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水學(xué)之所謂水,大到江河湖海,中到溪塘池澤,小到溝渠坑田,均以水論。水是山家血脈精,辨水而知龍之界止,辨水而知砂之向背,辨水而知穴之真假,辨水而知氣之聚散。水主財,水旺則財旺,人丁也在其中也。故辨水為風(fēng)水學(xué)中最為關(guān)鍵之理論,所謂風(fēng)水,指的就是藏風(fēng)得水。學(xué)風(fēng)水者切勿將水形等閑輕視之。 古今風(fēng)水師大都以理氣論水,而忽略水形,實際上水形比水位更重要更關(guān)鍵。水形如兇,水位為吉,此水仍以兇論。水形如吉,水位為兇,此水未可言兇。形吉位吉,是為上吉,形兇位兇,則是大兇。 益福堂總結(jié)了辨水的十大要訣,學(xué)者可按下列各種水形去悟會之。能辨水形,則水法已過半矣。水形之吉兇應(yīng)驗,禍福效果,筆者將在以后再述。至于水之方位理氣,筆者將在銘申風(fēng)水/理學(xué)/納水一節(jié)中詳解。 一、認(rèn)來去 二、看分合 三、觀動靜 四、識情勢 五、辨五體 六、明色味 七、定吉兇 八、分主次 九、知趨避 十、觀明堂 水體辨宜忌 水源 宜深而長遠;忌短促。 水到局 宜入堂到口,有砂逆關(guān);忌反跳撇去,蕩然無收。 水出口 宜彎環(huán)屈曲,迂回深聚,有羅星,游魚、北辰、華表、捍門、關(guān)攔重迭,鎮(zhèn)居水口;忌直急淺泄,寬曠傾出,無關(guān)無攔。 朝水 宜特來對朝,屈曲彎折,悠揚深緩;忌急直沖射,湍怒有聲。 去水 宜小勢去而大勢逆,有關(guān)有鎖;忌小水去而大勢順,當(dāng)面見水流出。 聚水 宜四時融注,深蓄澄清,不見來去之水。 海潮水 宜潮頭高而色白,于大龍盡處求穴。 黃河水 難乎澄清靜緩,常勢洶涌。 長江水 貴其彎曲迂回,常勢浩蕩。 湖水 諸水聚注,汪洋萬傾,平水最吉。 溪澗水 宜屈曲彎環(huán),聚深注緩;忌直而太急,溜而有聲。 池塘水 宜天然生成,諸水會聚;忌干枯形歪,上下塘相連,或亂開池塘而傷殘龍脈。 平田水 宜有情朝穴,平夷悠緩;忌沖割箭射。 溝洫水 宜曲折匯悠;忌直急沖射,穿割攏撇。 天池水 宜高在山頂,不干不溢。左侍右衛(wèi)(名食蔭,又名天漢天潢最吉),周回深闊。 天坂天池宜深凝融注,四時不竭;忌乍有乍無,欹傾淺濁。 注脈水 穴結(jié)水底,或水注穴前,宜大龍勢強,盡處無穴,當(dāng)于水注之間結(jié)穴;忌龍弱無結(jié)。 源頭水 水尾源頭,窮原僻塢,大忌立穴。 沮洳水 滿山遍地常濕,視而不見,踐之即濕,氣衰脈散,不宜求穴。 臭穢水 牛豬泓涔,腐臭成漿,黃濁膿滯,攪動腥穢不可聞,太忌見之。 泥漿水 得雨則盈,雨止則涸,滋滋浸漬,常有泥漿,泄漏之地,不宜求穴。 送龍水 源長龍長,源短龍短,兩水發(fā)足界送,直至龍盡而合,龍力之大小,于此可見。 干流水 穴前干坡,高處是山,低處是水,不見明水,亦有界水合襟,最關(guān)初年禍福。 宜平緩悠曲;忌直長傾倒。 合襟水 即穴前界脈,上分下合之水。又名蟹眼、金魚水。 宜上分下合,前親后倚,龍虎纏護,枕圓就尖;忌有合無分,其來不真,有分無合,其止不明。 太極暈水 隱隱微微,彷彷佛佛,粗看有形,細(xì)看無物,側(cè)看突起,王者模樣。最忌鋤破。 元辰水 穴前合襟水。 宜左右有砂,摺回攔截;忌領(lǐng)走龍神,牽動土牛,泄漏生氣,當(dāng)心直出。 天心水 宜融聚彎環(huán),忌水淋墓頭,穿堂直破。 真應(yīng)水 宜泉注穴前,澄清甘美,氣旺不盡,溢發(fā)為泉,應(yīng)我真穴,不拘大小,即為靈泉。 祿儲水 穴前后左右水口間,宜儲深融聚,湖池沼灘俱是。 泉水 宜色潔香甜;忌涌濺腥穢,冷漿瀑布,飄散內(nèi)氣。 天清水 堂無明水,旱坡局。 宜四周高遠緊密不缺,如盆,四面高,中間低,以裝盛天空水。 旱堂水 中堂無明水,收天清之氣為水。 龍宜帶倉帶庫,朝有近案聚氣,局宜緊拱團聚;大忌風(fēng)吹氣散。 水性宜忌 來欲之玄,去要屈曲,橫要彎抱,逆要遮關(guān)。 流要平緩,潴要澄清,味要甘美,聲要悅耳。 抱不欲裹,朝不欲沖,遠不欲小,近不欲割。 大不欲蕩,對不欲斜,高不欲撲,低不欲領(lǐng)。 靜不欲動,眾不欲分,過不欲反,流不欲傾。 悠揚囊聚,融渚澄凝,其來無源,其去無流。 深如鍋底,圓如鐃面,方如棋盤,行如生蛇。 水來龍至,水交龍止,水繞龍聚,水會龍盡。 水飛氣散,水融氣聚,水傾氣泄,水回氣轉(zhuǎn)。 交鎖織結(jié),曲折繞帶。 沖割箭射,撞背反傾。 灣鉤兜轉(zhuǎn),蕩聚解照。 水大人寬,水逼人狹,水平人正,水激人戾,水亂人淫,水秀人文,水明人美,水濁人丑,水聚人富,水散人窮,水曲人貴,水沖人亡,水反人逆,水撞人貧,水長福久,水短福暫,小水不及大水力,外水不及內(nèi)水親,去水難向橫水穩(wěn),逆朝來水應(yīng)速臨。 水形五體 金 抱城彎環(huán),圓轉(zhuǎn)纏繞 如鐃面,如玉帶,如彎弓。 木 沖射死硬,浚急直流 如箭射,如牽繩。 水 屈曲之玄,盤桓活動 如驚蛇,如飄帶。 火 破碎尖斜,交劍急流 如犁頭,如交劍。 土 方正橫平,悠洋深靜 如棋盤,如鏡面。 水形之吉 朝懷 水來當(dāng)面,屈曲對朝。 衛(wèi)身 穴四圍皆水,由湖海河泊中突起墩阜結(jié)穴。 聚會 諸水聚會于穴前。 蕩胸 水勢寬囊聚于穴前,而不見水流。 拱背 水纏龍側(cè)或虎側(cè),繞穴后玄武而去。 融渚 水深注聚,不知其來去。 腰帶 水繞抱明堂,如人束帶。 倉坂 田源特朝,傾于穴前。 回流 水旋轉(zhuǎn)迂回于穴前。 暗拱 穴上不見,水在案砂龍虎外,朝抱聚回。 入口 水入穴前,有逆砂攔收。 鳴珂 來去水聲,如琴如珮,如鐘如鼓,音響而亮,悅耳喜聽。 九曲 水屈曲之玄,活動來去。 清靜 水清如鏡,無聲無吵。 甘醇 味純甘美。 水形之兇 暴面 水勢寬闊壓面,穴星低小 沖心 水急直流,對撞入懷 射脅 水直射入左右兩脅,無砂遮護 裹頭 水裹穴前,貼腳洗割,穴無余氣 牽鼻 水牽穴氣,斜直而出,外無關(guān)攔 穿臂 水穿路陷,左右龍虎 反身 水朝穴前,不入堂而反向一邊側(cè)面流出 割腳 水到箍腳,穴無余氣 漏腮 穴兩旁開發(fā)泉溝,水清冷長流,不會不合 淋頭 穴頂無脈,呈坑溝如仰瓦,水淋墓頭 交脖 穴前兩水相會,合襟而去 卷簾 穴前水傾,跌落而去 流泥 穴前水流,領(lǐng)砂而去,砂順而正 斜撇 水不到堂,斜直而去 反跳 水入懷抱,即反身向前直出 分流 穴前八字水流前去,無砂逆抱,不會不合 漏槽 穴前小堂,有溝坑直出,如竹卷,無砂關(guān)攔 刑殺 穴前水情雜亂,尖射撞割,反背陡瀉 湍激 水響吵雜,奔騰洶涌泡哮聒耳,如泣如訴 截龍 水、路、圳、溝、穿斷龍脈,主星、穴頂 濁喉 朝水急落高瀉,穴位低落 破堂 水穿破明堂中心,直劈兩半 反弓 水城彎環(huán)背反向穴 峻急 水流陡瀉,傾直而來而去 散漫 水不歸口,向外四散 泄漏 水來短去長,來小去大,水口無砂關(guān)攔,水蕩然而去 穢濁 水臭穢混濁 論明堂
所謂明堂,是指穴前那塊平坦之地。有小明堂,中明堂,大明堂之分。上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有人識得明堂法,五百年中一間生。這說明古人對明堂的重視。因為明堂為藏風(fēng)聚氣之所,明堂的好壞,見效最快,作用最明顯,所以形學(xué)中詳察明堂吉兇尤為緊要。 龍虎砂內(nèi)的空間平地,即為中明堂。下面介紹中明堂之吉兇。 明堂之吉 交鎖 本身龍虎砂或外山做案,交牙重鎖,不見水去 周密 四周拱衛(wèi),無空無缺,無凹無劫 繞抱 堂氣環(huán)抱于穴內(nèi),彎水砂案纏于穴 朝進 特朝來水,汪洋萬傾朝于穴 廣聚 眾山眾水圍聚會合 融聚 眾水融聚,積渚成湖,塘、池、庫、堂如掌心 平坦 中間開暢平正,無雜亂山水,高下得宜 寬暢 開廣明暢,不狹窄逼塞 大會 大龍盡處,眾水歸堂 周正 方圓得宜,砂不欺不偏,不雜不逼,水不沖割箭射 明堂之兇 劫殺 砂嘴順?biāo)溲?,或射堂反飛 射入 來水順砂射穴 傾斜 水傾斜一側(cè)或前面,龍虎順隨而去 逼窄 案砂逼穴前,堂局促狹 反背 砂水反向外 窒塞 墩阜塞前,不舒暢 破碎 窟、石、尖、崩、裂、不整潔 偏側(cè) 龍或虎欺穴,邊緊邊松 陡瀉 穴前峻峭陡急,不能立步 曠野 一望蕩然,無關(guān)無攔,無羅城,無水繞 |
|