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曰:“齊民無蓋藏?!比绱咀⒃唬骸褒R,無貴賤,故謂
之齊民者,若今言平民也?!?
后魏高陽太守
賈思勰撰
蓋神農(nóng)為耒耜,以利天下;堯命四子,敬授民時(shí);舜命后稷,食
為政首;
禹制土田,萬國(guó)作乂;殷周之盛,詩書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管子》曰:“一農(nóng)不耕,民有饑者;一女不織,民有寒者。”
“倉(cāng)廩
實(shí),知禮節(jié);衣食足,知榮辱。”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
為夫
子?”傳曰:“人生在勤,勤則不匱?!惫耪Z曰:“力能勝貧,謹(jǐn)能勝
禍?!?
蓋言勤力可以不貧,謹(jǐn)身可以避禍。故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教,國(guó)
以富
強(qiáng);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戰(zhàn)之賞,傾奪鄰國(guó)而雄諸侯。
《淮南子》曰:“圣人不恥身之賤也,愧道之不行也;不憂命之
長(zhǎng)短,
而憂百姓之窮。是故禹為治水,以身解于陽盱之河;湯由苦旱,以身禱
于桑
林之祭?!褶r(nóng)憔悴,堯瘦癯,舜黎黑,禹胼胝。由此觀之,則圣人
之憂
勞百姓亦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勤,思慮不用,而事
治求
贍者,未之聞也?!薄肮侍镎卟粡?qiáng),囷倉(cāng)不盈;將相不強(qiáng),功烈不成。
”
《仲長(zhǎng)子》曰:“天為之時(shí),而我不農(nóng),谷亦不可得而取之。青
春至焉,
時(shí)雨降焉,始之耕田,終之簠、簋,惰者釜之,勤者鐘之。矧夫不為,
而尚
乎食也哉?”《譙子》曰:“朝發(fā)而夕異宿,勤則菜盈傾筐。且茍無羽
毛,
不織不衣;不能茹草飲水,不耕不食。安可以不自力哉?”
晁錯(cuò)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凍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
之,為
開其資財(cái)之道也?!蚝谝?,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
饑寒
至身,不顧廉恥。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夫腹饑不得食,
體寒
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夫珠、玉、金、銀,
饑不
可食,寒不可衣?!?、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饑寒至。是故
明君
貴五谷而賤金玉。”劉陶曰:“民可百年無貨,不可一朝有饑,故食為
至急?!?
陳思王曰:“寒者不貪尺玉而思短褐,饑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食。千金、
尺玉
至貴,而不若一食、短褐之惡者,物時(shí)有所急也?!闭\(chéng)哉言乎!
神農(nóng)、倉(cāng)頡,圣人者也;其于事也,有所不能矣。故趙過始為牛
耕,實(shí)
勝耒耜之利;蔡倫立意造紙,豈方縑、牘之煩?且耿壽昌之常平倉(cāng),桑
弘羊
之均輸法,益國(guó)利民,不朽之術(shù)也。諺曰:“智如禹、湯,不如嘗更。
”是
以樊遲請(qǐng)學(xué)稼,孔子答曰:“吾不如老農(nóng)。”然則圣賢之智,猶有所未
達(dá),
而況于凡庸者乎?
猗頓,魯窮士,聞陶朱公富,問術(shù)焉。告之曰:“欲速富,畜五
。”
乃畜牛羊,子息萬計(jì)。九真、廬江,不知牛耕,每致困乏。任延、王景
,乃
令鑄作田器,教之墾辟,歲歲開廣,百姓充給。燉煌不曉作耬犁,及種
,人
牛功力既費(fèi),而收谷更少?;矢β∧私套髀e犁,所省庸力過半,得谷加
五。
又燉煌俗,婦女作裙,攣縮如羊腸,用布一匹。隆又禁改之,所省復(fù)不
貲。
茨充為桂陽令,俗不種桑,無蠶織絲麻之利,類皆以麻枲頭貯衣。民惰
窳,
少粗履,足多剖裂血出,盛冬皆然火燎炙。充教民益種桑、柘,養(yǎng)蠶,
織履,
復(fù)令種紵麻。數(shù)年之間,大賴其利,衣履溫暖。今江南知桑蠶織履,皆
充之
教也。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織績(jī);民冬月無衣,積細(xì)草,臥其中,
見吏
----------------------- 頁面 2-----------------------
則衣草而出,崔寔為作紡績(jī)、織纴之具以教,民得以免寒苦。安在不教
乎?
黃霸為潁川,使郵亭、鄉(xiāng)官,皆畜雞、豚,以贍鰥、寡、貧窮者
;及務(wù)
耕桑,節(jié)用,殖財(cái),種樹。鰥、寡、孤、獨(dú)有死無以葬者,鄉(xiāng)部書言,
霸具
為區(qū)處:某所大木,可以為棺;某亭豚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龔遂
為渤
海,勸民務(wù)農(nóng)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薤,五十本蔥,一畦韭,家二母
彘,
五雞。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
?”
春夏不得不趣田畝,秋冬課收斂,益蓄果實(shí)、菱、芡。吏民皆富實(shí)。召
信臣
為南陽,好為民興利,務(wù)在富之。躬?jiǎng)褶r(nóng)耕,出入阡陌,止舍離鄉(xiāng)亭,
稀有
安居。時(shí)行視郡中水泉,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凡數(shù)十處,以廣溉
灌,
民得其利,蓄積有余。禁止嫁娶送終奢靡,務(wù)出于儉約??ぶ心桓?/P>
力田。
吏民親愛信臣,號(hào)曰“召父”。僮種為不其令,率民養(yǎng)一豬,雌雞四頭
,以
供祭祀,死買棺木。顏斐為京兆,乃令整阡陌,樹桑果;又課以閑月取
材,
使得轉(zhuǎn)相教匠作車;又課民無牛者,令畜豬,投貴時(shí)賣,以買牛。始者
,民
以為煩,一二年間,家有丁車、大牛,整頓豐足。王丹家累千金,好施
與,
周人之急。每歲時(shí)農(nóng)收后,察其強(qiáng)力收多者,輒歷載酒肴,從而勞之,
便于
田頭樹下,飲食勸勉之,因留其余肴而去;其惰孏者,獨(dú)不見勞,各自
恥不
能致丹,其后無不力田者,聚落以致殷富。杜畿為河?xùn)|,課民畜 牛、
草
馬,下逮雞、豚,皆有章程,家家豐實(shí)。此等豈好為煩擾而輕費(fèi)損哉?
蓋以
庸人之性,率之則自力,縱之則惰窳耳。
故《仲長(zhǎng)子》曰:“叢林之下,為倉(cāng)庾之坻;魚鱉之堀,為耕稼
之場(chǎng)者,
此君長(zhǎng)所用心也。是以太公封而斥鹵播嘉谷,鄭、白成而關(guān)中無饑年。
蓋食
魚鱉而藪澤之形可見,觀草木而肥 之勢(shì)可知?!庇衷唬骸凹诜w不修,桑
果
不茂,畜產(chǎn)不肥,鞭之可也;杝落不完,垣墻不牢,掃除不凈,笞之可
也?!?
此督課之方也。且天子親耕,皇后親蠶,況夫田父而懷窳惰乎?
李衡于武陵龍陽泛州上作宅,種甘橘千樹。臨死敕兒曰:“吾州
里有千
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矣?!眳悄?,甘橘成,歲
得絹
數(shù)千匹。恒稱太史公所謂“江陵千樹橘,與千戶侯等”者也。樊重欲作
器物,
先種梓、漆,時(shí)人嗤之。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此
種植之不可已已也。諺曰:“一年之計(jì),莫如樹谷;十年之計(jì),莫如樹
木?!?
此之謂也。
《書》曰:“稼穡之艱難。”《孝經(jīng)》曰:“用天之道,因地之
利,謹(jǐn)
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論語》曰:“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漢文帝
曰:
“朕為天下守財(cái)矣,安敢妄用哉!”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
”然
則家猶國(guó),國(guó)猶家,是以家貧則思良妻,國(guó)亂則思良相,其義一也。
夫財(cái)貨之生,既艱難矣,用之又無節(jié);凡人之性,好懶惰矣,率
之又不
篤;加以政令失所,水旱為災(zāi),一谷不登,胔腐相繼:古今同患,所不
能止
也,嗟乎!且饑者有過甚之愿,渴者有兼量之情。既飽而后輕食,既暖
而后
輕衣?;蛴赡旯蓉S穰,而忽于蓄積;或由布帛優(yōu)贍,而輕于施與:窮窘
之來,
所由有漸。故 《管子》曰:“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湯有七十二里,而
用有
余,天非獨(dú)為湯雨菽、粟也?!鄙w言用之以節(jié)。
《仲長(zhǎng)子》曰:“鮑魚之肆,不自以氣為臭;四夷之人,不自以
食為異:
生習(xí)使之然也。居積習(xí)之中,見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斯何異
蓼中
之蟲,而不知藍(lán)之甘乎?
今采捃輕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yàn)之行事,起自耕農(nóng),終于
醯、醢,
----------------------- 頁面 3-----------------------
資生之業(yè),靡不畢書,號(hào)曰《齊民要術(shù)》。凡九十二篇,束為十卷。卷
首皆
有目錄,于文雖煩,尋覽差易。其有五谷、果、蓏非中國(guó)所殖者,存其
名目
而已;種蒔之法,蓋無聞焉。舍本逐末,賢哲所非,日富歲貧,饑寒之
漸,
故商賈之事,闕而不錄?;ú葜?,可以悅目,徒有春花,而無秋實(shí),
匹諸
浮偽,蓋不足存。
鄙意曉示家童,未敢聞之有識(shí),故丁寧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
斥,不
尚浮辭。覽者無或嗤焉。
齊民要術(shù)·雜說
夫治生之道,不仕則農(nóng),若昧于田疇,則多匱乏。只如稼穡之力
,雖未
逮于老農(nóng);規(guī)畫之間,竊自同于“后稷”。所為之術(shù),修列后行。
凡人家營(yíng)田,須量己力,寧可少好,不可多惡。假如一具牛,總
營(yíng)得小
畝三頃——據(jù)齊地大畝,一頃三十五畝也。每年一易,必莫頻種。其雜
田地,
即是來年谷資。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悅以使人,人忘其勞。且須調(diào)習(xí)器械,務(wù)
令快利;
秣飼牛畜,事須肥?。粨嵝羝淙?,常遣歡悅。
觀其地勢(shì),干濕得所,禾秋收了,先耕蕎麥地,次耕余地。務(wù)遣
深細(xì),
不得趁多??锤蓾瘢S時(shí)蓋磨著切。見世人耕了,仰著土塊,并待孟春
蓋,
若冬乏水雪,連夏亢陽,徒道秋耕不堪下種。無問耕得多少,皆須旋蓋
磨如
法。
如一具牛,兩個(gè)月秋耕,計(jì)得小畝三頃。經(jīng)冬加料喂。至十二月
內(nèi),即
須排比農(nóng)具使足。一入正月初,未開陽氣上,即更蓋所耕得一遍。
凡田地中有良有薄者,即須加糞糞之。
其踏糞法:凡人家秋收治田后,場(chǎng)上所有穰、谷積等,并須收貯
一處。
每日布牛腳下,三寸厚;每平旦收聚堆積之;還依前布之,經(jīng)宿即堆聚
。計(jì)
經(jīng)冬一具牛,踏成三十車糞。至十二月、正月之間,即載糞糞地。計(jì)小
畝畝
別用五車,計(jì)糞得六畝。勻攤,耕,蓋著,未須轉(zhuǎn)起。
自地亢后,但所耕地,隨餉蓋之;待一段總轉(zhuǎn)了,即橫蓋一遍。
計(jì)正月、
二月兩個(gè)月,又轉(zhuǎn)一遍。
然后看地宜納粟:先種黑地、微帶下地,即種糙種;然后種高壤
白地。
其白地,候寒食后榆莢盛時(shí)納種。以次種大豆、油麻等田。
然后轉(zhuǎn)所糞得地,耕五、六遍。每耕一遍,蓋兩遍,最后蓋三遍
。還縱
橫蓋之。候昏房、心中,下黍種無問。
谷,小畝一升下子,則稀穊得所。
候黍、粟苗未與垅齊,即鋤一遍。黍經(jīng)五日,更報(bào)鋤第二遍。候
未蠶老
畢,報(bào)鋤第三遍。如無力,即止;如有余力,秀后更鋤第四遍。油麻、
大豆,
并鋤兩遍止,亦不厭早鋤。谷,第一遍便科定,每科只留兩莖,更不得
留多。
每科相去一尺。兩垅頭空,務(wù)欲深細(xì)。第一遍鋤,未可全深;第二遍,
唯深
是求;第三遍,較淺于第二遍;第四遍較淺。
凡蕎麥,五月耕;經(jīng)二十五日,草爛得轉(zhuǎn);并種,耕三遍。立秋
前后,
皆十日內(nèi)種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著子。下兩重子黑,上頭一重子
白,
皆是白汁,滿似如濃,即須收刈之。但對(duì)梢相答鋪之,其白者日漸盡變
為黑,
如此乃為得所。若待上頭總黑,半已下黑子,盡總落矣。
----------------------- 頁面 4-----------------------
其所糞種黍地,亦刈黍了,即耕兩遍,熟蓋,下糠麥。至春,鋤
三遍止。
凡種小麥地,以五月內(nèi)耕一遍,看干濕轉(zhuǎn)之,耕三遍為度。亦秋
社后即
種。至春,能鋤得兩遍最好。
凡種麻地,須耕五、六遍,倍蓋之。以夏至前十日下子。亦鋤兩
遍。仍
須用心細(xì)意抽拔全稠鬧細(xì)弱不堪留者,即去卻。
一切但依此法,除蟲災(zāi)外,小小旱,不至全損。何者?緣蓋磨數(shù)
多故也,
又鋤耨以時(shí)。諺曰:“鋤頭三寸澤”,此之謂也。堯湯旱澇之年,則不
敢保。
雖然,此乃常式。古人云:“耕鋤不以水旱息功,必獲豐年之收?!?
如去城郭近,務(wù)須多種瓜、菜、茄子等,且得供家,有余出賣。
只如十
畝之地,灼然良沃者,選得五畝,二畝半種蔥,二畝半種諸雜菜;似校
平者
種瓜、蘿卜。其菜每至春二月內(nèi),選良沃地二畝熟,種葵、萵苣。作畦
,栽
蔓菁,收子。至五月、六月,拔諸菜先熟者,并須盛裹,亦收子訖。應(yīng)
空閑
地種蔓菁、萵苣、蘿卜等,看稀稠鋤其科。至七月六日、十四日,如有
車牛,
盡割賣之;如自無車牛,輸與人。即取地種秋菜。
蔥,四月種。蘿卜及葵,六月種。蔓菁,七月種。芥,八月種。
瓜,二
月種;如擬種爪四畝,留四月種,并鋤十遍。蔓菁、芥子,并鋤兩遍。
葵、
蘿卜,鋤三遍。蔥,但培鋤四遍。白豆、小豆,一時(shí)種,齊熟,且免摘
角。
但能依此方法,即萬不失一。
----------------------- 頁面 5-----------------------
卷一
耕田
《周書》曰:“神農(nóng)之時(shí),天雨粟,神農(nóng)遂耕而種之。作陶,冶
斤斧,
為耒耜、鋤、耨,以墾草莽,然后五谷興助,百果藏實(shí)?!?
《世本》曰:“倕作耒耜。”“倕,神農(nóng)之臣也?!?
《呂氏春秋》曰:“耜博六寸?!?
《爾雅》曰:“斪 謂之定?!标鶠樯崛嗽唬骸皵?,鋤也,名定
?!?
《纂文》曰:“養(yǎng)苗之道,鋤不如耨,耨不如鏟。鏟柄長(zhǎng)二尺,
刃廣二
寸,以鏟地除草。”
許慎 《說文》曰:“耒,手耕曲木也?!薄榜?,耒端木也?!薄?/P>
耜,斫
也,齊謂之镃基。一曰,斤柄性自曲者也?!薄疤?,陳也,樹谷曰田,
象四
口,十,阡陌之制也?!薄案?,犁也,從耒井聲。一曰,古者井田?!?
劉 《釋名》曰:“田,填也,五谷填滿其中?!薄袄?,利也
,利則
發(fā)土絕草根?!薄榜瘢其z,嫗耨禾也?!薄?,誅也,主以誅鋤物根株
也?!?
凡開荒山澤田,皆七月芟艾之,草干即放火,至春而開?!哺?/P>
省功?!?
其林木大者 殺之,葉死不扇,便任耕種。三歲后,根枯莖朽,以火燒
之。
〔入地盡矣?!掣漠?,以鐵齒 楱再遍杷之,漫擲黍穄,勞亦再遍。
明
年,乃中為谷田。
凡耕高下田,不問春秋,必須燥濕得所為佳。若水旱不調(diào),寧燥
不濕。
〔燥耕雖塊,一經(jīng)得雨,地則粉解。濕耕堅(jiān)垎,數(shù)年不佳。諺曰:“濕
耕澤
鋤,不如歸去?!毖詿o益而有損。濕耕者,白背速 楱之,亦無傷;否
則
大惡也。〕春耕尋手勞, 〔古曰“耰”,今曰“勞”。《說文》曰:“
耰,
摩田器?!苯袢艘嗝麆谠弧澳Α?,鄙語曰:“耕田摩勞”也?!城锔?/P>
白背
勞。〔春既多風(fēng),若不尋勞,地必虛燥。秋田 實(shí),濕勞令地硬。諺曰:
“耕
而不勞,不如作暴?!鄙w言澤難遇,喜天時(shí)故也?;笇挕尔}鐵論》曰:
“茂
木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淺。犁欲廉,勞欲再。 〔犁廉耕細(xì),牛復(fù)不
疲;再
勞地熟,旱亦保澤也?!城锔谇嗾邽樯稀?〔比至冬月,青草復(fù)生者,
其美
與小豆同也?!吵醺?,轉(zhuǎn)地欲淺。 〔耕不深,地不熟;轉(zhuǎn)不淺,動(dòng)
生土
也?!齿衙┲?,宜縱牛羊踐之,〔踐則根浮?!称咴赂畡t死?!卜?/P>
七月,
復(fù)生矣?!?
凡美田之法,綠豆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 種
,七
月、八月犁掩殺之,為春谷田,則畝收十石,其美與蠶矢、熟糞同。
凡秋收之后,牛力弱,未及即秋耕者,谷、黍、穄、粱、秫茇之
下,即
移羸速鋒之,地恒潤(rùn)澤而不堅(jiān)硬。乃至冬初,常得耕勞,不患枯旱。若
牛力
少者,但九月、十月一勞之,至春樀種亦得。
《禮記·月令》曰:“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
帝?!侧?
玄注曰:“謂上辛日,郊祭天?!洞呵飩鳌吩唬骸航检牒箴?,以祈農(nóng)
事。
是故啟蟄而郊,郊而后耕。’上帝,太微之帝?!薄衬藫裨?,天子親
載耒
耜,……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籍?!病霸?,蓋郊后吉
辰也?!?
----------------------- 頁面 6-----------------------
帝籍,為天神借民力所治之田也?!薄呈窃乱玻鞖庀陆?,地氣上
騰,
天地同和,草木萌動(dòng)?!病按岁枤庹暨_(dá),可耕之候也。農(nóng)書曰:‘土長(zhǎng)
冒橛,
陳根可拔,耕者急發(fā)’也?!薄场锼尽病八局^‘田畯’,主農(nóng)之
官?!薄?
善相丘陵、阪險(xiǎn)、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導(dǎo)民?!锸录?/P>
飭,
先定準(zhǔn)直,農(nóng)乃不惑。……
“仲春之月,……耕者少舍,乃修闔扇?!病吧幔q止也。蟄蟲
啟戶,
耕事少間,而治門戶。用木曰闔,用竹葦曰扇?!薄场瓱o作大事,以
妨農(nóng)
事?!?
“孟夏之月,……勞農(nóng)勸民,無或失時(shí)?!爸亓趤碇!薄?/P>
命農(nóng)勉
作,無休于都?!病凹比まr(nóng)也。……《王居明堂禮》曰:‘無宿于國(guó)’
也。”……〕
“季秋之月,……蟄蟲咸俯在內(nèi),皆暵其戶。 〔“暵,謂涂閉
之,此避
殺氣也?!薄?
“孟冬之月,……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藏而成冬
?!?
勞農(nóng)以休息之。 〔“‘黨正’:‘屬民飲酒,正齒位’是也?!薄?
“仲冬之月,……土事無作,慎無發(fā)蓋,無發(fā)屋室,……地氣且
泄,是
謂發(fā)天地之房,諸蟄則死,民必疾疫。 〔“大陰用事,尤重閉藏。”按
今世
有十月、十一月耕者,非直逆天道,害蟄蟲,地亦無膏潤(rùn),收必薄也。
……〕
“季冬之月,……命田官告人出五種;〔“命田官告民出五種,
大寒過,
農(nóng)事將起也?!薄趁r(nóng)計(jì)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病榜暾?,耒之金
,耜
廣五寸。田器,镃錤之屬?!薄呈窃乱?,日窮于次,月窮于紀(jì),星回于
天,
數(shù)將幾終, 〔“言日月星辰運(yùn)行至此月,皆幣于故基。次,舍也;紀(jì),
猶合
也。”〕歲且更始,專而農(nóng)民,毋有所使?!?〔而,猶汝也;言專一汝
農(nóng)民
之心,令人預(yù)有志于耕稼之事;不可徭役,徭役之則志散,失其業(yè)也。
”……”〕
《孟子》曰:“士之仕也,猶農(nóng)夫之耕也?!薄糙w岐注曰:“言
仕之為
急,若農(nóng)夫不耕不可。”〕
魏文侯曰:“民春以力耕,夏以強(qiáng)耘,秋以收斂?!?
《雜陰陽書》曰:“亥為天倉(cāng),耕之始?!?
《呂氏春秋》曰:“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
,于是
始耕。” 〔高誘注曰:“昌,昌蒲,水草也?!薄?
《淮南子》曰:“耕之為事也勞,織之為事也擾。擾勞之事,而
民不舍
者,知其可以衣食也。人之情,不能無衣食。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織,
……。
物之若耕織,始初甚勞。終必利也眾。”又曰:“不能耕而欲黍梁,不
能織
而喜縫裳,無其事而求其功,難矣?!?
《汜勝之書》曰:“凡耕之本,在于趣時(shí),和土,務(wù)糞澤,早鋤
早獲。
“春凍解,地氣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氣始暑,陰氣始盛,
土復(fù)解。
夏至后九十日,晝夜分,天地氣和。以此時(shí)耕田,一而當(dāng)五,名曰膏澤
,皆
得時(shí)功。
“春地氣通,可耕堅(jiān)硬強(qiáng)地黑壚土,輒平摩其塊以生草,草生復(fù)
耕之,
天有小雨復(fù)耕和之,勿令有塊以待時(shí)。所謂強(qiáng)土而弱之也。
“春候地氣始通:椓橛木長(zhǎng)尺二寸,埋尺,見其二寸;立春后,
土塊散,
上沒橛,陳根可拔。此時(shí)二十日以后,和氣去,即土剛。以時(shí)耕,一而
當(dāng)四;
和氣去耕,四不當(dāng)一。
“杏始華榮,輒耕輕土弱土。望杏花落,復(fù)耕。耕輒藺之。草生
,有雨
澤,耕重藺之。土甚輕者,以牛羊踐之。如此則土強(qiáng)。此謂弱土而強(qiáng)之
也。
----------------------- 頁面 7-----------------------
“春氣未通,則土歷適不保澤,終歲不宜稼,非糞不解。慎無旱
耕。須
草生,至可耕時(shí),有雨即耕,土相親,苗獨(dú)生,草穢爛,皆成良田。此
一耕
而當(dāng)五也。不如此而旱耕,塊硬,苗、穢同孔出,不可鋤治,反為敗田
。秋
無雨而耕,絕土氣,土堅(jiān)垎,名曰 ‘臘田’。及盛冬耕,泄陰氣,土枯
燥,
名曰 ‘脯田’。脯田與臘田,皆傷田。二歲不起稼,則一歲休之。
“凡麥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謹(jǐn)摩平以待種時(shí)
。五月
耕,一當(dāng)三。六月耕,一當(dāng)再。若七月耕,五不當(dāng)一。
“冬雨雪止,輒以藺之,掩地雪,勿使從風(fēng)飛去;后雪復(fù)藺之;
則立春
保澤,凍蟲死,來年宜稼。
“得時(shí)之和,適地之宜,田雖薄惡,收可畝十石?!?
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月,地氣上騰,土長(zhǎng)冒橛,陳根可拔
,急菑
強(qiáng)土黑壚之田。二月,陰凍畢澤,可菑美田緩?fù)良昂愉拘√?。三月,?/P>
華盛,
可菑少白輕土之田。五月、六月,可菑麥田?!?
崔寔《政論》曰:“武帝以趙過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
犁共一
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至今三輔猶賴其利
。今
遼東耕犁,轅長(zhǎng)四尺,回轉(zhuǎn)相妨,既用兩牛,兩人牽之,一人將耕,一
人下
種,二人挽耬:凡用兩牛六人,一日才種二十五畝。其懸絕如此。” 〔
按三
犁共一牛,若今三腳耬矣,未知耕法如何?今自濟(jì)州以西,猶用長(zhǎng)轅犁
、兩
腳耬。長(zhǎng)轅耕平地尚可,于山澗之間則不任作,且回轉(zhuǎn)至難,費(fèi)力,未
若齊
人蔚犁之柔便也。兩腳耬,種垅穊,亦不如一腳耬之得中也。〕
收種
楊泉 《物理論》曰:“梁者,黍、稷之總名;稻者,溉種之總名
;菽者,
眾豆之總名。三谷各二十種,為六十;蔬、果之實(shí),助谷各二十,凡為
百種。
故《詩》曰:‘播厥百谷’也?!?
凡五谷種子,浥郁則不生,生者亦尋死。種雜者,禾則早晚不均
,舂復(fù)
減而難熟,糶賣以雜糅見疵,炊爨失生熟之節(jié)。所以特宜存意,不可徒
然。
粟、黍、穄、粱、秫,常歲歲別收,選好穗純色者,劁刈高懸之
。至春
治取,別種,以擬明年種子。 〔耬耩掩種,一斗可種一畝。量家田所須
種子
多少而種之。〕其別種種子,常須加鋤。 〔鋤多則無秕也?!诚戎味鴦e
埋,
〔先治,場(chǎng)凈不雜;窖埋,又勝器盛。〕還以所治蘘草蔽窖。〔不爾,
必有
為雜之患?!硨⒎N前二十許日,開出水淘, 〔浮秕去則無莠?!臣磿窳?/P>
燥,
種之。依 《周官》相地所宜而糞種之。
《汜勝之書》曰:“牽馬令就谷堆食數(shù)口,以馬踐過為種,無虸
蚄,厭
虸蚄蟲也?!?
《周官》曰:“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為之種?!?/P>
鄭玄注
曰:“土化之法,化之使美,若汜勝之術(shù)也。以物地,占其形色。為之
種,
黃白宜以種禾之屬。”〕凡糞種:骍剛用牛,赤緹用羊,墳壤用麋,渴
澤用
鹿,咸潟用貆,勃壤用狐,埴壚用豕,強(qiáng) 用蕡,輕 用犬。 〔此“草人
”
職。鄭玄注曰:“凡所以糞種者,皆謂煮取汁也。赤緹,縓色也;渴澤
,故
水處也;潟,鹵也;貆,貆也;勃壤,粉解者;埴壚,黏疏者;強(qiáng) ,強(qiáng)
堅(jiān)
者;輕 ,輕脆者。故書 ‘骍’為‘挈’,‘墳’作‘蚠’,杜子春‘
挈’
讀為 ‘骍’,謂地色赤而土剛強(qiáng)也。鄭司農(nóng)云:‘用牛,以牛骨汁漬其
種也,
----------------------- 頁面 8-----------------------
謂之糞種。墳壤,多蚠鼠也。壤,白色。蕡,麻也”玄謂墳壤,潤(rùn)解。
”〕
《淮南子》曰:“從冬至日數(shù)至來年正月朔日,五十日者,民食
足;不
滿五十日者,日減一斗;有余日,日益一斗?!?
《汜勝之書》曰:“種傷濕郁熱則生蟲也。
“取麥種,候熟可獲,擇穗大強(qiáng)者斬,束立場(chǎng)中之高燥處,曝使
極燥。
無令有白魚,有輒揚(yáng)治之。取干艾雜藏之,麥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
、竹
器。順時(shí)種之,則收常倍。
“取禾種,擇高大者,斬一節(jié)下,把懸高燥處,苗則不敗?!?
“欲知?dú)q所宜,以布囊盛粟等諸物種,平量之,埋陰地。冬至后
五十日,
發(fā)取量之,息最多者,歲所宜也?!?
《崔寔》曰:“平量五谷各一升,小罌盛,埋垣北墻陰下,……
。”余
法同上。
《師曠占術(shù)》曰:“杏多實(shí)不蟲者,來年秋禾善。五木者,五谷
之先;
欲知五谷,但視五木。擇其木盛者,來年多種之,萬不失一也?!?
種谷稗附出,稗為粟類故。
種谷:
谷,稷也,名粟。谷者,五谷之總名,非指謂粟也。然今人專以
稷為谷,
望俗名之耳。
《爾雅》曰:“粢,稷也?!?
《說文》曰:“粟,嘉谷實(shí)也。”
郭義恭《廣志》曰:“有赤粟、白莖,有黑格雀粟,有張公斑,
有含黃
倉(cāng),有青稷,有雪白粟,亦名白莖。又有白藍(lán)下、竹頭莖青、白逮麥、
擢石
精、慮狗蹯之名種云?!?
郭璞注《爾雅》曰:“今江東呼稷為粢?!睂O炎曰:“稷:粟也
?!?
按今世粟名,多以人姓字為名目,亦有觀形立名,亦有會(huì)義為稱
,聊復(fù)
載之云耳:
朱谷、高居黃、劉豬獬、道愍黃、聒谷黃、雀懊黃、續(xù)命黃、百
日糧,
有起婦黃、辱稻糧、奴子黃、 支谷、焦金黃、 履蒼——一名
麥爭(zhēng)場(chǎng):
此十四種,早熟,耐旱,熟早免蟲。聒谷黃、辱稻糧二種,味美。
今墮車、下馬看、百群羊、懸蛇赤尾、罷虎黃、雀民泰、馬曳韁
、劉豬
赤、李浴黃、阿摩糧、東海黃、石 歲、青莖青、黑好黃、陌南禾、隈
堤黃、
宋冀癡、指張黃、兔腳青、惠日黃、寫風(fēng)赤、一 黃、山鹺、頓 黃:此
二十四種,穗皆有毛,耐風(fēng),免雀暴。一 黃一種,易舂。
寶珠黃、俗得白、張鄰黃、白鹺谷、鉤千黃、張蟻白、耿虎黃、
都奴赤、
茄蘆黃、薰豬赤、魏爽黃、白莖青、筆根黃、調(diào)母粱、磊碨黃、劉沙白
、僧
延黃、赤粱谷、靈忽黃、獺尾青、續(xù)德黃、稈容青、孫延黃、豬矢青、
煙熏
黃、樂婢青、平壽黃、鹿橛白、鹺折筐、黃 穇、阿居黃、赤巴粱、鹿
蹄
黃、餓狗蒼、可憐黃、米谷、鹿橛青、阿邏邏:此三十八種,中 大谷
。
白鹺谷、調(diào)母粱二種,味美。稈容青、阿居黃、豬矢青三種,味惡。黃
穇、
樂婢青二種,易舂。
----------------------- 頁面 9-----------------------
竹葉青、石抑閦、——竹葉青,一名胡谷?!诠?、忽泥青
、沖天
棒、雉子青、鴟腳谷、雁頭青、攬堆黃、青子規(guī):此十種晚熟,耐水;
有蟲
災(zāi)則盡矣。
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稈有高下,收實(shí)有多少,質(zhì)性有強(qiáng)弱,米
味有美
惡,粒實(shí)有息耗。 〔早熟者苗短而收多,晚熟者苗長(zhǎng)而收少。強(qiáng)苗者短
,黃
谷之屬是也;弱苗者長(zhǎng),青、白、黑是也。收少者美而耗,收多者惡而
息也。〕
地勢(shì)有良薄, 〔良田宜種晚,薄田宜種早。良地非獨(dú)宜晚,早亦無害;
薄地
宜早,晚必不成實(shí)也?!成健捎挟愐?。 〔山田種強(qiáng)苗,以避風(fēng)霜;澤
田種
弱苗,以求華實(shí)也。〕順天時(shí),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
,勞
而無獲?!踩肴ツ荆巧角篝~,手必虛;迎風(fēng)散水,逆坂走丸,其勢(shì)
難。〕
凡谷田,綠豆、小豆底為上,麻、黍、胡麻次之,蕪菁、大豆為
下。〔常
見瓜底,不減綠豆,本既不論,聊復(fù)記之?!?
良地一畝,用子五升,薄地三升?!泊藶?谷,晚田加種也?!?
谷田必須歲易。 〔 子則莠多而收薄矣?!?
二月、三月種者為 禾,四月、五月種者為穉禾。二月上旬及麻菩
、楊
生種者為上時(shí),三月上旬及清明節(jié)、桃始花為中時(shí),四月上旬及棗葉生
、桑
花落為下時(shí)。歲道宜晚者,五月、六月初亦得。
凡春種欲深,宜曳重?fù)?。夏種欲淺,直置自生。 〔春氣冷,生遲
,不曳
撻則根虛,雖生輒死。夏氣熱而生速,曳撻遇雨必堅(jiān)垎。其春澤多者,
或亦
不須撻;必欲撻者,宜須待白背,濕撻令地堅(jiān)硬故也。〕
凡種谷,雨后為佳。遇小雨,宜接濕種;遇大雨,待穢生。 〔小
雨不接
濕,無以生禾苗;大雨不待白背,濕輾則令苗瘦。穢若盛者,先鋤一遍
,然
后納種乃佳也。〕春若遇旱,秋耕之地,得仰垅待雨?!泊焊撸恢?/P>
也?!?
夏若仰垅,非直蕩汰不生,兼與草穢俱出。
凡田欲早晚相雜。 〔防歲道有所宜?!秤虚c之歲,節(jié)氣近后,宜
晚田。
然大率欲早,早田倍多于晚?!苍缣飪舳字?,晚者蕪穢難治。其收任
多少,
從歲所宜,非關(guān)早晚。然早谷皮薄,米實(shí)而多;晚谷皮厚,米少而虛也
?!?
苗生如馬耳則鏃鋤。 〔諺曰:“欲得谷,馬耳鏃?!薄诚』碇?/P>
,鋤而
補(bǔ)之?!灿霉ιw不足言,利益動(dòng)能百倍。〕凡五谷,唯小鋤為良?!残?/P>
鋤者,
非直省功,谷亦倍勝。大鋤者,草根繁茂,用功多而收益少?!沉继锫?/P>
一尺
留一科。 〔劉章《耕田歌》曰:“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類者,鋤
而去
之?!敝V云:“回車倒馬,擲衣不下,皆十石而收?!毖源笙〈蠓b之收
,皆
均平也。〕
薄地尋垅躡之。 〔不耕故?!?
苗出垅則深鋤。鋤不厭數(shù),周而復(fù)始,勿以無草而暫停。 〔鋤者
非止除
草,乃地熟而實(shí)多,糠薄,米息。鋤得十遍,便得“八米”也。〕
春鋤起地,夏為除草,故春鋤不用觸濕。六月以后,雖濕亦無嫌
。 〔春
苗既澆,陰未覆地,濕鋤則地堅(jiān)。夏苗陰厚,地不見日,故雖濕亦無害
矣。
《管子》曰:“為國(guó)者,使農(nóng)寒耕而熱蕓?!笔|,除草也。〕
苗既出垅,每一經(jīng)雨,白背時(shí),輒以鐵齒 楱縱橫杷而勞之。 〔
杷法:
令人坐上,數(shù)以手?jǐn)嗳ゲ荩徊萑X,則傷苗。如此令地熟軟,易鋤省力
。中
鋒止。〕
苗高一尺,鋒之?!踩檎呓约选!绸鹫?,非不壅本苗深,殺草
,益實(shí),
----------------------- 0-----------------------
然令地堅(jiān)硬,乏澤難耕。鋤得五遍以上,不煩耩。 〔必欲耩者,刈谷之
后,
即鋒茇下令突起,則潤(rùn)澤易耕。〕
凡種,欲牛遲緩行,種人令促步以足躡垅底。 〔牛遲則子勻,足
躡則苗
茂。足跡相接者,亦可不煩撻也?!?
熟,速刈。干,速積。 〔刈早則鐮傷,刈晚則穗折,遇風(fēng)則收減
。濕積
則藁爛,積晚則損耗,連雨則生耳?!?
凡五谷,大判上旬種者全收,中旬中收,下旬下收。
《雜陰陽書》曰:“禾‘生’于棗或楊。九十日秀,秀后六十日
。禾‘生’
于寅, ‘壯’于丁、午,‘長(zhǎng)’于丙,‘老’于戊,‘死’于申,惡于
壬、
癸,忌于乙、丑。
“凡種五谷,以‘生’、‘長(zhǎng)’、‘壯’日種者多實(shí),‘老’、
‘惡’、
‘死’日種者收薄,以忌日種者敗傷。又用‘成’、‘收’、‘滿’、
‘平’、
‘定’日為佳。”
《汜勝之書》曰:“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
秫忌寅、
未,小麥忌戌,大麥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谷有忌日,種之不避其
忌,
則多傷敗。此非虛語也。其自然者,燒黍穰則害瓠?!?〔《史記》曰:
“陰
陽之家,拘而多忌?!敝箍芍涔8?,不可委曲從之。諺曰:“以時(shí)及
澤,
為上策”也?!?
《禮記·月令》曰:“孟秋之月,……修宮室,壞垣墻?!?
“仲秋之月,……可以筑城郭,……穿竇窖,修囷倉(cāng)。〔鄭玄曰
:“為
民當(dāng)入,物當(dāng)藏也?!瓑櫾桓],方曰窖?!卑粗V曰:“家貧無所有,
秋墻
三五堵?!鄙w言秋墻堅(jiān)實(shí),土功之時(shí),一勞永逸,亦貧家之寶也。〕乃
命有
司,趣民收斂,務(wù)畜菜,多積聚。 〔“始為御冬之備?!薄?
“冬秋之月,……農(nóng)事備收?!病皞洌q盡也。”……〕
“孟冬之月,……謹(jǐn)蓋藏,……循行積聚,無有不斂?!病爸^芻
、禾、
薪、蒸之屬也?!薄场?
“仲冬之月,……農(nóng)有不收藏積聚者,……取之不詰?!病按耸?/P>
斂尤急
之時(shí),有人取者不罪,所以警其主也?!薄场?
《尚書考靈曜》曰:“春,鳥星昏中,以種稷。〔“鳥,朱鳥鶉
火也?!薄?
秋,虛星昏中,以收斂。 〔“虛,玄枵也?!薄场?
《莊子》長(zhǎng)梧封人曰:“昔予為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shí)亦鹵莽
而報(bào)予;
蕓而滅裂之,其實(shí)亦滅裂而報(bào)予。 〔郭象曰:“鹵莽、滅裂,輕脫末略
,不
盡其分。”〕予來年變齊,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予終年厭飧
?!?
《孟子》曰:“不違農(nóng)時(shí),谷不可勝食。〔趙岐注曰:“使民得
務(wù)農(nóng),
不違奪其農(nóng)時(shí),則五谷饒穰,不可勝食也?!薄场薄爸V曰:‘雖有智惠
,不
如乘勢(shì);雖有镃錤上,不如待時(shí)?!?〔趙岐曰:“乘勢(shì)居富貴之勢(shì)。镃
錤,
田器,耒耜之屬。待時(shí),謂農(nóng)之三時(shí)?!薄场庇衷唬骸拔骞龋N之美者
也;
茍為不熟,不如稊稗。夫仁,亦在熟而已矣。 〔趙岐曰:“熟,成也。
五谷
雖美,種之不成,不如稊稗之草,其實(shí)可食。為仁不成,亦猶是?!薄?/P>
”
《淮南子》曰:“夫地勢(shì),水東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
?!病八?
勢(shì)雖東流,人必事而通之,使得循谷而行也?!薄澈碳诖荷?,人必加功
焉,
故五谷遂長(zhǎng)。 〔高誘曰:“加功,謂‘是藨是蓘’蕓耕之也。遂,成也
?!薄?
聽其自流,待其自生,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禹決江疏河,以為天下興利,不能使水西流;后稷辟土墾草,
以為百
----------------------- 1-----------------------
姓力農(nóng),然而不能使禾冬生:豈其人事不至哉?其勢(shì)不可也。 〔“春生
、夏
長(zhǎng)、秋收、冬藏,四時(shí)不可易也?!薄?
“食者民之本,民者國(guó)之本,國(guó)者君之本。是故人君上因天時(shí),
下盡地
利,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長(zhǎng),五谷蕃殖。教民養(yǎng)育六畜,以時(shí)種樹,
務(wù)修
田疇,滋殖桑、麻。肥、 、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險(xiǎn)不生五谷者
,
樹以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蓏,秋畜蔬、食,〔“菜食曰蔬,谷食
曰食?!薄?
冬伐薪、蒸,〔“火曰薪,水曰蒸。”以為民資。是故生無乏用,死無
轉(zhuǎn)尸。〕
〔“轉(zhuǎn),棄也?!薄场?
“故先王之制,四海云至,而修封疆;〔“四海云至,二月也。
”〕蝦
蟆鳴,燕降,而通路除道矣; 〔“燕降,三月?!薄酬幗蛋偃?,則修橋
梁。
〔“陰降百泉,十月?!薄郴瑁瑥堉?,則務(wù)樹谷;〔“三月昏,張星中
于南
方。張,南方朱鳥之宿。”〕大火中,即種黍、菽;〔“大火昏中,六
月?!薄?
虛中,即種宿麥; 〔“虛昏中,九月?!薄酬男侵?,則收斂蓄積,伐薪
木。
〔“昴星,西方白虎之宿。季秋之月,收斂蓄積?!薄场詰?yīng)時(shí)修
備,
富國(guó)利民?!?
“霜降而樹谷,冰泮而求獲,谷得食則難矣。”
又曰:“為治之本,務(wù)在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
,在于
勿奪時(shí); 〔“言不奪民之農(nóng)要時(shí)?!薄澄饖Z時(shí)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
本,
在于節(jié)欲; 〔“節(jié),止;欲,貪?!薄彻?jié)欲之本,在于反性。 〔“反
其所受
于天之正性也?!薄澄从心軗u其本而靖其末,濁其源而清其流者也?!?
“夫日回而月周,時(shí)不與人游。故圣人不貴尺璧而重寸陰,時(shí)難
得而易
失也。故禹之趨時(shí)也,履遺而不納,冠掛而不顧,非爭(zhēng)其先也,而爭(zhēng)其
得時(shí)
也?!?
《呂氏春秋》曰:“苗,其弱也欲孤,〔“弱,小也。苗始生小
時(shí),欲
得孤特,疏數(shù)適,則茂好也。”〕其長(zhǎng)也欲相與俱,〔“言相依植,不
偃仆?!薄?
其熟也欲相扶。 〔“相扶持,不傷折?!薄呈枪嗜詾樽?,乃多粟?!?/P>
“族,
聚也?!薄场薄拔崦缬行?,故速長(zhǎng);弱不相害,故速大。橫行必得,從
行必
術(shù),正其行,通其風(fēng)。 〔“行,行列也?!薄场?
《鹽鐵論》曰:“惜草茅者耗禾稼,惠盜賊者傷良人?!?
《汜勝之書》曰:“種禾無期,因地為時(shí)。三月榆莢時(shí)雨,高地
強(qiáng)土可
種禾。
“薄田不能糞者,以原蠶矢雜禾種種之,則禾不蟲。
“又取馬骨銼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漬附子
五枚。
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蠶矢、羊矢各等分,撓,〔攪也?!沉疃炊慈?/P>
稠粥。
先種二十日時(shí),以溲種如麥飯狀。常天旱燥時(shí)溲之,立干;薄布數(shù)撓,
令易
干。明日復(fù)溲。天陰雨則勿溲。六七溲而止。輒曝,謹(jǐn)藏,勿令復(fù)濕。
至可
種時(shí),以余汁溲而種之,則禾稼不蝗蟲。無馬骨,亦可用雪汁。雪汁者
,五
谷之精也,使稼耐旱。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于地中。治種如此,則
收常
倍?!?
《汜勝之書》“區(qū)種法”曰:“湯有旱災(zāi),伊尹作為區(qū)田,教民
糞種,
負(fù)水澆稼。
“區(qū)田以糞氣為美,非必須良田也。諸山、陵、近邑高危傾阪及
丘城上,
皆可為區(qū)田。
“區(qū)田不耕旁地,庶盡地力。
----------------------- 2-----------------------
“凡區(qū)種,不先治地,便荒地為之。
“以畝為率,令一畝之地,長(zhǎng)十八丈,廣四丈八尺;當(dāng)橫分八十
八丈作
十五町;町間分為十四道,以通人行,道廣一尺五寸;町皆廣一丈五寸
,長(zhǎng)
四丈八尺。尺直橫鑿町作溝,溝廣一尺,深亦一尺。積壤于溝間,相去
亦一
尺。嘗悉以一尺地積壤,不相受,令弘作二尺地以積壤。
“種禾、黍于溝間,夾溝為兩行,去溝兩邊各二寸半,中央相去
五寸,
旁行相去亦五寸。一溝容四十四株。一畝合萬五千七百五十株。種禾、
黍,
令上有一寸土,不可令過一寸,亦不可令減一寸。
“凡區(qū)種麥,令相去二寸一行。一行容五十二株。一畝凡九萬三
千五百
五十株。麥上土,令厚二寸。
“凡區(qū)種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行容九株。一畝凡六千四百
八十株。
〔禾一斗,有五萬一千余粒。黍亦少此少許。大豆一斗,一萬五千余粒
也?!?
“區(qū)種荏,令相去三尺。
“胡麻,相去一尺。
“區(qū)種,天旱常溉之,一畝常收百斛。
“上農(nóng)夫區(qū),方深各六寸,間相去九寸。一畝三千七百區(qū)。一日
作千區(qū)。
區(qū)種粟二十粒;美糞一升,合土和之。畝用種二升。秋收,區(qū)別三升粟
,畝
收百斛。丁男長(zhǎng)女治十畝。十畝收千石。歲食三十六石,支二十六年。
“中農(nóng)夫區(qū),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二尺。一畝千二十七區(qū)。用
種一升。
收粟五十一石。一日作三百區(qū)。
“下農(nóng)夫區(qū),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三尺。一畝五百六十七區(qū)。
用種半
升。收二十八石。一日作二百區(qū)。 〔諺曰:“頃不比畝善?!敝^多惡不
如少
善也。西兗州刺史劉仁之,老成懿德,謂余言曰:“昔在洛陽,于宅田
以七
十步之地,試為區(qū)田,收粟三十六石?!比粍t一畝之收,有過百石矣。
少地
之家,所宜遵用之?!?
“區(qū)中草生,茇之。區(qū)間草,以鏟鏟之,若以鋤鋤。苗長(zhǎng)不能耘
之者,
以刨鐮比地刈其草矣?!?
汜勝之曰:“驗(yàn)美田至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一十石?!?/P>
擇’取
減法, ‘神農(nóng)’復(fù)加之。
“骨汁、糞汁溲種:銼馬骨、牛、羊、豬、麋、鹿骨一斗,以雪
汁三斗,
煮之三沸。取汁以漬附子,率汁一斗,附子五枚。漬之五日,去附子。
搗麋、
鹿、羊矢等分,置汁中熟撓和之。候晏溫,又溲曝,狀如 ‘后稷法’,
皆溲
汁于乃止。若無骨,煮繰蛹汁和溲。如此則以區(qū)種之,大旱澆之,其收
至畝
百石以上,十倍于 ‘后稷’。此言馬、蠶,皆蟲之先也,及附子,令稼
不蝗
蟲,骨汁及繰蛹汁皆肥,使稼耐旱,終歲不失于獲。
“獲不可不速,常以急疾為務(wù)。芒張葉黃,捷獲之無疑?!?
“獲禾之法,熟過半斷之?!?
《孝經(jīng)援神契》曰:“黃白土宜禾?!?
《說文》曰:“禾,嘉谷也。以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之中和
,故謂
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
崔寔曰:“二月、三月,可種 禾。美田欲稠,薄田欲稀?!?
《汜勝之書》曰:“ 禾,夏至后八十、九十日,常夜半候之,
天有霜
若白露下,以平明時(shí),令兩人持長(zhǎng)索相對(duì),各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
露,
日出乃止。如此,禾稼五谷不傷矣?!?
----------------------- 3-----------------------
《寔勝之書》曰:“稗,既堪水旱,種無不熟之時(shí),又特滋茂盛
,易生
蕪穢。良田畝得二、三十斛。宜種之,備兇年。
“稗中有米,熟時(shí)搗取米,炊食之,不減粱米。又可釀作酒?!?/P>
酒勢(shì)美
釅,尤逾黍、秫。魏武使典農(nóng)種之,頃收二千斛,斛得米三四斗。大儉
可磨
食之。若值豐年,可以飯牛、馬、豬、羊。〕
“蟲食桃者粟貴?!?
楊泉 《物理論》曰:“種作曰稼,稼猶種也;收斂曰穡,穡猶收
也:古
今之言云爾。稼,農(nóng)之本;穡,農(nóng)之末。本輕而末重,前緩而后急。稼
欲熟,
收欲速。此良農(nóng)之務(wù)也?!?
《漢書·食貨志》曰:“種谷必雜五種,以備災(zāi)害?!病皫煿旁?/P>
:‘歲
月有宜,及水旱之利也。五種即五谷,謂黍、稷、麻、麥、豆也?!?/P>
〕
“田中不得有樹,用妨五谷?!参骞戎?,不宜樹果。諺曰:“
桃李不
言,下自成蹊?!狈侵狈粮N,損禾苗,抑亦墮夫之所休息,豎子之所
嬉游。
故齊桓公問于管子曰:“饑寒,室屋漏而不冶,垣墻壞而不筑,為之奈
何?”
管子對(duì)曰:“沐涂樹之枝?!惫钪^左右伯:“沐涂樹之枝?!逼谀?,
民被
布帛,治屋,筑垣墻。公問:“此何故?”管子對(duì)曰:“齊,夷萊之國(guó)
也。
一樹而百乘息其下,以其不捎也。眾鳥居其上,丁壯者胡丸操?gòu)椌悠湎?/P>
,終
日不歸。父老柎枝而論,終日不去。今吾沐涂樹之枝,日方中,無尺蔭
,行
者疾走,父老歸而治產(chǎn),丁壯歸而有業(yè)?!薄?
“力耕數(shù)耘,收獲如寇盜之至?!病皫煿旁唬骸χ^勤作之也。
如寇盜
之至,謂促遽之甚,恐為風(fēng)雨所損’?!薄?
“還廬樹桑,〔“師古曰:‘還,繞也。’〕”菜茹有畦,〔《
爾雅》
曰:“菜謂之蔌?!薄安皇煸火~?!薄笆?,菜總名也?!薄胺膊?、菜可
食,
通名曰蔬。”“案生曰菜,熟曰茹,猶生曰草,死曰蘆。〕瓜、瓠、果
、蓏,
“應(yīng)邵曰:‘木實(shí)曰果,草實(shí)曰蓏?!睆堦淘唬骸泻嗽还瑹o核曰蓏
?!?
臣瓚案: ‘木上曰果,地上曰蓏’”《說文》曰:“在木曰果,在草曰
蓏。
許慎注 《淮南子》曰:在樹曰果,在地曰蓏。鄭玄注《周官》曰:“果
、桃、
李屬;蓏、瓠屬?!惫弊ⅰ稜栄拧吩唬骸肮?,木子也?!备哒T注《呂
氏春
秋》曰:“有實(shí)曰果,無實(shí)曰蓏?!彼紊蚣s注《春秋元命苞》曰:“木
實(shí)曰
果;蓏,瓜瓠之屬?!蓖鯊V注《易傳》曰:“果、蓏者,物之實(shí)?!薄?/P>
殖于
疆易。 〔“張晏曰:‘至此易主,故曰易?!瘞煿旁唬骸对姟ば⊙拧?/P>
信南
山》云:中田有廬,疆易有瓜。即謂此也?!场?
“雞、豚、狗、彘,毋失其時(shí),女修蠶織,則五十可以衣帛,七
十可以
食肉?!?
“人者必持薪樵。輕重相分,班白不提挈?!薄矌煿旁唬骸喟?/P>
者,謂
發(fā)雜色也。不提挈者,所以優(yōu)老人也?!场?
“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jī),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P>
“服虔
曰: ‘一月之中,又得夜半,為十五日,凡四十五日也?!场北叵鄰?/P>
者,
所以省費(fèi)燎火,同巧拙而合習(xí)俗。 〔“師古曰:‘省費(fèi)燎火,省燎、火
之費(fèi)
也。燎,所以為明;火,所以為溫也?!场薄?
“董仲舒曰:‘《春秋》他谷不書,至于麥、禾不成則書之,以
此見圣
人于五谷,最重麥、禾也。’……
“趙過為搜粟都尉。過能為代田,一 三圳,〔“師古曰:“圳
,壟也,
字或作畎。’”〕歲代處,故曰代田。 〔“師古曰:‘代,易也。’”
〕古
----------------------- 4-----------------------
法也。
“后稷始圳田:以二耜為,〔“師古曰:‘并兩耜而耕?!薄?/P>
廣尺深
尺曰圳,長(zhǎng)終 ,一 三圳,一夫三百圳,而播種于圳中。〔“師古曰:
‘播,
布也。種,謂谷子也?!薄趁缟~以上,稍耨隴草, 〔“師古曰:‘
耨,
鋤也?!薄骋螂P其土,以附苗根?!病皫煿旁唬骸P,謂下之也。音
頹。’”〕
故其《詩》曰:‘或蕓或 ,黍稷儗儗?!?〔“師古曰:‘《小雅·甫
田》
之詩。儗儗,盛貌。蕓,音云。 ,音子。 ,音擬?!笔|,除草也。
耔,附根也。言苗稍壯,每耨輒附根。比盛暑,隴盡而根深,能風(fēng)與旱
,〔“師
古曰: ‘能,讀曰耐也?!薄彻蕛寖尪⒁病?
“其耕、耘、下種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yàn)樘镆痪晃?,?/P>
畮五頃。
〔“鄧展曰‘九夫?yàn)榫?,三夫?yàn)槲荩虬佼?,于古為十二頃。古百步?/P>
畮,
漢時(shí)二百四十步為畮,古千二百畮,則得今五頃?!薄秤民罾纾憾?/P>
三人。
一歲之收,常過縵田畮一斛以上,〔“師古曰:‘縵田,謂不為圳者也
。’”〕
善者倍之。 〔“師古曰: ‘善為圳者,又過縵田二斛已上也?!薄?
“過使教田太常、三輔?!薄病疤K林曰:‘太常,主諸陵,有民
,故亦
課田種?!薄炒筠r(nóng)置工巧奴與從事,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長(zhǎng)、三
老、
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學(xué)耕種養(yǎng)苗狀。 〔“蘇林曰:‘為法
意狀
也。’”〕
“民或苦少牛,亡以趨澤。〔“師古曰:‘趨,讀曰趣。趣,及
也。澤,
雨之潤(rùn)澤。’〕故平都令光,教過以人挽犁。 〔“師古曰:‘挽,引也
。音
晚?!薄尺^奏光以為丞,教民相與庸挽犁。 〔“師古曰:‘庸,功也
,言
換功共作也。義亦與庸賃同?!薄陈识嗳苏撸锶杖?,少者十三
畮。
以故田多墾辟。
“過試以離宮卒,田其宮壖地,〔“師古曰:‘離宮,別處之宮
,非天
子所常居也。壖,余也。宮壖地,謂外垣之內(nèi),內(nèi)垣之外也。諸緣河壖
地,
廟垣壖地,其義皆同。守離宮卒,閑而無事,因令于壖地為田也?!?/P>
〕課
得谷,皆多其旁田畮一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輔公田。 〔“李奇曰:‘令
,使
也。命者,教也。令離宮卒,教其家,田公田也?!f昭曰: ‘命,謂
爵命
者。命家,謂受爵命一爵為公士以上,令得田公田,優(yōu)之也?!薄秤?/P>
教邊
郡及居延城。 〔“韋昭曰:‘居延,張掖縣也,時(shí)有田卒也?!薄呈?/P>
后邊
城、河?xùn)|、弘農(nóng)、三輔、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 5-----------------------
卷二
黍穄
《爾雅》曰:“ ,黑黍。秠,一稃二米?!惫弊⒃唬骸岸y亦
黑黍,
但中米異耳?!?
孔子曰:“黍可以為酒?!?
《廣志》云:“有牛黍,有稻尾黍、秀成赤黍,有馬革大黑黍,
有 黍,
有溫屯黃黍,有白黍,有 芒、燕鴿之名。穄,有赤、白、黑、青、黃燕
鴿,
凡五種。”
按今俗有鴛鴦黍、白蠻黍、半夏黍;有驢皮穄。
崔寔曰:“糜,黍之秫熟者,一名穄也。”
凡黍、穄田,新開荒為上,大豆底為次,谷底為下。
地必欲熟。 〔再轉(zhuǎn)乃佳。若春夏耕者,下種后,再勞為良。〕
一畝,用子四升。
三月上旬種者為上時(shí),四月上旬為中時(shí),五月上旬為下時(shí)。夏種
黍、穄,
與植谷同時(shí);非夏者,大率以椹赤為候。 〔諺曰:“椹厘厘,種黍時(shí)。
”〕
燥濕候黃場(chǎng)。種訖不曳撻。常記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凍樹日種之,萬
不失
一。 〔凍樹者,凝霜封著木條也。假令月三日凍樹,還以月三日種黍;
他皆
倣此。十月凍樹宜早黍,十一月凍樹宜中黍,十二月凍樹宜晚黍。若從
十月
至正月皆凍樹者,早晚黍悉宜也。〕
苗生垅平,即宜杷勞。鋤三遍乃止。鋒而不耩?!裁缤眈穑炊?/P>
折也?!?
刈穄欲早,刈黍欲晚。 〔穄晚多零落,黍早米不成。諺曰:“穄
青喉,
黍折頭。”〕皆即濕踐。 〔久積則浥郁,燥踐多兜牟?!撤],踐訖即蒸
而裛
之?!膊徽粽唠y舂,米碎,至春又土臭;蒸則易舂,米堅(jiān),香氣經(jīng)夏不
歇也?!?
黍,宜曬之令燥。 〔濕聚則郁。〕
凡黍,黏者收薄。穄,味美者,亦收薄,難舂。
《雜陰陽書》曰:“黍‘生’于榆。六十日秀,秀后四十日成。
黍‘生’
于巳, ‘壯’于酉,‘長(zhǎng)’于戌,‘老’于亥,‘死于’丑,惡于丙、
午,
忌于丑、寅、卯。穄,忌于未、寅。”
《孝經(jīng)援神契》云:“黑墳宜黍、麥?!?
《尚書考靈曜》云:“夏,火星昏中,可以種黍、菽?!病盎?,
東方蒼
龍之宿,四月昏,中在南方。菽,大豆也?!薄?
《汜勝之書》曰:“黍者暑也,種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
時(shí)有雨,
強(qiáng)土可種黍?!仓V曰:“前十鴟張,后十羌襄,欲得黍,近我傍?!薄?/P>
我傍”,
謂近夏至也,蓋可以種晚黍也。〕一畝,三升。
“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傷無實(shí)。
“黍心初生,畏天露。令兩人對(duì)持長(zhǎng)索,搜去其露,日出乃止。
“凡種黍,覆土鋤治,皆如禾法,欲疏于禾?!薄舶词枋螂m科,
而米黃,
又多減及空;今穊,雖不科而米白,且均熟不減,更勝疏者。汜氏云:
“欲
疏于禾”,其義未聞?!?
崔氏曰:“四月蠶入簇,時(shí)雨降,可種黍、禾,謂之上時(shí)。
“夏至先后各二日,可種黍。”
----------------------- 6-----------------------
“蟲食李者黍貴也。”
大豆
《爾雅》曰:“戎叔謂之荏菽?!睂O炎注曰:“戎叔,大菽也。
”
張揖《廣雅》曰:“大豆,菽也。小豆,答也。豍豆、豌豆,留
豆也。
胡豆, 也?!?
《廣志》曰:“重小豆,一歲三熟,槧甘。白豆,粗大可食。刺
豆,亦
可食。豍豆,苗似小豆,紫花,可為面,生朱提、建寧。大豆:有黃落
豆;
有御豆,其豆角長(zhǎng);有楊豆,葉可食。胡豆,有青、有黃者?!?
《本草經(jīng)》云:“張騫使外國(guó),得胡豆?!?
今世大豆,有白、黑二種,及長(zhǎng)梢、牛踐之名。小豆有綠、赤、
白三種。
黃高麗豆、黑高麗豆、燕豆、豍豆,大豆類也。豌豆、江豆、 豆,小豆
類
也。
春大豆,次植谷之后。二月中旬為上時(shí)。 〔一畝用子八升?!橙?/P>
月上旬
為中時(shí), 〔用子一斗。〕四月上旬為下時(shí)。〔用子一斗二升?!硽q宜晚
者,
五、六月亦得;然稍晚稍加種子。
地不求熟。 〔秋鋒之地,即 種。地過熟者,苗茂而實(shí)少?!?
收刈欲晚。 〔此不零落,刈早損實(shí)?!?
必須耬下。 〔種欲深故。豆性強(qiáng),苗深則及澤。〕鋒、耩各一。
鋤不過
再。
葉落盡,然后刈。 〔葉不盡,則難治?!池子檮t速耕?!泊蠖剐?/P>
炒,秋
不耕則無澤也?!?
種茭者,用麥底。一畝用子三升。先漫散訖,犁細(xì)淺 而勞之?!?/P>
旱則
萁堅(jiān)葉落,稀則苗莖不高,深則土厚不生?!橙魸啥嗾?,先深耕訖,逆
垡擲
豆,然后勞之?!矟缮賱t否,為其浥郁不生。〕九月中,候近地葉有黃
落者,
速刈之。 〔葉少不黃必浥郁。刈不速,逢風(fēng)則葉落盡,遇雨則爛不成。
〕
《雜陰陽書》曰:“大豆‘生’于槐。九十日秀,秀后七十日熟
。豆‘生’
于申, ‘壯’于子,‘長(zhǎng)’于壬,‘老’于丑,‘死’于寅。惡于甲、
乙,
忌于卯、午、丙、丁?!?
《孝經(jīng)援神契》曰:“赤土宜菽也?!?
《汜勝之書》曰:“大豆保歲易為,宜古之所以備兇年也。謹(jǐn)計(jì)
家口數(shù),
種大豆,率人五畝,此田之本也。
“三月榆莢時(shí),有雨,高田可種大豆。土和無塊,畝五升;土不
和,則
益之。種大豆,夏至后二十日,尚可種。戴甲而生,不用深耕。
“大豆須均而稀。
“豆花憎見日,見日則黃爛而根焦也。
“獲豆之法,莢黑而莖蒼,輒收無疑;其實(shí)將落,反失之。故曰
:‘豆
熟于場(chǎng)。’于場(chǎng)獲豆,即青莢在上,黑莢在下?!?
汜勝之區(qū)種大豆法:“坎方深各六寸,相去二尺,一畝得千二百
八十坎。
其坎成,取美糞一升,合坎中土攪和,以內(nèi)坎中。臨種沃之,坎三升水
???
內(nèi)豆三粒;覆上土,勿厚,以掌抑之,令種與土相親。一畝用種二升,
用糞
十二石八斗。
----------------------- 7-----------------------
“豆生五六葉,鋤之。旱者溉之,坎三升水。
“丁夫一人,可治五畝。至秋收,一畝中十六石。
“種之上,土才令蔽豆耳?!?
崔寔曰:“正月可種豍豆。二月可種大豆?!庇衷唬骸叭?,昏
,參夕,
杏花盛,桑椹赤,可種大豆,謂之上時(shí)。四月,時(shí)雨降,可種大、小豆
。美
田欲稀,薄田欲稠?!?
種麻
《爾雅》曰:“黂,枲實(shí)。枲,麻。別二名”“茡,麻母?!睂O
炎注曰:
“黂,麻子?!薄捌?,苴麻盛子者?!?
崔寔曰:“牡麻,無實(shí),好肌理,一名為枲也。”
凡種麻,用白麻子。 〔白麻子為雄麻。顏色雖白,嚙破枯燥無膏
潤(rùn)者,
秕子也,亦不中種。市糴者,口含少時(shí),顏色如舊者佳;如變黑者,裛
。崔
寔曰:“牡麻子,青白,無實(shí),兩頭銳而輕浮。”〕
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补市嬉嗔迹悬c(diǎn)葉夭折之患,不任作
布也?!?
地薄者糞之。 〔糞宜熟。無熟糞者,用小豆底亦佳。崔寔曰:“正月糞
疇。
疇,麻田也。”〕
耕不厭熟。 〔縱橫七遍以上,則麻無葉也?!程镉麣q易。〔拋?zhàn)?/P>
種則節(jié)
高?!?
良田一畝,用子三升;薄田二升。〔穊則細(xì)而不長(zhǎng),稀則粗而皮
惡?!?
夏至前十日為上時(shí),至日為中時(shí),至后十日為下時(shí)。 〔“麥黃種
麻,麻
黃種麥”,亦良候也。諺曰:“夏至后,不沒狗?!被虼鹪唬骸暗甓?/P>
,沒
橐駝?!庇种V曰:“五月及澤,父子不相借。”言及澤急,說非辭也。
夏至
后者,非唯淺短,皮亦輕薄。此亦趨時(shí)不可失也。父子之間,尚不相假
借,
而況他人者也?〕
澤多者、先漬麻子令芽生, 〔取雨水浸之,生芽疾;用井水則生
遲。浸
法:著水中,如炊兩石米頃,漉出。著席上,布令厚三四寸,數(shù)攪之,
令均
得地氣。一宿則芽出。水若滂沛,十日亦不生?!炒匕妆常e耩,漫
擲子,
空曳勞。 〔截雨腳即種者,地濕,麻生瘦;待白背者,麻生肥?!碀缮?/P>
者,
暫浸即出,不得待芽生,耬頭中下之。 〔不勞曳撻?!?
麻生數(shù)日中,常驅(qū)雀。 〔葉青乃止?!巢既~而鋤?!差l煩再遍止
。高而
鋤者,便傷麻?!?
勃如灰便收。 〔刈,拔,各隨鄉(xiāng)法。未勃者收,皮不成;放勃不
收而即
驪?!?欲小,榑欲薄,〔為其易干。〕一宿輒翻之?!驳盟秳t皮黃也
?!?
獲欲凈。 〔有葉者喜爛?!碀a欲清水,生熟合宜?!矟崴畡t麻黑
,水少
則麻脆。生則難剝,大爛則不任。暖泉不冰凍,冬日漚者,最為柔韌也
?!?
《衛(wèi)詩》曰:“藝麻如之何?衡從其畝。”〔《毛詩》注曰:“
藝,樹
也。衡獵之,從獵之,種之然后得麻?!薄?
《汜勝之書》曰:“種枲太早,則剛堅(jiān)、厚皮、多節(jié);晚則皮不
堅(jiān)。寧
失于早,不失于晚。獲麻之法,穗勃勃如灰,拔之。夏至后二十日漚枲
,枲
和如絲。”
崔寔曰:“夏至先后各五日,可種牡麻?!薄病澳德?,有花無實(shí)
?!薄?
----------------------- 8-----------------------
大小麥 瞿麥附
《廣雅》曰:“大麥, 也;小麥, 也?!?
《廣志》曰:“虜水麥,其實(shí)大麥形,有縫。 麥,似大麥,出
涼州。
旋麥,三月種,八月熟,出西方。赤小麥,赤而肥,出鄭縣。語曰: ‘
湖豬
肉,鄭稀熟。’山提小麥,至黏弱;以貢御。有半夏小麥,有禿芒大麥
,有
黑 麥。”
《陶隱居本草》云:“大麥為五谷長(zhǎng),即今倮麥也,一名 麥,
似
麥,唯無皮耳。 麥,此是今馬食者。然則大、 二麥,種別名異,而
世
人以為一物,謬矣?!?
按世有落麥者,禿芒是也。又有春種 麥也。
大、小麥,皆須五月、六月暵地?!膊粫碌囟N者,其收倍薄。
崔寔曰:
“五月、六月菑麥田也。”〕
種大、小麥,先 ,逐犁 種者佳。 〔再倍省種子而科大。逐犁擲
之
亦得,然不如作 耐旱?!称渖教锛皠倧?qiáng)之地,則耬下之。 〔其種子宜
加
五省于下田?!撤猜e種者,非直土淺易生,然于鋒、鋤亦便。
麥,非良地則不須種。 〔薄地徒勞,種而必不收。凡種 麥、
高、
下田皆得用,但必須良熟耳。高田借擬禾、豆,自可專用下田也?!嘲?/P>
月中
戊社前種者為上時(shí),〔擲者,畝用子二升半?!诚挛烨盀橹袝r(shí),〔用子
三升。〕
八月末九月初為下時(shí)。 〔用子三升半或四升?!?
小麥宜下田。 〔歌曰:“高田種小麥,稴穇不成穗。男兒在他鄉(xiāng)
,那得
不憔悴?!薄嘲嗽律衔焐缜盀樯蠒r(shí), 〔擲者,用子一升半也?!持形烨?/P>
為中
時(shí), 〔用子二升?!诚挛烨盀橄聲r(shí)?!灿米佣搿!?
正月、二月,勞而鋤之。三月、四月,鋒而更鋤。 〔鋤麥倍收,
皮薄面
多;而鋒、勞、鋤各得再遍為良也?!?
令立秋前治訖。 〔立秋后則蟲生?!齿?、艾簞盛之,良?!惨暂?/P>
、艾蔽
窖埋之,亦佳。窖麥法,必須日曝令干,及熱埋之?!扯喾N久居供食者
,宜
作劁麥:倒刈,薄布,順風(fēng)放火;火既著,即以掃帚撲滅,仍打之。 〔
如此
者,經(jīng)夏蟲不生;然唯中作麥飯及面用耳?!?
《禮記·月令》曰:“仲秋之月,……乃勸人種麥,無或失時(shí);
其有失
時(shí),行罪無疑?!?〔鄭玄注曰:“麥者,接絕續(xù)乏之谷,尤宜重之?!?/P>
〕
《孟子》曰:“今夫 麥,播種而耰之,其地同,樹之時(shí)又同;
浡然而
生,至于日至之時(shí),皆熟矣。雖有不同,則地有肥、磽,雨露之所養(yǎng),
人事
之不齊?!?
《雜陰陽書》曰:“大麥‘生’于杏。二百日秀,秀后五十日成
。麥 ‘生’
于亥, ‘壯’于卯,‘長(zhǎng)’于辰,‘老’于巳,‘死’于午,惡于戊,
忌于
子、丑。小麥 ‘生’于桃。二百一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忌與大麥同
。蟲
食杏者麥貴?!?
種瞿麥法:以伏為時(shí)。 〔一名“地面”。良地一畝,用子五升,
薄田三
四升?!钞€收十石。渾蒸,曝干,舂去皮,米全不碎。炊作飧,其滑。
細(xì)磨,
下絹簁,作餅,亦滑美。然為性多穢,一種此物,數(shù)年不絕;耘鋤之功
,更
----------------------- 9-----------------------
益劬勞。
《尚書大傳》曰:“秋,昏,虛星中,可以種麥?!薄病疤摚?/P>
方玄武
之宿;八月昏中,見于南方?!薄?
《說文》曰:“麥,芒谷。秋種厚埋,故謂之‘麥’。麥,金王
而生,
火王而死。”
《汜勝之書》曰:“凡田有六道,麥為首種。種麥得時(shí),無不善
。夏至
后七十日,可種宿麥。早種則蟲而有節(jié),晚種則穗小而少實(shí)。
“當(dāng)種麥,若天旱無雨澤,則薄漬麥種以酢漿并蠶屎;夜半漬,
向晨速
投之,令與白露俱下。酢漿令麥耐旱,蠶屎令麥忍寒。
“麥生黃色,傷于太稠。稠者鋤而稀之。
“秋鋤以棘柴耬之,以壅麥根。故諺曰:‘子欲富,黃金覆?!?/P>
‘黃金
履’者,謂秋鋤麥、曳柴壅麥根也。至春凍解,棘柴曳之,突絕其干葉
。須
麥生,復(fù)鋤之。到榆莢時(shí),注雨止,候土白背復(fù)鋤。如此則收必倍。
“冬雨雪止,以物輒藺麥上,掩其雪,勿令從風(fēng)飛去,后雪,復(fù)
如此。
則麥耐旱、多實(shí)。
“春凍解,耕和土,種旋麥。麥生根茂盛,莽鋤如宿麥?!?
汜勝之區(qū)種麥:“區(qū)大小如上農(nóng)夫區(qū)。禾收,區(qū)種。凡種一畝,
用子二
升。覆土厚二寸,以足踐之,令種土相親。麥生根成,鋤區(qū)間秋草。緣
以棘
柴律土壅麥根。秋旱,則以桑落時(shí)澆之。秋雨澤適,勿澆之,春凍解,
棘柴
律之,突絕去其枯葉。區(qū)間草生,鋤之。大男、大女治十畝。至五月收
,區(qū)
一畝,得百石以上,十畝得千石以上。
“小麥忌戌,大麥忌子,‘除’日不中種?!?
崔寔曰:“凡種大、小麥,得白露節(jié),可種薄田;秋分,種中田
;后十
日,種美田。唯 ,早晚無常。正月,可種春麥、豍豆,盡二月止?!?
青稞麥。 〔特打時(shí)稍難,唯映日用碌碡碾?!秤颐渴€,用種八
斗。與
大麥同時(shí)熟。好收四十石;石八九斗面??白黠埣帮烉槪趺?。磨,總
盡無
麩。 〔鋤一遍佳,不鋤亦得?!?
水稻
《爾雅》曰:“稌余,稻也?!惫弊⒃唬骸芭鎳?guó)今呼稻為稌。
”
《廣志》云:“有虎掌稻、紫芒稻、赤芒稻、白米稻。南方有蟬
鳴稻,
七月熟。有蓋下白稻,正月種,五月獲;獲訖,其莖根復(fù)生,九月熟。
青芋
稻,六月熟;累子稻,白漢稻,七月熟:此三稻,大而且長(zhǎng),米半寸,
出益
州。粳有烏粳、黑、青函、白夏之名?!?
《說文》曰:“ ,稻紫莖不黏者?!薄熬?,稻屬?!?
《風(fēng)土記》曰:“稻之紫莖, 稻之青穗,米皆青白也?!?
《字林》曰:“秜,稻今年死,來年自生曰‘秜’。”
按今世有黃甕稻、黃陸稻、青稗稻、豫章青稻、尾紫稻、青杖稻
、飛蜻
稻、赤甲稻、烏陵稻、大香稻、小香稻、白地稻;菰灰稻,一年再熟。
有秫
稻。秫稻米,一名糯米,俗云“亂米”,非也。有九 秫、雉目秫、大黃
秫、
棠秫、馬牙秫、長(zhǎng)江秫、惠成秫、黃般秫、方滿秫、虎皮秫、薈柰秫,
皆米
也。
----------------------- 頁面 20-----------------------
稻,無所緣,唯歲易為良。選地欲近上流?!驳?zé)o良薄,水清則
稻美也?!?
三月種者為上時(shí),四月上旬為中時(shí),中旬為下時(shí)。
先放水,十日后,曳陸軸十遍?!脖閿?shù)唯多為良?!车丶仁欤瑑?/P>
淘種子;
〔浮者不去,秋則生稗?!碀n經(jīng)三宿,漉出;內(nèi)草篅中裛之。復(fù)經(jīng)三宿
,芽
生,長(zhǎng)二分。一畝三升擲。三日之中,令人驅(qū)鳥。
稻苗長(zhǎng)七八寸,陳草復(fù)起,以鐮侵水芟之,草悉膿死。稻苗漸長(zhǎng)
,復(fù)須
薅。 〔拔草曰薅?!侈队?,決去水,曝根令堅(jiān)。量時(shí)水旱而溉之。將熟
,又
去水。
霜降獲之。 〔早刈米青而不堅(jiān),晚刈零落而損收?!?
北土高原,本無陂澤。隨逐隈曲而田者,二月,冰解地干,燒而
耕之,
仍即下水;十日,塊既散液,持本斫平之。納種如前法。既生七八寸,
拔而
栽之。 〔既非歲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須栽而薅之?!掣裙?,
收刈,
一如前法。
畦 大小無定,須量地宜,取水均而已。
藏稻必須用簞。 〔此既水谷,窖埋得地氣則爛敗也?!橙粲镁?/P>
者,亦
如“劁麥法”。
舂稻必須冬時(shí)積日燥曝,一夜置霜露中,即舂。 〔若冬舂不干,
即米青
赤脈起。不經(jīng)霸,不燥曝,則米碎矣。〕
秫稻法,一切同。
《雜陰陽書》曰:“稻‘生’于柳或楊。八十日秀,秀后七十日
成。戊、
己、四季日為良。忌寅、卯、辰。惡甲、乙。”
《周官》曰:“稻人,掌稼下地?!病耙运疂芍胤N谷也。謂之
稼者,
有似嫁女相生?!薄骋凿笮笏?,以防止水,以溝蕩水,以遂均水,以列
舍水,
以澮寫水,以涉揚(yáng)其芟,作田?!?〔“鄭司農(nóng)說‘潴’、‘防’:以《
春秋
傳》曰: ‘町原防,規(guī)偃潴’。‘以列舍水’:‘列者,非一道以去水
也?!?
‘以涉揚(yáng)其芟’:‘以其水寫,故得行其田中,舉其芟鉤也?!抛哟?/P>
讀‘蕩’
為 ‘和蕩’,謂‘以溝行水也?!^偃潴者,畜流水之陂也。防,潴
旁堤
也。遂,田首受水小溝也。列,田之畦 也。澮,田尾去水大溝。作,猶
治
也。開遂舍水于列中,因涉之,揚(yáng)去前年所芟之草,而治田種稻?!薄?
“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病罢?,病也,絕也。鄭司農(nóng)
說‘芟
夷’:以《春秋傳》曰:‘芟夷、蕰崇之。今時(shí)謂禾下麥為‘夷下麥’
,言
芟刈其禾,于下種麥也。’玄謂將以澤地為稼者,必于夏六月之時(shí),大
雨時(shí)
行,以水病絕草之后生者,至秋水涸,芟之,明年乃稼?!薄碀刹菟?/P>
,謂
之芒種?!?〔“鄭司農(nóng)云:‘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⒎N,稻
、麥
也?!薄?
《禮記·月令》云:“季夏……大雨時(shí)行,乃燒、薙、行水,利
以殺草,
如以熱湯。 〔鄭玄注曰:“薙,謂迫地殺草。此謂欲稼萊地,先薙其草
,草
干,燒之,至此月,大雨流潦,畜于其中,則草不復(fù)生,地美可稼也。
‘薙
氏,掌殺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繩而芟之,冬日至而耜
之。
若欲其化也,則以水火變之。’”〕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強(qiáng)。” 〔注
曰:
“土潤(rùn),溽暑,膏澤易行也。糞、美,互文。土強(qiáng),強(qiáng) 之地。”〕
《孝經(jīng)·援神契》曰:“汗、泉宜稻?!?
《淮南子》曰:蘺,先稻熟,而農(nóng)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獲。
”高誘
曰:“蘺,水稗?!?
----------------------- 頁面 21-----------------------
《汜勝之書》曰:“種稻,春凍解,耕反其土。種稻,區(qū)不欲大
,大則
水深淺不適。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種稻。稻地美,用種畝四升。始種稻
欲溫,
溫者缺其塍,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大熱,令水道錯(cuò)?!?
崔寔曰:“三月,可種粳稻。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五月,
可別稻
及藍(lán),盡夏至后二十日止?!?
胡麻、
《漢書》,張騫外國(guó)得胡麻。今俗人呼為“烏麻”者,非也。
《廣雅》曰:“狗虱、勝茄,胡麻也?!?
《本草經(jīng)》曰:“胡麻,一名巨勝,一名鴻藏?!?
按今世有白胡麻、八棱胡麻。白者油多,人可以為飯,惟治脫之
煩也。
胡麻宜白地種。二、三月為上時(shí),四月上旬為中時(shí),五月上旬為
下時(shí)。
〔月半前種者,實(shí)多而成;月半后種者,少子而多秕也?!?
種欲截雨腳。 〔若不緣濕,融而不生。〕一畝用子二升。漫種者
,先以
耬耩,然后散子,空曳勞?!矂谏霞尤?,則土厚不生。〕耬耩者,炒沙
令燥,
中半和之。 〔不和沙,下不均。垅種若荒,得用鋒、耩。〕
鋤不過三遍。
刈束欲小。〔束大則難燥;打,手復(fù)不勝。〕以五六束為一叢,
斜倚之。
〔不爾,則風(fēng)吹倒,損收也?!澈蚩陂_,乘車詣田斗藪;〔倒豎,以小
杖微
打之?!尺€叢之。三日一打。四五遍乃盡耳。 〔若乘濕橫積,蒸熱速干
,雖
曰郁浥,無風(fēng)吹虧損之慮。浥者,不中為種子,然于油無損也?!?
崔寔曰:“二月、三月、四月、五月,時(shí)雨降,可種之?!?
種瓜茄子附
《廣雅》曰:“土芝,瓜也;其子謂之 。瓜有龍肝、虎掌、羊
骹、免
頭、 、貍頭、白 、秋無馀、縑瓜,瓜屬也?!?
張孟陽《瓜賦》曰:“羊骹、累錯(cuò)、 子、廬江。”
《廣志》曰:“瓜之所出,在遼東、廬江、燉煌之種為美。有烏
瓜、縑
瓜、貍頭瓜、蜜筩瓜、女臂瓜、羊髓瓜。瓜州大瓜,大如斛,出涼州。
須、
舊陽城御瓜。有青登瓜,大如三升魁。有桂枝瓜,長(zhǎng)二尺馀。蜀地溫良
,瓜
至冬熟。有春白瓜,細(xì)小小瓣,宜藏,正月種,三月成;有秋泉瓜,秋
種,
十月熟,形如羊角,色黃黑?!?
《史記》曰:“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家貧,種
瓜于長(zhǎng)
安城東。瓜美,故世謂之 ‘東陵瓜’、從召平始。”
《漢書·地理志》曰:“燉煌,古瓜州,地有美瓜?!?
王逸《瓜賦》曰:“落疏之文。”
《永嘉記》曰:“永嘉美瓜,八月熟。至十一月,肉青瓤赤,香
甜清快,
眾瓜之勝?!?
《廣州記》曰:“瓜,冬熟,號(hào)為‘金釵瓜’。”
《說文》曰:“縑,小瓜,瓞也。”
陸機(jī)《瓜賦》曰:“栝樓、定桃、黃扁 、白摶,金釵、蜜筒,小
青、
大斑,玄骭、素腕,貍首、虎蹯。東陵出于秦谷,桂髓起于巫山”也。
----------------------- 頁面 22-----------------------
收瓜子法:常歲歲先取“本母子”瓜,截去兩頭,止取中央子。
〔“本
母子”者,瓜生數(shù)葉,便結(jié)子;子復(fù)早熟。用中輩瓜子者,蔓長(zhǎng)二三尺
,然
后結(jié)子。用后輩子者,蔓長(zhǎng)足,然后結(jié)子;子亦晚熟。種早子,熟速而
瓜??;
種晚子,熟遲而瓜大。去兩頭者,近蒂子,瓜曲而細(xì);近頭子,瓜短而
歪。
凡瓜,落疏、青黑者為美;黃、白及斑,雖大而惡。若種苦瓜子,雖爛
熟氣
香,其味猶苦也?!?
又收瓜子法:食瓜時(shí),美者收取,即以細(xì)糠拌之,日曝向燥,挼
而簸之,
凈而且速也。
良田,小豆底佳;黍底次之。刈訖即耕。頻煩轉(zhuǎn)之。
二月上旬種者為上時(shí),三月上旬為中時(shí),四月上旬為下時(shí)。五月
、六月
上旬,可種藏瓜。
凡種法,先以水凈淘瓜子,以鹽和之。 〔鹽和則不籠死。〕先臥
鋤耬卻
燥土, 〔不耬者,坑雖深大,常雜燥土,故瓜不生?!橙缓筠蹇?,大如
斗口。
納瓜子四枚、大豆三個(gè)于堆旁向陽中。 〔諺曰:“種瓜黃臺(tái)頭?!薄彻?/P>
生數(shù)
葉,掐去豆。 〔瓜性弱,苗不獨(dú)生,故須大豆為之起土。瓜生不去豆,
則豆
反扇瓜,不得滋茂。但豆斷汁出,更成良潤(rùn);勿拔之,拔之則土虛燥也
。〕
多鋤則饒子,不鋤則無實(shí)。 〔五谷、蔬果、果蓏之屬,皆如此也。〕
五六月種晚瓜。
治瓜籠法:旦起,露未解,以杖舉瓜蔓,散灰于根下,后一兩日
,復(fù)以
土培其根,則迥無蟲矣。
又種瓜法: 〔依法種之,十畝勝一頃。〕于良美地中,先種晚禾
?!餐?
禾令地膩?!呈?,劁刈取穗,欲令茇長(zhǎng)。秋耕之。耕法:弭縛犁耳,起
規(guī)逆
耕。耳弭則禾茇頭出而不沒矣。至春,起復(fù)順耕,亦弭縛犁耳翻之,還
令草
頭出。耕訖,勞之,令甚平。
種植谷時(shí)種之。種法:使行陣整直,兩行微相近,兩行外相遠(yuǎn),
中間通
步道,道外還兩行相近。如是作次第,經(jīng)四小道,通一車道,凡一頃地
中,
須開十字大巷,通兩乘車,來去運(yùn)輦。其瓜,都聚在十字巷中。
瓜生,比至初花,必須三四遍熟鋤,勿令有草生。草生,脅瓜無
子。鋤
法:皆起禾茇,令直豎。其瓜蔓本底,皆令土下四廂高,微雨時(shí),得停
水。
瓜引蔓,皆沿茇上。茇多則瓜多,茇少則瓜少。茇多則蔓廣,蔓廣則歧
多,
歧多則饒子。其瓜會(huì)是歧頭而生;無歧而花者,皆是浪花,終無瓜矣。
故令
蔓生在茇上,瓜懸在下。
摘瓜法:在步道上引手而取,勿聽浪人踏瓜蔓,及翻覆之?!蔡?/P>
則莖破,
翻則成細(xì),皆令瓜不茂而蔓早死?!橙魺o茇而種瓜者,地雖美好,正是
長(zhǎng)苗
直引,無多盤歧,故瓜少子。若無茇處,豎干柴亦得。 〔凡干柴草,不
妨滋
茂?!撤补纤栽鐮€者,皆由腳躡及摘時(shí)不慎,翻動(dòng)其蔓故也。若以理
慎護(hù),
及至霜下葉干,子乃盡矣。〔但依此法,則不必別種早、晚及中三輩之
瓜。〕
區(qū)種瓜法:六月雨后種綠豆,八月中犁掩殺之;十月又一轉(zhuǎn),即
十月中
種瓜。率兩步為一區(qū),坑大如盆口,深五寸。以土壅其畔,如菜畦形,
坑底
必令平正,以足踏之,令其保澤。以瓜子、大豆各十枚,遍布坑中?!?/P>
瓜子、
大豆,兩物為雙,藉其起土故也。以糞五升覆之。 〔亦令均平。〕又以
土一
斗,薄散糞上,復(fù)以足微躡之。冬月大雪時(shí),速并力推雪于坑上為大堆
。至
春草生,爪亦生,莖葉肥茂,異于常者。且常有潤(rùn)澤,旱亦無害。五月
瓜便
熟。 〔其掐豆、鋤瓜之法與常同。若瓜子盡生則太穊,宜掐去之,一區(qū)
四根
----------------------- 頁面 23-----------------------
即足矣?!?
又法:冬天以瓜子數(shù)枚,內(nèi)熱牛糞中,凍即拾聚,置之陰地。 〔
量地多
少,以足為限?!痴碌蒯尲锤?,逐墑布之。率方一步,下一斗糞,耕
土覆
之。肥茂早熟,雖不及區(qū)種,亦勝凡瓜遠(yuǎn)矣?!卜采S糞地?zé)o勢(shì);多于
熟糞,
令地小荒矣。〕
有蟻者,以牛羊骨帶髓者,置瓜科左右,待蟻附,將棄之。棄二
三,則
無蟻矣。
《汜勝之書》種瓜:“一畝為二十四科。區(qū)方圓三尺,深五寸。
一科用
一石糞。糞與土合和,令相半。以三斗瓦甕埋著科中央,令甕口上與地
平。
盛水甕中,令滿。種瓜,甕四面各一子。以瓦蓋甕口。水或減,輒增,
常令
水滿。種常以冬至后九十日、百日,得戊辰日種之。又種薤十根,令周
回甕,
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賣之,與瓜相避。又可種小豆于瓜中,
畝四
五升,其藿可賣。此法宜平地。瓜收畝萬錢?!?
崔寔曰:“種瓜宜用戊辰日。三月三日可種瓜。十二月臘時(shí)祀炙
萐,樹
瓜田上角,去”瓜蟲謂之 ?!?
《龍魚河圖》曰:“瓜有兩鼻者殺人?!?
種越瓜、胡瓜法:四月中種之。 〔胡瓜宜豎柴木,令引蔓緣之。
〕收越
瓜,欲飽霜。 〔霜不飽則爛?!呈蘸?,候色黃則摘。 〔若待色赤,
則皮存
而肉消也?!巢⑷绶补希谙汜u中藏之亦佳。
種冬瓜法: 〔《廣志》曰:“冬瓜,蔬 。”《神仙本草》謂之
“地芝”
也。〕傍墻陰地作區(qū),圓二尺,深五寸。以熟糞及土相和。正月晦日種
。〔二
月、三月亦得?!臣壬?,以柴木倚墻,令其緣上。旱則澆之。八月,斷
其梢,
減其實(shí),一本但留五六枚。 〔多留則不成也。〕十月,霜足收之?!苍?/P>
收則
爛?!诚魅テぷ?,于芥子醬中,或美豆醬中藏之,佳。
冬瓜、越瓜、瓠子,十月區(qū)種,如區(qū)種瓜法。冬則推雪著區(qū)上為
堆。潤(rùn)
澤肥好,乃勝春種。
種茄子法:茄子,九月熟時(shí)摘取,擘破,水淘子,取沈者,速曝
干裹置。
至二月畦種。 〔治畦下水,一如葵法。性宜水,常須潤(rùn)澤。〕著四五葉
,雨
時(shí),合泥移栽之。 〔若旱無雨,澆水令徹澤,夜栽之。白日以席蓋,勿
令見
日。〕
十日種者,如區(qū)種瓜法,推雪著區(qū)中,則不須栽。
其春種,不作畦,直如種凡瓜法者,亦得,唯須曉夜數(shù)澆耳。
大小如彈丸,中生食,味如小豆角。
種芋
《說文》曰:“芋,大葉實(shí)根駭人者,故謂之‘芋’?!薄褒R人
呼芋為
‘莒’?!?
《廣雅》曰:“渠,芋;其莖謂之 ?!薄敖骞?,水芋也,亦曰
烏芋。”
《廣志》曰:“蜀漢既繁芋,民以為資。凡十四等:有君子芋,
大如斗,
魁如杵 ,有車轂芋,有鋸子芋,有旁巨芋,有青邊芋:此四芋多子。有
談
善芋,魁大如瓶,少子;葉如散蓋,紺色;紫莖,長(zhǎng)丈馀;易熟,味長(zhǎng)
,芋
之最善者也;莖可作羹臛,肥澀,得飲乃下。有蔓芋,緣枝生,大者次
二三
升。有雞子芋,色黃。有百果芋,魁大,子繁多,畝收百斛;種以百畝
,以
----------------------- 頁面 24-----------------------
養(yǎng)彘。有早芋,七月熟。有九面芋,大而不美。有象空芋,大而弱,使
人易
饑。有青芋,有素芋,子皆不可食,莖可為菹。凡此諸芋,皆可干臘。
又可
藏至夏食之。又百子芋,出葉俞縣。有魁芋,無旁子,生永昌縣。有大
芋,
二升,出范陽、新鄭?!?
《風(fēng)土記》曰:“博士芋,蔓生,根如鵝、鴨卵。”
《汜勝之書》曰:“種芋,區(qū)方深皆三尺。取豆萁內(nèi)區(qū)中,足踐
之,厚
尺五寸。取區(qū)上濕土與糞和之,內(nèi)區(qū)中萁上,令厚尺二寸,以水澆之,
足踐
令保澤。取五芋子置四角及中央,足踐之。旱,數(shù)澆之。萁爛。芋生子
,皆
長(zhǎng)三尺。一區(qū)收三石。
“又種芋法:宜擇肥緩?fù)两?,和柔,糞之。二月注雨,可種
芋。率
二尺下一本。芋生根欲深, 其旁以緩其土。旱則澆之。有草鋤之,不
厭
數(shù)多。治芋如此,其收常倍。”
《列仙傳》曰:“酒客為梁,使丞烝民益種芋:‘三年當(dāng)大饑。
’卒如
其言,梁民不死?!?〔按芋可以求饑饉,度兇年。今中國(guó)多不以此為意
,后
至有耳目所不聞見者。及水、旱、風(fēng)、蟲、霜、雹之災(zāi),便能餓死滿道
,白
骨交橫。知而不種,坐致泯滅,悲夫!人君者,安可不督課之哉?〕
崔寔曰:“正月,可菹芋?!?
《家政法》曰:“二月可種芋也?!?
----------------------- 頁面 25-----------------------
卷三
種葵
《廣雅》曰:“ ,丘葵也。”
《廣志》曰:“胡葵,其花紫赤?!?
《博物志》曰:“人食落葵,為狗所嚙,作瘡則不差,或至死。
”
按今世葵有紫莖、白莖二種,種別復(fù)有大小之殊。又有鴨腳葵也
。
臨種時(shí),必燥曝葵子。 〔葵子雖經(jīng)歲不浥,然濕種者,疥而不肥
也?!?
地不厭良,故墟彌善,薄即糞之,不宜妄種。
春必畦種、水澆。 〔春多風(fēng)、旱,非畦不得。且畦者地省而菜多
,一畦
供一口。〕畦長(zhǎng)兩步,廣一步。 〔大則水難均,又不用人足入?!成罹?/P>
,以
熟糞對(duì)半和土覆其上,令厚一寸,鐵齒杷耬之,令熟,足踏使堅(jiān)平;下
水,
令徹澤。水盡,下葵子,又以熟糞和土覆其上,令厚一寸馀。葵生三葉
,然
后澆之。 〔澆用晨夕,日中便止?!趁恳黄?,輒杷耬地令起,下水加糞
。三
掐更種,一歲之中,凡得三輩。 〔凡畦種之物,治畦皆如種葵法,不復(fù)
條列
煩文。〕
早種者,必秋耕。十月末,地將凍,散子勞之, 〔一畝三升。正
月末散
子亦得?!橙俗阚`踏之乃佳。 〔踐者菜肥?!车蒯尲瓷?。鋤不厭數(shù)。
五月初,更種之。 〔春者既老,秋葉未生,故種此相接?!?
六月一日種白莖秋葵。 〔白莖者宜干;紫莖者,干即黑而澀?!?/P>
秋葵堪
食,仍留五月種者取子。 〔春葵子熟不均,故須留中輩。〕于此時(shí),附
地剪
卻春葵,令根上枿生者,柔軟至好,仍供常食,美于秋菜。 〔留之,亦
中為
榜簇。〕
掐秋菜,必留五六葉?!膊黄t莖孤;留葉則科大?!撤财?,必
待露解。
〔諺曰:“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薄嘲嗽掳爰羧ィ擦羝淦?。歧
多者
則去地一二寸,獨(dú)莖者亦可去地四五寸?!硸ㄉ誓郏戎潦諘r(shí),高與
人膝
等,莖葉皆美,科雖不高,菜實(shí)倍多。 〔其不剪早生者,雖高數(shù)尺,柯
葉堅(jiān)
硬,全不中食;所可用者,唯有菜心。附葉黃澀,至惡,煮亦不美???/P>
雖似
多,其實(shí)倍少?!?
收待霜降。 〔傷早黃爛,傷晚黑澀?!嘲翊亟皂氷幹??!惨娙找?/P>
澀?!?
其碎者,割訖,即地中尋手糾之。 〔待萎而糾者必爛?!?
又冬種葵法:近州郡都邑有市之處,負(fù)郭良田三十畝,九月收菜
后即耕,
至十月半,令得三遍。每耕即勞,以鐵齒杷耬去陳根,使地極熟,令如
麻地。
于中逐長(zhǎng)穿井十口。 〔井必相當(dāng),斜角則妨地。地形狹長(zhǎng)者,井必作一
行;
地形正方者,作兩三行亦不嫌也?!尘畡e作桔槔、轆轤。 〔井深用轆轤
,井
淺用桔槔?!沉?,令受一石。 〔鑵小,用則功費(fèi)?!?
十月末,地將凍,漫散子,唯穊為佳?!伯€用子六升。〕散訖,
即再勞。
有雪,勿令從風(fēng)飛去, 〔勞雪令地保澤,葉又不蟲?!趁垦m一勞之
。若
竟冬無雪,臘月中汲井水普澆,悉令徹澤。 〔有雪則不荒?!痴碌蒯?/P>
,驅(qū)
羊踏破地皮。 〔不踏即枯涸,皮破即膏潤(rùn)。〕春暖草生,葵亦俱生。
三月初,葉大如錢,逐穊處拔大者賣之。 〔十手拔,乃禁取。兒
女子七
歲以上,皆得充事也?!骋簧?,還得一升米。日日常拔,看稀稠得所
乃止。
有草拔卻,不得用鋤。一畝得葵三載,合收米九十車。車準(zhǔn)二十斛。為
米一
----------------------- 頁面 26-----------------------
千八百石。
自四月八日以后,日日剪賣。其剪處,尋以手拌斫 地令起,水澆
,
糞覆之?!菜脑驴汉?,不澆則不長(zhǎng);有雨即不須。四月以前,雖旱亦不
須澆,
地實(shí)保澤,雪勢(shì)未盡故也。〕比及剪遍,初者還復(fù),周而復(fù)始,日日無
窮。
至八月社日止,留作秋菜。九月,指地賣,兩畝得絹一匹。
收訖,即急耕,依去年法,勝作十頃谷田。只須一乘車牛專供此
園?!哺?、
勞、輦糞、賣菜,終歲不閑。〕
若糞不可得者,五、六月中穊種綠豆,至七月、八月犁掩殺之,
如以糞
糞田,則良美與糞不殊,又省功力。 〔其井間之田,犁不及者,可作畦
,以
種諸菜?!?
崔寔曰:“正月,可種瓜、瓠、葵、芥、薤、大小蔥、蘇。苜蓿
及雜蒜,
亦可種?!硕锝圆蝗缜铩A?,六日可種葵,中伏后可種冬葵。
九月,
作葵菹,干葵?!?
《家政法》曰:“正月種葵?!?
種蒜澤蒜附出
《說文》曰:“蒜,葷菜也?!?
《廣志》曰:“蒜有胡蒜、小蒜。黃蒜,長(zhǎng)苗無科,出哀牢?!?
王逸曰:“張騫周流絕域,始得大蒜、葡萄、苜蓿?!?
《博物志》曰:“張騫使西域,得大蒜、胡荽?!?
延篤曰:“張騫大宛之蒜?!?
潘尼曰:“西域之蒜。”
朝歌大蒜甚辛。一名葫,南人尚有“齊葫”之言。又有胡蒜、澤
蒜也。
蒜宜良軟地。 〔白軟地,蒜甜美而科大;黑軟次之;剛強(qiáng)之地,
辛辣而
瘦小也?!橙槭旄>旁鲁醴N。
種法:黃場(chǎng)時(shí),以耬耩,逐垅手下之。五寸一株?!仓V曰:“左
右通鋤,
一萬余株?!薄晨找穭?。二月半鋤之,令滿三遍。 〔勿以無草則不鋤,
不鋤
則科小?!?
條拳而軋之。 〔不軋則獨(dú)科。〕
葉黃,鋒出,則辮,于屋下風(fēng)涼之處桁之。 〔早出者,皮赤科堅(jiān)
,可以
遠(yuǎn)行;晚則皮皴而喜碎。〕
冬寒,取谷 布地,一行蒜,一行 。 〔不爾則凍死?!?
收條中子種者,一年為獨(dú)瓣;種二年者,則成大蒜,科皆如拳,
又逾于
凡蒜矣。 〔瓦子垅底,置獨(dú)瓣蒜于瓦上,以土覆之,蒜科橫闊而大,形
容殊
別,亦足以為異。今并州無大蒜,朝歌取種,一歲之后,還成百子蒜矣
,其
瓣粗細(xì),正與條中子同。蕪菁根,其大如碗口,雖種他州子,一年亦變
大。
蒜瓣變小,蕪菁根變大,二事相反,其理難推。又八月中方得熟,九月
中始
刈得花子。至于五谷蔬果,與余州早晚不殊,亦一異也。并州豌豆,度
井陘
以東,山東谷子,入壺關(guān)、上黨,苗而無實(shí)。皆余目所親見,非信傳疑
:蓋
土地之異者也?!?
種澤蒜法:預(yù)耕地,熟時(shí)采取子,漫散勞之。澤蒜可以香食,吳
人調(diào)鼎,
率多用此,根葉解菹,更勝蔥、韭。此物繁息,一種永生。蔓延滋漫,
年年
----------------------- 頁面 27-----------------------
稍廣。間區(qū) 取,隨手還合。但種數(shù)畝,用之無窮。種者地熟,美于野
生。
崔寔曰:“布谷鳴,收小蒜。六月、七月,可種小蒜。八月,可
種大蒜。”
種蔥
《爾雅》曰:“茖,山蔥?!弊⒃唬骸捌屖[,細(xì)莖大葉?!?
《廣雅》曰:“藿、薵、 ,蔥也;其蓊謂之薹。”
《廣志》曰:“蔥有冬春二蔥。有胡蔥、木蔥、山蔥?!?
《晉令》曰:“有紫蔥?!?
收蔥子,必薄布陰干,勿令浥郁?!泊耸[性熟,多喜浥郁;浥郁
則不生?!?
其擬種之地,必須春種綠豆,五月掩殺之。比至七月,耕數(shù)遍。
一畝用子四五升。〔良田五升,薄地四升?!吵垂劝韬椭?,〔蔥
子性澀,
不以谷和,下不均調(diào);不炒谷,則草穢生?!硟陕e重耩,竅瓠下之,以
批契
繼腰曳之。
七月納種,至四月始鋤。鋤遍乃剪。剪與地平。 〔高留則無葉,
深剪則
傷根?!臣粲┢穑軣釙r(shí)。良地三剪,薄地再剪,八月止?!膊患魟t
不茂,
剪過則根跳。若八月不止,則蔥無袍而損白?!?
十二月盡,掃去枯葉枯袍。 〔不去枯葉,春葉則不茂。〕二月、
三月出
之。 〔良地二月出,薄地三月出。〕收子者,別留之。
蔥中亦種胡荽,尋手供食,乃至孟冬為菹,亦無妨。
崔寔曰:“三月,別小蔥。六月,別大蔥。七月,可種大、小蔥
?!病跋?
蔥曰小,冬蔥曰大?!薄场?
種韭
《廣志》曰:“白弱韭,長(zhǎng)一尺,出蜀漢?!?
王彪之《關(guān)中賦》曰:“蒲、韭冬藏”也。
收韭子,如蔥子法。 〔若市上買韭子,宜試之:以銅鐺盛水,于
火上微
煮韭子,須臾芽生者好;芽不生者,是浥郁矣?!?
治畦,下水,糞覆,悉與葵同。然畦欲極深。 〔韭,一剪一加糞
,又根
性上跳,故須深也?!?
二月、七月種。種法:以升盞合地為處,布子于圍內(nèi)。 〔韭性內(nèi)
生,不
向外長(zhǎng),圍種令科成?!?
薅令常凈。〔韭性多穢,數(shù)拔為良?!掣邤?shù)寸剪之?!渤醴N,歲
止一剪?!?
至正月,掃去畦中陳葉。凍解,以鐵杷耬起,下水,加熟糞。韭高三寸
便剪
之。剪如蔥法。一歲之中,不過五剪?!裁考簦寺e、下水、加糞,悉
如初?!?
收子者,一剪即留之。
若旱種者,但無畦與水耳,杷、糞悉同。一種永生。 〔諺曰:“
韭者懶
人菜?!币云洳豁殮q種也?!堵曨悺吩唬骸熬抡?,久長(zhǎng)也;一種永生。
”〕
崔寔曰:“正月上辛日,掃除韭畦中枯葉。七月,藏韭菁?!薄?/P>
“菁,
韭花也。”〕
種蜀芥、蕓薹、芥子
----------------------- 頁面 28-----------------------
《吳氏本草》云:“芥蒩,一名水蘇,一名勞抯?!?
蜀芥、蕓薹取葉者,皆七月半種。地欲糞熟。蜀芥一畝,用子一
升;蕓
薹一畝,用子四升。種法與蕪菁同。既生,亦不鋤之。十月收蕪菁訖時(shí)
,收
蜀芥。 〔中為咸淡二菹,亦任為干菜?!呈|薹,足霜乃收?!膊蛔闼?/P>
澀?!?
種芥子及蜀芥、蕓薹收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澤時(shí)種。 〔三物性不
耐寒,
經(jīng)冬則死,故須春種?!澈祫t畦種水澆。五月熟而收子。 〔蕓薹冬天草
覆,
亦得取子,又得生茹供食。〕
崔寔曰:“六月,大暑中伏后,可收芥子。七月、八月,可種芥
?!?
種蘭香
蘭香者,羅勒也;中國(guó)為石勒諱,故改,今人因以名焉。且蘭香
之目,
美于羅勒之名,故即而用之。
韋弘 《賦·敘》曰:“羅勒者,生昆侖之丘,出西蠻之俗。”
按今世大葉而肥者,名朝蘭香也。
三月中,候棗葉始生,乃種蘭香。 〔早種者,徒費(fèi)子耳,天寒不
生?!?
治畦下水,一同葵法。及水散子訖。水盡,簁熟糞,僅得蓋子便止。 〔
厚則
不生,弱苗故也?!硶?nèi)詹w,夜即去之?!矔?nèi)詹挥靡娙眨鬼毷苈?/P>
氣?!?
生即去箔。常令足水。六月連雨,拔栽之。 〔掐心著泥中,亦活。〕
作菹及干者,九月收。 〔晚即干惡。〕作干者,大晴時(shí),薄地刈
取,布
地曝之。干乃挼取末,甕中盛。須則取用。 〔拔根懸者,浥爛,又有雀
糞、
塵土之患也?!?
取子者,十月收。 〔自馀雜香菜不列者,種法悉與此同。〕
《博物志》曰:“燒馬蹄、羊角成灰,春散著濕地,羅勒乃生。
”
種姜
《字林》曰:“姜,御濕之菜?!薄败?,生姜也。”
潘尼曰:“南夷之姜。”
姜宜白沙地,少與糞和。熟耕如麻地,不厭熟,縱橫七遍尤善。
三月種之。先重耬耩,尋垅下姜,一尺一科,令上土厚三寸。數(shù)
鋤之。
六月作葦屋覆之。 〔不耐寒熱故也?!尘旁戮虺?,置屋中?!仓袊?guó)多寒
,宜
作窖,以谷 合埋之?!?
中國(guó)土不宜姜,僅可存活,勢(shì)不滋息。種者,聊擬藥物小小耳。
崔寔曰:“三月,清明節(jié)后十日,封生姜。至四月立夏后,蠶大
食,牙
生,可種之。九月,藏茈姜、蘘荷。其歲若溫,皆待十月?!?〔“生姜
,謂
之茈姜?!薄?
《博物志》曰:“妊娠不可食姜,令子盈指?!?
種苜蓿
《漢書·西域傳》曰:“罽賓有苜蓿?!薄按笸瘃R,武帝時(shí)得其
馬。漢
----------------------- 頁面 29-----------------------
使采苜蓿種歸,天子益種離宮別館旁。
陸機(jī)《與弟書》曰:“張騫使外國(guó)十八年,得苜蓿歸?!?
《西京雜記》曰:“樂游苑自生玫瑰樹,下多苜蓿。苜蓿,一名
‘懷風(fēng)’,
時(shí)人或謂‘光風(fēng)’;光風(fēng)在其間,常肅然自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
為‘懷
風(fēng)’。茂陵人謂之 ‘連枝草’。”
地宜良熟。七月種之。畦種水澆,一如韭法。 〔亦一剪一上糞,
鐵杷耬
土令起,然后下水?!?
旱種者,重耬耩地,使垅深闊,竅瓠下子,批契曳之。
每至正月,燒去枯葉。地液輒耕垅,以鐵齒 楱 楱之,更以魯
斫
其科土,則滋茂矣。 〔不爾瘦矣。〕
一年三刈。留子者,一刈則止。
春初既中生啖,為羹甚香。長(zhǎng)宜飼馬,馬尤嗜。此物長(zhǎng)生,種者
一勞永
逸。都邑負(fù)郭,所宜種之。
崔寔曰:“七月,八月,可種苜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