘等。 8.羊肉粥 選精羊肉200克,切片,粳米或糯米200克左右,與姜、蔥、鹽等配料同煮成羊肉粥,早晚均可食用 或大米100克,精羊肉200克,人參5克,黃芪30克,茯苓30克,大棗5枚,蔥白2棵,鹽少許,同煮成粥。此方有益氣養(yǎng)腎、暖脾護胃等功效。適合寒冷季節(jié)年老體弱,脾胃虛寒的人食用。 9.枸杞粥 枸杞30克,大米60克。將大米煮成半熟,加入枸杞,煮熟即食。 此粥特別適合那些經(jīng)常頭暈?zāi)繚⒍Q遺精、腰膝酸軟的患者。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可有保肝護肝、促使肝細胞再生的良效。平時長期使用電腦,兩目干澀者也可以食用此粥,為了加強效果,可先取白菊花適量煮水,再用菊花水煮枸杞粥,效果更好 10大棗粥 大棗10枚,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開,后移文火上熬爛,再加入冰糖汁,攪拌均勻食之。 此粥健脾益氣,生血補血。適用于體虛怕冷、胃寒貧血、胃虛少食等癥。百科全說認為大棗“令人悅顏色”,因此經(jīng)常食用此粥,可讓人面色紅潤有光澤,有美容的效果。 11.胡蘿卜粥 新鮮胡蘿卜50克,粳米200克,豬肉末25克,鹽適量。胡蘿卜切成小片,與粳米、肉末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慢慢熬,加鹽調(diào)味。 有健胃補脾、助消化作用。胡蘿卜中的胡蘿卜素,攝入后可轉(zhuǎn)化為維生素A,適于皮膚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12.雞肉皮蛋粥 雞肉200克,皮蛋2個,粳米200~300克,姜、蔥、鹽等調(diào)味品適量。先將雞肉切成小塊,加水煲成濃汁,用濃汁與粳米同煮。待粥將熟時加入切好的皮蛋和煲好的雞肉,加適量的調(diào)味品。 有補益氣血、滋養(yǎng)五臟、開胃生津的食療養(yǎng)生作用,適用于氣血虧損的人。 13.絲瓜肉絲粥 取絲瓜2條、瘦肉100克、粳米200~300克。將絲瓜洗凈去皮切片、瘦肉洗凈切絲,清水燒開放入粳米,煮至熟爛后加瘦肉絲和絲瓜片略煮即成。 此粥能清熱化痰,涼血解毒。 14.蓮藕肉末粥 取蓮藕、豬脊肉、粳米適量。粳米洗凈,豬脊肉洗凈切果粒狀,蓮藕去皮洗凈切片。清水燒開放粳米煮八分熟,加肉粒和蓮藕片,小火熬成粥。 此粥清淡去暑,生津止渴。適合夏季食用。 15.菠汁肉絲粥 菠菜、瘦肉、粳米各適量。先將菠菜洗凈榨汁,瘦肉切絲,洗凈粳米,加清水煮開,放入菠菜汁、瘦肉絲煮熟爛。 此粥色澤碧綠誘人,能滋潤五臟。 16.山芋粥 山芋與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壓、動脈硬化、過度肥胖等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