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銳最小離地間隙問題因為擔心明銳最小離地間隙問題, 查閱了很多資料,發(fā)現在太平洋論壇里,一位昵稱:ankys 的網友搜集到了有關這方面的資料,我轉載過來供大家參考一下. 最小離地間隙就是指滿載情況下地面與車輛底部剛性物體最低點之間的距離。最小離地間隙反映的是汽車無碰撞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 最小離地距離是汽車通過性能好壞的重要標志之一。 我國關于最小離地間隙的國家標準是GB/T3073.3-1993。其定義為:汽車在滿載(允許最大荷載質量)的情況下,其底盤最突出部位與水平地面的距離。它反映的是汽車無碰撞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它的定值直接影響到車輛的通過性和外觀的協調性。根據定義可知,最小離地間隙通??梢暈檐囕v滿載情況下通過性能的一個參考數值。國家對于最小離地間隙的標準不是強制性標準,企業(yè)可自行決定是否按國家標準執(zhí)行。 POLO:100 高爾:105 PST:105 寶來:110 GOLF:115 206:120 馬3:121 君威:123 FOCUS:125(加裝護板后:95) 蒙迪歐:125 駿捷:125 塞納:125 速騰:125 凱越:125 富康:130 07:132 捷達:137 桑塔納:138 福美來:140 IIDA:149 馬6:150 雨燕:150 飛度:155 雅閣:155 塞拉圖:160 思域:169 伊蘭特:170 銳志:170 花冠:170 遠艦:172 藍鳥:180 大家看清楚隊列了嗎?所有歐洲車均在100-140之間,所有日韓車均在140-180之間(而一般越野車的滿載離地距離也就是在180-220之間:北京jeep才180,三菱帕杰羅才180,本田CRV才標205,大切諾基才221)。 有例外嗎?有,唯一一個:馬三公布數據是121(和他哥哥馬6足足差了30MM,這好對比),站入歐美車陣營,可能是因為生產商是長安福特,而不是馬自達。 難道日韓車通過性更好嗎?眾所周知,307,捷達、桑塔納更不容易托底。那么容易托底的日韓車為什么數據那么高?這么高的離地距離,加上車輕,底盤一般,懸掛軟,這車還能怎么開? 很簡單,數據上有問題。要么是測量點不同(雖然未必敢不以最小的算,但是不算護板空間之類的也可以操作一下,本來日車有護板的也極少),要么就是空載和滿載的不同。思域和銳志兩款車比較“老實”,在所標明數據的后邊加了(),里面注明是空載,一切疑問揭開了,未采用中國和國際標準,而是使用企業(yè)自身的空載標準。而其他的日韓車干脆連這個(空載)都省掉了,直接大吹自己通過性能好。 空載數據有什么用?司機不坐在里面自己能開?只有滿載數據才能真實反映通過性。粗略估計一下日韓車真實的最小離地距離應該在95-125MM 之間。 而明銳是滿載后離地105MM 那要到1.8噸左右才能到這距離.而載兩人離地140MM,在加上明銳懸掛偏硬,所以大家擔心明銳通過性是多余的.
|
|
來自: qinzongren >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